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一个孕育出上千个成语典故的城市。“邯郸学步”“胡服骑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背后,是怎样的一个邯郸呢?让我们跟着“成语”去看看吧!
为什么叫“邯郸”
关于邯郸地名的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邯郸在战国以前写作甘丹。有学者认为太阳初升过地平线叫甘,太阳落山过地平线叫丹。邯郸即日出日落之地。二,邯郸地名可能由姓氏而取名。邯郸曾经是一个复姓。三,《汉书·地理志》中魏国张宴认为,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郸。
邯郸学步,学的是什么“步”
在“邯郸文旅”中有篇文章提到,燕国少年到邯郸不是为了学走路,而是学一种叫“踮屣(xǐ)”的独特舞步。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说邯郸有一种舞步叫踮屣,就是穿着没有跟的鞋,抬起脚跟,脚尖着地旋转起舞,非常漂亮。
南北朝文學家陆厥在《邯郸行》中对邯郸有过这样的描述:“赵女叶鸣琴,邯郸纷徙步。长袖曳三街,兼金轻一顾”。
据“邯郸文旅”记载,少年在独自练舞时意外摔伤了腿骨,从此不能站立。可他矢志不移的决心,感动了赵国舞师。赵国舞师为他从远方请来名医。少年痊愈后发奋努力,终于学得“踮屣”舞步。
如今,在邯郸沁河边上,还立有“学步桥”的石碑。凡是到邯郸的游客,几乎都会慕名来到学步桥,感受邯郸学步少年矢志不移的坚毅。
和邯郸有关的成语
黄粱一梦:出自唐·沈既济《枕中记》。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卢生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小米饭还没有熟,因而大彻大悟。后世说的“黄粱梦”或“邯郸梦”,都从此而出。
毛遂自荐:战国时,平原君之门下食客毛遂自荐跟随前往楚国游说。典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后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
窃符救赵:魏安厘王二十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把生死置之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了兵权,不仅成功击败秦军、救援了赵国,也巩固了魏国在当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