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监控管理+全面护理在预防颅脑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2023-07-11 12:11陈若蒋蕾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颅脑分级家属

陈若 蒋蕾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14000

颅脑损伤占人体全身各部位损伤的9%~22%,发病率占各类创伤疾病的首位〔1〕。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3.2亿人口发病,颅脑外伤发病率逐年提升,该疾病是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对颅脑组织造成损。国内外研究显示,该疾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逐年递增,且大部分的颅脑损伤患者表示出认知功能障碍和四肢瘫痪等。由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较慢,血液一直处于高凝状态〔2〕。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对预防颅脑损伤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取得了良好效果。分级监控管理属于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以划分核心区域管理为主,通过融合不同监控和目的待优化护理服务,达到高效工作的目的。全面护理是弥补常规护理的缺陷,让整体护理更加细化和完整化,方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服务〔3〕。本文拟探讨分级监控管理+全面护理与常规护理对预防颅脑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抽取的颅脑损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1∶1形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纳入标准:①通过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颅脑损伤;②所有患者符合手术指征;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④不存在其他位置的合并伤;⑤无重要器官病理病变表现;⑥近期无外科手术史〔4〕。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者,②有手术禁忌证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脑出血或脑梗死者,⑤四肢骨折者,⑥家属或患者认知障碍、精神异常者,⑦非急性颅脑外伤者,⑧开放性颅脑损伤者,⑨存在脊髓损伤或重度神经损伤者,⑩有过颅脑外伤手术病史者,住院前使用过激素类药物者,全身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者,中途退出者。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24~64岁,平均(44.21±2.41)岁;受伤类型:交通事故14例、高空坠落12例、跌倒8例、击打伤7例。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25~63岁,平均(44.09±2.33)岁;受伤类型:交通事故12例、高空坠落13例、跌倒6例、击打伤10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实时生命体征检测,做好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翻身和按摩等,告知家属日常饮食尽量清淡〔5〕。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增加分级监控管理+全面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2.1组建分级监控管理小组 由该科室的护士长担任组长实施全面监控管理,设置3名责任小组成员、6名责任护士,所有成员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管理经验和扎实的压力损伤专业知识,形成护士长-责任组成-责任护士联动,由护士长进行统一化培训分级监控管理+全面护理内容〔6〕。

1.2.2.2压力损伤评估 利用压疮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分析,该量表包含感知压力能力(1~4分)、潮湿度(1~4分)、活动能力(1~4分)、移动能力(1~4分)、营养(1~4分)以及摩擦和剪切力(1~3分),具体评价标准为:≤15分为高度危险;13~14分为中度危险,15~18分为轻度危险,>18分表示无危险。

1.2.2.3全面护理具体操作 ①信息传递:护理人员与家属要尽可能面对面沟通,采用PPT或短视频等方式让家属明确手术内容、压力性损伤发生机制、预防措施及临床典型症状,告知家属压力性损伤基本意识,指导其患者在具备压疮指征时及时上报给临床医护人员。与此同时采用案例分析和正念疗法,帮助患者及家属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8〕。②压力性损伤:针对压力损伤得分>14分患者,要保证其皮肤的干燥和清洁性,定时对患者病床消毒并更换床单,1次/d,定时定期翻身、叩背,每1次/4 h,护理人员要严格监测患者的皮肤颜色。压力损伤评分13~14分的患者,使得海绵床垫,帮助患者定时翻身,1次/2 h,并在患者骨骼突出位置使用软垫,帮助患者缓解肢体压力〔9〕。压力损伤评分<12分,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强调压力损伤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同时采取氯化钠溶液清洗患者皮肤损伤表面,并应用水凝胶活性作为覆盖,避免撕扯到患者皮肤周边组织。③康复训练:待患者意识清晰和生命体征平稳后,遵循患者病情和身体耐受情况制定循序渐进的康复计划,引导患者进行上肢活动和关节弯曲等,并指导患者自己完成洗脸、穿衣等训练〔10〕。

1.3 观察指标

1.3.1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入选时及术后进行评估,总分为0~42分,分数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越佳,与评分结果呈负相关。Cronbach α系数为 0.861。

1.3.2采用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对患者肢体能力进行评定。该量表总分为100分,分数高表示患者运动功能越佳。Cronbach α系数为 0.927。

1.3.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下肢周径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干预后各项时间应用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下肢周径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时间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等比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项量表评分比较

3 讨论

临床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每年颅脑损伤新发人数已经超过了60万,同时相关研究还发现,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大多有脑组织缺损、缺血情况,可进一步提高血管内皮损伤、改善血管通透性、降低血流速度〔11〕。为此,及时对这类患者进行科学化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而常规护理大多是针对患者的疾病管理,忽略对患者的皮肤和心理等恢复管理,整体服务呈现单一化,并不利于预防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12〕。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抢救时间最为重要,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询问后开启基础身体检查,避免因为流程不全而出现漏诊或误诊等不良情况。现代急诊需要脑外科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够对患者病情的轻重做出基本预判,还需要复杂多变的病情给予正确且有效的处理措施〔13〕。责任护士要对患者进行重点关注,为患者争取最佳救治时间。在本次研究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充分采取分级监控管理联合全面护理,在最佳的时间掌握危害患者生命质量的原因,第一时间内给予基础评估,减低不必要的院内转运,避免发生二次损伤。

分级监控管理+全面护理采取层级监督方式,注重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服务,利于保证患者的服务质量,提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及配合度,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更加层次化、全面化及科学化。本研究结果得知,对照组神经功能比观察组高,且运动功能比对照组低;对照组下肢周径比观察组高,但静脉血流速度比观察组低;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得知,观察组提出的联合护理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分级监控与全面护理适用于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可加快血流速度,减少恢复时间〔14〕。具体原因如下:成立分级监控管理小组,从而形成各职责联动机制,可以有效确保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完整性,同时提升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指导认知清晰且生命体征平稳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和关节屈伸等训练,利于帮助患者加快血液流动,预防压力损伤和下肢静脉血栓。此外,本研究采取视频或文件形式等教会家属压力损伤的基本知识,不仅可以满足患者家属对该疾病的认识,还可以加强家属的防范意识〔15〕。结合压力性损伤评分来实施分级监控管理,定时为患者更换床单和翻身等,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加快患者的神经系统恢复。

综上所述,针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给予分级监控管理联合全面干预,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颅脑分级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