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睿芳 王虹凯
一、引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语言能力不仅与繁荣乡村文化密切相关,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语言能力与经济发展也有着密切关系,语言扶贫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显性作用。语言扶贫是对某些特定群体进行的一种帮扶活动,它是在精准扶贫战略下,聚焦推普脱贫。为保持语言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把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顺承与衔接,以推普脱贫为要务,消除各种再生贫困。可见,语言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乡村振兴又是语言扶贫的深化和保障,高效提升推普工作质量是贯彻语言扶贫的重中之重。
二、普通话水平提升的基本路径
提升推普受众人群的普通话水平,实现推普工作质量的高质高效发展,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提升听辨能力,“听”出语音问题是解决语音问题的前提。 很多人不能修正发音,是因为自己听不出自己的发音是错误的。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听”是语音模仿的开始,是辨析发音正确与否的手段。所以,要多听标准的普通话表达,自己跟读录制,然后对比着听,从而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第二,确定语音问题,找到解决方法。不仅要听出语音问题,还需要找到自己错误的发音位置与正确的发音位置有何不同,并找到准确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需要专业教师指导,所以,加强推普师资建设也是推普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第三,找准纠正方法,夸张对比训练。夸张虽不是语言的常态,但它是纠正错误语音的好方法,在纠正语言问题上,矫枉有时需要过正,原因在于,在夸张的对比练习中,可以更好地帮人们找到正确的发音状态和强化此种发音感受。第四,追求规范自然,“在规范中展现自然,在自然中体现规范”是学习普通话的追求,衡量普通话是否学好的标准,即是不需刻意发对,而是无意即对。
三、普通话推广“声调纠正”的重要性
推广普通话是实施语言扶贫、促进语言能力建设的根本,然而,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非常重视“声母、韵母”的学习,却忽视了对声调及语流音变的掌握。世界上的语言可分为声调语言与语调语言两类,其中,声调语言具有区别词义,音乐性强、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普通话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但仅有4个声调,可见,在语音结构中,声调出现的频率最高,在纠正普通话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声调的纠正,就会造成语意不清,必须将“声母、韵母、调值”的学习结合起来。汉语普通话中,调值就是声调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现在采用“五度标记法”来标注普通话调值,最高音标为5度,最低音标为1度,其中,阴平调为5-5,阳平调为3-5,上声调为2-1-4,去声调为5-1。中国播音学重要奠基人張颂在其主编的《中国播音学》中提到,在汉语语音结构中,声、韵、调三者之间,声母,是字音准确的基础,韵母,是字音响亮的关键,声调,是字音抑扬的核心,有人称声调为“字神”,足见它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即以河南地区方言为研究样本,重点探究乡村振兴视域下普通话推广“声调纠正”策略。
四、河南方言的“声调纠正”路径
河南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河南省从地理角度可划分为豫中、豫东、豫南、豫西、豫北。其中豫北地区的语言接近晋语,豫南地区接近江淮官话,豫中、豫东、豫西大部分地区所用方言为中原官话,本文仅以中原官话(下文称河南方言)为声调纠正研究对象。
河南方言中的声母与普通话中的声母基本接近,一般在二十个左右;河南方言中的韵母特点,除元音的开口度没有普通话元音开口度大之外,其余大部分也与普通话的韵母相接近。河南方言在众多方言里辨识度高,是因为其特有的四声调值规律。使用中原官话的地区在个别调值上有细微差别,但整体调型一致。如阴平调,开封话为24,平顶山话则为35。故本文以河南方言最常见的调值类型做分析:阴平24、阳平42、上声54(55)和去声312(或41)。
为了便于河南方言区的学习者更直观地学习普通话声调,本文以“实例对比法、身体量尺法、手指控制法”为主要方法,将普通话调值类型与河南方言调值类型一一进行对比,同时,以身体量尺法、手指控制法为纠正声调的主要手段,以此助力提升河南地区方言人群的普通话能力水平。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突破单音节字,进入词组或句子时就会产生“语流音变”现象,即便是方言也会如此,所以本文仅从单音节字来分析普通话和河南方言的声调变化及纠正方法。
(一)普通话声调与河南方言声调实例对比
1.阴平实例对比
普通话中的阴平又叫高平调,声音开始是“5度”,结束时还是“5度”,总体没有升降变化,发音时气息压力较大,气息要保持平稳;河南方言的阴平调一般为“24”。如“编花篮”中的“编”与“花”两字皆为阴平调,普通话调值分别为:编(55),花(55);而在河南方言中,调值为:编(24),花(24)。
2.阳平实例对比
普通话中的阳平也叫高升调,从“3度”到“5度”,发音关键在于起调高,直线上升不拐弯;河南方言的阳平调为“42”。如“编花篮”中的“篮”字,普通话调值为:篮(35);而在河南方言中,调值为:篮(42)。
3.上声实例对比
普通话中的上声又叫降升调,发音是从2度降到1度,然后再转升至4度,上声是四个声调时值最长、唯一有弯曲变化的声调,需要注意的是,上声调值的降升变化不要硬拐,而要平滑过渡;河南方言的上声为“54(55)”记作“55”,与普通话中的阴平调相同或接近。以“好”字为例,普通话调值为:好(214);而在河南方言中调值为:好(55)。
4.去声实例对比
普通话中的去声又叫全降调,声音从“5度”直降到“1度”,去声在四个声调中时值最短,去声发音的关键在于起调高、下降快、不拖沓;河南方言中的去声较为复杂,因语言环境或语气不同,去声会有些许变化,会出现调值为“312”或“41”两种情况。以“烫”字为例,普通话调值为:烫(51);而在河南方言中,调值为:烫(312或41)。
(二)河南方言声调纠正方法
在普通话的推广学习中,声调纠正不仅是容易被忽视的,也是较难于科学量化纠正的,因为汉语普通话的声调主要体现在音高上,且声调的音高变化是相对的,不要求音高频率的绝对值。声调音高变化的相对性决定了个体声调纠正的差异性,按照普通话声调5度标记法,每个人声调的5度、4度、3度、2度、1度都略有不同,如何帮助每个个体找准自己声调的5度、4度、3度、2度、1度,是声调纠正的關键。
有研究表明,肢体动作对于声音音高有强烈的牵引作用,在歌唱、戏曲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笔者结合普通话实践教学经验与相关理论成果,提出“身体量尺法”与“手指控制法”,以期帮助学习者找准自己声调的相对音高位置,促进声调问题的快速纠正,从而实现普通话能力水平的提升。
1.身体量尺法
身体量尺法,以站立姿势为准,以身体作量尺,以标设位置为个体声调音高作参照高度,为避免声调音高不够,或盲目模仿他人声调音高而制定的个体声调音高确定方法。身体量尺法标设位置的具体内容为:将手臂举起超过头顶半臂的高度设定为5度,将手臂向下自然垂放与大腿根部齐平的高度设定为1度(如图1所示),确定好最高点与最低点后,自上而下,把与额头齐平的高度设定为4度,把肩膀齐平的高度设定为3度,把肚脐上方四指处齐平的高度设定为2度。
身体量尺法借助肢体对于声音音高的牵引作用,实现个体在普通话调值学习时对于自己声调相对音高的确定,从而避免了教学实施过程中,学习统一性与个体差异性之间的矛盾。
2.手指控制法
手指控制法是身体量尺法的具体实施办法,两者密不可分。如果把身体量尺法设定的5度比作个体声调音高的刻度,那手指控制就是精准量取个体声调音高的关键,也可以说,身体量尺法是表盘,手指控制法就是表盘的指针。手指控制法以站立姿势为标准,主要是将手指按照身体量尺法的音高标设位置,根据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的需要,移动手指位置来实现由点到点的平稳滑动过程,以达到普通话学习中声调的准确把握。
阴平发音时,普通话声调音高在身体量尺法规定的5度处,且从5度平移至5度。那么将右手手指极限伸展到“身体量尺法”设定的5度处,匀速左右平移,从发音开始至发音结束,保持平行滑动,即阴平调完成的发音过程。阳平发音时,右手手指在身体左肩侧找到身体量尺法设定的3度处(与肩膀齐平处),心里想着身体量尺法设定的5度位置(头顶上方半臂的距离),发音开始到发音结束,眼睛要看向指尖,手指匀速从3度上升到5度,阳平调发音完成。上声调值,右手手指在肚脐上方四指处找到身体量尺法设定的2度,向下找到1度的位置(与大腿根齐平处),再向上找到4度(与额头齐平处)。声音开始到声音结束,眼睛看向指尖,手臂控制匀速从2度下降到1度,再由1度平滑上升至4度位置,即上声调发音完成。去声调值,手指向上找到身体量尺法设定的最高点5度,向下找到设定的1度,声音开始至结束,眼睛看向指尖,手臂控制迅速从5度下降1度,即刻收住,去声调发音完成。
补充说明,声带的紧张程度与声音的高低与手臂的高低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手臂抬高,音高偏高,声带通常比较紧张。当手臂垂下,音高偏低,声带往往比较放松。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情况略有不同,“身体量尺”刻度的设定也可以做适当修改和调整,这里提供的只是一个大概参照。身体量尺法确立了声调学习的音高刻度,手指控制法又能精准量取声调学习中的音高。这为河南方言区普通话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声调学习方法。
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现象,是整个音节抑扬的核心,有“字神”之称。而人们在表达过程中并非单音节的字字相加,一旦突破了单音节的语言单位,咬字器官为了更加协调地配合,一些音节或者音素就会受到相邻音节相邻因素的影响,产生“音变”的现象。一旦产生“音变”,情况又会非常复杂。鉴于本文主要想帮助河南方言区普通话学习者规范调值,因此,只对单音节字的调值做讨论研究,不涉及语流音变现象。
五、结语
本文提出的“实例对比法、身体量尺法、手指控制法”是声调纠正的良好路径,根植于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理论科学性与实践指导性,其中,“实例对比法”是找到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实际区别关键,知两者不同,方可寻求统一方向;“身体量尺法”为相对音高的声调找到了个人声调的相对标准位置,相对实现了声调音高的化虚为实;“手指控制法”是“身体量尺法”的标准指针,为声调的相对音高,以手指的位置滑动给出了明晰指向。以上提出的“实例对比法、身体量尺法、手指控制法”不仅对于河南方言的“声调纠正”有良好助益,对于其他方言区的“声调纠正”也具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扶贫首要扶智,扶智应先通语。实现乡村振兴,推普工作尤为重要。推普工作不仅是实现脱贫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繁荣乡村文化的关键。本文以普通话推广的“声调纠正”为研究重点,以河南方言区为现实案例,特提出“实例对比法、身体量尺法、手指控制法”,以期凸显“声调纠正”的重要性及尝试解决“声调纠正”的痛难点,最终实现普通话推广的顺利开展,间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李秀文.脱贫攻坚视域下的语言扶贫战略探究——评《语言扶贫问题研究(第二辑)》[J].人民长江,2022,53(02):224.
[2]王虹凯,赵睿芳.智媒时代播音主持练声法的重构与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08):
175-177.
[3]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106.
[4]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编著.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9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河北传媒学院第十四届校级科研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普通话推广‘声调纠正策略研究”(课题编号:KT20226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睿芳,女,硕士研究生,河北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有声语言表达;王虹凯,男,硕士研究生在读,河北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口语传播)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