胡锦矗:千万里,只为追寻你踪迹

2023-07-14 06:00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窝棚大熊猫熊猫

2023年2月16日,我国著名动物学家、“大熊猫之父”、西华师范大学教授胡锦矗病逝,在很多人的朋友圈,他的照片调成了黑白色——那是大熊猫的颜色。纵观他与大熊猫相伴的大半生,从45岁到94岁,大熊猫从“濒危”到“易危”,胡锦矗留给世界一个不再濒危的大熊猫种群。

“国宝”守护者

回望胡锦矗的人生之路,关键时刻,总离不开良师的帮助。

自小喜欢小动物的他,25岁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研究生班,专门研究脊椎动物。在生物系学习时,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著名的生物学家施白南,老师授课从不照本宣科,经常用自己在野外考察的案例,给学生解释专业知识,“学好生物科学,最重要的是读好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就连吃饭,也经常变成课堂:“吃鱼,吐骨头!你们看,青鱼的牙齿比较粗大,草鱼的牙齿比较细,因为青鱼吃螺蛳壳,没有这副‘家伙,它就‘整不动。”直到现在,胡锦矗吃鱼还有收藏鱼骨头的习惯。

师者引领胡锦矗走上了学术之道,而“朋友”让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精深,给了他人生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

这位“朋友”就是大熊猫,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数百万年,平日栖息于高山丛林之中,与清风明月为伴。人类对它的认识仅有几十年。1973年,国务院召开座谈会,计划弄清楚野生大熊猫的数量、生存状态。45岁的胡锦矗受命组建起一支30人左右的“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开始了全国首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4年后,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出炉,调查行程9万公里,确认野生大熊猫约有2400只。这9万公里,全靠他带领调查队深一脚浅一脚地趟出来。凭着研究野外大熊猫留下的粪便这种“笨”方法,胡锦矗一点点找到了川、陕、甘的2459只大熊猫,还查清了金丝猴、牛羚等7种稀有动物的数量和分布。

但愿人间绿常在

“竹子开花啰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这首公益歌曲背后,是一次暖心的“抢救大熊猫行动”。

竹子开花后就会死亡,大熊猫也就断了粮。1983年,川甘陕20多个县82%的冷箭竹出现开花现象,胡锦矗奉命开展第二次大熊猫调查。他及时向有关部门建言:在大熊猫分布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工程。渐渐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从1个变成40多个,大熊猫野生种群从1100只恢复到1864只,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在变成现实……

任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教授以来,胡锦矗共带过31年研究生,当他的学生必须上观察站、睡窝棚。白天跋山涉水采集样本,晚上,就在窝棚里上理论课。“森林中的课堂”教学效果出奇地好。每逢科研遇到关键节点,已经七八十岁的他,仍会像年轻人一样,上高山、进森林、住窝棚,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真实的数据资料。

在学生们的记忆中,胡老师绝口不提自己的荣誉。但在课堂上,他却总会围绕大熊猫有关的话题滔滔不绝——哪怕是一块骨头和一撮毛发,也能一眼分辨出是不是大熊猫的。快要走到生命终点时,病床上的他还惦念着出国旅居的熊猫宝贝们,希望它们顺利回到祖国,变回圆滚滚的样子。

胡锦矗总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次,调查队在汶川县原始森林中迷了路,带的水也喝尽了。他四处寻觅,发现不少泥炭藓,使劲一挤,水滴滴答答掉了下来。整整五天,他们靠喝苔藓里挤出的泥水,走出了绝境。“以前总说森林是人类的‘水塔,那次我有了切身的體会。大熊猫生存的原始森林层次非常丰富,有乔木层、灌木层、真菌,是一套完整的系统。”

他知道,生命的力量如此坚韧,保护大熊猫,其实是保护人类自己。正如那首歌所唱的——“太阳出来啰喂,照亮我也照亮你。一样的空气我们呼吸,这世界我和你生活在一起!”

【速写文段】

一辈子有多长,一个承诺有多重?几十年前郑重接受国家熊猫研究的任务,胡锦矗当做一生的承诺。从找寻熊猫到保护熊猫的每一步,他都参与并见证了。他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用微薄的力量积土成山。从他讨论大熊猫眉飞色舞的神情里,我们看见爱,看见他对山林里草木、生物的深情,也明晓了他的信念——为自然界和其他物种留一方安宁、干净、清新的天地。

【适用话题】承诺;责任与担当;向往的人生……

猜你喜欢
窝棚大熊猫熊猫
我们都爱大熊猫
大熊猫
我爱“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以融媒体讲述“窝棚创业者”的故事
萌萌哒熊猫
萌萌哒熊猫等
狼和大象
“避税窝棚”(大家拍世界)
水中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