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林 曲平治 何兰 杨闯 徐振鹏 常文亮 向盼来
摘要 为控制烟叶原料中的杂物,为卷烟提供纯净化的原料,本文分析了烤烟中非烟物质的种类及来源,并从树立质量意识、大田生产、收购、分选、打叶复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落实控制措施,烤烟Ⅰ类、ⅡⅢ类杂物含量分别下降86.84%~91.45%、50.59%,成品片烟ⅡⅢ类杂物含量下降50.59%。
关键词 烤烟;非烟物质;打叶复烤;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S441 文献标识号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8-0051-04
Control Measures and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Non-tabacco Related Materials
in Flue-cured Tobacco
WANG Shulin QU Pingzhi HE Lan YANG Chuang XU Zhenpeng CHANG Wenliang XIANG Panlai*
(China Tobacco Sichuan Industrial Co. Ltd., Chengdu Sichuan 610017)
Abstracts To control the non-tabacco related materials in tobacco leaves and to provide purified materials for cigarettes we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The sorts and sources of non-tabacco related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The measures such as establishing quality consciousness, field production, acquisition, sorting, leaf tobacco re-dried et al. were mentioned. By implementing these measures, non-tabacco related materials Ⅰwere decreased by 86.84%-91.45%,while Ⅱ and Ⅲ by 50.59%. The non-tabacco related materials in tobacco strips were decreased by 50.59%.
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 non-smoking substances; leaf tobacco re-dried; control measures
煙叶是卷烟工业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对卷烟品质的影响较大。当烟叶中混有杂物时,一方面杂物剔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生产成本,同时给生产加工带来许多困难,混入的金属、玻璃等杂物容易损坏生产设备[1],另一方面对卷烟质量影响非常大,一旦杂物进入卷烟成品,轻则产生让人不适的刺激性杂气,影响吸食口味,重则因为聚乙烯类物质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给消费者带来伤害[2],给卷烟品牌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要严格监控非烟杂物,确保烟叶安全。
烤烟作为农副产品,在形成片烟之前,需要经过大田生产、采收、编杆、烘烤、堆垛回潮、分级、储存、交售、调运、打叶复烤等诸多环节和过程,客观上决定了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混入非烟杂物。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严格控制非烟杂物,提高打叶复烤成品纯净度,已经成为卷烟工业企业的共识。近年来,卷烟工业在原烟抽检、打叶复烤成品投料时,时有发现非烟杂物混入现象,且呈现杂物种类广、数量多、频率高等特点。对非烟物质的控制是保证卷烟产品质量的需要,也是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3]。因此,有必要探析非烟杂物可能流入的途径,着眼全程全线管理,突出源头控制,争取将非烟杂物控制提高到新水平。
1 烤烟中非烟杂物种类
非烟物质是指混杂在烟叶中肉眼可辨影响卷烟加工和产品质量的非烟草类物质,行业俗称非烟杂物或杂物。按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划分为Ⅰ类杂物、Ⅱ类杂物和Ⅲ类杂物,生产中一般分为Ⅰ类杂物和ⅡⅢ类杂物。Ⅰ类杂物主要包括各种动物的躯体、虫卵(茧)、排泄物、毛发(如毛皮、毛发、羽毛)等生物有机体,各种油类(如汽油、煤油、机油、食用油等),农药、化肥等化工产品污染的烟叶或杂物,各类塑料或橡胶等化工制品,以及残片碎丝,如尼龙、化纤、金属物、玻璃等;Ⅱ类杂物主要包括植物纤维制品(如纸、麻制品、棉制品、草绳等),食品垃圾(如果皮、果核等),以及石头、砂土等;Ⅲ类杂物主要是指非烟草类植物,如树叶、树枝、树根、树皮、杂草、种子、秸秆、杨柳絮等。一般要求Ⅰ类杂物含量为0,ⅡⅢ类杂物含量小于0.006 65%[4]。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生产中杜绝Ⅰ类杂物,严控ⅡⅢ类杂物,力争做到杂物零含量。
2 杂物来源和含量
杂物来源一般包括2个方面,一是烟叶原料本身带来的,即烟叶生生产、采收、烘烤、成包等生产环节未对生活用品、生产资料、田间杂物进行有效隔离不慎混入的杂物;二是打叶复烤加工环节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混入的杂物。
2.1 杂物含量
近3年复烤厂烟叶分选后杂物含量的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Ⅰ类杂物含量较高的依次为尼龙绳、塑料膜及其制品、金属和毛发,含量分别为8.90%、6.50%、3.20%和1.30%;ⅡⅢ类杂物含量较高的依次为竹木杂草、麻绳和纸屑,含量分别为38.00%、19.60%和4.30%。尼龙绳、塑料膜、杂草、麻绳、纸屑等主要由大田生产带来,有些毛发、金属、尼龙绳是打叶复烤生产过程带来的。因此,杂物控制重点为大田生产和打叶复烤生产过程。
2.2 杂物来源
2.2.1 大田生产。烟叶大田生产期间,对产区田间环境卫生管理不够重视,有些产区杂草丛生,揭膜不彻底,且未集中清理;烟头、纸屑、药袋等乱丢乱弃,造成烟区污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底脚叶、烟花、烟叉、病株等未及时清理,给烤烟生产带来隐患。
2.2.2 采收与烘烤。目前,烟叶仍然主要依靠人工采收、手工编杆,烟叶采收时先放到地上,达到一定数量后再收走,这个过程中地上的杂草、树叶、地膜等杂物容易混入烟叶中,被带到编杆场地。编杆场地卫生条件不达标会存在树叶、纸屑、沙土、金属等隐患,如周边有养鸡场,刮风时鸡毛可能会被吹到编杆场地,稍不注意就容易混入烟叶中。编竿时所用的尼龙绳也容易混入,在烟叶分级时也不容易被发现。
2.2.3 收购包装储存运输。烟农分级后的烟叶一般用绳子捆扎,塑料薄膜包装,仓储条件不达标或与其他物品混堆、混放,也容易混入杂物。收购打包时,一般用麻袋包装,同时放标识牌,标识牌也容易混入烟叶中。仓储运输过程中,周边环境中的麻绳、碎布料、烟头、化纤等杂物也带来很大隐患。
2.2.4 打叶复烤过程带来的二次污染。在打叶复烤加工环节混入杂物主要因为打叶复烤企业在清洁卫生、设备检修维修、辅助材料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到位。例如,烟叶二次分选时,解麻袋片或用麻袋片遮盖烟叶时,带入麻丝、麻绳、纸屑等杂物;笤帚未用帆布包裹,笤帚苗脱落后混入;分选环境不卫生,多余的垃圾清理不及时,都有可能混入烟叶;打叶复烤除杂设备过于简单或老化或缺失,除杂效果下降,最终导致设备除杂效果不理想,同时过度依赖设备除杂,忽视人工除杂;生产现场管理不到位,除杂设备上积攒的杂物清除不及时,杂物控制意识不强,都容易带来杂物二次污染。
3 杂物控制措施
杂物是外源性的,烟叶本身没有杂物。因此,针对杂物的2种来源,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控制,核心工作有2点:一是彻底剔除烟叶原料中已有的杂物,二是全力避免二次污染,通过源头、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非烟物质的控制,提高原料利用率,确保烟叶原料质量安全[5]。
3.1 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
“善行者皆先于思”,认识不提高,行动就难以准确执行。每年烟叶基地建设时,工业企业与商业公司开展生产交流会,提出工业烟叶质量需求,双方达成共识,共同制定相关技术方案及相关规章制度作保障。通过分层、分类、分级做好非烟杂物控制知识宣传与培训,发放非烟杂物识别图,提高全员烟叶质量意识和杂物控制意识,主动加强质量过程控制,做到杂物预防人人有责。
3.2 落实清洁生产
烟叶清洁生产包括土壤清洁、育苗清洁、环境清洁、生产清洁和烘烤清洁5个方面[6]。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底脚叶、病残叶、烟杆、烟杈、烟花、烟顶、地膜、农药包装等废弃物都易混入烟叶。在烟叶生产中加强烟农的卫生管理意识,及时清除烟田内的杂草,做到“十无一度”,即无杂草、无积水、无烟花、无烟杈、无病株、无弱株、无缺株、无缺肥、无脱肥、无板结,提高烟株田间整齐度。白色废弃物是烟田数量最大的污染物,也是极易混入烟叶的杂物,是清洁生产的重中之重,及时清除烟田及周边地膜、泡沫、藥瓶(袋)、化肥袋、化纤等废弃物,要做到地膜、漂浮盘、农药包装100%回收,并对烟田进行定期清理。建立烟农主导的田间非烟杂物清理机制,全面落实清洁生产。
3.3 采收与烘烤
落实烤烟生产GAP管理,严格标准化生产作业[7],从烟叶采收、运输、编烟装炕、下杆、初分等环节严格控制,层层把关,杜绝Ⅰ类非烟物质混入烟堆、烟包。有条件的产区,推行无纺布(帆布)烟叶采收袋,做到烟叶采摘不落地,以减少烟田中的杂草、地膜等非烟物质混入。编烟和分级时,做好场地清洁,远离鸡舍、猪圈等场所,防止鸡毛等混入,切忌使用塑料、橡胶绳等编烟。确保运输烟叶的车辆清洁卫生、干燥,严禁使用塑料袋、编织袋等覆盖烟叶。推广梳式烟夹等新式编烟方式[8],淘汰尼龙绳,最大限度地剔除非烟杂物。初分后用帆布袋包装烟叶,尽量减少麻片使用,不使用塑料或橡胶材质的包装物,防止脱落的麻绳、塑料进入烟包。烟叶堆放场地要保持清洁,对于散落的烟叶清理干净后再放入原等级。
3.4 收购与仓储
烟叶收购是杂物控制的源头,更要加强杂物控制意识,把杂物控制与等级纯度控制同等重视起来。落实好专业化分级散烟收购过程控制,初分前借助光电除杂、近红外等设备对烟叶进行杂物筛查,发现杂物的烟叶由烟农自行整理,合格后再进行初分。把好烟叶预检关,发挥预检的把关功能,重点把握等级纯度和杂物情况,有效掌握含杂水平和杂物类型。做好烟叶入库质量监测,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收购站(点)质量负责人、质量总检、烟农,并记录烟叶原料基本信息(如含杂情况)。仓储场所干净卫生,避免与其他物品混堆,不同等级有序入库,分区堆放,等级之间间隔明显。
3.5 二次分选
烟叶二次分选作为卷烟企业的“第一工序”[9],是保障成品片烟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剔除杂物的重要关口。根据工业烟叶原料分选要求,配备分选场地,改善分选车间照明条件和温湿度环境,为分选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原烟解包时,先清理干净外包装,把包装物上的麻线、麻丝等杂物清掉,杜绝用剪刀直接剪,从封口处一次性解开,确保打包绳完好,以免剪碎的麻绳混入。用帆布袋将扫帚、掸子等常用工具包裹,杜绝笤帚苗掉落,有效减少杂物混入。精选时烟叶要抖散,重点挑出青、杂、霉变、糊烟叶及其他非烟物质,尤其是夹在叶片中的虫茧、薄膜等Ⅰ类杂物。挑出的杂物单独存放,并及时清理,防止二次混入。加强分选后烟叶台检力度,设置专门台检质量检验员和现场质量巡检员,建立完备的质量管控和考核措施,保证分选质量。有条件的产区或复烤企业探索人机分选除杂模式,建立人工除杂和设备除杂互补的多级除杂技术体系。
3.6 打叶复烤环节过程控制
打叶复烤是在线提高烟叶纯净度的重要工艺技术和手段[10]。烟叶进入打叶复烤环节,要加大杂物在线挑选力度,重点把控铺叶台和精选台,挑出黏连超过5片的烟块,重新抖散,确保烟叶原料所含杂物彻底剔除。根据各复烤企业的生产实际,适当延长铺叶线,增加铺叶工位,降低铺叶带速度,给操作工人留足剔除杂物反应时间,保证除杂效果[11]。挑出的非烟杂物要分类单独存放在专用容器内,防止再度混入合格的烟叶内。落地烟叶和碎片中极易混入鸡毛、麻丝、薄膜等杂物,因此处理好这些烟叶是降低杂物风险的重要手段,应进行集中输送,安排专人负责清理,通过专线进行挑选,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再回掺到生产线。对清洁工具、维修工具、生产辅助材料等进行分类定置摆放,用后及时清点,避免出现二次污染。加大生产设备检查、检修力度,对转辊筛砂、风分除杂、麻丝剔除等设备要除杂和定时保养,及时清除堆积的杂物,确保除杂功效,同时还要注意设备零件脱落带来的二次污染。有条件的复烤企业可以引进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非特定杂物的剔除[12]。
3.7 建立烟叶质量追溯和考核机制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烟叶质量追溯机制,涵盖初分、初检、质量验收、定级收购、入库成包、分选投料等环节,主要包括烟农信息、产区主检、烟叶品种、等级、重量、质量、含杂情况等具体信息,实现逐级精准追溯。做好原烟杂物水平检测,检出杂物情况分析,成品片区含杂情况报告,提高杂物源头信息追溯水平,找出杂物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攻关,提升杂物控制效果。同时,加强检查、考核力度,配套激励机制以强化现场操作人的杂物控制意识。
4 杂物控制成效分析
2021年在玉溪产区生产收购及复烤厂打叶复烤时落实上述杂物控制措施,对原烟和成品片烟杂物含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落实杂物控制措施后,原烟Ⅰ类杂物、ⅡⅢ类杂物含量均显著降低,较2019年分别下降86.84%、50.59%,较2020年分别下降91.45%、50.59%。从成品片烟来看,2021年Ⅰ类杂物含量为0,ⅡⅢ类杂物念量较2019、2020年降低41.67%,尤其杂草等ⅡⅢ类杂物剔除较彻底。由此可见,通过落实“源头控制、过程监管、结果验证”的措施控制杂物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5 参考文献
[1] 许灵杰.烤烟生产中非烟物质的控制[J].现代农业科技,2021,7(22):249-250.
[2] 刘配文,温圣贤.打叶复烤等环节中非烟杂物的控制措施[J].作物研究,2013,27(S1):51-53.
[3] 罗晓峰.打叶复烤非烟杂物剔除工艺研究[J].轻工科技,2016(3):97-98.
[4] 国家烟草专卖局.烤烟中非烟物质控制技术规程:YC/T370—2010[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5] LIU J,CHEN Z,PENG S J,et.al. Non-tobacco related materials control mode of export-oriented tobacco [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7,18(2):374-376.
[6] 李宏图,何俊龙,熊镇贵,等.绿色生态烟叶生产4个关键环节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7,7(10):34-38.
[7] 蒋志清.浅谈盘县烤烟生产中非烟物质的控制[J].农技服务,20216,33(16):22-23.
[8] 庞跃.烟夹在潘家庄站烟叶烘烤中的运用及推广[J].江西农业,2018(18):131-132.
[9] 丁俊芬.简析烟叶二次分选提高原料可用性[J].云南科技管理,2017(2):29-31.
[10] 喻继伟.打叶复烤提高烟叶纯净度的工艺技术和措施[J].低碳世界,2017(35):32-33.
[11] 李红梅,杨家华.打叶复烤铺叶组配投料环节非烟物质的控制研究[J].云南化工,2020,47(5):20-25.
[12] 张龙,马啸宇,王锐亮,等.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烟叶和杂物分类中的应用[J].烟草科技,2020,53(8):72-78.
(责编:何 艳)
基金项目 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WZ202201)。
作者简介 王树林(1982—),男,硕士,农艺师、工程师、烟叶分级技师。研究方向:烟叶生产及烟草原料評价。
收稿日期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