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竟莲 杨慧 杨丽华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产一科 264000
母乳作为新生儿生长发育及智力增长的必需物质,其含有的免疫球蛋白较高,利于消化吸收,其在提高新生儿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降低患病风险等方面的优势更显著〔1〕;其对于产妇而言也是重要的物质,不仅能通过母乳喂养促进子宫修复,还能有效恢复产后体形,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进产妇与新生儿的感情,使产妇心情舒畅,对于产后恢复也具有重要作用〔2〕。产后2 w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期,其中奶水少、乳房胀痛、乳腺炎作为初期常见问题,需要产妇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与新生儿慢慢磨合,以降低早期离乳可能性,让母乳喂养坚持更长久,所以如何指导产妇母乳喂养对于初产妇及新生儿而言尤为重要,但大数据显示部分初产妇缺乏育儿技能,加上其在喂养方面的了解程度较低,当其面对母乳喂养往往会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易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导致母乳喂养效果不良〔3〕,因此为提高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探究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ESPCS)模式是近年来临床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主要是通过5个阶段的干预措施达到缓解压力、减少焦虑、提高生活质量等目的,已逐渐运用于多个医学领域中〔4-5〕,但其在初产妇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文献及报道较少,基于此,为探究ESPCS健康教育应用于初产妇常规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本研究将9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6月入住烟台山医院的9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纳入标准:①均为该院初产妇且单胎妊娠;②无精神、认知、听力等功能障碍,且受教育程度均在初中及以上;③孕期未接受其他相关培训;④产妇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产前存在明显不良情绪;②患有妊娠期高血压;③患有重要脏器疾病;④患有恶性肿瘤。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皮肤清洁、脐带消毒、监测呼吸、体温、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心理指导、新生儿沐浴等,并嘱咐产妇于产后1 h进食流质食物,保证营养、水分及热量充分,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必要时还可适量补充铁剂与维生素。
1.2.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给予ESPCS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如下:①讲解:积极开展有关产后母乳喂养主题的知识讲座,尤其针对容易放弃母乳喂养的产妇,需要着重关注,由产科护理人员组成ESPCS护理小组,向产妇及其家属普及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包括喂养技巧、频率、重要性、注意事项、乳头护理等,并制作相关宣传手册,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指导产妇及家属学习,使其了解母乳喂养的意义及好处,进而提高初产妇哺乳技能及母乳喂养的信心,还可建立微信群,由专业护理人员每周定期上传母乳喂养知识文档。②模拟:由医护人员亲自示范正确喂养母乳姿势,并告知产妇喂养前应彻底洗净双手,将新生儿抱于胸前使其身体紧贴自己,新生儿脸朝向乳房,头与身体呈直线,还可借助现场视频解说加深产妇印象,然后让每位产妇进行模拟,由医护人员纠正错误动作,使产妇完全掌握哺喂技巧。③练习:产妇术后保持舒适平卧体位,进行乳头伸展、牵拉、擦洗、按摩等练习,对于乳头较凹陷或平坦的产妇还应修正乳头,先热敷并按摩乳房3~5 min,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在发生立乳反射后即可喂养。④沟通:为产妇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并积极与产妇沟通交流,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介绍以往母乳喂养案例让产妇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价值,对于奶水不足的产妇要及时进行沟通和疏导,帮助其建立信心,增加哺乳次数,叮嘱产妇在进行喂养时要努力放松自己。⑤支持:医护人员嘱咐家属多陪伴产妇,鼓励产妇克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主动承担家务及照料孩子的事务,让产妇感受到足够的支持。两组均持续干预4 w。
①干预后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婴儿食物情况为标准进行评估。②分别于产前及产后2个月评估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度与心理状态,其中母乳喂养认知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评估,问卷内容包括乳房护理、挤奶方法、喂养姿势、新生儿沐浴等8个条目,分为熟练、掌握、掌握少许、未掌握4个等级,总分24分,记为3、2、1、0分,评分越高表明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的越好;心理状态评估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6〕(EPDS),根据症状严重度分为4级评分,得分范围为0~30 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后抑郁越严重。③分别于产前、产后1个月及出院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7〕评估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包括一般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各个领域均为正向得分,即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好。④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母乳喂养成功例数为46例,成功率为93.88%;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例数为38例,成功率为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5)。
两组产前母乳喂养认知度及EPDS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个月均改善(P<0.05),且研究组母乳喂养认知度高于对照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母乳喂养认知度及心理状态比较
研究组产后1个月及出院后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母乳喂养具有适应婴儿需求的营养成分,可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其生长发育,还能减少感染、中耳炎、哮喘等疾病的发生率,帮助婴儿成长并保护其免受感染,对于新生儿是最佳的食物选择〔8〕;而母乳喂养在产妇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①能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子宫恢复,降低产妇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②加深产妇与新生儿的感情,对于改善产妇抑郁也具有一定的作用;③能减少购买奶粉次数,节省支出,降低家庭经济浪费,此外母乳喂养还能帮助产妇消耗能量,能尽快恢复体型〔9〕。因此产后坚持母乳喂养已成为临床主要倡导的喂养方式,但作为初产妇,其了解的泌乳生理过程及相关知识较少,孕期常常会因为泌乳现象迟迟不出现,导致其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加上部分初产妇在面临角色转化与喂养新生儿时,也缺乏经验及育儿技能,加上可能伴有剖宫产疼痛,会导致初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母乳喂养效果〔10〕。于产前、产后或两个时期综合进行各种干预措施及教育支持,能促进和维持纯母乳喂养,以改善母乳喂养情况,李敏〔11〕研究显示,ESPCS模式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不仅能有改善其心理状况与疾病认知度,还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表明采用ESPCS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能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及喂养质量,还能加深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的知识了解度,对于消除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原因可能是ESPCS模式〔12-15〕能主要由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5个阶段组成,相比于传统护理方法更加全面,首先通过知识讲解让初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让其认识到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发育及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不但有利于母亲角色强化,而且还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为婴儿的情商培养奠定基础,进而坚定其母乳喂养信心;另外,初产妇在进行母乳喂养时,错误的喂养方式可能会导致乳房胀痛、睡眠不足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ESPCS模式中以模拟现场及视频讲解纠正初产妇在喂养方面的错误,加深产妇印象,以提高喂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由医护人员亲自示范,并监督产妇反复练习喂养姿势,不仅能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强化其喂养技巧,还能进一步减少喂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对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的沟通交流不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产妇心情及需求,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使其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与关怀,减轻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ESPCS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初产妇产后护理中,能通过增加母乳喂养认知度,建立喂养信心,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从而改善其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