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差异化传承探究

2023-07-13 13:41罗江珍
百花 2023年4期
关键词:差异化系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罗江珍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顶层设计为系统性保护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实施路径,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分散无序地传承,存在差异化。相关部门应该在系统性保护的基础上关注差异化表现,并对差异化传承给予必要的研究和关注,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差异化;探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形成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长期以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分散、不间断地延续传承着,差异化传播,形成了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有必要在系统性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差异化表现,并在差异化传承方面给予必要的关注。本文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差异化传承进行分析,试图找到系统性保护与差异化传承的切合点,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生动见证。我国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世纪80年代,国家组织各级文化单位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普查,从国家、省、市、县层面整理出版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十大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持续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撑。

十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斐然。截至2021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五批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五批306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支持对1805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记录。截至2022年12月,我国有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2500余家,培训传承人群超10万人次。就云南省昭通市而言,至今进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594项,其中有3个国家级项目、31个省级项目、160个市级项目、400个县级项目。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17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48人、市级63人、县级405人。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面。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保护,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强化总体规划意识,树立全国一盘棋战略,在脱贫攻坚战中,把农村危房拆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把标准化和非标准化有机结合,全局性谋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统筹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的关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可持续作用,成为规划的基本理念。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保护是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2000年,全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条例——《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在素有民族文化大省之称的云南省率先出台。这是从地方层面统筹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开端。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全省有26个民族,民族的多样性、民族生活的地域性、民族的散杂居性特点十分突出,一些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日渐式微,濒临消失,比如昭通市的传统戏剧“川剧”“滇剧”,传统音乐“洞经音乐”“金江号子”等,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与地方投入限制,这些传统文化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加上一些老艺人相继离世,民族民间文化消失的速度逐渐加快。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逐渐认识到采取措施对地方文化加以保护刻不容缓。于是,统筹政策、加强系统保护,成为各地保护共识,推动了首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出台。

后来,国家正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立法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作了明确界定,内容更加具体,分类更加明晰,比如完善调查记录体系、代表性项目制度、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体验设施体系、理论研究体系等,体现了联系性、系统性、全局性、整体性。这也是十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和全国全省一样,昭通市也将濒危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和传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昭通洞经音乐、端公戏、甲马等进行抢救性记录,实施昭通苗剧复苏行动,每年开展传承培训,切实加强传统文化的再现和传承。利用演出形式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来,举办了三届全市民族赛装文化节和两届昭通市传统蜡染刺绣大赛,增强了保护和传承意识,营造了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此外,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分级培训,实施立体化保护,尽管仍有传承人离世,但传统文化基本上得以活态传承、不断延续,民族民间文化之花不断绽放。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差异性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发展变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同样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有系统性和差异性,这也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强大生命力的所在。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不平衡大致可以看出差异性。云南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大背景下,民族民间文化的保護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方政府加强调查研究、整理申报工作,当国家组织各级申报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之时,这些民族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比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却有1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在一些地方,因为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落实不力,被列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量与质量就远远落在了后面,比如昭通市,拥有630多万人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少之又少。2006年只有大关县“苗族芦笙制作技艺”,2007年王杰锋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后一直是空白,直到2021年,昭通四筒鼓和昭通端公戏才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15年以来昭通市唯一的突破。这与全省其他州市的申报数量与申报结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2012年,昭通市率先成立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但是未予以重视,就处于落后状态。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差异性。

重视程度的不同,保护措施的差异,也会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传承的差异。仍以昭通市为例,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乃至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中原的宫廷乐是经巴山蜀水沿着南方丝绸之路(又名五尺道)一路传播过来的,但令人意外的是,丽江地处云南西北部,相较昭通而言,与中原的联系也晚了数百年,但在丽江市,洞经音乐却传承得很好,被演绎为纳西古乐。在旅游业带动下,纳西古乐一下子名声大噪,使其保护与传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地处传播重要节点上的昭通,虽然也有洞经音乐的曲谱和传承人,但由于文化差异和重视不够,文化传承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纳西古乐已经在滇西北热闹起来时,昭通市才开始搜集整理,而且洞经音乐多是老年乐团的人在学,没有梯次,不接地气,传承出现了断裂,二十多年过去,仍没有多少起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差异化还有多种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类别很多,凡是作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口口相传、手手相授的音乐、文学、舞蹈、戏曲、手工制作技艺、饮食等,只要与物质遗产相对的,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这或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差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傩戏,在沅湘、贵州、安徽等地都有流传;比如端公戏,同一个地域,在不同的县区都有存在,以至于各县区申报后,上到省级、国家级层面,又不得不合并为一个项目;又比如苗族芦笙制作技艺、汉族剪纸等,所覆盖的区域更广,手法各有千秋,差异化程度更加突出。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记录传承上,各个地方的做法不同,差异性更为明显。比如醋酱制作技艺,在市场经济推波助澜下,为了打造品牌找市场,很多地方把制酱酿醋的项目申报落实在作坊上,不知不觉形成了一种半官方的包装方式,而民间的制酱酿醋传承则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据调查,民间的酱醋工艺以个体形式和分散传承的方式在很多地方存活下来,它不因为没有被官方认可或者没有被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停下传承的脚步,这种差异性或特殊性在现实生产生活中成为一种普遍的存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是强大的,永远也不会停息,而且在传承中进一步丰富其差异化传播与传承的方式。比如,昭通市有豌豆凉粉、包谷凉粉、荞面凉粉,市场上见到的以大豌豆凉粉为主。昭通的金豌豆凉粉十分出名,它用豌豆浸泡,泡软后用石磨磨成浆,倒入木架拴的纱布口袋过滤,过滤后的浆放在锅里加热,再用比较浓的浆汁勾芡成糊状,最后装入不同形状的器皿中,制作出不同的凉粉来,凉拌时加上必不可少的泡酸菜、香菜、酱、醋、生姜末等佐料拌匀,群众十分喜爱。凉粉制作工艺相同,材质不同,各个师傅做出来的味道又有不同,这其中,炎山凉粉以软闻名,存放时间不长,酸浆凉粉则比较硬,存放时间较长。目前,昭通凉粉成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同一个行政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都存在巨大的差异,由此推近及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差异化特征可见一斑。

三、找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化和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差异化的切合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向纵深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差异化,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容易忽略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如何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化,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差异化,在系统化和差异化之间找到一个切合点,是文化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从记忆形式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传承的主要方面来看,必然是那些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曲艺、民间文学、饮食文化、医药、传统体育与杂技、传统美术等优先传承下去。越是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越是世界性的,个性化是每一种事物存在并传承下去的最大禀赋。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共性化的普遍意义上的内容,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库。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民间的差异化传承来看,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项目申报与记录上,正好把这一部分内容忽略了。

从这个意义上看,对非遗项目、传承人在调查记录、项目建立、传承人培训、区域性保护、作坊式传播方面,更应该做一些系统化工作。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从文化的角度,我们犯了一些错误,一些独特的村庄、个性化设计的民居,因为边远,不适合人类居住,就被一刀切地拆除,拆除掉的不只是一种技艺一种文化,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漠视。当然,由于人们认知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仍有太多的干部以及群众无法认识到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从而给文化带来了许多无法弥补的缺憾,文化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甚至消亡。当认识到这种只关注整体脱贫的普遍性而放弃了保留個性化风貌的特殊技艺价值时,在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要从差异化里找到一种更系统的保护途径。这意味着对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化保护的顶层设计、保护措施、传承路径还要进行优化和丰富,避免申报、保护走向特殊化或畸形化,进而让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不同人群的更具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情结,要求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文化遗产。如何做到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传统文化走得更高、更宽、更远,是本文给专家学者提供的非遗系统性保护与传承差异化如何结合与创新的思考。

(云南省昭通市文化馆)

猜你喜欢
差异化系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中外电视广告差异化表达方式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
时态的系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