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明
教材中的习作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螺旋上升编排的,每册教材的习作编排又有各自的内在逻辑。因此习作复习也要以教材为中心,要将散落在不同单元的习作进行整理归类,将原本零散的素材编织成一个系统的、可调取的习作库。要将教材习作通过梳理归类,对具体的习作方法进行迁移,最终使学生能够重组再创。现以三年级下册习作为例阐述复习策略。
一、梳理归类,感知习作步骤
1.梳理教材习作,明确习作要求。
2.明确习作步骤。
3.总结习作方法:习作分三步:写之前、写的时候、写完后。其中最能体现特点的是第二步,要写自己的想法、发现和心情。等到和别人交换的时候,读起来就有新鲜感了。
二、迁移表达,唤醒习作记忆
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是关键的思维品质。要让学生通过对习作内容的联想、分析、归纳等,形成整体架构。站在整册的视角上进行系统梳理之后,学生对七则习作有了二次印象,可将原本零散的记忆转化为相对系统的再现。那么又如何针对某一次习作进行迁移呢?这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记忆,将习作场景再次呈现。
1.选择习作,积极回忆。选择其中一次习作,回忆当时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
2.组内交流,唤醒记忆。学生交流后,指名几位同学回忆当时的写作场景。充分交流后可出示预设:
生:我记得我和爸爸做
了一个针扎气球的实验,做完实验后,我很快写好了第四单元作文。
生:我在写国宝大熊猫
的时候,根据提示先提了几个关于大熊猫的问题,然后每个自然段把问题解答好,就顺利地完成了。
生:我最喜欢写想象类
文章。记得那天我做了一个梦,我变成了一只力大无穷的蚂蚁,我就把这个梦加了点想象,编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也都很喜欢这个故事。
3.设置冲突,范文引领。每个人有不一样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比如第二单元看图写作,如果大家都按照书中的提示来写,可能完成的习作会差不多。出示例文:
春天来了,小朋友们都在公园里放风筝。
三个小朋友在一起放风筝。一个女孩子拿着一只蝴蝶风筝,笑着对他们说:“我的蝴蝶多漂亮啊,等会儿把它放上天吧。”一个男孩子举着风筝,另一个男孩子拉着线跑着,准备放风筝。
远处,已经有一个小朋友把风筝放上了天空,
他用力拉住绳子,风筝越飞越高了。他高興地大喊:“我的风筝是最高的。”他的爸爸妈妈在一旁看着,开心极了。
4.点评修改,发现亮点。作文写得流畅,但自己的感想不多。你觉得放风筝的过程中,还可以写什么?(当时的风景、他们的对话、失败的过程、各种各样的风筝……)
还能怎么改?还可以加入想象,加入对植物、动物的观察,自己放风筝的经历等。这些是在其他单元学过的方法,用上这些方法就能写得更生动了。
5.学习范文: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后,作文就变成这样的:
春天来了,人们都在公园里放风筝。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白云下,老鹰、蜈蚣、金鱼都在快乐地飞翔。原来那是小朋友们放上天空的风筝啊。
小东拿着一只海鸥风筝,高高举起,等着风吹来。小军扯着线,跑了起来,等到风来的时候,他说了一声“放”。小东放开了双手,风筝就飞起来了!可是没过一会儿,风筝“咚”地一声栽倒在地上。小军和小东连忙跑过去,一边整理线,一边说:“肯定是风向不对,我们到那里去试试。”
这时候,小军的妹妹走了过来,她请求说:“还是放我的蝴蝶吧,蝴蝶的翅膀大,肯定可以放上天的……”小军笑着说:“不要着急,等会儿我要把它们全部放上天。”
远处,一个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升起了一个三角形的风筝。过了一会儿,金鱼、燕子、小兔……各种风筝飞上了天,把天空也打扮成了一个动物园。
6.总结提高:复习习作,并不是一模一样再写一遍,而应该在原来写过的基础上,再加上新的想法,将原来的习作写得更有意思,更加生动。
三、重组再创,提升习作品质
2022年版课标要求三、四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而衡量如上水平的标准,是能否在有限的时间里,独立将生活经验组织成规范流畅、个性化的语言,这也是考场作文的评价功能体现。三年级习作类型不多,不外乎写人、记事、看图、想象等几种类型。让习作复习有效地为习作测试服务,也是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
如果将平时的习作视为不断地为学生丰富个体习作的素材库,待到考场需要时,只需调用素材库中的材料加以灵活组织运用,将已有的习作认知重组再创就可以了。
1.明确类别:这学期的七篇习作其实是可以分类的,根据习作内容可以分成四类。
2.明确方法:读了某个要求之后,马上要明白写什么,明确属于什么类型。然后在脑海里搜索,本学期写过的七篇习作内容,哪篇是同一类的?如果能对应,就可以把写过的习作适当修改。
3.方法举例: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取用相关素材。(出示习作要求)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有趣的生命,大树上、小河边、动物园、公园里……都活跃着它们的身影。你对哪种生命很熟悉?你是怎么观察它的?它有什么特点?把这种有趣的生命介绍给大家。
4.思路解析:本题要求写某种生命,回忆写过的七篇习作,你写过什么植物或动物?我们写过“我的植物朋友”“国宝大熊猫”,那时怎么写的?回忆着写下来即可。
5.方法再举例:我们可以把素材适当修改。(出示习作要求)
你放假时会做些什么?跟谁一起做?怎么做的?把这件好玩的事写下来吧。
6.思路解析:七篇习作里哪篇是写一件事的?写一项小实验就是一件具体的事。但要根据当时的要求,适当修改。比如这个同学原来是这样写的: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爸爸说,他可以用针刺气球,气球也不会爆炸。我准备做这个小实验。
我先拿来一个紅色气球。爸爸几口就把它吹大了。接着爸爸拿出一枚细细的针,说要把它刺进气球里去。吹饱了的气球,就算不碰也会爆炸,怎么能抵挡住细小的针呢?我吓得用双手捂住了耳朵。
只见爸爸用针慢慢地靠近气球的顶端,小心翼翼地刺了进去,气球居然完好无损!然后爸爸又把针拔了出来,气球还是没爆炸,连气都没漏出来!我惊讶极了。
原来,气球的顶端有一个厚厚的点,爸爸就把针对准这儿扎了进去。这是气球最厚的部分,也是最不容易破损的地方。只要动作轻一点,就不会轻易爆炸了。
原来是这样,我要把这个实验表演给同学们看。
根据要求他这样改:
针扎气球
放假的时候,我喜欢做一些小实验。这一次,我要和爸爸做一个针扎气球的实验。
……(中间部分同上,此处略。)
原来是这样,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7.总结方法:他改动了哪些?(改了题目,改了开头和结尾)把同一件事情稍加改动,就符合习作要求了。
8.发散思维:关于这个要求,你觉得还可以选择哪些写过的?(出示学生的思考)
生:我写过看图画写一写,我也放过风筝,我觉得我可以写我和妹妹放风筝的事。
生:我写身边有特点的人,我朋友的胆子很大,我常常跟着他去陌生的地方探险,我可以把探险的事情写一写。
生:我喜欢给家里的花草浇水施肥。
可以结合“我的植物朋友”,写一写我在家里照顾花草的事情。
9.总结方法:读懂题目后,想想跟哪篇写过的习作有关系,就可以加上一些能体现本次习作要求的句子,适当改写这篇习作,就是让考场作文又快又好的法宝。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的语言积累到习作表达是举三反一的“养兵操练”,需要反复细致;考场习作则是对习作积累举一反三的逆向运用,是灵活的“用兵实战”,需要见招拆招。每册习作复习除强调字迹端正、正确修改等基本要求之外,一定要对写过的习作进行系统梳理、方法归纳,进而整合变通,重组再创。年级越高,复习梳理的范围越要扩大,可以上下册习作复习,或是课内外习作复习,使学生的习作库尽量丰润起来。如果学生读到某个要求,马上能浮现出多则素材,那他构思过程就会轻松,再创成果就会多样。学生在有限时间里体会到了习作表达的顺畅和成功,反过来又能促使其重视平时习作积累,最终提高习作品质。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