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差异化的区域农业巨灾保险分析

2023-07-10 11:54王晓奕车辉于家浥董筱婷刘博
中国市场 2023年18期

王晓奕 车辉 于家浥 董筱婷 刘博

摘 要:文章对我国部分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地区发展现状和学者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选取31个省份五种常见自然灾害的成灾率、受灾率、绝收率以及各地保险公司的收支比,综合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基于风险差异化对我国31个省市的农业巨灾风险进行区域划分,进而为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规划及建议。

关键词:农业巨灾保险;风险差异化;系统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4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8-0000-00

1 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发展情况

2013年我国出台的《农业保险条例》为农业巨灾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2014年国务院针对农业巨灾保险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因此,不少地区进行试点并取得进展。

1.1 上海安信——以险养险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前缘,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因此上海农业保险的整体态势发展高于其他地区,同时凭借其丰富的人财物资源和管理经验,整体农村经济水平较高,因此政府也具有较高的财力扶持农业保险。2004年作为中国第一所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保险公司,提出“以险养险”的模式。2014年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正式颁布实施《上海市农业保险大灾 (巨灾) 分散机制暂行办法》,主要着眼于台风、特大暴雨、重大病虫害 (疫病) 等不可抗拒灾害, 适用于上海地区经营政策性农险业务的农业保险机构, 明确政策性农业险业务赔付率超过90% 为大灾风险, 超过150%为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但是“以险养险”的经营模式存在一定问题,各方缺乏有效的利益衔接机制。

1.2 海南太平洋——保险+期货

海南省四面环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主要是以台风、干旱为主,但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资源最优组合。2019 年 7 月,海南橡膠联合太平洋保险海南分公司推行橡胶“保险 + 期货”项目,实现太平洋保险的 e 农险平台和海南橡胶的“橡胶智慧收购平台”对接,兼备胶农自助投保、对交易过程监控、网上即时赔付、为政府提供数据交互等多项功能。但是其大灾分散机制仍然存在问题,海南农业保险的大灾风险准备金是按不同险种保险费收入一定比例来计提,如种植业 8%,渔船、渔民和农房 6%,畜牧养殖 3.5%,森林 10%,因此巨灾的低频高损性给保险公司运转带来困扰。1.3 浙江人保——共保经营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梅雨季节受台风暴雨影响较重。2006年, 以中国人保浙江分公司为首的10家保险公司成立共保体。2015年,浙江省首个地方版农险办法出台,明确浙江共保体承担全部实际赔偿额度。浙江省共保体的选择则是充分考虑了试点地区,保险公司亏损顾虑、用户低费率诉求、政府需把控兜底责任的三方利益衔接机制,实现有限风险、责任分层以及政策性。

2.2 农业巨灾保险区域划分依据

周延、郭建林(2011)将粮食单产变异系数、因在减产强度、地区抗灾能力作为变量,采用非参数核密度的方法对农业巨灾保险的风险进行划分[16]。邱波、许婷婷(2015)通过对致灾因子、承灾能力、筹资能力进行研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筹资区域的差异划分[17]。谢家智(2004)指出农业巨灾保险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包括农业风险和灾害损失的区域性[18]。聂文广(2016)选择受灾率、成灾率、人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作为固有因素的基础指标[19]。王静(2021)等人选择自然风险指标、规模生产指标以及单株变异指数等变量对新疆棉花生产风险进行区域划分[20]。2.3 农业巨灾保险区域划分方法

祝仲坤、聂文广(2015)等,利用基尼(Gini)系数测算农业保险的区域差异,并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影响区域差异的因素进行分解并测度出各类因素对区域差异的贡献度[21]。罗百英(2018)运用聚类分析对四川经济进行区域划分[22]。王静(2021)等人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新疆棉花的生产风险进行区域划分[20]。

3 必要性分析

3.1 农业地域分异规律

我国幅员辽阔,因自然环境、农业生产资源等不同地区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风险等在某一确定方向上存在差异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又存在一致性。所以地域分异规律是认识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重要途径,是进行自然区划的基础,对于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有指导作用,而农业巨灾保险的保险责任、保险金额等也可以基于此划分。也就是说基于风险差异化的区域农业巨灾保险很有必要。

3.2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是在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区别差异性和归纳相似性的办法,似的区域内及不同区域间良性竞争、相互协作,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比。在农业巨灾保险方面,则是实现风险分散,最好的解决风险差异化带来的区域巨災保险难以解决的问题。

3.3 风险分散理论

普通财产保险建立在大数法则的基础上,我们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承保足够多的具有相同危险特质的保险标的,以实现风险分散。但是农业巨灾保险不满足可保风险的条件,相对具有伴生性和扩散性,而且其低频高损的特点,往往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不可逆转。

因此,基于地域分异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风险发散理论,我们要根据各地区风险特点及标的损失情况,将农业巨灾保险标的划分区域类型和风险等级,以实现风险分散的更好效果。

4 聚类分析

4.1 数据来源

文章数据选取2014-2019年31个省份五种常见自然灾害的成灾率、受灾率、绝收率以及各省份保险公司收支比,由31个省份的成灾面积、受灾面积、绝收面积、播种面积计算而来。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保险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局官网、EPS数据平台、部分地方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来自各省份统计年鉴。

4.2 变量选取

张祖荣等人的研究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水平并非是真正影响该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情况的根本因素。因此本文我们从灾害本身入手,选取旱灾、洪涝灾、风雹、台风、低温冻害五种常见自然灾害的受灾率、成灾率、绝收率以及农业保险的收支比,通过查阅的灾害损失面积与播种面积作比得到相关数据。

5.3 我國农业巨灾保险受多因素影响

自然灾害的活动强度不是人类生命财产损失大小的唯一决定因素,还会受到人口分布,承灾载体的类型、价值、时空分布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多,大中城市多,国民经济产值高,对于灾害预防和抢险救灾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相对没有那么高。而我国的西北地区,对于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相对较弱,对于新疆、西藏地广人稀的地方相对损失小,而对于内陆地区自然灾害的损失率相对较高,损失程度也较大。

6 意见和建议

6.1 加强信息及其反馈机制

量子保险学认为风险是一种感知,是相对动态、不确定。通过分散理论:即风险分散通过跨区分散与跨时分散相结合,运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风险管理技术,为解决商业保险的资金问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服务。简言之就是在时空维度上均扩大运用大数定律。

当前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试点地区大都是以政府作为主导,考虑到保险公司是进行风险管理的金融中介,具有跨时期管理和应对风险的优点;而金融市场作为提供金融衍生工具和风险转移合约的环境,主要起到处理风险的作用,很好地做到横向处理风险。因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及反馈机制,将保险市场与金融市场相结合,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防止财政赤字问题,从而使保险公司更多地参与到农业巨灾保险的运行中。

6.2 结合地域风险差异构建自保体

我国巨灾风险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风险差异化,因此要结合各地区风险的差异,要努力提高农业巨灾保险市场的数字化程度,通过政府的资金援助,辅助建立数字化运营基础平台,通过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区域粘合的自由运作机制,在区块链赋能的背景下,实现区域互保体,真正实现大范围下的自保险运作。有效解决区域风险分散较为困难的问题,实现区域互助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通过自粘和单元区块的公链建设以及数据的管理投入,将传统保单改良为以智能合约形式载录的保单和共享账本。真正实现保险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改变现有巨灾保险政府买单的现状,为中小企业企财险的发展提供办法,提高居民的巨灾保险意识,同时为保证用户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6.3 差异化费率及风险再分散

基于风险差异化的区域农业巨灾保险,除了让保险公司公司更多地参与其中,还需要建立多层次农业巨灾分散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基于风险系数的差异化费率机制,以刺激鼓励低风险地区农户投保,也减少高风险地区农户的逆选择,从而保证我国保险公司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做好风险再分散,借鉴加拿大等国外经验设立不同层面的农业再保险基金,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机制。引入再保险公司为农业巨灾保险的保驾护航,如:北京在2009年就与瑞再保险公司合作为农业巨灾提供保障。

6.4 因地制宜设计保险产品

长尾理论表明,在特定情况下,大量滞销或销量较差的产品共同拥有的市场份额有可能等于或高于畅销的产品。该理论建议企业在市场开拓或销售产品时,应侧重于考虑消费能力不高,但占市场主体的潜在客户,而非一味地开拓数量占比较低的高端市场。因此,农业巨灾保险市场可以根据上述分类,因地制宜开发不同种类的农业巨灾保险产品,根据不同地区风险灾害种类及消费者心理,尤其挖掘未开展农业巨灾保险试点或者试点开展效果没有很好的地区,改变巨灾保险一刀切,因地制宜设计保险产品。特点创建不同形式保险中介团队。

参考文献:

  • 吴喆,刘谡.上海保险业助推现代农业转型——简析《上海农业保险大灾(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暂行办法》[J].上海保险,2014(7):7-8.
  • 许长荣.上海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7):2144-2147.
  • 王利,古洁. 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保险发展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4):211-212.
  • 赵世秀,盛英会.黑龙江省农业巨灾保险发展探析[J].商业经济,2013(24):14-15,19.
  • 姜玉琴,于晓非.关于黑龙江省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J].当代农村财经,2017(5):52-56.

[6] 宋晴晴.精准扶贫下甘肃省农业巨灾保险发展必要性分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0,27(1):99-104.

[7] 王继祖,陈瑜.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效率评价[J]. 生产力研究,2020(9):36-38,59.

[8] 孙秀清.中国区域保险差别及其效应分析[J].山东经济,2007(5):69-72.

[9] 吴祥佑.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实证研究:1997~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6):99-114.

[10] 庹国柱,李军主编.农业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 孙秀清.中国区域保险差别及其效应分析[J].山东经济,2007(5):69-72.

[12] 吴祥佑.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实证研究:1997~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6):99-114.

[13] 朱俊生,赵乐,初萌.北京市农业区域产量保险研究[J].保险研究,2013(2):76-86.

[14] 穆磊.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区域差异化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0.

[15] 盛康丽. 农业保险助推农业产出效率及区域差异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21.

[16] 周延,郭建林.农业巨灾保险风险区划及费率厘定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6):61-67.

[17] 邱波,许婷婷.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筹资标准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省级层面的种植业损失数据[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28(3):74-78.

[18] 谢家智.农业保险区域化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1):31-34.

[19] 聂文广. 中国农业保险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20] 王静,王莉晶,聂芳,等.基于聚类分析的新疆棉花生产风险区划研究[J].棉花科学,2021,43(3):15-22.

[21] 祝仲坤,聂文广,陶建平.中国农业保险区域差异的变动及成因解释——基于Shapley值分解方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20(3):241-250.

[22] 罗百英.四川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实证研究——基于聚类分析方法[J].纳税,2018(19):161-162.

[作者简介]王晓奕(2000—),女,汉族,山东烟台人,本科,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车辉(1974—),女,汉族,辽宁丹东人, 博士,教师,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