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视角下全新“检验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3-07-12 01:28李林静谢蓓黄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2期
关键词:检验医学课程教学

李林静 谢蓓 黄莉

[摘 要] 基于党中央出台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及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教育理念,全面构建“大思政”的“检验医学”全新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备受重视。从思政视角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对“检验医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及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改进,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课程兴趣、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还有助于进一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检验医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思政视角;检验医学;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 2022年度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视角下全新检验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DELC-202209);2022年度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复习—实践—探究—讨论的教学方式结合综合评价系统探索儿科实习新模式”(DELC-202207);2021-2023年兰州大学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医学以及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实施的探索——以生物化学实验室为例”

[作者简介] 李林静(1980—),女,山东烟台人,博士,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副主任检验医师,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肿瘤诊断标志物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2-0132-04[收稿日期] 2022-08-01

近年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强调要加强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并特别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随着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各专业课程在思政视角的指导下提升自身亲和力,从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破解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孤岛”难题,最终实现全面构建“大思政”的全新教学模式[2]。本文从思政视角出发,对“检验医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及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改进,并对其深入探讨,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为“检验医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一、新时代加强检验医学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院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为高校做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检验医学被誉为临床医生的“眼睛”,即通过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多方面的检验,从而为人体疾病的预防、诊治及健康评估提供信息,它不仅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医学发展的助推力量[3]。因此,在新形势下社会对检验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既需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更要注重爱国情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全面的素质培养。从思政视角对“检验医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作为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正确的“三观”及职业道德感。

二、思政视角下“检验医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4]自2018年起,笔者所在实验诊断教研室深入挖掘、梳理了适用于“检验医学”教学的思想政治内容,并将其融入课堂讲授。

(一)具有大国担当精神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

大国担当是主动承担与大国实力和地位匹配的国际责任,符合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具有共赢意识的崇高道德观念。笔者将大国担当精神作为切入点,与国内检验医学的发展历史及国际化形式等多个要素相结合,深入浅出地介绍典型事例,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如讲授《生化检验的发展》章節时,介绍李健斋教授在新中国临床检验医学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致力于将生物化学与医学临床相联系,研究了肝病酶学以及数十种酶学检测方法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并从中筛选出当前使用的血清酶学检测项目[5]。正是这些检验医学界的老前辈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才有现在我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讲授《感染性疾病检验》章节时,结合之前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流行并不断变异的情况,介绍核酸检测对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的价值,深入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严格控制疫情的政治意义。在新冠病毒感染这场大考面前,我国防控坚决有力,彰显了大国精神,展示了大国担当[6]。用事实案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勇于奉献的使命感和执业操守教育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每一位医疗工作者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誓言。在讲授《感染性疾病检验》时引入现实事例,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感染席卷了全球,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检验工作者作为新冠阻击战的“侦查尖兵”,坚守在检验科的各个岗位,在实验室里争分夺秒地进行标本分析检验,及时为临床医生诊断新冠病毒感染提供第一手资料。教学中可以用身边的事例感召每位学生,使学生体会当前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作为医务工作者要将希波克拉底誓言牢牢刻在心中,了解作为幕后工作者的检验医生工作的重要性,让每位学生切身理解何为职业使命感和担当感。

(三)院内感染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意识教育

生物安全风险意识教育有助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是“临床微生物检验”这门课第一章节的内容,也是重点内容。笔者根据相关知识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教学创新,授课时播出一些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的相关新闻与视频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课本知识。例如:通过讲述浙江省中医院一名技术人员违反“一人一管一抛弃”的操作规程,重复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污染,导致部分治疗者感染艾滋病毒的严重院内感染事件,加深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并告知学生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应如何应对。讲授辅以课堂讨论的方法,使每位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检验科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四)法治、伦理及岗位责任教育

“法者,治之端也。”[7]我们在课程讲授中穿插引入了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结合各项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及立法背景,向学生讲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同时,运用实例提醒学生在取得执业资格之前不得从事临床诊治工作,不得向临床发放报告单。工作中医生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在执业过程中由于工作疏忽导致报告结果错误或者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诊治,从而造成临床不良后果的,个人需负相关法律责任;不得因任何原因篡改、捏造实验室检测结果等,通过课堂互动讨论,学生深刻认识到遵纪、守法、恪尽职守的必要性。

三、思政视角下“检验医学”教学新模式的满意度调查及效果分析

为明确思政元素融入“检验医学”课程教学的学生满意度和教学效果,探索今后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改进措施,笔者在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以选修检验医学相关课程的319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笔者对教学前后问卷进行分析,在教学课程开始前学生对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方式呈不确定态度,仅有69.9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而课程结束后,学生的态度普遍转变为支持,持支持态度学生的比例为90.38%,前后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在教学开始后认为融入思政元素对于“检验医学”教学是必要的。调查结果充分体现了如下要素:思政元素融入是一种以育人为主的教学方式,认同思政元素与“检验医学”课程知识点融合的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内容的实例讲解产生了兴趣,学生认为这种方式有助于发挥教学优势、提高教学质量(见表1)。这说明在“检验医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切实可行的,认同率超过85.00%。

(二)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验室生物风险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

如表2所示,课程开始前学生对思政元素融入有助于理解院感和提高实验室生物风险意识的认同度普遍较低,只有63.19%,而课程结束后认同度提高到98.72%,说明二者融合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方面,虽然授课后也有明显提升,但总体认同度比例较低,说明在今后课程中应进一步结合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进行讲授。总体授课前后对于岗位责任感也有较大的提高(p<0.05),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表明思想政治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法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方面也发挥了较为突出的作用。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验室生物风险知识,提升学生对安全风险的应对能力,提高岗位责任感,有助于今后的临床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强化思想政治内容对“检验医学”教学的重要性。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检验医学”相关课程的创新改革,需要以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为落脚点,思想政治的融入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课程兴趣、更好地掌握專业知识,还有助于进一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思政视角下指导“检验医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势在必行。

四、讨论

多年以来,“检验医学”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意识较为薄弱,专业教师通常注重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纯理论说教兴趣较低,且课程设置缺乏完备的思想政治内容体系。

将思想政治教学引入“检验医学”课程属于新时代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探索。在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梳理课程要点,通过案例教学法讲述与之关联的典型思想政治教学案例,并加以分析研究,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出见解、做出判断,润物无声地将思想政治内容系统融入课堂教学,使二者同向同行,实现了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显著提高了“检验医学”的教育教学效能,增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生物风险意识、应急处理能力、法律伦理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发展的“双一流”医疗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徐丹,尹雪娜,马世坤.基于大学有机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0):30-31.

[3]潘柏申.检验医学的发展和展望[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42(8):585-589.

[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8)[2022-07-01].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5]姜妤.中国检验医学参考系统创始人李健斋教授[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9,7(1):59-61.

[6]深刻认识疫情防控这次大考(人民要论)[N].人民日报,2020-04-23(9).

[7]李自强.法者,治之端也[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02-20(5).

Exploration on the New Teaching Mode of Laboratory Medic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 Lin-jing1, XIE Bei2, HUANG Li3

(1.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Center, The Second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30, China; 2.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3. Childrens Hospital, The Second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3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 series of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making all kinds of courses go hand in hand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new teaching mode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college teaching. This paper updated, improved and deely discuss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idea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curriculum education not only helps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curriculum interest and mast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helps to further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u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laboratory medicine cours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aboratory medicine; teaching mode

猜你喜欢
检验医学课程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基于检验医学专业“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课程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