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芳梅
(洛川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陕西 洛川 727400)
财务工作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保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有效管理的前提基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规范化有助于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有助于节约资金,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到必要的地方,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基层财务人员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工作的关键人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单位财务工作的实施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财务人员需要进行转型升级,紧跟改革的步伐,学习新思想、新技能,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应对当前更复杂的财务工作。
现代化财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保障了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提升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经济水平健康发展。因此,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财务人员队伍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现代化财务制度的关键。[1]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主要包括以下人员:即财务主管、财务会计、出纳等,一般是由初级会计师、会计师,还有一些非财务专业的转岗人员组成[2]。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年龄结构总体呈现“倒金字塔”式;高学历、高职称占比明显偏低,其中绝大部分人员专业技能较弱,仅仅只是掌握最基础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内容,业务素质总体偏低。以陕西省Y 市L县为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中,从年龄结构看,31-40 岁的占比30.75%,41-50 岁的占比45.72%。从学历结构看,大部分财务人员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具体来看,专科学历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7.86%;本科学历次之,占比44.39%;仅有1名财务人员为硕士学历。专业能力方面,90.64%的财务人员不具备职称,仅有6.15%具备初级职称,2.94%具备高级职称,仅1人具备高级职称。
图1 陕西省Y市L县财务人员年龄结构图
图2 陕西省Y市L县财务人员学历结构图
图3 陕西省Y市L县财务人员职称结构
多数基层财务人员还持有“会计越老越吃香”的传统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对发展变化采取消极态度。不能积极主动学习和掌握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及财务自动化软件、会计信息化等新技术。大多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部门信息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单位已经采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如现有的自动化软件速达、金蝶、浪潮等,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合理的升级了财务管理系统,但是由于基层财务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如年初做预算,年终做决算;每月在财政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报计划,申请额度,整理、审核收支票据,进行资金支付、结算,账务记录、核对等重复性高的基础性工作,计算机水平普遍低下,与实现财务管理系统自动化、实时化和个性化,数据共享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由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队伍中存在大量转岗人员,因此,财务人员普遍存在流动性较大、兼职财务人员较多的问题。非专业技术财务工作人员被调用到财务管理岗位,这些人很大一部分存在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薄弱甚至没有财务会计基础知识、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还要分管除财务以外的其他工作,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大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部门人员年龄结构比例不合理,基层单位由于岗位职数有限,晋升困难,工资低、工作条件艰苦,对年轻大学生、高学历人才几乎没有吸引力,因而出现临退休人员多、新人引进难的人才断层,整体呈现出“青黄不接”的局面。
1.缺乏学习交流平台,业务素质提高难度大
由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不稳定性导致财务岗位非专业技术人员占大多数,大多数财务人员普遍业务能力偏低,职责不明,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职业素质,违规操作的问题。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除了一年一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就是财税新政策、操作系统升级革新等由政府相关部门和技术支持单位组织的短期培训。一些更为高级的知识,如《财务管理》等,绝大部分财务人员没有真正地深入接触,而继续教育等培训也仅仅只是针对基础知识进行培训,没有涉及更深层的内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财务人员学习交流平台,在财务工作中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无法反馈问题,难以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很多问题由于缺乏共享而在不同单位的财务工作中反复发生,大大浪费人力物力,阻碍基层财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2.对基层财务工作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千头万绪,而财务工作则直接影响着单位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单位财务工作程序合理、管理规范,既可以开源节流、保障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还能更有利于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但一些单位主要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停留在日常的票据报销、账务支付等琐碎环节中,影响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3.财务监督力度不足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规范的财务监督与审计制度和管理体系,各个单位对财务工作管理既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审核部门又没有相对应内部审计程序,并且每年仅开展一次外部审计。此外,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工作完成的数量与质量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工作量分配不公、对工作绩效不能合理的量化评估和考核,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得不到公正评估,进而影响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4.财务人员晋升难,工作发展空间受限
财务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要求严格,晋升困难,具有中级职称的财务人员已经是凤毛麟角,高级职称人员更是基本没有;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岗位有限,一些单位仅设一个财务人员高级职称岗位,一些单位甚至没有财务人员高级职称岗位。财务人员由于专业性限制,基本受限于专业内部发展,转岗至其他岗位晋升更为困难,加之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存在工资不高、工作量大、岗位责任大的特点,导致许多财务人员没有工作积极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留不住高素质人才。
1.缺乏主动学习意识,思想观念陈旧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年龄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形,财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普遍存在缺乏学习热情,思想观念僵化的问题,工作过程中过于保守,开展工作主要通过经验来完成,对财务工作的认知依然停留在简单的支付、核算。同时接受新技术、新思想的能力较低,不愿学习,与现代信息化要求不相适应,导致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混乱、记账不及时、工作开展困难。部分财务岗位工作人员甚至对电脑软件、财务系统等不熟悉。随着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实施,财务信息技术的不断优化,财务工作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做到票据审核合法、支付合理、记账及时,还要使收入支出更加明细化、明晰化,要对当年的收入支出进行分析对比,寻找差异,分析原因。陈旧的思想观念导致财务人员专业学习缺乏积极性、接受会计制度改革的主动性,工作能力、业务素质得不到优化,难以完成好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3]。
2.业务水平有待提升,专业技能参差不齐
财务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大多数具有一定财会专业背景的“新人”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但是实际工作经验不足,未经过专业培训和实际锻炼,无法很好地开展实际工作,对财务知识的理解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不能和实际问题很好地联系起来,造成实际工作开展困难等问题;转岗而来的新财务人员有很多是非财会专业人员,甚至存在一部分人不了解基础财务知识的情况,开展工作更为困难;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普遍缺乏既有较强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财务人才,因此,财务人员专业技能、业务素质提升迫在眉睫,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财务人才,增加新鲜血液势在必行。
此外,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仍处于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甚至一些单位仅是最基本的会计电算化;财务信息化程度比较低,是一个孤立的会计核算系统;财务人员普遍信息化水平偏低。
3.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主动不够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兼职财务人员较多,很多人没有适应自己身兼数职的职业角色,对记账、报表等日常业务有关的经济事项不求甚解或了解甚少,对相关的财经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学习较少,职业操守较低,法律观念淡薄,只要领导审批,不管合不合规,照常支付,该支的支,不该支的也支,间接助长了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超出单位预算,浪费单位财力,在目前这种过紧日子的情况下严重地影响了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单位主要领导要对财务人员的工作给予充分认可,要有激励政策,否则,会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财务人员创新意识减弱,同时还导致了财务工作的事前计划和事中监督成为空谈[4]。
完善的财务监督系统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及其长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能够对基层财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还能够保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5]。如何建立健全完整的财务监督体系,需要抓住以下几方面,第一,重视内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要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或者确定专职的内部审核监督人员,对本单位财务工作进行严格监督,把好第一道关,同时应该探索如何优化财务管理架构,如何构建更为科学的财务工作人员结构。在财务监督体系构建完成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内部监督制度对本单位财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各个过程和财务信息进行严格的监管,避免由于财务人员工作疏漏造成本单位以及国家的利益遭受损害,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第二,强化市县纵向联动,构建财政部门、预算单位、行业协会等监督主体横向协同工作机制,推动财会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6]。第三,财务人员应当对日常财务工作中存在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格把关,财务人员应当履行自身的义务,在工作中不仅仅只是重复地进行记账、报账等常务工作,还要对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存在的疑点加以监督纠察,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健全现有考核制度,在执行考核标准的过程中,应当保障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公平性和完整性。根据财务工作的任务、要求制定考核指标并细化分解,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办法。并且将考核晋升与财务人员职称评选挂钩的制度。对绩效考核成绩优秀的人员委以重任、重点培养,在日后的工作中得以提拔。
首先,建立从基层单位到业务主管部门到财政部门的业务培训、咨询服务机制,搭建网络培训平台,定期组织单位开展线上、线下的座谈、研讨;咨询解答、政策服务、沟通交流,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优质的信息和数据服务。其次,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大财务培训的财政投入,丰富培训形式,完善考核制度。对基层财务人员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深入了解财务机构设置情况,财务人员身份构成、学历构成及专业、职称、年龄结构等基本现状,有针对性地、精准设置培训内容;通过调研摸底,对财务人员知识需求和业务短板进行研究分析,除基础知识外,以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国库管理、内控管理、财政改革、职业道德等为重点内容,实行“配餐式培训”;对财政改革最前沿政策及实践中存在问题请专家以讲座,报告等形式剖析解读。全面提升本县级各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业务知识定期培训,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再次,重视财务工作、尊重会计人才,引导会计工作人员主动学、带头学,运用最新技术、最新方法解决新会计制度改革中的难题。
除此以外,应该尽可能地加强不同单位之间财务人员技术上、工作上的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库,同时还能够为基层财务工作注入活力,增添动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财务综合能力是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财务工作人员要加强财务规章制度、政策法律知识与思想政治的学习,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守作为一个财务工作者的原则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切实捍卫单位和国家的利益。
基层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坚持长期学习。掌握相关的财务管理技能,只有深刻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责任,才能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踏实地推动财务工作的开展。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一定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做到记账要心细、核算要规范、会计报表要连贯和审计活动要严格。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复杂多变,财务工作人员要摒弃死记硬背,在实际工作中活学活用专业知识,着眼于未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自身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