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活动理念
青少年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渴望独立与得到肯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由于他们处于身心的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过渡性、不稳定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容易在与他人交往中产生冲突,情绪低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因此,对青少年而言,学习化解人际冲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能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这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发展健康所提出的要求。
本课以视频导入,通过对冲突事件的回顾、探索与反思,帮助学生树立积极面对冲突的意识,提高自我觉察能力,同时培养其应对和化解冲突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人际冲突背后的内心需求和常见应对方式。
2.情感目标:树立正确面对冲突的意识,培养积极应对的态度。
3.行为目标:提升化解冲突的能力,灵活应对冲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看到冲突当中的内心需求,觉察自己在冲突中的应对方式。
难点:积极面对冲突,提升化解冲突的能力。
▎活动准备
视频录制、课件制作、音乐、学案纸。
▎活动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活动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认识冲突
播放录制视频《宿舍风波》,请同学观看。
教师:视频中发生了什么?
学生: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和争吵。
教师小结: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宿舍同学之间的人际冲突。人际冲突是人与人之间因认识、行为、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而引发的相互排斥、紧张、不和谐,甚至争斗的状态。人际冲突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冲突在所难免。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冲突这样一个话题。冲突会带给人们焦虑,造成隔阂,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去正视它并应对它,冲突就会带给我们成长的机会。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主题,视频中出现的人际冲突是请同学演绎的宿舍矛盾,更能引发学生共鸣,由此引导学生认识人际冲突。
(二)回顾冲突——看到内心需求
1.回顾冲突事件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发生过人际冲突呢?请大家回顾最近一次印象深刻的冲突事件,回忆当时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以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想起自己在高中时常常会和父母发生一些冲突,例如一到放假回家,我喜欢睡懒觉,而他们常常很早就叫我起床吃饭,我们的作息时间不太一样。这个事情就让我很烦躁,觉得他们不能理解和尊重我的感受。现在请你回顾下最近的冲突事件并写下来。
请同学进行分享,引导学生陈述事实和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学生1:有一次周末,我妈妈中午到学校来看我,但是她迟到了20分钟,我很生气,我觉得难得周末来一次,她为什么不早点来。
学生2:我和同学甲和同学乙都是好朋友,有一次他们同时问我借笔记本,我就先借给了同学甲,结果同学乙就不开心,我感觉自己也很难,有点儿难受,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啊。
学生3:上次周末测试我的物理进步了挺多,我还挺高兴的,期待上物理课,结果在课上因为一个问题没回答上来,老师就说我不认真,他难道没有看到我这段时间这么努力吗?我感觉挺委屈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回顾冲突事件当中,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和期待。在冲突背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更深层次的内心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冲突事件,让学生对冲突事件进行了梳理,澄清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为下一阶段看到内心需求做好铺垫。
2.看到内心需求
我们内心中有哪些需求呢?马斯洛提出我们有5种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安全的需求(免遭危险、保护自身)、社交需求(爱、归属感)、尊重需求(受到尊重与肯定)、自我实现需求(创造与成就、实现理想)。
教师:在我和父母的冲突中,我内心在表达着睡眠的生理需求,我同样希望获得更多的关爱与尊重。那么你在冲突中,在表达着什么内心需求?
学生1:我希望妈妈可以多陪陪我,更多地关爱我。
学生2:我希望得到朋友的理解和体谅。
学生3:我希望可以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肯定。
教师小结: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内心需求时,我们才能更能看清冲突发生的本质,冲突正是因为这些需求没有被看到、理解和满足而导致的。我们可以去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也可以开始试着听听对方内心的声音,他们在表达着什么样的内心需求呢?就像我的父母其实希望我有一个良好的作息、健康的身体,表达着安全的需要。当我们可以看到彼此的内心需求时,才能开始相互理解与沟通。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看到冲突事件中更深层次的内心需求,更好地理解冲突发生的本质。
(三)探索冲突——觉察应对方式
1.观察他人的应对方式
我们在冲突当中看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需求,当面临冲突中彼此的内心需求时,我们又有一些什么样的应对方式呢?请大家回忆,在《宿舍风波》的视频中,他们是如何面对冲突的,每个人的表现是怎样的?
学生1:小李同学因为自己想睡觉,舍友小宇打扰了他,于是怒摔枕头。
学生2:小宇同学认为自己没有错,和小李爆发了争吵。
学生3:小张同学向小宇道歉,答应陪小宇打球。
学生4:舍长小王同学在从中协调,顾全大局,希望大家都各退一步。
學生5:隔壁宿舍的小新同学看到气氛不对,直接走了。
教师小结:在视频中,我们观察到每个人在应对冲突时都有自己的方式,基于在冲突中是更关注他人的需求还是更关注自己的需求,我们可以划分为5种应对方式:
(1)当在冲突中更多地关注自己的需求,很少考虑他人感受时,这是对抗方式。
(2)既不关注自我,也不关注他人,采取忽视或者放弃的态度,这是回避方式。
(3)双方都有所让步,放弃部分观点与利益,这是妥协方式。
(4)关注他人,顺从对方,自我牺牲,这是迁就方式。
(5)既关注自己,也关注他人,双方利益都得到满足,这是合作方式。
教师:我们可以看到视频中他们各自采取的是哪一种应对方式?
学生:小李和小宇都是对抗方式,小张是迁就方式,小王是妥协方式,小新是回避方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他人在面对冲突时的应对方式,以便对5种应对方式形成初步的了解。
2.觉察自己的应对方式
教师:同学们,在面对冲突时,你常用的应对方式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方式呢?有什么样的利弊?请把你的思考写下来。
学生1:我常用对抗的方式,感觉当时挺解气的,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激怒对方,引起更激烈的冲突。
学生2:我会用回避的方式,我觉得大家都不冷静,先就回避一下,避免冲突的升级,但问题还是在那里,还是要去面对的。
学生3:我常用妥协的方式,大家都各退一步,相互体谅,不可能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学生4:我比较迁就他人,我会站在对方的角度,通常可以避免争吵,但有时候自己会感到委屈,有时候别人也会得寸进尺。
学生5:我最喜欢用合作的方式,大家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尽可能照顾我们每个人的想法。
教师小结:在同学的分享中,我们看到对抗的方式可以实现自己的需求和目的,但是在冲动下可能会伤害到他人;回避的方式可以暂时放下冲突,但是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妥协的方式可以部分满足大家的需求,但是每个人的利益都会有所牺牲;迁就的方式可以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但是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合作的方式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有时候面对一些原则性的事情时,大家要找到合作的可能性较难。
我们发现5种冲突应对方式各有利弊,每种冲突应对方式都有其适宜的使用时机,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有些时候我们也要懂得妥协、迁就或者回避;有时候也要看到合作的可能性。我们要依据当下的情境、自己和他人的状态,灵活地用这5种方式,才会有好的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应对方式有进一步探索与思考,看到其利弊,能够灵活应用。
(四)反思冲突——总结化解方法
我们在觉察了自己的应对方式之后,再深入地反思一下,总结化解冲突的方法。可以从过去的经验当中去总结方法,特别是在那些你能够较好地去化解冲突的事件,看看你当时做了一些什么,或者注意到了什么?有没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方法?小组内进行讨论。
学生1:我们要试着理解对方,进行换位思考。
学生2:一定要沟通,把事情说清楚。
学生3: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最重要的就是冷静。
学生4:要看对方的状态,他如果很生气我就不会和他去争吵。
学生5:如果我錯了,就主动道歉。
学生6:可以一起商量怎么解决,达成共识。
教师进行汇总并板书。
教师小结:黑板上有大家总结出来的这么多化解冲突的具体方法,我们在以后面对冲突的时候,可以从中借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经验,通过小组分享的形式,帮助大家看到更多的方法,为以后化解冲突提供借鉴。
(五)总结
我们在这节课上,通过回顾冲突中看到彼此的内心需求,再进一步探索面对冲突的应对方式,最后在反思冲突中总结化解的方法。这些便是冲突带给我们的思考与成长。也希望大家带着这份成长,积极地面对冲突,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反思
本课在设计和教学中有以下特点:
1.遵循青少年发展规律,选题具有针对性,能够及时关注学生当下的困惑,帮助其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2.选取学生常见的宿舍矛盾,拍摄视频作为素材,引发学生共鸣与思考。
3.在面对人际冲突中引入新的视角——内心需求,帮助学生看到冲突背后的内心需求,并从考虑他人和自己的需求中引出对应对方式的思考。
4.注重自我体验与探索,通过对自我冲突事件的回顾、探索与反思,逐步提炼在冲突中的成长与收获。
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有序,认识冲突-回顾冲突-探索冲突-反思冲突4个环节层层递进,不断深入。以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共鸣,认识冲突;接着回顾冲突,看到内心需求;随后探索冲突,觉察应对方式;最后反思冲突,总结化解方法,始终在引导学生从冲突中获得更多的思考与成长,积极面对冲突,达到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着重于对人际冲突的处理,最终的目标是促进青少年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一节课的效果有限,因此后续可以在“情绪管理”“交往原则”“沟通技巧”等方面开展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由于本节课更加注重自我的体验与探索,课堂时间有限,只有部分学生进行分享,教师给予反馈,因此在之后的课堂中应当要给学生更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在与他人思想的碰撞中获得更多的思考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