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君宜
摘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文中系统分析了低碳发展背景下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的减污降碳工作任务和形势,以期通过系统的流程再造,借助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促进前沿信息技术与档案业务深度融合,探索“档案+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彰显档案部门的责任与担当。
关键词:低碳发展;档案管理;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社会运行管理模式亦随之变化,档案业务和管理在不同行业、不同产业内迭代发展。内部价值、外部价值的衍化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资源整合、升级融合,将催生新的档案业务形态。
一、新形势与新挑战
近年来,全球洪水、海啸、火灾、风暴、地震,一个又一个气象灾害接踵而至,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已然成为当代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责任。当前,我国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领导结构在不断变化,新的全球治理体系正在构建。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愿景,采取有效行动实施国家在碳减排领域的自主贡献,既展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也证明中国有能力、有义务、有决心站上世界舞台并发挥自己的作用。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大势使然,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捕获、碳存储是未来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研究任务,是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推动着档案事业不断向新的方向和路径衍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低碳工作目标,为档案管理行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在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借助档案事业自身优势,探索档案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行业发展模式,以大数据为驱动,构建档案机构在数字时代的领导力,是新形势下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新机遇与新动能
1.促减碳,万物互联模式架构显现
物联网可以理解为万物互联、互相感知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协作交流。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传感器网络、生物识别和纳米技术等变得越来越普遍。云平台的普及、更便宜和更智能的传感器的开发、5G技术以及网络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着万物互联平台实现了不断扩容和增长。人、流程、信息数据高效衔接,使得相互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紧密,更具价值。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慧建筑、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构建的绿色网络使得城市运行成本、能耗和电耗不断降低。更为高效、精准的万物互联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了前提要件。
按照每张A4纸消耗0.002kg二氧化碳测算,传统档案管理中的碳消耗是一笔天文数字。人耗、物耗、碳消耗以及各自为政的档案管理模式的低效能,使得低碳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升级迭代变得迫在眉睫。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持续深入,传统的繁文缛节、拖泥带水的工作模式已经逐步被高效、快捷的办公方式取代。各类档案资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以数字形式便捷地存贮于网络服务器中,通过重组组织架构、再造业务流程后赋予不同的权限等级,为实现快速查询、高效归集和深度利用的档案管理新模式提供了可能。从某个角度而言,高效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无缝融合,能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中给予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突破性的减碳方案和模板。
2.促降碳,精细化治理体系逐步构建
精细化治理以科学、理性、精准为基本特征,在绩效目标引导下,通过科学设置组织机构、优化细化管理流程,推动治理思维和方式转变,实现社会治理的标准化、具体化、人性化。精细化治理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逻辑。构建档案事业减污降碳的精准施策机制必须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深化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循序实施。
新时期档案事业的治理和发展需要借助精准服务的社会治理模式,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夯实基础管理工作,明确文件材料的范围和种类,形成档案收集指导清单。落实档案专项保障资金,用于档案的收集、整理、数字化加工、综合分析利用等各项工作。制定安全保密制度,强化档案工作人员安全保密意识,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绝对安全,严防档案泄密事件发生。通过做细、做精档案归集、服务和利用,在精准扶贫、精准交通、精准医疗、精准教育、精准养老等多领域、多行业发力,助力多元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促低碳,倒逼系统管理不断革新
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档案馆库建设与管理,开展综合档案馆绿色档案馆自评工作,着力开展超低能耗档案馆建设等方面的研究。首先,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摆在重要位置,制定能源高效使用政策,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工作方式,建设节能应用示范项目,减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研究“零碳综合档案管库”建设,系统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其次,以逐步实现超低能耗档案馆、零碳排放档案馆为目标,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将前沿信息技术与档案馆的业务深度融合,聚集全数据要素,提高整体资源配置能力,融合“科技、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理念和技术措施,建设建筑能耗综合监管平台,运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技术,配合节水设备、高效围护结构、高效空调设备和照明器具等设备设施的设计,降低建筑整体的能源需求量,提高建筑整體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水、电、冷等能源消耗数据平台化;库房、办公、会议、公共服务等区域空调末端设备全面集成管控,室内环境和安全隐患全天候监测,确保档案馆建筑和工作实践在能源效率框架内运行,实现“前、中、后”端整体绿色低碳目标。
四、新任务与新突破
档案工作为国家各项事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真实记录、历史经验、记忆媒介、文化源泉和信息支撑,在资政襄政、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持续发力,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性和保障性力量。站在时代潮头,迎“碳”而上,探索“档案+低碳发展”之路,将前沿信息技术与档案业务深度融合,构建全数据要素系统核心,提高整体资源配置能力,彰显档案部门的责任与担当,为档案管理“碳中和”总目标贡献力量是档案工作实现“提质增效”的发力点和突破点。随着低碳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融知识图谱、数据挖掘、智能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档案管理服务模式正在兴起。
1.“法”字为先,以高位规划助力谋篇布局
档案工作肩负着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促进科学决策、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提供了基础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聚焦《规划》重点关注的档案信息化强基工程、科技兴档工程、人才强档工程,在全面贯彻《档案法》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日常档案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展开攻关;坚持系统观念,高位、高标、高质,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安全体系“四大体系”建设,深化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通过探索新发展途径,构建新发展模式,践行新发展理念,使档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依法治档,是档案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石,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主动运用法治观念、法治思维谋划档案管理、监督、指导的新方法、新路径。档案主管部门要树立大局观,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加强重点领域、特殊领域档案工作的监管,强化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中介服务机构贯彻落实档案工作方针政策、遵守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职责情况等的督导检查。强化顶层设计和管理,促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档案数据资源汇聚融合、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构建深度融合、高度嵌合、统筹高效的国家和地区档案信息资源网。提高政治站位,督促档案管理部门全面留存、记录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历史,并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追求,从档案中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按照“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持续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实”字为本,以流程再造实现提质增效
创新是第一动力。伴随着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档案管理的数字孤岛逐渐被打破。近年来,档案部门开展的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数字资源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档案数字资源安全管理工程,都意味着信息化与档案工作在低碳和现代化进程中关联与耦合更加紧密,逐步构建起一个新模式、新形态的档案工作现代化体系。新形势下的档案事业发展应当在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要求,通过总体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和服务架构的科学设计,找准坐标定位,加快发展和转型。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云、网、数、端”技术架构,重塑档案管理信息化架构、业务架构,高效提取档案资料中存在的海量信息数据,通过跨媒体平台和外部联通计划,充分发挥档案信息数据效能,由内向外拓展档案机构数字服务范围,让更多用户可远程参与或享受档案机构数字服务,通过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政务服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以流程再造,实现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管理、交换共享和应用服务,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咨询决策提供精准的大数据分析。
以创建世界一流档案馆为目标,在夯实档案管理工作基础上,聚焦“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建设,将公共档案作为基础信息数据获取的支撑力量,为国家记忆和文化提供存储空间。锚定档案数据价值,通过一系列宣传项目来提供丰富的档案文化教育。通过简化调阅使用程序,不断完善和丰富档案管理基础数据,持续释放数字生产力,为档案智慧服务提供新的人机关系和价值空间,增强档案机构在数字时代的领导力,切实成为时代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将档案馆打造成包容的城市空间和文化地标。
3.“干”字为要,以工匠精神彰显檔案力量
新时代新形势要求各级档案馆全面深化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建设更加现代化的综合档案馆(室),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档案工作人员核心能力培养,就要以懂业务、懂档案、懂信息技术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支“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档案专业队伍。持续推进“人才强档工程”,强化档案工作者的数字素养,通过发布数字档案保存工作流程与基础架构信息,开设档案信息化职业培训课程,普及档案工作者的数字管理技能。围绕“低碳档案馆”建设组建数字工作组,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充分发掘档案内在价值,提高档案机构在数字时代的话语权和参与度。档案的归集与整理是一项基础管理工作,单位业务人员在日常实践中高效完成收集、整理质量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在持续提高档案专业人员管理素养基础上,需要结合行业特点及工作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吸引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人才成为兼职档案管理员参与档案工作,壮大档案工作队伍,形成“专兼职结合、多专业协作”的档案人才体系。聚焦主责主业,聚焦短板弱项,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促进档案工作进一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履行使命,彰显作为,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管理水平贡献力量,逐步形成“全面覆盖、智慧融合、利用便捷、安全可控”的档案工作新格局。
打造精品示范项目,按照科学的标准、规范的流程和方法,遴选减污降碳过程中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自我革新的气魄和实干的精神,定向施策、靶向管理,培育壮大一批区域及行业档案低碳管理示范单位,通过强化档案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和安全体系建设,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绿色智能、循环畅通、调控有序的现代档案管理脉络,促进档案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拥军,张 臻,任琼辉.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特点与方向[J].档案学通讯,2019(1):15-22.
[2]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2021-06-09].https://www.saac.gov.cn/daj/toutiao/202106/ecca2de5bce44a0eb55c890762868683.shtml
[3]席 畅.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档案服务工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4]魏亮亮.智慧城市背景下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定位与参与机制[J].北京档案,2020(10):12-15.
[5]倪代川.数字档案资源生态服务探析[J].山西档案,2020(05):35-44.
[6]姜 莉.推进绿色节能档案馆建设 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实施[J].中国档案,2021(11):36-37.
(作者单位:青岛市水务事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