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锁道岔电子控制模块的电路设计

2023-07-14 16:12王坤翟嘉豪邓诗云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3年12期
关键词:转辙机道岔轨道交通

王坤 翟嘉豪 邓诗云

摘要:文章基于我国轨道交通现状,重点介绍了道岔以及进路中道岔的作用,并对铁路道岔的控制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与分析。其中,主要针对道岔控制模块中的转辙机的驱动电路、启动电路、表示电路、监控与故障报警电路进行了设计分析,同时符合铁路运输“故障安全”的基本原则,最终实现对道岔的安全控制。

关键词:轨道交通;道岔;转辙机

中图法分类号:U284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在铁路建设上投入的不断加大,铁路已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大众化的交通方式,在我国的运输业中占有较大比重。与此同时,由于铁路向高效、舒适的方向发展,从而对铁路的高效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道岔控制模块是道岔切换过程中重要的控制部分,其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影响整个铁路线路运输的安全。

但在轨道交通信号设备中,道岔控制电路的故障发生率是最高的,并且难以发现,是制约铁路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基于我国轨道交通现状,重点介绍了道岔以及进路中道岔的作用,并对铁路道岔的控制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与分析。其中,主要针对道岔控制模块中的转辙机的驱动电路、启动电路、表示电路、监控与故障报警电路进行了设计分析,同时符合铁路运输“故障?安全”的基本原则,最终实现对道岔的安全控制。

2 控制模块电路

2.1 驱动电路

本文针对转辙机道岔控制系统的特殊性,以及道岔动作电路时钟受计算机监控,在无动作命令时,转辙机不能进行任何动作命令,分析设计了对应驱动电路。该控制模块转换道岔的驱动是连续驱动多个固定宽度脉冲,并且在确定是否满足高、低、稳脉冲宽度要求的脉冲之后,该脉冲被作为一个有效的脉冲驱动,受到加密锁定电路所生成的许可状态的控制。独立控制线如下:(1)定控(DK)或反控(FK);(2)控制回线(KH);(3)道岔动作正电源(DZ);(4)道岔动作负电源(DF)[1] 。

模块驱动电路示意图如图1 所示。

道岔定位的动态开出组合是“DK+KH+DZ+DF”,即在4 个以上的开关全开的情况下,才能将道岔转向位置。道岔反位的动力开出组合是“FK+KH+DZ+DF”,即在4 个以上的开关全开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反向切换。开关的位置和反向动作应在4 个开孔的状态下同时开启,在一条控制线路贯通时不会出现差错。

2.2 启动电路

道岔控制模块的受控对象是四线制电动转辙机,本文以S700K 型转辙机作为研究对象。其最大的特征是无触点控制电路,可完成对道岔操作指令的控制,以及对道岔信号的采集。该系统在满足计算机联锁技术规范规定的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定位和发现故障的能力。该道岔控制模块充分考虑了容错和“故障?安全”2 个方面:采用“二取二”的冗余结构,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为保证道岔控制的安全性,采用“敌对信号”探测技术和快速反馈的硬件保护技术。

道岔控制模块是整个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道岔位置的切换和状态数据采集。

该模块从联锁主机接收道岔操作指令,并能将道岔准确、可靠地切换至对应位置;还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道岔的位置表达信息和目前的状态信息;能够实现故障检测、定位、诊断和报警等辅助功能[2] 。

启动电路动作顺序道岔控制电路包括启动电路和表示电路2 个部分,启动是转辙器在切换和闭合过程中的运行,目的在于实现转辙器的正常切换[3~4] 。

根据电路组成,启动电路可划分为1 DQJ 励磁和自闭、2 DQJ 转极电路。根据继电器的工作逻辑,可以将其划分为2 种类型:室内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ZFA与CA 被同时按压时,其时序逻辑关系表示如图2所示。

以道岔从反位转为定位为例,当反位第二接点和四排接点闭合,与启动电路的工作流程进行比较,分析过程如下。

在1 DQJ 的励磁作用下,对应的1 DQJF 也会被吸引。在2 DQJ 完成转极后,三相操作电源通过断相保护DBQ 和继电器1 DQJ,1 DQJF,2 DQJ 的接点由X1,X2,X5 线发送到户外。当转辙器的二列接头断开时,转辙机的电动机开始旋转,并切断反向显示电路,使第一行接头接通。这时,BHJ 开始吸入,打开1 DQJ的闭合电路。当道岔动作至位置时,第四行接头断开,道岔动作回路断开, BHJ 失磁下降,1 DQJ 和1 DQJF依次落下,接通位置显示电路。

图3 为(反位?定位)启动电路。

道岔由定位向反位动作时,原理同上,区别在于道岔向反位转换时使用X1,X3,X4 沟通电路。图4 为(定位?反位)启动电路。

2.3 表示電路

道岔表示电路是将道岔变换后的状态和位置映射到电路中,最终通过计算机界面传输至站场值班人员。值班人员通过表示电路来判断道岔是否符合指定的要求,即道岔是否处于规定位置。定位表示电路如图5 所示。

其工作原理如下:若AC 电流在正弦的上半周时,则代表变压器BB 的次级端4 是正电极,而3 是负电极。此时,当电流经过定位表示继电器分支时,它的流动方向是Ⅱ4 →1 DQJ 触点(13?11)→X1 →电动机A 线圈→电动机C 线圈→触点(12?11)→X4→DBJ(1?4)→2 DQJ(132?131)→1 DQJ(21?23)→R1→Ⅱ3。同时,由于二极管的逆断特性,半波整流二极管的电流几乎为0。若交流电处于正向下半周时,则表示变压器BB 次级侧3 是正电极,4 是负电极,电流经过半波整流二极管分支时,电流流到Ⅱ3 →R1 →1 DQJ 触点(23?21)→2 DQJ 触点(131?132)→1 DQJF 触点(13?11)→2 DQJ 触点(111?112)→X2 触点(31?32,15?16)→Z→R→X2 触点(34?33)→Z→R→X2 触点(34?33)→马达B 线圈→X1 →马达A 线圈→X1 →X1 →1 DQJ触点(11?13)→Ⅱ4。另外,在位置指示的继电器分支上,DBJ 仍有励磁作用,由于电流主要经过半波整流二极管分支,但是DBJ 线圈具有较高的感抗,使得它与二极管的正向接通形成一个闭环回路,自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偏置继电器的吸流方向相同,因此它仍处于吸起状态。反位表示电路如图6 所示。

其工作原理如下: 若AC 电流在正弦的上半周,则表示变压器BB 次级端4 是正电极,而3 是负电极。

当电流经过半波整流二极管分支时,它的流动方向是Ⅱ4→1 DQJ(13?11)→X1→电动机A 绕组→电动机B绕组→X3 触点→Z→R→X3 (46?45,22?21) →X3 →2 DQJ(123?121)→1 DQJF(21?23)→2 DQJ(133?131)→1 DQJ(21?23)→R1 →Ⅱ3。二极管此时正向接通。

同时,在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继电器分支上,FBJ 仍励磁吸起,由于电流主要经过半波整流二极管分支,但FBJ 线圈具有较高的感抗,它会和二极管正向接通并形成一个闭环,进而形成一种自感应电流,这种自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偏置保护装置的吸力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它一直处于吸起状态。若AC 电流处于正弦的下半周,则表示变压器BB 次级侧3 是正电极,而4 是负电极。当电流经过指示继电器分支时,电流的流动方向是Ⅱ3 →R1 →1 DQJ 触点(23?21) →2 DQJ 触点(131?133)→FBJ 触点(1?4)→X5→X5 触点(41?42)→电动机C 绕组→电动机A 绕组→X1→1 DQJ(11?13)→Ⅱ4。另外,由于二極管的反向截至特性,半波整流二极管的电流几乎为0。反向位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与位置显示电路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用X1,X2,X4构成定位表示电路,相反的位置用X1,X3,X5 构成反位表示电路。

3 道岔控制模块的性能分析

3.1 道岔控制模块的功能需求

根据铁路道岔基础设备的功能需要,结合我国有轨道交通道岔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道岔控制模块应具备以下功能:(1)根据道岔转辙器在现场的实际控制状况,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表达;(2)该模块应具备自动监测、自我诊断、异常报警、故障定位、故障报警等功能;(3)道岔控制模块接受的控制命令,必须对现场的动作设施进行适当的控制;(4)道岔控制模块能够为其他监控维护装置、系统传输相应的资料。

3.2 道岔控制模块的安全性

为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道岔控制系统中,采用了冗余技术。通过将2 个模块的信号结合,形成一种故障辨识的控制转换开关,即双机切换开关。该方法是以故障自检为基础,实现了2 个模块之间无需进行严格的同步。二模块冗余系统要具备以下功能:能够识别出哪些模块出现故障;在发现故障后,能够及时启动2 台机器的切换功能,从而将故障模块的输出与系统的输出隔离。根据不同的故障检测手段,采用不同的动态冗余系统。

参考文献:

[1] 王家刚.联锁道岔电子控制模块的研制[D].北京.清华大学,2009.

[2] 黄祥.基于继电电路的计算机联锁控制逻辑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3] 崔艳萍,庄河.国内外铁路调度集中系统的差异性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35(4):16?21.

[4] 黄晓晖.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实训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9.

作者简介:王坤(1999—),本科,研究方向: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猜你喜欢
转辙机道岔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一种新型交流转辙机控制电路在地铁中的应用
S700K-C转辙机防水解决方案探讨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场间衔接道岔的应用探讨
既有线站改插铺临时道岔电路修改
便携式转辙机转换力测试仪
S700K转辙机保持力测试方法探讨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