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青,刘亚男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沈阳 110136)
自2020 年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如期完成后,乡村振兴成为党和国家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步凸显。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存在较大差异,能否实现乡村振兴的区域平衡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从研究方法来看,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两类。定性分析主要包括乡村振兴内涵的解读[1,2]以及发展现状问题的理论探讨。定量分析主要是乡村振兴的测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的检验。从研究视角来看,大部分学者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5 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3—9]。从研究方法来看,学者们主要采用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10,11]和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主观赋权法以及综合赋权法[12]。第二,从空间维度来看,学者们主要对全国、省域、地市、县域、乡镇、村庄等进行研究。从时间维度来看,学者们主要针对某一个时间点的乡村振兴水平进行评价,少部分学者选取某一个地区的一小段时期进行评价。第三,从理论机制来看,已有研究主要对影响乡村振兴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如熊正德等(2021)[13]研究了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影响,张崇龙等(2021)[14]研究了滑雪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徐雪和王永瑜(2021)[15]探究了影响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
已有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参考,本文选取2009—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测度了30 个省份的乡村振兴水平。采用Dagum 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法考察了八大综合经济区乡村振兴水平的空间差异和分布动态,旨在为推动乡村振兴区域平衡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则是乡村振兴具体努力的方向。产业兴旺体现产业振兴的程度,反映了农村各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化农村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情况。生态宜居体现生态振兴的程度,反映了农村是否坚持绿色发展、提升人居环境的情况。乡风文明体现文明振兴的程度,反映了在加强村民基本素质和文化建设方面的情况。治理有效体现组织振兴的程度,反映了加强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的情况。生活富裕间接体现人力振兴的程度,它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也是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的动力源泉。五个维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乡村振兴的有机整体。本文参考已有研究构建了乡村振兴水平指标体系,见下页表1。
表1 乡村振兴水平指标体系
1.2.1 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常见的客观赋权方法,通过指标之间信息量的变异程度进行赋权,避免了主观赋权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测度结果更加合理。
1.2.2 Dagum基尼系数法
总体Dagum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k=8,代表八大综合经济区的个数;n=30,代表省份个数;yji(yhr)表示地区j(h)内省份i(r)的乡村振兴水平;μ表示所有省份乡村振兴水平的均值。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乡村振兴水平空间差异越大。按照子群的分解方法,可以将总体差异进一步分解为地区内差异Gw、地区间差异Gb和超变密度Gt。限于篇幅,不再详述计算过程。
1.2.3 核密度估计法
核密度估计法作为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不需要事先设定具体的模型,主要通过连续的密度函数曲线来描述随机变量的分布形态。假设x1,x2,…,xn为来自连续总体X的样本。在任意一点x处的总体密度函数f(x)的核密度估计可以定义为:
其中,K(·) 为核函数,h为带宽,n为观测值个数。
本文使用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及各省份统计年鉴。研究期间为2009—2019 年,研究对象为我国30 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缺失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补齐;同时,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转变为2009年可比价格进行比较。
从下页表2可以看出:第一,全国乡村振兴水平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由2009年的0.3309上升到2019年的0.5034,年均增长率为4.28%。研究期间八大综合经济区的乡村振兴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不均衡现象十分明显。其中,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均值分别为0.5182、0.5168、0.454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和大西北的均值分别为0.4249、0.4220、0.400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接近。东北和大西南的均值分别为0.3867、0.3513,乡村振兴发展滞后。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普遍较高。第二,八大综合经济区的乡村振兴水平增速差异较大,前三名的分别是大西南(7.69%)、大西北(6.75%)、南部沿海(5.12%),后三名的分别是黄河中游(3.22%)、北部沿海(2.27%)、东部沿海(1.44%)。第三,从下页表3 可以看出,造成八大综合经济区乡村振兴水平非均衡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区域在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两个维度表现差距较大。例如,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生态宜居均值分别为0.0705、0.0847、0.0785,东北和大西南综合经济区的生态宜居均值仅有0.0397、0.0376。
表2 2009—2019年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乡村振兴水平测度结果
表3 2009—2019年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乡村振兴五大维度均值
本文采用Dagum 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计算我国乡村振兴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差异来源,结果见表4。
表4 乡村振兴水平的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
图1 显示,乡村振兴水平总体差异呈显著下降趋势,由2009 年的0.1653 下降到2018 年的0.0660,年均降低率为8.77%。2018—2019年有小幅回升,由2018年的0.0653回升到2019年的0.0660,年均增长率为1.12%。从八大综合经济区地区内差异的均值来看,由大到小依次是:北部沿海(0.0720)、南部沿海(0.0699)、大西南(0.0543)、东北(0.0488)、长江中游(0.0487)、大西北(0.0406)、黄河中游(0.0339)、东部沿海(0.0275)。从变化速度来看,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地区内差异年均增长率为0.81%,其他综合经济区的地区内差异均呈现下降趋势,年均降低率由大到小依次是:大西南(16.03%)、北部沿海(7.00%)、南部沿海(6.98%)、黄河中游(3.95%)、长江中游(2.80%)、东部沿海(1.50%)、东北(0.60%)。造成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地区内差异最大的原因主要是,河北的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北京、天津、山东,综合排名分别为第13、1、4、6名,导致地区内差异较大。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地区内差异最小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的三个省份,上海、江苏、浙江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较接近,使得乡村振兴水平差异较小。
图1 总体差异及地区内差异变动趋势
图2 展示了八大综合经济区地区间差异的均值及年均降低率。从均值的大小来看,前3名分别是东部沿海和大西南(0.2026)、北部沿海和大西南(0.2010)、东北和东部沿海(0.1487),主要体现为乡村振兴高水平和低水平经济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后3 名分别是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0.0606)、黄河中游和大西北(0.0566)、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0.0515),主要是高水平或中低水平综合经济区,发展水平比较接近。从变化速度来看,绝大多数综合经济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下降最快的3名分别是东北和大西南(年均降低率为14.76%)、黄河中游和大西南(年均降低率为14.33%)、东部沿海和大西北(年均降低率为13.64%)。只有东北和长江中游间差异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82%。
图2 地区间差异均值及年均降低率
下页图3 展示了乡村振兴水平总体差异及其来源。从总体差异贡献率的大小来看,最大的是地区间差异(均值为55.05%),其次是超变密度(均值为38.26%),最后是地区内差异(均值为6.69%),说明乡村振兴水平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从贡献率的变化趋势来看,地区内差异的贡献率自2009 年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均降低率为5.79%。超变密度和地区内差异的贡献率自2009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8%、8.71%。
图3 总体差异及其来源
本文分别选取2009 年、2014 年、2019 年3 个年份,绘制了其核密度曲线图,见图4。
图4 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乡村振兴水平核密度曲线图
2009—2019 年全国乡村振兴水平的核密度曲线整体向右偏移且幅度较大,说明研究期间全国乡村振兴水平明显提升。从八大综合经济区曲线分布位置的变动来看,大西南、大西北和南部沿海的曲线中心位置向右移动得比较明显,说明这三大综合经济区乡村振兴水平提升的趋势最为显著。其他综合经济区核密度曲线也都向右偏移,但幅度有所不同。整体来看,各综合经济区的乡村振兴水平均有所提升。
全国和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大西南综合经济区的核密度曲线波峰高度上升,波幅宽度减小,曲线由平缓变陡峭,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说明全国和这几个综合经济区的地区内差异逐渐缩小,各省份乡村振兴水平分布相对更加集中。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的核密度曲线波峰高度下降,波幅宽度变大,曲线由陡峭变平缓,说明地区内差异有所扩大。东北和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的核密度曲线波峰高度先下降后上升,曲线由陡峭变平缓再变陡峭,说明地区内差异先变大后变小。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核密度曲线波峰高度略有下降,波幅宽度略变窄,但不太明显,说明地区内差异略有下降。
全国核密度曲线的右拖尾缩短,说明高水平省份占比有所下降,各省份水平更加趋近。从八大综合经济区来看,北部沿海和大西北的曲线右拖尾变长,大西南的曲线由对称变为左拖尾,再变为右拖尾,说明高水平省份的占比有所上升。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曲线左拖尾变长,长江中游的曲线由右拖尾变为左拖尾,说明低水平省份占比有所上升。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曲线的拖尾起止变化情况不明显。
全国和东北、南部沿海、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曲线均表现为单峰分布,说明地区内极化现象不明显,各省份的乡村振兴发展比较均衡。大西南综合经济区经历了由单峰到多峰再到单峰的变化过程,虽然地区内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但到了2019 年得以缓解。北部沿海、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则表现为由单峰到双峰或多峰的变化趋势,地区内极化现象逐渐凸显。
本文构建了乡村振兴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Dagum 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法,测度我国30 个省份2009—2019 年的乡村振兴水平,系统探究了全国和八大综合经济区乡村振兴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得出如下结论:(1)从发展水平来看,八大综合经济区的乡村振兴水平逐渐上升。从各维度来看,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维度的差异最大,是造成乡村振兴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2)从空间差异来看,总体差异、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地区间差异,其次是超变密度,最后是地区内差异。(3)从分布动态来看,八大综合经济区核密度曲线向右移动,乡村振兴水平明显提升。各综合经济区曲线总体以收敛为主。全国和东北、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大西南综合经济区极化现象不明显,其他综合经济区的极化现象逐渐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