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燕
3-6岁是幼儿个体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迅速的时期,给幼儿提供适宜的锻炼机会,对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关键发展性指标的水平指引,幼儿在运动中可能得到的发展有:促进身体发育,促进合作性发展,促进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克服困难等良好品质的形成,促进自我保护意识形成。
我园结合惠东红色革命文化,选取适合幼儿生理水平的户外体能游戏,梳理出體能游戏区发展的关键指标:运动状态、动作技能以及安全防护。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幼儿运动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能训练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自主探索,生成游戏主题
小班时,我班组织第一次去体能游戏区,幼儿很快就被游戏区的环境吸引,加上相关运动器材的支持,幼儿玩起了打仗的游戏。小班的幼儿没有打仗的经验认知,我们便开展了一系列认识惠东高潭革命文化的课程,通过主题活动、到高潭红色革命遗址实地参观,幼儿了解了军人打仗的艰苦历程,知道他们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幼儿心中便埋下一个“军人梦”,每次来体能游戏区都有一种军人的角色代入感。
教师观察到环境与材料对幼儿游戏发展非常重要。幼儿把沙包当作手榴弹,把垫子当作战场匍匐前进,将拱门想象成高山快速爬行等等。中班时,幼儿又有了新的想法,生发了搬运军粮的游戏活动,还有的幼儿觉得需要增强体力,对新提供的吊环进行了悬垂、旋转、一字马等动作技能的探索,并在吊环中不断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到了大班,一场由吊环引发的绳子攀爬大挑战拉开帷幕。某些扔沙包的幼儿不小心将沙包扔到了同伴的眼睛,产生安全隐患,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做好自我安全防护,共同制定了扔沙包规则,最后形成了“躲避球”游戏。
二、抓住关键,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
小班时,幼儿的游戏集中在对运动器械的探索上。如,拱门、呼啦圈和平衡块等组合性材料的活动,促进了幼儿钻爬、跨跳、行走等下肢动作的发展,但是对幼儿整体性的锻炼是远远不够的。中班时,教师注重材料的投放,例如沙袋、吊环等,幼儿玩起了给军营搬运粮食的游戏,为了增加挑战的难度,幼儿还要经过各种器械组合才能到达军营。这一系列的游戏锻炼了他们上肢力量的发展,为挑战吊环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吊环上“双手悬空15秒左右”还是比较困难,教师发现能力强的幼儿会借助其他器械辅助,便在圆圈时间让幼儿分享方法。在部分幼儿的带动下,幼儿开始通过快跑、弹跳等方式抓住吊环,通过不断尝试、改进,幼儿能够在吊环上做出一系列的动作,上肢动作又进一步得到锻炼。到了大班,孩子身体各方面发展比较协调,教师发现幼儿对绳子感兴趣,部分幼儿“能够运用手脚并用的方式爬绳子”,便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绳子供幼儿进行探索,充分发展了幼儿身体的平衡力和力量。
三、基于指标,提升游戏质量
在大班上学期游戏时,大多数幼儿总是在草拱门钻爬,追逐打闹,没有其他深入的进展,教师及时引导,提问:“草拱门可以跟什么运动器械结合起来?”幼儿开启了探索之门,有的借助草拱门爬上柱子,也有的把草拱门搭建在吊环下方,借助草拱门使四肢悬垂在吊环绳上,继而引发了幼儿对绳子的浓厚兴趣。结合关键发展性指标水平3“幼儿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教师提供绳子让幼儿进行双手爬行、四肢悬垂、手脚交替爬行等等,并选择了难度不一的绳子。
当幼儿制定好躲避球游戏的规则之后,双方便开始了相互“攻击”,但是扔来扔去,大家觉得无聊,于是部分幼儿选择退出,导致双方人数不均,大家都非常泄气。教师及时介入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双方的人数一样呢?”想要继续玩的幼儿眼前一亮,开始想办法,有的说绿队有6人,我们蓝队只有4人,可以让绿队过来一个人,但是幼儿不愿意离开自己的队伍。接着教师继续提供帮助:“绿队多一个人,蓝队少一个人,能不能在自己队内部解决?”有位幼儿提议可以通过猜拳的方法,输了的人就要过去,比较公平。鉴于大家都想早点“开战”,这次他们果断同意了猜拳的方法。后来,大家再遇到人数不均的情况时,会利用猜拳、点指兵兵、算术等办法解决问题,甚至还有一对一的单挑,把篮球赛的经验迁移到了其他游戏当中。
四、及时评价,关注幼儿体能发展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在“平衡、协调、灵敏、力量、耐力”等的关键经验,要关注幼儿运动能力的整体性、运动的强度和密度,提升幼儿体能的整体发展。由于幼儿人数较多,教师之间要分工合作,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情绪体验,用拍照、记录等多种方式,了解幼儿的游戏需求和动机,根据观察结果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动作发展,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关键发展性指标评估幼儿的已有水平,找到“最近发展区”,促进幼儿整体水平的发展。
教师主要依据关键发展性指标,参照幼儿运动状态、动作技能和安全自护等方面进行评价。
幼儿的运动状态比较高涨,尤其是自己生成游戏主题时,能够主动乐观地接受挑战,积极寻找办法克服困难,有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如,小班时蓝队与绿队的对抗赛、中班搬运“粮食”的比赛、大班“躲避球”的规则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步步激发了集体荣誉感。
在动作技能方面,大部分幼儿的下肢力量都发展得不错,达到了该年龄段的水平。在上肢力量的发展中,除了普通的投掷以外,教师还从幼儿感兴趣的吊环、绳子入手,投放相关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挑战的兴趣。从中班开始,教师就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将上肢力量与下肢力量结合起来做游戏。刚好那时沙袋需要重新更换,堆积像小山,部分幼儿就搬运给“打仗”的幼儿做“粮食补给”,通过与幼儿商量讨论,可以给搬运粮食增加挑战的难度。于是幼儿设置了一路的路障,给搬运粮食的游戏增添了挑战的乐趣,结合中班幼儿关键指标的水平“能动用搬、抬、扛等动作持续移动重物10米左右”,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幼儿的水平在哪个阶段,需要怎么引导幼儿提升。到了大班,大多数幼儿的上肢力量有明显的进步,主要表现为“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等等,这个时候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幼儿体能发展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提供材料和引导。
在安全自护方面,我班幼儿运动时安全意识强,能够调整材料,不给他人和自己造成危险,能按自身需求照顾自己和调节运动强度。如,同伴荡秋千时能够远离;当爬绳爬到没有力气时能够及时下来休息;在需要悬空运动时铺上软垫,这都是幼儿自我安全意识增强的表现。
注:本专题论文系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立项课题“基于关键发展性指标的幼儿园区域游戏实践与探索”(编号:2020XQXKCB23),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新时代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科创和STEM教育课程教材构建与实施”教改实验学校立项课题“基于STEM教育下的幼儿园科学场馆课程开展策略初探”(课题编号:07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