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华
当前,针对我国中小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频发的状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并实施了相关政策法规和举措,对减少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仅强调“问题减少”的心理健康工作,容易忽略学生积极发展的潜力。这种视角下,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集中在问题发生后的危机干预,而非勤于日常预防与促进;学校更多地赋予了心理教师“救火”的职能,却缺乏对其专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无法真正促进儿童及青少年积极、全面和充分地发展,实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所提到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心理健康关系到“全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除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减少外,还应包括积极品格、成长型思维模式等积极心理属性的全面成长。积极青少年发展观强调,每个个体都有积极发展的潜力,即使在高压下,儿童亦可与多元、“营养”丰富的环境互动,获得积极发展。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积极发展的促进,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心理行为问题,而仅干预和减少问题并不能促进积极品质和能力的发展。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应该让“积极发展”与“问题减少”并重,具体而言,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坚持促进、預防和干预有机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建立集“促进、预防、干预”一体化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日常注重学生积极品格、心理素质和能力的建设和促进,做好、做深预防工作,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消灭在“小火苗”阶段,同时,在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时能用专业方式加以干预、转介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应做好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支持工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大力推动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有效项目。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可将一些经过多年探索、已被证明有效的积极发展促进方案,尤其是那些低成本高效率、可操作性强、易被教师接受和学习的有效活动和课程,如社会情绪学习课程、心理弹性课程、成长型思维课程等,推广至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校,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教师、家长加以培训,使这些积极发展项目充分发挥作用。
创设多元积极的环境。家庭、学校和社区相互支撑的多元化、“营养”丰富的积极环境,对中小学生的积极发展和心理问题的减少至关重要。家庭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深远,家长应努力创设充满爱和接纳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爱的滋养中与更好的自己相遇;学校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应关注学生的优势和潜能,给予每个学生实现积极发展的条件和机会;社区应大力发挥自身的重要优势和作用,积极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亲子项目,并与学校、家庭协同联动,创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成长型环境,更好地促进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