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下《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思政与双创人才培养的融合研究

2023-07-14 06:47琨,王
关键词:双创导向成果

郑 琨,王 轲

(齐齐哈尔大学 a.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b.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双创人才培养强调实践能力,课程思政培养问题意识,二者是立德树人目标指向下各自独立的两个场域,场域交汇融通的契合度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果导向主张通过实践产出成果、解决问题,适宜作为连通课程思政和双创人才培养的桥梁。成果导向下的课程思政和双创人才培养融合研究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时代背景:融合研究的必要性

课程是高校育人的基本单元,课程思政让思政教育融入双创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高阶价值目标。这一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高校人才培养要求,适应学生个体发展需要。

(一)国家政策导向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持续强调这一任务的落实,政策导向为课程思政和双创人才培养的融合研究创造良好契机。

1.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理念是习近平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提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要求[2]。此后,课程思政理念在各高校教学改革中普及。从国家教育部到地方高校,各级各类的思政项目和教学比赛助力课程思政在研究和实践领域走向纵深。

2.双创人才培养

“双创”指创新创业,国家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始于1998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同年“双创”当选为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

高等教育担负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相关实践正全面展开:创新创业课程成为通识必修课程,大创项目和竞赛进入常态化管理和运行阶段,各种类型的校企合作相继展开,实习实训基地数量持续增加。

双创人才培养需要社会多方配合,2020年之后研究数量的下降或与疫情防控管理有一定的关系,但未影响其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地位。2020年至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的总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5]。据教育部公示,三个申报方向中,创新训练项目数量持续上升,创业实践项目数量持续下降,学生层面的研究实践逐渐趋于理性。

综上,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都是当下热点,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双创人才培养研究起步早于课程思政,更强调专业技能的提升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课程思政强调育人与育才相融合,通过树立理想信念,强化问题意识,为双创人才培养护航。课程思政与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相辅相成,为融合研究奠定基础。

(二)高教育人职责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基本职责的实现都需要课程思政与双创人才培养的融合助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传播正直美好的品德观念是大学思政教育的重点,与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覆盖面更广且具潜移默化的优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道以立德为先;授业以技能为重;解惑以价值引领为高阶目标。思政教育与双创人才培养是为师之道的要求,在二者的融合场域,教师可以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三)学生发展需要

课程思政与双创人才培养统一于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6]。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以年均百万的幅度增长,且每年都有存量群体,就业市场竞争激烈。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显示: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7]。

就业,健康的心理状态与卓越的专业技能缺一不可。课程思政具有“明明德”的功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内在格局,树立正念,保持健康心态;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则强调实践能力的提升,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二、逻辑主线:融合研究的基本理路

课程思政与双创人才培养的融合实践具有必要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知轻行现象依然存在,思政“硬”融入、学生参与度低、评价主观化等问题仍旧是难题。课程思政与双创人才培养的融合不应是简单的叠加,若要达成“1+1>2”的互融共通效果,成果导向是一剂良方。

(一)理念:成果导向引领

“成果导向教育”是1981年由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率先提出的,经过10年的迅速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主流教改理念,在国际教育学界享有盛誉。成果导向教育以学习成果产出为导向,强调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实施的依据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8]。

斯派蒂于1994年提出了成果导向教育的金字塔结构,即一个执行范例、两个关键目标、三个关键前提、四个执行原则以及五个实施要点。“一个执行范例”指成果导向设计的伊始应有一个清晰的愿景及框架;“两个关键目标”指建构成果蓝图以及营造成功情境与机会;“三个关键前提”意为“所有的学生均能学习并获得成功”,“学校的各项工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及“成功学习能够促进更成功的学习”;“四个执行原则”为:清楚聚焦、向下设计、高度期许、扩展机会;“五个实施要点”包含明确学习成果、建构课程体系、明晰教学策略、形成自我参照评价以及逐级到达顶峰[9]。

在具体课程设计中,成果导向在课程思政和双创人才培养交汇融通的融合场域构建起知识、能力、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立体模型。本部分先简述金字塔上三层的宏观架构,下两层的具体执行方案作为下文中模型构建框架,再行论及。

在《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中,金字塔尖的愿景源于业界人才需求,即具备新媒体项目的运营能力,以此为基础搭建课程设计框架。二个关键点中的成果蓝图即学生团队和个人的新媒体产品产出(能力),为营造成功的情境与机会,课程采取团队实践的翻转课堂模式,多元化的实践任务构成为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让更多学生取得多样化的获得感。

三个关键前提体现为:按照规则,成果是获得评价分数的基础,因此,在团队项目进展过程中,所有学生都主动通过个人成果助力团队业绩增长,虽然个人成果水平不一,但成果产出的过程保障了“所有的学生均能学习并获得成功”。持续的媒体运营期间,学生会根据市场和专业评价反馈调整产出思路,尽可能产出更多具有更高市场价值和更高专业水平的成果,以此达成“成功学习能够促进更成功的学习”。对于课程而言,“课组的各项工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是课程的规划者,是规则的主导者,是具体措施的践行者,在成果导向课程设计伊始,教师必须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型,明确主导者身份定位。

(二)起点:教师身份转型

在成果导向教育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主导。从宏观的课程架构到微观的教学策略,教师是设计师和运营者。

从传统课堂主讲人转身成为成果导向课堂主导者,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型的重点。成果导向设计的课堂多为翻转课堂,教师要把课堂主讲人的身份适度让位于学生,由课堂前台走向幕后,通过规则设计主导课程进展,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胜任具有大局观的管理者,善于团队激励;又要成为公平公正的规则制定者,严谨细致并机智灵活;还要擅长智慧教学工具,熟练应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场景;有时也要能够成为能够调动观众情绪的主播,在直播和微课互动中带给学生沉浸式体验。

在完成主导者身份转型的基础上,教师方才具备了在课程内容中提取有效的思政价值要素,并使之融于双创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能力。

(三)过程:聚焦课程思政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实践推进的过程集知识传达、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于一体,亦为创新团队孵化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严谨的规则体系保证了过程的公平性;但三个月持续运营期增加了项目难度;而规则之下的动态业绩排名让竞争真实地摆在眼前;多元评价体系是团队竞争力的关键性保障。

课程进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会逐步强化,在具有挑战性、高阶性的任务面前,团队激励不可或缺,这恰是课程思政的良好契机。团队激励伴随课程始终,课程思政也便潜移默化地覆盖了课程全程。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通过“五进”设计,实现课程思政的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多维全程覆盖,为双创人才培养导航,“五进”指:课程思政进大纲、进课堂、进线上、进评价和近人心。进大纲:课程思政理念写进大纲,课程思政要点涵化于课程具体章节;进课堂:关注时事,强化政治认同;精选与课程内容适配的思政案例,深挖文化内涵,重价值引导,传播正能量;进线上:利用智慧教育手段,完善线上平台;制作思政微课;应用钉钉直播、智慧树线下课堂、微信群互动等方式提升融合育人效果;进评价:评价标准中设立思政指标,如“互助行为”、“正能量分享”加分等,将创新能力培养和思政效果提升相融合并量化为分数;近人心:给予全部学生参与和成功产出成果的机会,重视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团队拓展训练和多元规则之下的约谈环节了解学生个体诉求,适时调节团队节奏和个人情绪,提高学自信心和获得感。

三、模型构建:融合研究的关键环节

依据时代背景和逻辑主线,以《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实践为基础构融合研究模型(图6)。以成果产出为中心,把教学主、客体的关键环节融于课程思政和双创人才培养的交叉场域中;以智慧手段打通路径;以成果为起点,向外展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各分循环目标的达成促成高阶成果的产出。

融合研究模型把成果导向的四个基础原则运用于课程实践,关键环节如下:

(一)清晰聚焦:产出具有思政价值的创新成果

模型的核心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都必须明确而清晰,通过课程设计赋予它们多元化的思政使命,使之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的中心目标是产出可以带动市场流量的高质量成果,成果加分在规则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果产出是涉及到多方主体合作和制约的复杂过程,化繁为简的方式是把多方复杂的互动关系进行量化表达,运用加分规则引导学生实践活动,把行动指南简化为“争取更多加分”。学生只需要依据核心规则行动就可以获得更高评价。成果质量的加分设计标准具有思政价值导向,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正能量指标为基础要求。团队竞争的仿真实践环境促成产品实现创新性的高阶价值。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的阶段性目标有“常态”和“临时”之分,设计思路为“价值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常态阶段性目标如“指定内容加分”,通常为民族文化、爱国主义等主题;临时目标如“校园美景随手拍”、“感恩分享”。指定主题都具有明确的思政内涵,相应成果产出的过程自然达成了课程思政与双创能力培养的融合目标。

(二)向下设计:完善规则体系保障思政全覆盖

成果导向课程采取向下设计的逻辑构建课程主线,以市场人才需求标准为基础具象化成果目标,以高峰成果为核心和逻辑起点倒推进行课程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落实人才培养具体指标点。课程各环节都致力于达成成果产出目标,对人才培养效果的衡量不纠结于学生某项具体能力的提升,而是聚焦产出成果的价值。

产出高质量成果是核心目标,严谨的规则体系是保障。《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在实践中持续完善规则体系,以正向激励的思政原则为导向,具体规则量化为加分,形成基础加分规则和随机加分规则,思政要点涵化其中、覆盖全程。基础规则主要由团队项目加分规则和个人考核规则构成,前者以团队每轮的新媒体项目进展为考核对象,综合考量内容和流量价值;后者由团队成员共同商定,以个人团队贡献率为基础,尊重差异性。随机加分主要包括互助加分、分享加分等等,每个模块都是思政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深度互融,在随机规则下自成一体。

(三)高度期许:多元评价体系增加学生获得感

成果导向课程设计保障所有学生都有基础成果产出,期待更多学生有高阶成果产出。课程评价机制是实现高度期许的保障,在课程实践中,课程突破传统的“平时、期中、期末”三阶段评价模式,不再设置专门的期中和期末考核环节,所有评价都在过程中生成,形成具有持续性特征的多维度、多元化评价机制,给予学生更多的获得感,才能不断靠近高度期许的目标。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期末评价以成果产出为基础,由团队业绩、个人贡献和专家评价三部分构成;评价方式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团队互评和学生自评;评价场景涵盖线上线下、课上课下双重维度。

1.评价构成:

团队业绩:团队业绩综合考量内容和渠道两方价值,内容评价由团队间的不记名打分获得,评价主体的专业背景保障评价的准专业性;渠道评价由新媒体流量量化而来,评价主体为新媒体产品的用户,用户越多,渠道价值越大。

个人贡献:由个人对所属团队的贡献率和个人对课程的贡献率构成,个人团队贡献率以个人成果的综合价值为基础,个人对课程的贡献体现在规则倡导的互助和利他行为,这亦体现了课程思政的导向作用。

专家评价:成果导向评价降低教师主观评价占比,使其难以决定最终成绩。但并非降低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可以通过调控规则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助力课程思政显效。

2.评价方式

互评方式频繁采用,主要为团队间的实名互评,既符合公平性要求也创造了更多团队整合的机会。为确定团队意见,团队内部沟通频次增加,在成员反复协商一致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团队的凝聚力和默契度都得到持续提升。

学生自评安排在课程中的课堂展示环节,限定人数且以自愿为主,因不能保证给予所有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分数不直接计入个人成绩,但可以为团队赢得加分,成员则可以凭借贡献度在团队内部获得更高的评价,进而提升个人成绩。

3.评价环境

课程评价全面融入线上线下、课上课下多维场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翻转课堂环节支持学生成为线下主讲人,给予更多学生成为“课堂中心”的机会,在创造更多可以获得个体评价场景的同时也让更多学生成为评价者,通过评价他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规则,更高效地产出成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建立信任感之上,教师只是设定阶段性目标并告知团队相应环节的具体评价方式。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教师协助进行团队激励,鼓励学生体验从决策到行动的过程,通过反思和合作等方式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成果质量。

在多维评价场景中,或采取数据统计软件即时生成互评结果,或采取现场投票(纸质票)方式营造沉浸式体验,或通过挑战模式自行设定达标分数,各种方法都以提升参与度为基础,旨在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自信心。

(四)扩展机会:智慧手段应用持续提升培养效果

为成功扩大机会并提供支援是产出导向的重要原则。融合培养模型遵循以成功促成成功,以预期成果达成促成更高阶目标实现的思路进行课程设计,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级达成目标,持续朝向高阶成果努力前行。智慧教学手段的应用为扩展成功机会助力,它以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发展为基础,通过把新媒体、数字化方式融入教学过程,创造沉浸式学习场景,提升教学效果。Web3.0阶段,人工智能水平突飞猛进,拓展了智慧教学应用场景。在《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中,智慧教学手段不仅应用于多维教学组织场景和多元评价模式,其本身即是学生成果产出的内容平台与技术保障。

1.智媒实践平台保障成果产出

数字技术助推智慧媒体阵营不断壮大,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等智媒平台降低传媒市场准入门槛,为传媒类人才培养提供仿真实践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团队实践项目以公众号运营为基础,连通抖音、B站、知乎等媒体渠道,形成融媒传播矩阵。智媒平台是实践场,场域规则即市场规则,实践成果具有产品属性,直接接受市场考验,考验结果即为市场认可度。智媒平台为融合培养模型的搭建奠基,让多样化的成果产出成为可能。

2.智慧教学场景拓展成功机会

智慧教学手段的用途不仅限于构建课堂多媒体教学场景,它让课程突破了传统的时空局限,扩充了课程容量,在身份转换、软件操作、课堂展示等多方面拓展了学生的成功机会。

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学生主讲人须先具备多媒体软件操作能力,通过多媒体场景设计提高展示效果,获得更高评价,这让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和软件实操能力同步提升。

智慧教学平台开启“O2O”(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让教学的私人订制成为可能。MOO拓展了教学视野,SPOC丰富了教学体验,直播实现异地同步教学......以往依靠面对面互动才能给予学生的稀缺的获得感, 随着智慧教学手段的融入可以无处不在;传统课堂难以精准完成的因材施教目标,在智慧教学场景有了多样化的实现方案。在智慧教学平台的线下应用场景,课程签到、随机点名、即时投票等功能助力课程更高效地运转,也为学生翻转课堂目标达成创造更多可能性。

3.智能评价模式促成逐级达峰

智能评价借助数据智慧,促成学生成果目标的逐级达峰。传统课程评价以师讲师评为主,辅以生讲师评、生讲生评。虽然讲、评主体有变化,但都是课程主体评价,难以仿真实际的社会工作评价环境。智能评价以大数据思维为基础,把社会评价量化纳入评价体系,使之成为团队成果评价的主要标准。这种评价模式即体现了鲜明的OBE导向,也符合客观性和公平性原则。

在公众号运营实践中,社会评价主要为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数据,包括阅读量、转发量、粉丝数等等,数据分析可以作为主题选择、内容制作、渠道推广的指南,本期成功可以助力下一期的成功。实践进展期间的数据统计是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来源,后台数据具有持续增容的特点,学生的获得感也便持续存在。实际上,思政效果可以突破课程时段的限制,即便项目结束,获得感也会持续改善学生后继的学习状态。

综上所述,成果导向的课程思政与双创人才培养融合模型是在《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克服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二元分立的状态,实现了人才培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三位一体。应用融合模型,课程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高阶目标,持续不断地把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让中国故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融合模型以成果奠基,以思政导航,通过完善规则体系持续推进多维场景联动的智慧教改,培养具有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双创人才。模型在思政融入策略、成果产出保障、智能评价模式嵌入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可以为优化相关课程改革效果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双创导向成果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偏向”不是好导向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工大成果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