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狼来了》好在哪里

2023-07-13 09:29王岳欣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小红帽刻板孩童

王岳欣

《狼来了》这篇文章选自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以德国环保部召开的“谁怕大灰狼”主题会议为背景,引发人们对狼、鸽子的错误主观印象的思考。人们对危害程度较低的狼赶尽杀绝,却对危害程度日益增加的鸽子视而不见,罔顾事实,区别对待这两种动物,导致生态环境出现问题。归根结底,这是刻板印象带来的危害。作者写作该文,旨在帮助读者打破观念上的桎梏,消除偏见。下面,笔者就简要分析一下《狼来了》好在哪里。

一、层层递进的结构

作者以大众对狼的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用层递式的结构呈现了自己的观点。在文章中,她先提到了《格林童话》,用“小红帽的奶奶就被那尖牙利嘴的狼给吞下肚了。而且狼还有心机,它会伪装成奶奶的样子来骗小红帽”(这是流传极广的《小红帽》的故事)来引出话题,并说明“大灰狼”在许多床边故事中都是反派角色。受到这些故事的影响,孩子们在童年里对狼的好感度颇低,甚至长大后依然觉得狼是有害的动物。

紧接着,作者提到了这一观念带来的影响——狼幾乎消失,生态环境失衡。保育人士开始在社会层面为狼族平反,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政策。

最后,作者用农民的羊因野狼而受到损失的国赔数据、森林中生态失衡问题因狼的回归而得以缓解等进行佐证,说明了狼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物种之一,并不如传统观念中那般十恶不赦,人们对狼的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生态平衡。作者从孩童的床边故事,谈到森林、整个生态环境的危机。这种递进式的结构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二、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作者在文章中主要采用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寓理于事,在揭示社会现象的同时呈现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也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在罗马、蒙古和日本人的远古传说里,狼都是高贵和力量的象征,但是挡不住污名化。人类对狼族进行理直气壮的种族大屠杀,到了二十世纪,欧洲和北美的森林里,狼已经基本被清算干净。”作者通过列举不同地区的人对狼截然不同的看法告诉读者:在罗马、蒙古和日本人的远古传说里,狼原本是高贵和力量的象征。可是如今,在大众的视野里,“狼”却被“污名化”。一提及狼,人们不免会想到“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嚎”等贬义词。

在纽约,威尼斯白鸽严重影响了市容,“鸽子泻肚似白稀稀的粪便,糊住伟人铜像的眼睛;沾着唾液脏脏的羽毛,掉进你露天的咖啡杯里”,“因为鸽子带来种种疾病,尤其对孕妇、儿童、老人、病人威胁最大。鸽子,其实就是一种长了翅膀的老鼠”。鸽子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人们却因为“鸽子象征着和平与美好”而对其不管不顾。这是人们区别对待狼与鸽子的一个重要表现。

作者针对这些现象,为狼声援,以具体事例控诉这种不公正的处理方式,讽刺了那些对狼和鸽子有刻板印象的人。

三、丰富典型的选材

该文中材料的覆盖面比较广,且材料与材料之间也存在着内在联系。如:作者先提到了童话故事,即谈论孩童群体对“狼”的看法;之后提到“引狼入室”“声名狼藉”“杯盘狼藉”等成语,即谈论成人群体对“狼”的看法。正因为在孩童时代接受了“狼是邪恶的”错误观念,成人才会觉得“狼是有害的”。《圣经》将白鸽比喻为“绝望中的第一线光明”。对鸽子形象的美化,是造成市民对鸽子的危害视而不见的关键因素。即便鸽子的粪便弄脏了城市的街道,沾着唾液的羽毛污染了杯里的咖啡,卫生部门也只是用噪声来驱赶它们,不会真的将它们处理掉。可是对待无辜的狼群,他们却非要赶尽杀绝。鲜明的对比从侧面展现了人们的刻板印象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除了这些材料以外,作者还提及了为狼“平反”后的情况:“统计数字一出来,人们发现,狼其实并不那么爱吃人家养的羊。反倒是,森林里因为又有了狼,生态平衡更健康了点。”借此有力地佐证了前文为狼声援的合理性,凸显了保护狼对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依照原有观念一味地偏爱某一方,罔顾事实固执地针对另一方,是这种失衡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作者选用的材料典型而丰富。各个材料之间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有着内在的联系,均与文章的主题密切相关,在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总之,龙应台的《狼来了》是一篇观点新颖、内涵丰富的文章。人类都在渴望得到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都在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在消除刻板印象,客观地对待每一类群体上,我们任重而道远。如果说改变观念是成功的开始,那么切实的行动一定会让成功的那一天早一点到来。

猜你喜欢
小红帽刻板孩童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Do Softly Pray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孩童之道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最美孩童时
把小红帽吐出来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小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