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梅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课程改革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多区别于旧有模式的变化。例如,在课程目标上,以往重知识,现在重素养;在课程结构方面,以往是语数外三分一统,现在艺术类课程、技术类课程、体育类课程都提高了教学比重,在课时上占有了很大的分量,体现了教学均衡的理念;在课程内容方面,新课程改革剔除了偏难偏旧偏繁的内容,主张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新课程改革力争把“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注重的是课堂兴趣的提高和多元方法的实践。以上内容都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涵,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才能找到正确的教学之路。
二、小学写作指导的现状
小学写作课堂,在一些学校存在违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现象。例如,写什么以及怎么写,教师依然处于决断的地位,学生没有个人的主张,只能按照教师的授课模式练习写作。因为作文题目和写作方法都不适合学生的基础和心理,导致学生写作兴趣不大,甚至有的学生为了应付教师规定的写作任务,编造和抄袭,失去了写作教学的意义。再例如,在写作指导方面,一些教师采用封闭训练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在教室里埋头写作,没有设计课外实践和丰富多彩的对话交流互动帮助学生拓展写作素材,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而且在写作技巧的指导中,按照成人标准评价学生,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失去了童真童趣,而且有的教师会向学生传授过深过难的写作技巧,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这也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当然,还有一些教师,自身的作文水平满足不了学生的审美需要,赢得不了学生的认可。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语言文化修养。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写作指导方法的创新策略
1.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師生观,突出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人本性和平等性,其区别于以往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主张构建师生互尊互爱的平等关系。体现在写作指导中,就是在写什么以及怎么写上,给学生一些自主权,让学生参与写作练习计划和方案的制订,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有的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在社区做图书管理员的一天。很多学生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没有亲身体会,怎么可能高质量地完成写作任务?如果让学生自主设计作文题目,他们就可以从自身的兴趣和阅历出发,能够保障作文的言之有物。在怎么写上,学生也可以自由发挥,自由选择体裁,自由组织段落结构,自由抒发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主学习诉求会日渐增加,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务必照顾学生的主张,教中有学,学中有教,让教和学互为促进。师生之间只有平等合作和交流,才能为新时代的写作指导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保障写作素材的丰富和作文情感的饱满
写作实践性强,教师告诉学生十个写作技巧,不如让学生围绕一个写作技巧展开系统全面的训练。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可知新时代的写作教学不应该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以便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想强化素质教育,就必须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写作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例如,在围绕“春天”开展写作指导时,教师不应该让学生枯坐在教室里构思如何描写春天,而是应该和孩子们一起到操场、到公园,亲身感受春天的美丽,通过新生的杨柳、飞翔的燕子、化冻的湖水、天上的风筝,以及人们脸上逐渐显现的笑容,展示春天的美丽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涵养学生的气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写作素材的丰富和作文情感的饱满。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之后,教师再讲解详略组织的方法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或者开头和结尾的技巧,学生才能根据作文内容需要,自觉把这些技巧运用到作文之中。写作指导的最高境界是无为,就是让学生从自然中汲取养分,正所谓取法自然,师法自然,只有让学生拜自然为师,而不是拜自己为师,学生的眼界才能逐渐开阔。这一点需要教师好好领会,并加以实践。
3.挖掘学科内部之间的联系,促进阅读和写作的结合
写作指导不能单纯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如果学生的阅读量不够、阅读品味不佳,他们的语言审美素养就不能支撑写作的要求。试想,学生对好的语言缺乏认知,甚至把低俗的网络小说中的语言视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怎么能写出优美的作文呢?新课程改革认为学科内部之间存在联系,应该将其挖掘出来,促进学科的优化。体现在语文中,就是要重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联。在写作指导中,教师要加强阅读训练。例如,在“我最喜欢的宠物”的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猫》《母鸡》《白鹅》,学习课文中妙趣横生但又形象逼真的修辞手法,如《白鹅》中的“引吭大叫”“架子十足”等都活脱脱地表现了白鹅的形象,学生如果能把阅读收获迁移到写作中,一定可以提高作文的可读性。读写结合的训练不光要有课内的指导,还应该在课外开展,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词汇,掌握多种写作方法。当然,听说读写作为语文学科内部的四大板块,作文和口语表达等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教师要进一步挖掘各板块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多元交融的教学局面。
4.生活化写作指导,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结合
生活化思想是陶行知的重要教育思想,体现在写作指导中,也需要和生活对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以便写出鲜活感人的作文。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生活感悟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应该鼓励学生描写生活中出现的故事和人物,这是体现写作教学价值的重要途径。例如,为了促进学生对生活常识的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作文题目:我最喜欢的一道美食。喜欢西红柿炒鸡蛋的学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然后按照食谱亲自下厨做一份西红柿炒鸡蛋;喜欢地三鲜的学生也可以自主搜集相关内容和实践;喜欢油焖大虾的学生可以观看短视频或者观看自己妈妈的做法……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范文讲一讲某些美食的做法和口感,激发学生对中华美食的热爱,同时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提高了很多技术型课程的课时比重。今天的小学生大多动手能力不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未来,基于生活化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平等对待,针对指导,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新课程改革是基于人本理念实施的课程标准,不赞成在课堂上存在区别对待现象。对优等生照顾有加,对后进生视而不见,不但违背了公平教育的初衷,而且会影响班级团结,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写作指导中,教师会发现不同学生的作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学生有语言天赋,从小就热爱读书,喜欢观察和思考,写出的作文无疑是优秀的;有的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不扎实,写作兴趣不足,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作文水平难免不佳。对于这两种学生,教师需要调整写作指导策略,对于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需要在目标上适度拔高,在题目上注重开放性,在主题上注重社会性和深刻性,在语言运用上注重审美性,同时多向学生推荐优秀名著,丰富学生的语汇和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社区或者社会组织的作文竞赛活动;而对于那些作文水平不佳的学生,教师也不能放弃,应该关注他们的写作基础和心理,多鼓励,少苛责,从易到难地给学生讲解写作技巧,增加学生的写作自信,再逐渐提高写作要求,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6.信息技术促进写作教学效率,突出学生在作文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写作指导方法也变得更加新颖和高效。例如,当前短视频比较流行,教师就可以找一找和写作指导有关的视频。笔者看到过一个短视频:妈妈带孩子到公园,捡起一片树叶,让孩子造句。妈妈提示孩子:给叶子加颜色。孩子说:一片黄色的树叶。妈妈继续提示:加地点。孩子说:公园里有一片黄色的树叶。妈妈再次启迪:加情感。孩子说:公园里有一片黄色的树叶,我非常喜歡……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孩子说出了一个长长的句子,强化了语言思维和写作技巧。小学生往往不能快速打开写作思路,写出的句子很短,没有张力,缺乏内涵。通过这样一个短视频,学生的思维会受到启发,不知如何下笔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此外,短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和学习,教师可以把优秀的写作指导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保存、收藏或者分享,以便有效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此外,在作文批改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彰显学生在作文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例如,把两位学生的作文并列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请学生一起交流和研究,看看哪一篇作文好,好在哪里,不好的作文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学生通过给两篇作文打分、写评语、做修改,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作文评价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既呼应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7.解放思维,开展竞赛活动,促进写作习惯的养成
新课程改革力争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为了体现这一教学方向,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就要少干涉,多启迪,尝试着让学生自主安排和计划写什么和怎么写。这样做的益处是明显的:因为没有了教师的规定,学生的思维就获得了解放,他们可以自由书写喜欢的内容,自由运用各种写作技巧表现个人的写作才华,增加写作的成就感。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作文竞赛,把优秀作文张贴到教室里、走廊里,或者上传在校园网站的首页进行展示,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此外,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免不了要强调写作习惯的重要性,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生活日记、心情随笔等,或同学之间借助电子邮箱写信,给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发展创造新的窗口。经常在一起交流写日记的心得、生活感悟,互相学习和分享,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小学生的写作习惯不佳,很多学生缺乏课外写作的积极性,特别是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学生,电子游戏侵占了他们的课余时间。小学语文教师务必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基于学生身处的现实环境,引导学生的课外行为,在写作指导中注重对学生语言审美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自主甄别网络语言中的低俗性内容,促进学生的高雅旨趣。
8.具备足够的综合素养,成为写作指导工作的保障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必须具备足够优秀的语言审美能力和写作素养以及文化素养。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对象,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对自身综合素养的要求,多阅读,多写作,多交流。只有成为学生的榜样,才能保障写作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应该具备语言鉴别能力,能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美语句,还应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认知和思想行为进行引导,通过写作练习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当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写作素养不够,个别教师的文章甚至还没有高中生的好,这显然需要努力提高自己,不能因为小学生语言审美素养不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只有基于一颗教育初心,在教育岗位上甘于奉献,才能让自己成为写作教学的保障,助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小学写作指导的一点反思
从现实来看,小学写作指导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小学生思维活跃,在写作练习中,往往会有各自的特点。例如,有的学生不喜欢运用修辞手法,更喜欢白描;有的学生却喜欢华丽的辞藻,喜欢名人名言和诗词的借用。对于学生不同的写作风格,教师不要强加干预,要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化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的教师过于强调修辞手法和丰富多彩的语汇的运用,对学生朴素的语言文字评价较低,甚至认为是缺少语言修养的表现,这是不对的。还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过于强调写作技巧,使写作成为炫技,这种华而不实的教学方向违背了写作教学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还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展示,甚至把一些脱离了现实背景的想象内容视为创造,这也是不对的,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教师在写作指导中以正确的写作教学方向为指引,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此外,在作文竞赛活动中,教师应该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选拔,同时避免浮躁气氛的产生,避免加重那些作文水平不足的学生的自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