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臣,孙弘远
(吉林大学a.商学与管理学院;b.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持续加深,改善经济韧性成为应对风险和寻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科学地构建中国经济韧性发展指标,探究中国经济韧性的动态演进特征,测度区域间经济韧性差异,寻找中国经济韧性的短板,对掌握中国经济韧性长期变动趋势和未来发展走向具有参考价值,也能为实现中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提供解决思路。
中国经济韧性的测度集中于六个维度。一是中国经济的规模韧性。中国经济总量飞速提升,巨大的人口规模与消费潜力使中国经济前景广阔[1]。二是中国经济的结构韧性。近年来,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著,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2],中国经济的结构韧性更加合理。三是中国经济的创新韧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创新活力得到激发,创新韧性潜力巨大[3]。四是中国经济的开放韧性。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了中国经济开放韧性,使中国更加充分地融入国际分工,更加高效地利用外资和扩大对外贸易[4]。五是中国经济的制度韧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使中国经济制度韧性独具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开发了中国经济潜力,为中国经济韧性提供了制度保证,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力[5]。六是中国经济的社会韧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韧性得到改进。环境污染得到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绿色经济发展强劲[6]。各维度之间的影响因素的叠加效果并非简单加总,而是相互吸引、排斥和作用。外部风险变化的跨期性与时变性造成经济韧性演进路径的非线性和动态演进特征[7]。
经济韧性区域差异过大会降低经济系统抗击风险的能力,使经济韧性较弱的地区暴露至风险敞口,出现经济衰退甚至传染至整个经济系统,引发全局性风险。中国不同区域之间的长短期韧性存在差异[8],短期韧性的改进并未能改善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这加重了问题的复杂性。因此,测度经济韧性的区域差异性水平十分重要。区域经济韧性受资源与要素禀赋差异、市场化发展程度、制度环境差异性等因素的驱动,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表现为地区间发展差距和区域内部发展程度低[9]。
基于此,本文基于经济韧性的概念设定经济韧性的六个基本维度,运用熵权TOPSIS 法对中国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和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中国经济韧性结果,探究中国经济韧性的动态演进特征;运用非参数分析中的空间Kernel 密度估计方法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韧性的区域差异进行对比,并对各地区经济韧性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此外,采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中国经济韧性区域差异的动态演进特征。
本文将中国经济韧性分为规模韧性、结构韧性、创新韧性、开放韧性、制度韧性和社会韧性六个维度进行测度。并将每个维度所描绘的韧性细化,得到二级与三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见下页表1。考虑到不同指标对于经济韧性贡献的方向不同,将指标体系中增强经济韧性的代理变量设定为正向指标,减弱经济韧性的代理变量设定为负向指标。创新韧性维度参考前人的研究,从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两个维度进行测度[10]。本文选择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样本区间为1998—2021 年。考虑到数据缺失值的问题,使用卡尔曼滤波对每个省份的各个指标的缺失数据进行补全。数据来源为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表1 中国经济韧性指标选择
本文在王素素等(2022)[11]的研究方法上改进,选择省级数据构建指数。具体步骤为:(1)对指标体系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标准化后值为Xijk,Xijk代表第k个省份在第i年第j项评价指标的数值构成的矩阵。(2)为反映中国经济韧性的区域间差异,克服省份之间的差异对于年份的依赖性,本文设定max(xjk)和min(xjk)分别代表固定年份i后,所有k个省份中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m为年数总和,n为省份数。
对于正向指标,其处理方式为:
基于熵权TOPSIS 法,计算得到31 个省份在1998—2021年经济韧性的动态演进特征图,具体见下页图1。
图1 1998—2021年中国经济韧性动态演进特征图
由图1(a)和图1(b)可知,1998—2021年,各省份的经济韧性虽然略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态势。这表明中国经济韧性在不断提高。图1(a)中同一时点处的不同省份间经济韧性值跌宕起伏,表明各省份之间经济韧性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从图1(b)中全国经济韧性的均值水平于2020年呈下降状态可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经济韧性有所下降。
为得到经济韧性各子维度的动态演进特征,本文绘制了各省份经济韧性以及各子维度韧性的热度图来进行分析,见图2。
图2 经济韧性及其子维度热度图
图2 为全国各省份经济韧性总体热度图和经济韧性子维度热度图,横坐标为31个省份,纵坐标为各年份的经济韧性水平,浅色代表水平较高,深色代表经济韧性水平低。基于图2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中国经济韧性持续增强。据图2(a)所代表的全国各省份经济韧性的动态演进特征热度图可知,各省份1998—2021 年经济韧性呈上升态势,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 年与2021 年水平下降,这与前文分析结果一致。特别地,图2(a)中,2012年以后各地区经济韧性水平改善较为明显,这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的经济韧性水平提速较快。
第二,中国经济规模韧性潜力十足。图2(b)代表各省份的规模韧性动态演进特征。除吉林、黑龙江、安徽和甘肃以外,其他地区的规模韧性均已达到0.65以上。规模韧性反映了经济的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中国经济规模韧性强劲,表明中国仍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市场,发展动力充足,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中国经济结构韧性持续优化。图2(c)代表各省份的结构韧性动态演进特征。结构韧性反映了区域内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合理性与发展程度、城乡间发展结构及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可以看出,各省份的结构韧性仍处于较低水平。各省份的结构韧性的动态发展虽有所提高,但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
第四,中国经济创新韧性得到质的提高。图2(d)代表各省份的创新韧性动态演进特征。创新韧性是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可以看出,2009 年以前各省份的创新韧性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但在2009 年以后中国经济创新韧性有所提高。尤其在2014年以后创新韧性得到明显改进,多数地区的创新韧性均已处于0.65 以上,这反映了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创新水平持续改进。特别地,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的创新韧性并未受到严重冲击,表明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正在发生质的改变。
第五,中国经济开放韧性受国际环境冲击明显。图2(e)代表各省份的开放韧性动态演进特征,开放韧性反映了经济的开放程度,具体为利用外部资金和对外贸易状况。可以看出,在2020 年以前中国经济的开放韧性还处于上升阶段,但在2020 年以后,中国经济开放韧性程度降低明显。这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冲击的影响外,还有中美贸易摩擦、逆全球化等国际因素致使外部环境变化,国际投资环境和贸易状况恶化。
第六,中国经济制度韧性独特优势逐步发挥。图2(f)代表各省份的制度韧性动态演进特征,中国经济的制度优势是其独有的特色。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制度韧性1998—2018年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制度韧性在不断增强。在2018年以后达到了0.65 以上,虽然在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制度韧性受到冲击,但依旧保持强劲。这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依旧明显,具备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
第七,中国经济社会韧性发展进入新阶段。图2(g)代表各省份的社会韧性动态演进特征,社会韧性既能够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还能反映中国经济发展覆盖度。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社会韧性呈现上升态势,中国经济的社会公共服务与环境治理维度在不断改进,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实现了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韧性及各子维度的经济韧性的动态演进呈上升态势,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改变带来的冲击,经济韧性有所下降,但整体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这表明中国经济韧性依旧强劲。究其原因,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带来了经济韧性的持续增强,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经济整体向好的特征没有发生改变。
本文借鉴沈丽等(2019)[12]的空间Kernel 密度方法测度变量空间差异性,为保证测度的稳定性,选择非参数的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经济韧性的概率密度进行估计。
其中,f(x)为经济韧性的概率密度函数,K(·)为核函数,本文选择Gaussian 核函数作为K(x)的表达式。N为样本观测值数量,Xi为样本观测值,x为样本观测序列{Xi}的均值,h为带宽。空间Kernel 密度估计是在Kernel密度估计的基础上加入空间因素,对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进行估计:
基于空间Kernel密度估计方法,本文得到了中国经济韧性全国范围内的核密度估计结果,见图3。其中横轴为31 个省份,纵轴为经济韧性的分布区间,竖轴为概率分布。以每个省份为节点,截取以纵轴与竖轴在同一截面内的投影,可以得到各省份的经济韧性概率分布。由此可知:第一,各省份的经济韧性水平位于0.46~0.69,且分布呈现非对称特征,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特征。拖尾特征表明,各地区存在着经济韧性下降至较低水平的可能性。第二,各省份的概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图3 中存在多个峰值的情况,各地区经济韧性的峰值存在差异,且部分地区存在着多个峰值的情况。综上可知,各地区之间的经济韧性水平存在差异,有必要分地区对经济韧性进行分析。本文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分析,各地区经济韧性的概率分布见图4,其区域差异的极化情况见下页表2。
图3 中国经济韧性核密度估计结果图
图4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韧性概率分布图
表2 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韧性指标分布区域差异特征
结合图4 和表2,对区域差异情况和极化程度进行分析,图4为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韧性的概率分布图。表2 为全国和三大地区经济韧性的极化程度情况。可以看出,首先,图4(a)代表东部地区的经济韧性。东部地区中心轴在0.63附近,不同省份之间的经济韧性的峰值虽然存在差异,但波动并不明显,这表明区域内部差异性不是很强。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和广东的经济韧性较强,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东部地区经济韧性存在右拖尾特征,但延展性并未变宽,可以认为东部地区经济韧性虽然存在极化差异,但差异程度较小。虽然存在经济韧性极端降低的可能,但可能性较小。其次,图4(b)代表中部地区的经济韧性。结合图4和表2可知,中部地区中心轴在0.45附近,图线相对平缓,表明中部地区内部的各省份间差异性很小。说明中部地区经济韧性极化差异较小,且发生经济韧性极端降低的可能性较小。最后,图4(c)代表西部地区的经济韧性。西部地区中心轴在0.46附近,且西部地区经济韧性的波动较大,存在多个峰值。这表明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韧性差异特征显著。且一些省份的经济韧性存在双峰和拖尾特征,表明西部地区的省份的经济韧性的稳定性较差,存在着弱化的可能。
为分析经济韧性及其空间差异的动态演变特征,本文将对经济韧性的绝对水平和差异特征的动态演进情况进行分析。本文引入复杂系统研究方法,借鉴方毅等(2022)[13]的研究思路,将李雅普诺夫指数引入区域间经济韧性差异分析。计算中国经济韧性动态截面标准差的动态演进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为保证自由度,取h=1。其中,σ̂(xt)代表时间设定为t时的经济韧性区域差异值,xi,k代表基于前文测度的各省份的经济韧性的水平值。
图5 为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韧性与区域内部差异动态演进特征,其经济韧性值为在某一时点处,该地区经济韧性的平均值。经济韧性差异值为基于李雅普诺夫指数计算得到的结果。从图5 可以看出:第一,图5(a)中全国经济韧性均值呈现上升态势,与图2(b)反映的情况相一致。图5(a)中点化线代表1998—2021年全国范围内经济韧性的横截面标准差值动态变化特征,代表全国范围内经济韧性差异的变化情况。由全国经济韧性差异变动情况可知,1998—2021 年全国经济韧性差异呈动态扩大态势,但点化线斜率较小,上升速度较为平稳。但在2020 年全国经济韧性差异剧烈上升,结合图1(b)和图2(a)可知,这主要源于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部分省份的经济韧性骤降,造成全国范围内韧性差异扩大。同时,2021 年的中国经济韧性水平值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0.5以上水平,且差异值下降明显。第二,图5(b)、图5(c)和图5(d)分别代表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韧性及其差异情况,实线为三大地区经济韧性平均值,虚线为经济韧性差异值。可以看出,三大地区经济韧性均在2020 年开始下降且差异值在2020 年上升,这与全国经济韧性及差异值变化特征一致。特别地,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经济韧性水平值下降的同时,经济韧性的差异在2021 年进入了收缩空间,这表明进入高质量发展模式后的中国经济韧性变得更加稳定。
图5 经济韧性与经济韧性区域内部差异动态演进特征
本文选择复杂系统视角,基于1998—2021 年31 个省份的经济数据,运用熵权TOPSIS 法从六个维度测度了中国经济韧性动态演进特征,运用空间Kernel密度估计方法估计了中国经济韧性的区域差异,并使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了中国经济韧性区域差异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经济整体韧性与子维度均持续增强。各省份经济韧性的动态演进特征虽存在差异,但皆呈现上升态势,表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子维度韧性的测度中,规模韧性与结构韧性持续增强,逐步优化。创新韧性、制度韧性和社会韧性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升极其显著。开放韧性受国际复杂环境与疫情冲击的影响衰减明显。(2)中国经济韧性区域差异特征明显。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内部经济韧性的极化特征存在,且西部地区多峰现象明显。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经济韧性的稳定性有待提高。(3)中国经济韧性的区域差异呈现收敛特征。中国经济韧性差异的动态演变进入收敛空间,中国经济韧性差异呈现缩小态势。这反映了追求高质量的发展模式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差异,改善全国范围内经济韧性。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得到以下启示:(1)应继续提升规模韧性与优化结构韧性。要坚持扩大内需,培育消费主体,发掘中国经济的市场潜力。坚持优化产业结构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化升级。坚持鼓励创新、培育创新的发展模式,发挥中国经济独特的制度韧性优势,以抵御与化解各种风险挑战。(2)应重点提升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韧性,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帮助中西部地区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生产要素,激发本地区创新活力。发挥中国经济的制度优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与转移支付。(3)以系统的视角识别地区内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变特征,并需结合各地区内的资源禀赋与突出问题优化发展,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