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昱菡 谢文锐
广东省汕尾市濒临南海,辖内海域有93个岛屿、12个港口和3个海湖,汕尾港是全国沿海开放的第一类口岸,而甲子镇是汕尾市陆丰市的下辖镇,地处甲子渔港之滨。海洋不仅是汕尾市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宝贵的精神资源——当地人“依海而生、因港而兴”的生活方式,构建了独特的海洋文化,甲子贝雕便是由海洋文化孕育而成的传统民间艺术,富有自然美感与海洋风情。甲子贝雕工艺传承多年,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又受地域民俗文化的熏陶,承载着当地居民的人文精神,形成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文章通过研究甲子贝雕的审美文化意蕴,探析该民艺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底蕴,了解汕尾港湾地区的人文思想,发掘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促进该民艺的传承与发展。
一、贝壳工艺的发展
早在五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贝壳就为人类所用,被串成长链当作装饰品。商代到秦代,贝壳作为货币使用,流传于民间日常生活,也象征着财富。汉代以后,有民间艺人发现贝壳的色泽很美,便将其雕琢为精美的图案,镶嵌于屏风、椅子、铜器和镜子上作装饰。宋、元之后,螺钿镶嵌和贝贴工艺在民间十分流行,人们热衷于用此工艺制作各类工艺品摆件,比如花卉、人物、动物、挂屏等,或者做成生活用具,如文具、烟具、台灯等。[1] 广东濒海,盛产各类贝壳,广东的先民在石器时代就懂得制作贝壳饰品,贝壳制作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既美观又实用,并且易于保存,尽管存放上百年,也能保留贝壳的美丽色泽,因此贝壳作为沿海地区居民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被保留了下来,流传至今。汕尾沿海地区最常见的贝壳产品有贝壳风铃,包袋和各类首饰,色彩缤纷,款式多元,质朴美观。
二、甲子贝雕的工艺特色
甲子贝雕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是一门具有历史性的传统工艺美术。据当地人口述,早在明清时期,甲子就有人将贝壳经过锯、磨、钻、刻等多道工艺制成首饰,光绪年间,甲子镇内就有小规模贝雕家庭作坊十几家。甲子贝雕以不同形态的天然贝壳和螺壳作原材料,保留壳材的原生色彩与光泽,施以切割、打磨、精雕等多种工艺,最后用精细的彩绘美化。早期的甲子贝雕以首饰为主,是妇女梳妆打扮的常用妆发饰品,后来有艺人汲取雕刻与国画的特色,结合螺钿镶嵌工艺,创造更为精致的、立体的浮雕式贝雕工艺品,其表现手法丰富,有立体、半立体、平贴、刻线、浮雕、镂空、沉雕等。现在的甲子贝雕多以浮雕、低浮雕和立体贝雕的形式呈现,低浮雕的表面较平整,一般应用于家具、屏风等日常用品上,增加细节的装饰美感,而浮雕和立体贝雕则以挂画、装饰摆件等工艺品的形式呈现。[2]由于天然贝螺的种类繁多,造型、色泽和质感不尽相同,因此制作贝雕工艺品对艺人的技艺和审美有很高的要求,这些艺人不仅具备扎实的美术造型功底,还习得一手纯熟的雕刻技艺,同时对各类贝壳、螺壳的特性了如指掌。根据汕尾博物馆展示的相关文字材料,制作贝雕艺术大致有五个步骤:1.汲取地方的民俗文化精华,设计包含着古典元素的,既有创意,又有实用价值的图纸;2.取材,将图样解构成不同的部件,根据这些部件的动态特点选用合适的贝壳,以合适的工艺加工成型;3.制作,精心切割、打磨和雕刻各个部件,最后抛光,塑造作品的美感;4.根据贝雕的结构和形态赋彩美化;5.将各部件按照图纸组合起来,再以木材、玻璃或漆艺边框装饰,制成精美的贝雕作品。可见制作甲子贝雕艺术的过程烦琐且细致,是艺人的智慧结晶。甲子贝雕工艺世代流传,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该民艺典雅别致,富有地方民俗特色,于2013年入选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汕尾非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汕尾港湾地区海洋文化的瑰宝。
三、甲子贝雕的审美文化意蕴
(一)海洋文化
1.取材于海洋
甲子贝雕取材于海洋,延续了大海赋予的美丽色彩与光泽。贝雕艺人从海滩上收集贝壳、海螺,淘洗清洁后,从中挑选最适合的壳材,将其雕刻、打磨,在壳材原色的基础上赋彩修饰,最后组装成完整的贝雕工艺品。艺人在创作贝雕作品的过程中遵循自然的规律,成品保留着贝螺材料的原生光泽、质感与色彩,在延续原生特质的基础上再造形态与细节,构成甲子贝雕独特的风格与美感。如图1,蔡涛的贝雕作品《水仙立体贝雕摆件》,作者将未经雕琢上色的大丝蚌壳作花盆,盆中托起用质地细腻的珠光白色贝壳制作的水仙花。作品保留贝壳本身的颜色与光泽,施以切割、打磨与拼贴,塑造水仙花灵韵动人的形态。淳朴大气的大蚌壳花盆与水仙花的天然珠光贝色泽是取自于海洋的质朴美,水仙花生动的形态与细节是艺人以精雕细琢再造自然神韵,人与海洋的紧密合作塑造了富有海洋风情的贝雕作品,体现了汕尾人对海洋的依恋之情。
2.海陆交融
海洋生物是该民艺在创作中常用的视觉要素。贝雕工艺品中,海洋元素与陆地元素“混搭”,构成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贝雕作品。如甲子贝雕摆件《菊蟹》,作者在一个完整的大贝壳上粘嵌青灰色贝壳制成的小螃蟹和珠光白贝壳制成的素色菊花。菊花是国画中常见的视觉要素,代表清高、雅致,作者将其与贝壳、青蟹搭配,将海洋气息融合于国风韵味中,别有风情。再如贝雕摆件《山水亭阁》,以一个完整的砗磲壳作“天地”背景,壳上有远山如黛,峰巒叠嶂,近处有水榭亭台,与亭前嬉戏的孩童融为一体。这里贝壳作为山水亭阁之景的“天地”,再如同海、陆、天交汇,含有“天地交而万物通”的意象。又如上文中提到的《水仙立体贝雕摆件》,以整个大丝蚌贝壳作花盆,稳稳地托着栩栩如生的水仙花,呈现海陆一体的气韵。海陆两种元素结合做成的贝雕工艺品,表达人与海洋交融而生的思想。
(二)国画精神
1.追求“以神写形”
甲子贝雕是雕刻、国画与螺钿镶嵌工艺融合而成的民间艺术,因此该民艺蕴含着国画的艺术精神,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趣。在画面视觉元素的选择上,该民艺与国画相同,将山水画和花鸟作为常见的视觉元素,动物以描绘鸟雀、鹤、昆虫、鱼介和虾蟹,植物则以描绘梅、兰、菊、竹和牡丹为主,富有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趣味。甲子贝雕的造型艺术特点也与国画相似,追求“以形写意”,如图2的花鸟贝雕挂画,画中的鸟雀造型简练,但神韵生动,介于“像”与“不像”之间,竹子与梅花形态简练,却生机盎然。为了捕捉山水花鸟的神韵,艺人需要亲近自然,潜心观察自然对象的神与形,才能达到贝雕画中“不求形似求生韵”的意境。
2.描绘“多维视域”
国画绘画中常用的“散点透视法”也应用于甲子贝雕中。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古典绘画遵循“一点透视法”,具有物质性与再现性。中国古典绘画则采用“散点透视法”,意为画面中没有固定的透视点,而是将画家从不同视角所见的内容都放在同一画面中,呈现多种透视角度的风景与事物,因为创作中画家的视点是游弋的状态,所以也叫“游点透视”,具有精神性与表现性。[3]甲子贝雕汲取了国画的艺术理念,将散点透视法运用其中,如贝雕画《松鹤延年》,作者在画面中将平视的、俯视的、仰视的白鹤以相似尺寸置于同一平行线中,还主观地将主体的白鹤放大,忽略“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画面中的白鹤形态各异,逸趣横生。又如贝雕画座屏《吉庆满堂》,作者在画面中将插瓶牡丹花做得极大,作为视觉中心,而旁边抱着鲤鱼的孩童虽置于画面的最前端视点,但体型比牡丹花小很多。画面中的其他视觉元素,如书卷、仙桃、玉如意等,都和孩童等同大小,但各元素所呈现的角度不一。“散点透视”的构图是反现实的,因为作者将现实中不可能出现在同一角度的内容都置于画面中,但也是现实的,因为如果画面中只有一个透视点,那么艺人游移于山水花鸟间所见的许多景色都不能出现在画面中了。
3.表现“诗意的栖居”
国画艺术不会将自然与人分离,而是将二者融合为一体,将自然物作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对象。[4]甲子贝雕汲取国画思想,不仅将自然万物作为观赏和重塑的对象,也在画面中描绘人栖居于自然的美好景象。如贝雕画《独坐春园里》,描绘的是春日园林中央,一位装束端庄的青娥,神态悠闲地倚坐于石头,手持桃花枝试图将飞舞于花卉中的蝴蝶引来手中。贝雕画《英姿雄健练舞忙》描绘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子在花园中练舞,女子身上的绿色披帛随舞姿飘扬,与园林中的青山绿水,粉花绿叶交相映衬,塑造了人与自然万物交融的画面。贝雕画《深闺教子》,画面中最突出的视觉要素是花卉,其次有木雕、假山石、风景画,女子身着红衣绿裙,与盆栽上的花呼应,多种视觉要素营造自然氛围浓郁的深闺环境。
(三)仕女形象的“力与美”
汕尾地區民风淳朴,当地女性虽然外表柔弱,但勤劳坚韧,怀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人文思想也体现在甲子贝雕中,该民艺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柔美中不失力量感。甲子贝雕的人物类贝雕画和摆件,多以仕女题材为主,赞颂女性的美丽和勤劳、勇敢的美好品质。如图3贝雕作品《螺女》,田螺姑娘被雪白色的珊瑚环绕,与鱼儿共舞,身姿纤细轻盈,双臂的披帛随风飘动,展现女性身体的柔美与力量。又如图4贝雕作品《嫦娥奔月》,嫦娥手持荷花灯笼,奔赴于月宫,衣裙与披帛萦绕于云雾中,生动地表现了月亮仙子的迷人风姿。还有甲子贝雕《英姿雄健练舞忙》《飞天》等,描绘的仕女形象都是柔美又不失英姿飒爽之风貌与气度。
四、结语
甲子贝雕具有历史性、人文性和艺术性,不仅是体现汕尾地域人文特色的非遗艺术,也是承载着海洋文化的自然生态艺术。艺人以贝壳为载体重塑自然,呈现对自然万物的洞察,赋予海洋材料新的生命,其构图艺术、视觉要素与创作题材则体现了他们依恋自然、敬畏自然的审美智慧,以及对女性的美好品质的欣赏与赞扬,这些构建了甲子贝雕独有的文化特色与精神底蕴。传承、发展甲子贝雕之路要与现代化发展理念结合:其一,重视汕尾港湾地区海洋文化的重要性,将海洋文化作为发展甲子贝雕的重要资源;其二,在传承与发展甲子贝雕的过程中要保留中国文化特色,与中国艺术思想密切联系,传达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其三,关注生产甲子贝雕工艺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协调好人类活动与生态资源的平衡关系,让非遗传承紧密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沈婷婷.洞头贝雕:海洋文化的瑰宝[J].海洋世界,2015(06):23.
[2]铆小铆.甲子贝雕,承载人与海洋的故事[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5(03):76-77.
[3]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239-240
[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8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科技服务乡村振兴)《非遗活化利用助推乡村旅游振兴精品路线规划研究——以汕尾市为例》(项目编号:2022ZDZX4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丁昱菡,女,硕士研究生,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染织艺术、非遗艺术;谢文锐,男,硕士研究生,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责任编辑 肖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