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 周洪武
行至广州南沙区凤凰大道102号,晴空下一片红墙黄瓦的建筑群映入眼帘。高大的校门上,以毛体书写的校名宣示着这所学校历史的厚重。校园内,绿荫掩映、廊桥亭榭、湖光翠影、一处一景,恢宏雅致中充盈着浓郁的岭南韵味与传统文化气息,浸润其中的师生,张扬着青春与求知的热诚,散发着如玉般温润和美的气质。如一位优秀毕业生对自己母校的形容:她的胸襟是博大的,她的视野是开阔的,她的教育目标和理念是远大的。在这里,可以遇见各种美好,成就师生的各种可能——她,便是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的广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广州外校”)。
广州外校始办于1963年,因历史原因两度停办。2010年新建复办后,成为广州唯一的市属公办外语特色完全中学。经过六十年特别是近十余年的发展,广州外校已实现弯道超车,跻身全市乃至全省一流中学。随着南沙区成为广州城市“双核”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区位重要性愈加凸显,广州外校的办学使命也日益重大。如何借大湾区建设的东风,紧跟新时代前进的浪潮,推动学校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发挥更大的区域辐射引领作用,成为广州外校党总支书记林伟洪着力思考的一大命题。
鸾翔凤集,构建人才生态“大格局”
“一所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取决于一套团结务实、格局高的领导班子,同时要有一支高素质、执行力强的中层队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林伟洪道。
林伟洪2019年从广州六中调任广州外校党总支书记,2022年7月起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如何带领广州外校这艘“巨轮”再启航,奔赴下一程山海,党政工作一肩挑的林伟洪首先抓住了人才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
林伟洪认为,校级领导要具有帅才,而作为学校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中层干部应该是将才,能够带领部门团队迎难而上、不断向前。
“学校每五年进行一次中层干部竞聘,一些中层干部会轮换到其他部门工作,而新的中层干部选拔上来后,会得到全面的指导和培训。”去年七月从德育处负责人转聘为办公室主任的郝琳琳介绍,广州外校每一位校领导都会对接一个部门,各部门涉及的学校重大活动,从前期方案制定到中期执行再到后期活动复盘,校领导都会全程进行闭环式的指导。在整个过程中,领导们会“抓大放小”,给中层干部更多空间,让大家提出并实施自己的方案。在平时和寒暑假,学校还会组织专项培训,帮助中层干部提升各方面能力。
“林书记经常对我们说,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跟得上时代发展,多学习前沿知识,各项建设都要着眼长远,绝不能只看眼前。”总务处主任曾敏提到,学校经常派中层干部到各地参会参访,学习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理念,了解前沿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前不久,林伟洪还特别邀请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为学校中高层管理团队作了一场专题讲座,开阔了大家的思维和视野,也让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更具前瞻性。
长期以来,广州外校坚持实行部门绩效考核制度。竞聘轮岗和部门绩效考核,促进了中层干部全面发展、快速成长。不少中层干部在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的同时,也成长为涉猎不同领域、熟悉各方面工作的“多面手”。一批中层干部被提拔为副校级领导干部,或者被外派到其他成员校担任校领导。
在林伟洪看来,中层干部是学校的“四梁八柱”,一线教师则是学校教学的“天花板”,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因此,广州外校不遗余力地锻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务处主任李伟介绍,广州外校严把教师入口关,注重考查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优才计划”、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等途径,汇聚了一批批全国的教育英才,充实了各学科教师队伍。今年3月,林伟洪率队到北京进行面向应届毕业生的专场招聘,吸纳了多名清华、北大等名校的硕士研究生,为学校储备了一批有潜质的青年教师。
立足区位优势,广州外校还积极吸引港澳地区的青年才俊。来自中国香港的敖靖朗,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分别就读于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数学专业,去年毕业时应聘成为广州外校的一名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吸引他来此的,除了南沙区利好的人才政策和宜居的生活环境,还有广州外校优良的校风。敖靖朗说,广州外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标准很高,且非常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例如,学校会开放所有课堂,教师之间可任意推门听课,相互交流学习;科组长和骨干教师也经常去听青年教师的课,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
围绕教师发展,广州外校制定了翔实的培养方案,包括分层培养、教科研引领、任务促成、同伴互助等七种策略,以及师德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等七项工程。同时通过开展“师德标兵”“博雅教师”“博雅班主任”等评选活动,打造了一支朝气蓬勃、爱岗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育并举,擘画多彩育人“大图景”
“为培养更多博雅兼修、中西兼容、文理兼优的复合型国际化精英人才奠基”是广州外校被赋予的时代使命。复办以来,广州外校始终以培养“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博雅学子为目标,倡导和践行博雅教育。在林伟洪看来,实行博雅教育,必须落实到五育并举上,落实到学生的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中。
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参访广州,在中山大学举办的中国青年见面会上,广州外校两名学生——周熙元、龙瑞淇作为唯一的中学生团队应邀出席,与马克龙总统进行面对面的法语交流。在其后举行的中法交流故事会上,他们演唱了优美的法语歌曲,并用流利的法语展现了百年陈皮的前世今生,讲述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这是广州外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例證,也是学校五育并举成果的展示。
作为一所外语特色学校,广州外校在大力建设英语课程的同时,开设了法语、德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五门第二外语课程供各年级学生选修。外语课程均采用中外教“1+1”、小班化分层教学。并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一批知名大学、中学签署跨国教育合作项目,引入了AP 、A-Level 和IB等国际优质课程。
得益于学校高质量的外语教学和国际化教育,现就读于高一IB(1)班的龙瑞淇,在广州外校四年的学习中让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除了法语,她还精通英语、日语,多次在大型外语赛事和活动中崭露头角,是大家眼中不可多得的“外交好苗子”。更让人称道的是,龙瑞淇还是个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女孩。去年七月,龙瑞淇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个教育志愿者项目,到增城区一所乡镇小学与小朋友交流互动。龙瑞淇被这些小朋友眼中闪过的“一丝萤烛之光”所打动,回来后,联系到自己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探讨的关于教育平等议题,她发现现在的模联活动虽然有很好的会议模式,但一些好的想法和完善的计划鲜少能够落地实行。于是,她发起了一个名为“你与行动(UN Action)”的计划,通过模联良好的会议形式,搭建行动的平台,尝试发动更多人用思考和行动助力社会上儿童的发展,保护这些孩子“眼中的微光”。
在广州外校,像龙瑞淇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有许多。这源于广州外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将“雅正德育”作为一项长期课题来做。林伟洪对此阐释道:“我们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需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学校强调五育并举、学科融合,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引导、激励学生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强健体魄,健康身心,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广州外校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走出国门,为了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里最大限度地坚持原则、为国增光,抱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广州外校在思政课程、班会课和校园文化活动中注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国际部专门开发了3C中华文化内核课程,并通过开展红色研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园等活动,筑牢学生的中国灵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体育与艺术也是广州外校着力打造的名片。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群体(全体学生、艺体兴趣生、艺体特长生),广州外校构建了系统的艺体校本课程体系。其中,结合区位优势和本土资源,广州外校开设了帆船、皮划艇、高尔夫球等特色体育选修课;组建了一支由学校艺体教师与外聘高校艺体专家组成的专业师资队伍;建立了完备的篮球场、游泳馆、健美操室、乒乓球室、健身房、乐器训练室、舞蹈室等功能教室,为学生的艺体培养提供优越条件和充足保障。如今,广州外校的艺体教育全面开花,多个艺体项目在市、省、全国级赛事上斩获佳绩,硕果累累。
劳动教育方面,广州外校同样别具特色。林伟洪介绍,学校开设有中草药进校园、手工钩花、细带刺绣、景泰蓝制作等特色劳动课程。以“中草药进校园”为例,该项目由广州外校和世界500强企业广药集团共建,涉及中草药的种植、识别、应用以及中医药文化等内容。同时,广州外校结合外语特色对这门课程进行拓展,鼓励学生用多国语言向世界讲好中医药故事。去年9月1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来广州外校视察,对这一课程予以高度评价。林伟洪还特别提到,目前,广州外校二期工程用地已规划出一片中草药种植园,作为师生的劳动教育基地。
落实五育并举的同时,立足于南沙区科学城的定位,广州外校在科学教育上也进行了深耕。学校设置了创新实验班,构建起“奥赛—强基—培优”三位一体的拔尖学生培养体系;成立了博雅少年科学院,以学科竞赛、科技比赛、选修课程、博雅讲坛和研学游学为依托,通过与高校、企业共建实验室和课程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特长和创新能力。
多元的课程、丰富的活动,使学生练就了一专多能,实现了全面发展。凭借优异的文化成绩和综合素养,一大批学子从广州外校走向了清华、北大、浙大、上交、中科大、人大、复旦、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国内外知名高等学府,并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服务于国家对外交流合作、前沿科技等事业。
师生为本,搭建有温度的“大本营”
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质的学校教育。林伟洪笃信:“一流的学校,不仅要在教学质量上领先,还要拥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氛围。”
来广州外校之前,林伟洪有着连续31年的从教经验,在中学思政学科领域卓有建树,是省内外知名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同时,他有多年学校党总支书记和市教育工会常委等任职经历,这让他不仅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清晰的认知和规划,也让他在学校各项管理中注重师生为本、人文关怀,营造有温度的教育场域。
“林书记一直提倡,让所有教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一位教师提到,长期以来,南沙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今年3月,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沙院区甫一建成,林伟洪就带着学校工会主席与该院对接,增设该院为教职工体检定点医院。同时,将中医药文化引进校园,在学校开设艾灸、针灸等课程和活动,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为师生的健康服务。平时,林伟洪也十分关注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尽己所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并指导学校工会组建文体俱乐部,开展亲子活动、联谊活动等,照顾各个年龄层教职工的需求,做好他们的“坚强后盾”。
对于学生,林伟洪和团队也始终站在学生的视角,不断思考怎样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设他们想要的校园生活。
以“食”为例。由于广州外校远离市区,学生大多在学校寄宿,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学生“吃”的需求,在林伟洪的亲自把关、指导下,广州外校食堂打造了20多条餐线,供应菜品、汤品达百种,每个月还会上新一道特色菜。让学生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同时,林伟洪还希望他们能吃出文化、吃出成长。为此,广州外校将饮食文化与全员育人、劳动教育相结合,开展了餐饮文化体验、美食烹饪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舌尖上的教育温度”。
“教育所有的指向都是学生的成长。”林伟洪认为,生本教育的溫度应体现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平台和成长渠道,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寻找自己的志趣所在。
为此,广州外校鼓励师生开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并将两者融合,形成了涵盖品德养成、文化传承、科学探究、尚美健体、生活技能等类别共计108门的博雅校本课程。同时,将每周三下午第八、九节课设为选修课时间,让各年级学生深度学习、互相交流。每隔一段时间,学校还会邀请各领域名家大咖登上“博雅讲堂”,为师生奉上文化与学术的“饕餮盛宴”;每年,更有缤纷多彩的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外语文化艺术节,让学生们尽展所长,点亮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有温度的教育还要护航学生的心理健康,聆听学生的心声。初二(6)班学生黄钰凌说道:“学校每学期给我们做一次心理测评,发现有同学表现出不良情绪,心理教师就会找我们面对面交流。此外,学校经常征集我们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反馈和评价,并以此改进、完善学校的管理和服务。”黄钰凌深切感受到,学校的每一项规则、每一个活动方案都是基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设。
融合视野,释放区域龙头“大效应”
“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不仅在于其自身是否实现了内涵式发展,还在于其是否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交融互动、促进了区域发展。”林伟洪道,广州外校在不断实现自身迭代升级的同时,也将办学使命嵌进区域发展中,通过集团化办学、教科研辐射引领等方式,带动更多学校走上优质均衡的“共同富裕路”。
广州外校教育集团成立于2019年,先后接纳广州外校附属学校、南沙区滨海实验学校、增城外国语实验中学等3所成员校。另外,广州外校增城校区也即将动工兴建。林伟洪介绍,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外语特色教育集团”的发展定位,廣州外校向每所成员校派驻3—5名优秀干部作为核心管理团队,同时以文化联构、课程联建、教研联动、活动联合为抓手,通过集团化办学管理平台、集团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与其他成员校共享资源、抱团发展。
短短4年间,广州外校的特色化办学已熔铸于集团各成员校——广州外校附属学校、滨海实验学校自创办之日起就配置了专职二外教师、外籍教师,从小学高年级起每周开设一节德语、日语等外语文化课。广州外校的艺体、科学教育等特色校本课程和资源也逐步在各成员校落地生根。今年3月,广州外校教育集团以高分通过了第二批市属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督导评估。
彰显集团化办学效应的同时,广州外校的特色教科研成果也在市、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例如,作为广东教育学会多语种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林伟洪带领学校全体多语种科组教师,积极参与珠三角地区的多语种教学教研活动,使广州外校的多语种教育教学发挥了更广泛的引领、辐射作用。又如,广州外校以正高级思政教师杜良云为代表所开展的“灵动教学”相关研究,被列为广州市、广东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获评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构建灵动课堂,培育灵气学生、成就灵性教师”成为学校和教育集团共同的办学理念,杜良云等教师受邀在省内外学术研讨会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中开展学术讲座,扩大了广州外校“灵动教学”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
除此之外,广州外校也敞开大门,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国际化办学格局。2021年、2022年,广州外校和广州外校附属学校相继被列为广州市教育国际化窗口单位培育创建单位。尤值一提的是,目前广州外校已初步建成的国际交流中心,正式启用后将作为广州市基础教育对外交流平台,并承担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引进、招收外籍学生的新职能。
凤鸣九州,龙翔寰宇。复办十余年来,一批批学子如凤凰展翅般从广州外校飞往全球各地,逐步成长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正如林伟洪所说,广州外校的校友版图是一幅世界地图。立足于广州城市规划和大湾区未来建设,广州外校将锚定全国一流外国语学校的目标鸣笛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