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理财在线培训服务规范》已经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代表着在线理财教育培训服务行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文章全面梳理了我国理财培训服务的现状,归纳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理财在线培训服务的健康有序良好发展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理财培训 在线服务 挑战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6-249-02
人类生产生活的各项活动都与物质基础紧密相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手中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投资市场选择日益多元。除了传统的“储蓄”“存款”等理财方式外,人们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日益迫切,尽快掌握更多理财知识、安全理性地进入理财市场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当务之急。与传统的盲目理财不同,理财培训服务能够帮助社会公众方便、科学地掌握理财知识、培养理财意识。因此,理财培训服务是极有必要的,理财培训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理财在线培训市场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理财在线培训服务受到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关注和青睐。
一、我国理财培训服务的现状
除银行存款外,股票、债券、保险等都是重要的理财类别,甚至于房产、收藏品也是理财的投资品种,潜力巨大的理财市场催生了理财培训服务,理财培训服务的发展正当其时。科学的理财培训服务能够帮助社会公众学会在设立个人理财目标、正确梳理个人收入来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详尽的理财计划,并在应用的过程中结合个人收入的变化及时调整理财计划,从而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
(一)理财培训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自2016年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逐年提高的态度,人们手中的可支配现金数量越来越多。但根据2020年居民投资各类金融资产的比例,超过50%的社会公众主要的投资理财方式仍然是“定期储蓄存款”,15%的公众选择银行理财。
截至2022年5月,我国通货膨胀率处于2%~3%,而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3%,3年期存款利率为2.75%左右,基本与通货膨胀率持平。但大多数人特别是老年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由此可知,公众的基本财商素养有待提高,理财培训服务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可以挖掘。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1年中国财商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到2025年我国成人财商教育行业将覆盖4.34亿人,行业规模超过600亿元。
(二)理财培训机构数量激增
我国首家财商教育机构成立于2001年,由此拉开了我国理财培训机构迅猛发展的大幕。据《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1年)数据显示,仅2019年,我国就新增了以“理财教育”“财商教育”“理财培训”为主要业务范畴的企业近2000家,理财培训行业表现出明显的井喷状态,理财培训、财商教育俨然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无论是京东、支付宝等互联网巨头,还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以及高顿、中公等综合教育机构,都涌进入理财培训行业。从企查查数据可知,截至2022年5月,我国共有理财培训、财商管理类企业6000余家。
在回报率极高的理财培训行业里,为数不少的培训机构依靠低价课程为引流,从转化后的高价课中谋取高额利润。为数不少的培训机构重营销轻开发,着重在各大网络平台投放虚假低价理财课程宣传,以燒钱的方式抢夺理财培训市场份额。理财培训行业这种既具备教育属性又具备金融属性的复合属性,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
(三)理财线上培训迅猛发展
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驱动了线上理财的迅猛发展。与传统线下理财相比,线上理财的进入门槛低、交易便捷、透明度高,成为越来越多公众特别是中青年人重要的理财渠道,这使得理财线上培训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为他们提供理财产品介绍、开展理财知识培训。从支付宝2020年的统计数据可知,仅支付宝平台全年就有基金直播超5000场。从“巨量算数”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包括银行在内的各金融机构、培训机构的抖音企业号数量增幅超100%,通过抖音平台发布理财培训类视频的数量也是成倍数递增。
二、我国理财在线培训服务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个人金融投资资产规模年均增速高达17%,居民财富持续增加。与此同时,理财教育需求急剧增加,市场供给大量增长,特别是疫情的影响下,理财在线培训服务异常火爆,行业总规模已达数百亿元,部分头部企业年均增长超50%。然而,理财在线培训服务火热的背后,供给端与需求端严重脱节,潜藏着诱导缴费、课程内容名不副实、违规承诺高收益等突出问题。归纳来看,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客户投诉无门
部分理财在线培训存在虚假宣传甚至欺诈营销,打着“理财”之名,行坑蒙拐骗之实,部分客户频频踩坑,维权面临重重阻力。部分理财在线培训机构以免费课程引流,诱导消费者后期缴纳更高昂的进阶课程费用。有的机构只强调收益、对相应风险只字不提,甚至违规承诺消费者学成后可以获得高额的理财收益。部分中小平台实行“邀请好友返现”机制,带动更多人入坑,甚至肆意挪用消费者课程费用于其他投资,课还没开始,课程群便解散。此外,不少中小平台尚未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导致客户投诉无门。
(二)重获客营销,轻课程研发,课程质量难保
部分理财在线培训服务仍处于“坑一笔是一笔”“割韭菜”“赚快钱”的野蛮生长阶段,而非着眼于“深耕细作”“价值创造”,严重制约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很多中小理财培训机构内控与管理水准跟不上业务扩张步伐,由此出现抄袭行业头部平台的基础教材与现有教学模式,缺乏自主课程研发能力。同时,因现阶段针对理财培训从业人员的资质并无明确规定,行业门槛底,部分教师的专业资质存疑,课程质量难以保障。
(三)无金融服务资质
部分并不持有金融牌照的培训机构,打着理财培训的名义,玩起荐股荐基的擦边球,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部分授课教师以“实操”作业形式要求学员在某证券公司开户、向学员推荐金融产品、收取投资咨询费、甚至变相“代客理财”等违法违规行为,其背后不排除与股市庄家联手“割散户韭菜”,涉嫌非法金融活动。
(四)监管归属模糊,监管主体不明,规则亟待填补
理财培训行业包含教育和金融双重属性,运营方式多变,教培目标兼顾私人和公益性质,存在行业监管归属模糊,监管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当消费者遭遇课程效果不达预期、退费难、营销欺诈、资金财产损失等问题时,找不到明确的行业监管部门反映问题。有消费者曾向当地工商管理部门寻求帮助,但对方表示具体业务的合规性监管,需寻找金融监管部门解决。
三、我国理财在线培训服务发展策略
理财在线培训服务要想行稳致远,就必须要以“规范”为前提,全社会共同努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久久为功,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财富观念,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促进在线培训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一)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统一的行业体系
整治当前乱象,必须从源头上、制度上、机制上对行业行为加以规范,使之良性运作。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引入牌照制或备案制,对合规操作的理财在线培训平台进行备案或审核,给予明确的业务运营资质,厘清营业范围,明确课程内容制定、师资信息公示、教学行为规范、投诉举报机制等。同时,对理财培训行业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经营“前置”,即先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运营能力,再给予相应的业务准入许可,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二)强化监督监管,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防止理财课变“劫财课”,需要在规范化监管上狠下功夫,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打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平台要秉持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治理,强化对涉及理财培训类内容的审核,绝不能“一放了之”。金融监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强化监管,从严查处理财培训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资金流向、可疑收款方账户动态等的监测,一旦发现风险需依规及时采取行动。从业人员应充分了解金融业务相关法律法规,拥有金融、财务等知识和技能。
(三)加强正确引导,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吸引力
实现在线理财教育行业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靠市场主体加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吸引力,进而推动行业行稳致远。建议金融部门引导正规金融机构等组织成为财商教育供给主体,将投资者教育与客户维护结合起来,发挥良币驱逐劣币的作用。行业团体应推动《理财在线培训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宣传普及,加强对相关行为的引导。培训机构应打造层次多元、分工协作的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和提升客户的理财意识和财富管理能力,塑造自身业务核心竞争力与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抓好群众宣传,提高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水平
理财教育是一项社会公共教育事业,需要相关方共同参与。2019年,证监会与教育部已经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建议高校、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等部门进一步丰富正规理财教育内容的供给,各类媒介大力宣传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和理财观,倒逼理财教育机构规范化发展。同时,公安部门应推动理财教育与防骗宣传同步推广,提升普通民众的金融常识和风险意识。
(五)加大打击力度,全力铲除违法违规生存土壤
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反映强烈、群众举报较多的问题,公安、司法部门应持续依法加大行业治理力度,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的生存空间,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建议市场监管部门、金融管理部门、教育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针对存在涉嫌价格欺诈、虚假宣传、违规推荐股票等违法行为的机构依法严厉打击。相关公众号、短视频网站等网络平台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账号采取封号或限制功能处理。
四、结论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物质基础,金钱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元素。放眼我国理財线上培训市场,存在着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重获客营销、轻课程研发,无金融服务资质,监管归属模糊、监管主体不明等问题。为实现理财在线培训服务健康有序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统一的行业体系,强化监督监管、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正确引导、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吸引力,抓好群众宣传、提高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水平,加大打击力度、全力铲除违法违规生存土壤。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社会公众建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观念,掌握科学的理财方法与理财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损失、规避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 廖双双.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大学生理财教育研究[J].时代金融,2022(04):88-89+92.
[2] 石诗语.理财产品销售遇冷 投资者教育亟待加强[N].中国证券报,2022-02-26(A02)
[3] 石佳,韩荣.“一元理财训练营”让一些年轻人频频踩坑[N].中国青年报,2021-11-26(008)
[4] 柯雪.关于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现状分析及趋势探讨[J].商讯,2020(09):91-92.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 300000)
[作者简介:季雅婷,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