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读着泰戈尔优美的散文诗,不禁被其中美妙的意境所陶醉。你知道吗,泰戈尔对中国人民始终怀着友好的感情,他在很多年前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情结
1881年,20岁的泰戈尔发表著名论文《在中国的死亡贸易》,严厉谴责英国在中国倾销鸦片毒害中国人民。他用文字这种特殊的武器,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支持。
1916年,泰戈尔访日期间,在日本东京大学发表演讲,公开谴责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山东的恶劣行径。
1938年,为支持中国抗战,泰戈尔曾以五百卢比发起捐款活动,并书写长信《致中国人民书》,对中国人民的抗日行动表示声援。
中国名字
泰戈尔机缘巧合得到一枚图章,却一直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中文名字可以篆刻。梁启超听闻,赠与他“竺震旦”的名字,“竺”取自“天竺”,意为印度,“震旦”是以前印度对中国的称呼,连起来就是中印和谐友好的意思。泰戈尔非常喜欢这个寓意深刻的中国名字,并常常使用它,他认为这是中印友谊在他生命中的体现。
中国朋友
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与林徽因担任随同翻译。泰戈尔十分赏识徐志摩的才华,给他取了一个印度名字叫“素思玛”,徐志摩则称呼他“老戈爹”。古稀之年的泰戈尔探望徐志摩与陆小曼夫妇时,曾戏称他们是自己的儿子与儿媳妇。
写中国的诗
泰戈尔晚年经常怀念中国的锦绣山河和结识的中国友人,在他谢世前六个月,他以满含思念之情的笔墨写了一首自由体诗《我有个中国名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中国的深深眷恋。
往事历历在目——
我生辰的洞房的净瓶里
盛着我采集的各国胜地的圣水。
我访问过中国,
以前不认识的东道主
在我前额的吉祥痣上写了
“你是我们的知音”。
陌生的面纱不知不觉地垂落了,
心中出现永恒的人。
出乎意料的亲密
开启了欢乐的闸门。
我起了中国名字,
穿上中国服装。
我深深地体会到:
哪里有朋友,
那里就有新生和生命的奇跡。
外国花园里,
怒放着名字各异的鲜花,
它们的故土离这儿很远。
在灵魂的乐土,
它们的情谊受到热烈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