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彬彬,陈 暇,张绮苡,焦云宏,李勇杰
(1.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2.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技术技能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 年技能型社会全面推进的近景目标和到2035年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的远景目标。技能型社会建设旨在切实增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真正实现技能教育贯通人的全生命周期、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技能开发、尊重技能成为寻常社会氛围的目标[1]。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传统的厂内师徒制等体系逐渐衰退,职业教育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肩负起“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使命。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此后,各类学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指导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政策支持下,职业院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目前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现状与其肩负的为技能型社会建设输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研究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以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从而加强职业院校人才供给与技能型社会建设人才需求之间的匹配度,是符合时代背景、顺应国家政策的有益探索。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或方法,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它蕴含了“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的科学教育理念[3],是对传统思政教育在目标、内容、手段及方法上的扩充与创新而形成的一个思政教育体系[4]。多年来,各层次教育积极响应国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号召,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各校纷纷设立课程思政研究项目,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积极育人作用。然而,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研究、优质资源共享、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均与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存在差距。2022 年4 月,在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中进行高级检索,以“课程思政”为检索词进行篇名检索,来源类别选择北大核心期刊或CSSCI 来源期刊,共得到期刊论文1061篇,并对结果进行学科分布的可视化分析,发现涉及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占比50.66%,而涉及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仅占比9.52%(见图1)。由此可见,目前实施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为高等教育领域,而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的相关研究成果数相对较少。然而,职业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学生知识技能学习与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机结合,是改变其“重技术、轻德育”和“重结果、轻过程”等不良风气的必然选择。因此,职业院校大力探索推行课程思政的路径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图1 课程思政研究学科分布
从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到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目标,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和就业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
刘晓认为建设技能型社会就是要通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带动国家整体教育体系大改革,使国家教育体系更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技能形成体系[5]。石伟平从技能形成理论、劳动经济学、职业教育学三个角度出发界定技能型社会的内涵,他提出从技能形成理论的角度出发,技能型社会旨在增加技能形成的多元化路径,提升技能形成的效率;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技能型社会旨在推动劳动者从初级劳动市场进入次级劳动市场,帮助劳动者更牢固地把握好自己的生涯发展;从职业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技能型社会旨在创造人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人人接受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熏陶的社会氛围与教育机会[6]。由此可见,建设技能型社会不仅需要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借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然而,在“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以及学生对办公室白领等“体面”工作的向往,许多青年学子更为偏向“舒适型”职业生涯发展,引导全体公民热爱技能、学习技能、利用技能,任重而道远。因此,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对提高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水平、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快学历型社会向技能型社会转型。学历型社会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在该阶段,学历的现实意义、对个体社会地位的决定作用被不断放大,也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职业教育高考、职业本科教育等的出现。然而,当学历社会过度膨胀,将给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带来影响。因此,要加快建设技能型社会,必须从职业教育抓起,利用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实训课程,引起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情感共鸣、价值共鸣,减少出现职业院校学生因文化理论知识不足、学历不高等因素出现自信心不足、自卑等现象,提高学生的技能自信。发挥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作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有助于加快促进学历型社会向技能型社会转变。
2.有利于满足技能型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规划》发布,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据《人民日报》,2021年我国技能劳动者超2 亿人,但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26%,尤其是其中的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 多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8%[7];另据人社部数据,目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率超过2,即一名技术技能人才至少对应两个岗位。由此可见,目前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并未能满足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知识讲授、技能传授与人文精神培养联系在一起,为我国建设技能型社会、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避免由“零工经济”兴起而带来的社会“去技能化”现象。区别于“朝九晚五”的传统工作模式,零工经济下的工作模式时间短、灵活度高,工作者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迅速找到需求方。由于门槛低、效率高等优势,零工经济迅速吸引了一批传统流水线工人和一些低技能服务人员的青睐,加剧了我国“技工荒”现状。在零工经济影响下,社会出现“去技能化”趋势,并不断动摇职业院校学生放弃技能学习、从事低技能工作,长此以往,我国将会大规模地失去从事技能工作的年轻血液,进而失去支撑中国制造的坚实基础。因此,职业院校应厚植家国情怀,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加强思政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通过举办技能文化周、技能比赛等活动,邀请家长、社会进学校,向他们展示学生技能、展现职业教育良好风貌,消除家长和社会整体对职业教育的顾虑和偏见。
1.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窘况迫切要求课程思政发挥育人作用。当下我国仍存在着“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重装备、轻技工”的社会观念,导致职业教育对学生吸引力不强。职业院校中的部分学生对技能学习存在偏见、缺乏热情,加之社会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顾虑,职业院校迫切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形式之一,职业院校部分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因此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校思政教育通过专业教学得到加强,以此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作用。
2.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需要进行良性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多年来,各类学校已基本形成以思政课程为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为辅的思政教育体系,但在各类课程各司其职发挥育人作用的同时,还存在思政课程“孤岛式”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一方面,职业院校的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其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且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注重专业性、客观性,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任务应由思政课教师承担;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部分思政课教师认为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忽略了思政教学对专业课程的支持作用。所以,目前职业院校存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彼此游离、互不贯通的情况,导致两类课程很难形成教育合力,影响思政教育的综合效果。职业院校迫切地需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改变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对于思政教育的认识,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充分且深入地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使专业课与思政课相辅相成,形成教育合力。
1.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发挥职业认知教育作用。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学校要帮助学生系好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一颗扣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更为细化的职业分类和专业分类,使职业院校在肩负开展知识教育、提升技能水平的同时,还要承担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的责任,以满足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就知识讲知识、就技能授技能,要在教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塑造并深化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帮助学生垫好职业生涯的第一块“基石”,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职业方向的一种认定,是对职业发展的一种规划,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职业院校有专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该课程还不足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职业方向。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当中应结合专业特色、自身经历、名人轶事、典型案例等,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引导学生明确自我定位和职业定位,发挥课程思政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消除对于未来职业方向的迷茫。
3.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发挥职业精神教育作用。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形成科学职业理念、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阶段,但他们往往会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自卑、自负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良好价值观、职业观的树立。因此,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应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深化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塑造良好的职业品格,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更好地胜任未来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能型社会建设以技能形成教育体系为基础,以职业教育技能养成为手段,旨在形成“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社会氛围。职业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传递工匠精神,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大有作为。职业院校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职业院校党委组织应在领会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涵、价值、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落实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立足学校特色,从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上着手,做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统筹规划工作,强调整体建构课程思政体系,并注重各系统要素分工明确、重点推进,以保证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总体建构紧密围绕技能型社会建设。
1.建立以学校党委为主体的领导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8]。因此,学校党委要落实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责任,强化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加强统一领导,做好统筹调配工作,形成育人合力。在学校党委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各行政部门积极主动配合,再由各学院、各专业、教师个体创新落实,形成“党委领导、党政协同、学院落实”的工作局面。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内容重点、教学体系等作出了规定,职业院校党委可以在参考、借鉴的基础上,按照技能型社会建设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立足学校特色,结合专业特点,做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工作,发挥其政治监督、政治保障作用。
2.建立各部门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多部门的协同作战,形成协同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统筹分工下,全面梳理和整合学校各层次、各环节中的思政育人和育才资源,推动形成以思政课教师为引领、专业课教师为支撑、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为补充的思政育人队伍。同时,强化产教融合,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积极主动地吸纳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评估、课程设置、标准修订等环节,使企业文化、行业发展等专业实际通过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形式融入专业课程,使得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促进、同向同行,共同为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工作服务,协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勠力同心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
3.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突出并创新课程思政制度保障,加强规范、监督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全过程的制度建设。一是职业院校要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性制度,明确职业院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等。二是职业院校要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关键环节,对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使用、课堂管理等关键环节实行动态监督和管理。按照岗位需求和生产实际,及时更新课程思政建设关键环节的标准和规范,积极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分互认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的技能标准、先进标准等融入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有据可依,更好地检验课程思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实际效果。三是职业院校要建立并创新评价和激励制度,建立师生互评考核机制。在教师评价方面,加强对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举办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比赛,给予课程思政育人典范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方面适当倾斜,以调动教师队伍全面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在学生评价方面,在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评价的同时,加强德育评价,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
教师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主体,教师对思想政治理念的掌握和运用、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注和支持,是职业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职业院校应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切实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1.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专业课教师要想在实际教学中游刃有余地进行课程思政,前提是教师本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过硬。因此,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职前培养、职后教育等环节,都应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将思想政治素养列为“双师型”教师准入、晋升的考核标准之一。首先要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教师树立正确且坚定的政治立场。其次,教师应积极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与教书育人实际、行业发展实际、专业发展实际联系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全面地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
2.强化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专业课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自然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需要教师本身对课程思政有清晰且强烈的观念认同、情感认同。首先,应深化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同,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全面掌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本质、特点等,理解推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意义以及其中的价值意蕴。其次,应引起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情感共鸣,通过立德树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奖惩激励机制的构建等,帮助并激励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再次,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在参加企业实践的过程中,也应有课程思政意识,能够自觉地以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为参照,积累实践经验,使思政内容符合专业教学实际、行业实际,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
3.更新教师育人理念。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要有意识地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摒除“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事”的认识,做到“既重技能,又重德育”。首先,要加强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教师应在深入研究专业知识图谱、梳理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增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借助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其次,要更新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育人理念,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学校行政部门以及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明确职业院校思政育人是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拓宽课程思政育人途径,优化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课程是思政内容的主要载体,课程内容中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与灵活运用能助力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的培养。因此,职业院校应着力构建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确保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合力培养大国工匠。
1.构建思政课程“主导”与专业课程“协同”的课程思政体系。职业院校建设课程思政体系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程的“主导领航”地位,提升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补充协同”作用,进一步构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高效运行机制。
一方面,要在深入研究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思政体系的顶层设计,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体系中承担的育德、育人任务,以此对思政课程进行有效补充。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旨在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以职业教育特点为依托,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专业课程应与思政课程育人目标相契合,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本身独特的思政育人功能,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实现价值观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另一方面,要避免思政课程“泛通识化”和专业课程“泛思政化”。这就需要厘清职业院校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认清各自在课程思政体系中的担当,明确两类课程在政治认同、法治意识、职业精神等方面的照应关系,推进课程“知识性”“技能性”与“道德性”的有机结合,真正构建思政课程“主导”与专业课程“协同”的课程思政综合体系。
2.保证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内容的“精准输出”。马克思系统科学理论认为,推动任务顺利实施,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9]。因此,在整体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也应精准聚焦课程思政体系中的关键、重点部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满足学生胜任未来工作的综合职业素养的内在需求,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精细化,充分考虑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的贴切程度、适时程度,提高课程思政的“精准性”。
一是精准识别职业院校学生学情及发展需求。加强对学生知识发展水平、学习能力的识别,职业院校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落脚点,以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道德行为的提升。同时,厘清学生对于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等方面的需求,立足学生个体差异与成长需求,实现“教”与“学”的精准对接,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精准挖掘思政内容融合点。在梳理清楚专业课程知识图谱、学习脉络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课程的知识属性、价值引领,精准挖掘思政内容融合点,凝练出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行为习惯等为主题的育人价值理念,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是精准设计课程教学环节。注重新课导入、内容讲解、课堂提问、知识拓展等环节的连贯性与过渡的自然性,借助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思想政治教育预留空间,在保证教学环节完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和水平。此外,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应尤其注重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精神。
四是精准选择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互评和企业实习带教师傅评价。在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学生自主评价和学生互评显得尤为重要,它在确保教师作为学生引路人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和判断的尊重,引导学生在观念冲突的情况下作出客观的评判。同时,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考核评价应结合企业实习带教师傅的意见,从工作态度、工作效率、行为规范等维度全面考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职业能力、职业精神。
我国经济社会改革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构建技能型社会是适应“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命题。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主体,肩负着为技能型社会建设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正因如此,职业院校需要切实发挥课程思政在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培养大国工匠中的重要作用,立足职业院校特色,从加强学校党委领导、突出教师主体、回归课程本身等方面积极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