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及传播趋势

2023-07-10 13:28孙子涵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7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纪录片

【摘 要】紀录片的故事化通常是经历了一定的手法处理之后的创作结果,而这使得这些现实人物故事也以镜头更为精准生动、具体突出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而这种故事化手法恰当的巧妙应用恰恰也可以成为整个故事工作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关键所在。纪录片向故事化的演变既呈现射出了影视新艺术的创新生命力,同时它又能激发人们的观影欲望,在认真提炼反映真实历史故事的同时,也能使人们更加自信,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关键词】纪录片;叙事策略;传播趋势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7—035—03

纪录片传媒是促进当今广播电视新媒体时代发展中的一种重要而新生的量,纪录片虽然相比于电影故事片来说还存在着更为本质层面的主要差异,但它同样可以通过借鉴于故事片中的某些叙述表达策略来完成并表现一些内容,在还原现实故事的前提下,通过运用其他的一些创新叙事新策略,呈现更为逼真和生动有趣的纪录片。

当前,纪录片故事创作也越来越多地借鉴运用了电影文学的叙事艺术策略来进行讲故事,故事化的叙事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纪录片作者要做到讲好一篇故事,需要我们在掌握讲故事的叙事策略与传播趋势上更加多下功夫。那么当前纪录片主要有哪些叙事策略呢?

一、采用多样类型叙事方式

无论是情节比较简单的纪录片,还是故事比较复杂的系列纪录片,都有一个叙事的问题。我们在总结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画外音主叙”“画内音主叙”和“影像叙事”的三种纪录片叙事方式。这里的“主叙”,是指纪录片的文字文本的主要叙事方式。

(一)画外音主叙纪录片

画外音主叙纪录片由专人进行解说事件(故事)的起因、发生、变化和发展的。在“画外音主叙纪录片”的纪录片当中,画内音的作用是对解说词叙说事实的一种补充、证实和扩展。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就是由解说词主导,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及其发展和传承。画外音主叙式纪录片,通常适合于对文献类和重大历史题材的重现。

(二)画内音主叙纪录片

画内音主叙是指由事件人、知情者或是相关人叙说重现事实为主,以解说词叙说事实为辅,介绍事件(故事)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其过程的纪录片样式。比如《婚事》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两对农村青年从恋爱到结婚的故事,整个故事没有一句画外音,通过镜头以及捕捉原声,真实地再现了两对农村青年婚事的全过程。

(三)影像叙事纪录片

影像是一种语言,同样具有叙事的功能。在影像叙事纪录片当中,例如《北方的纳努克》就是没有一句解说词;也没有一句画内音,影片记录了在寒冷的冬天,外面飘着白皑皑的雪,一家人在这片冰冷的土地上捕鱼、狩猎的生活,依靠镜头语言记录,更加真实。影像叙事纪录片能够让人们看到更真实、更形象的将生活,更加鲜明准确。

二、采用多样化的叙事主体

一切以叙述活动为基础的表演活动,都离不开叙述主体。在影片中,叙述主体是由人称所确定。按照在故事中能否出现一名具体的“讲述人”,电影中的人物叙述方式主要可以分成名词讲述和非人称讲述二大类。在名词讲述中,按照讲述人的差异又可逐步分成第一人称、第三者称,乃至多视角名词。截然不同的叙述人称代表着截然不同的叙事身份、叙述方式和叙事视野。

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该片中七部片段的故事叙事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布局。《护航》采取的是第一人称讲述方式。从片子开端,就利用字幕向观众们讲述了故事剧情产生的时机、主角身份以及事情起因等——2015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大阅兵前夕,八一空中表演队飞行员吕潇然被委任为歼负十编队备份飞行员。电影的故事主题也因此得到了明确。但讲述者并没有站在某一位人物的角度上来讲述,反而直接站在整个故事剧情之上,以全知的角度提示观众们整个故事剧情的来龙去脉。在本片的故事中,叙述者是一位客观的存在者,在整个爱情故事中并不具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只是以客观的立场描写了主角吕潇然的儿时趣事、和男朋友的分手经过、在面临护送任务时由不悦变为坦然、以及在护航中为了协助战友们排查飞机故障甚至舍弃了参与阅兵的时机等,使观众们从剧情曲折中慢慢地体会到了主角的喜怒哀乐。

短片《白昼流星》则采用第三人称讲解故事。通过哈扎布的讲述他爹临死前的话,让观众理解了神话故事背后和影片名称中的深意。当沃德乐和哈扎布目睹着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的顺利着陆,以及太空员平安出舱之时,哈扎布的画外音再度传来:“当我们看见从天上归来的太空员,我和哥哥像变了个性,心感化成了河里的春水。我们这才知道了李叔为何要带我们到这边来。李叔说得对,我们和他们差不多,都是回乡的人。”这句画外音说明了人物的变化,也有助于读者了解叙事的内部逻辑。

除了可以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还可以采用非人称的方式讲述故事。比如《北京你好》短片,出租车司机张京好不容易获得一张奥运会入场券,原本想把此券交给女儿,但当知道男孩的爸爸是建设鸟巢体育场的施工人员时,在汶川地震中死亡,为了男孩要亲自看下爸爸所参与的施工,于是就把券交给了男孩。但这个故事并没有具体的讲述人出现,故事情节根据每一个线索,一步一步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不管采用哪种人称进行叙事,都可以绘声绘色的将故事讲好,让观众清晰明了的理解故事的发展。

三、采用多样化的叙事手法

纪录片本质层面上来讲,它是作为一种艺术的影视艺术作品,如何在实践中更合理的运用当代各种纪实艺术与叙事创作艺术手法,把故事讲好讲精彩,是评判纪录片艺术形式能否长期持续并成功生存下去的关键。纪录片电影里使用的叙事的艺术手法类型的确有很多,概括总结起来,最常见到的、运用最多的叙述手段类型主要有以下的这几种:

(1)巧设悬念。“悬念”是指观众对作品中人物、情节发展的一种期待和探究,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吊胃口”和“卖关子”,巧妙合理的设置故事悬念,也就逐步发展为纪录片工作者能讲好故事的又一大制胜法宝。设置故事悬念的巧妙方法是多种多样,如:倒叙式设悬念、疑问性设悬念、省略式设悬念、巧合型设悬念、比较性设悬念等等,央视北京和卫视纪录栏目的《档案》等就是一些巧妙的运用故事悬念方法来进行讲故事活动的几个典型的范例。毋庸置疑,善于构思巧地设个悬念地讲故事,可以从中收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2)突出了矛盾与冲突。如“戏剧的本质就是冲突”中,矛盾或冲突关系是故事构成或情节设置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了矛盾和冲突,故事情节就完全不可能进一步向前延伸推动,没有了矛盾及冲突也就注定没有故事。矛盾的冲突涉及社会的矛盾面其实很广,人与人之间、人本身与整个自然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理想社会和现实生活之间、个人生活与大时代环境之间等等矛盾的冲突面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的反差度越大,对电影观众带来的巨大吸引力效应就会明显越牵强。在拍摄纪录片时,我们要学会善于和尝试地从拍摄中一些看似相对较普通、平凡的一些普通人或生活事件或故事人物本的身上,发现这种矛盾、放大这些潜在矛盾、突出那些真实矛盾,从而能有效的增强纪录片故事作品的现实社会性。

(3)捕捉那些最真切动人的细节。细节往往都是某个特定人物动作或某个特殊事件中最细微的人或事物的体现,是最能够反映构成了某一个人物性格、事物本质特点的最小元素。如果跟我说拍摄一个纪录片是要拍一幢高楼,细节就是要拍的那些砖块,如“文章贵乎真情,细节打动人心”,那些最真实动人的细节就是在整部纪录片情节中出现的最能直接打动到我们人心的。纪录片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我们能从中用心去观察捕捉每个人物细节、发现每个事物细节,去用心努力的发现每一个个人物身上的故事或在每个事件细节背后中蕴含的最真实、最朴素、最为感人的故事闪光点。内容简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开头就已经用过了这样大量精彩的历史特写的镜头来集中展现这些文物保护修复工程的生动细节,此外,片中甚至还特地穿插出现了另外许多精彩动人温馨的温馨小故事,比如在短片故宫场景里有骑车、打小杏子、逗猫、抽烟喝酒等等,正是上述这些历史生动大细节画面和这些温暖的小故事片段的完美成功地组合,使得它能够更生动接地气,这恐怕也是使它最终能够得以迅速的走红荧幕的一大主要原因。

在总结我国电视纪录片所取得成就的同时,还需要发掘我国纪录片的传播趋势,我国纪录片的传播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文化传播与公共服务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纪录片创作具有了较高层次的教育价值、历史文献价值、文化知识传承教育价值和影视艺术的欣赏审美价值,因此拍摄高质量的专题纪录片无疑将进一步成为推广传播我国中国先进文化信息的最重要的报道方式。尤其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与公共服务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一是纪录片将会丰富电视节目的人文价值,使视听传媒注入学术内涵。二则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量越来越的大,纪录片文化出口传播形式的高度开放性、融合性,使其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品牌出口传递的一大重要形式载体,成为了中国品牌与品牌世界对话、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广的一个文化平台。三是则将是使中国国家数字纪录片工程也将会真正发展成为国家未来发展拉动教育广电与文化经济快速健康向前发展战略中新的另一种的重要技术驱动创新力量。纪录片产业于近年国内已开始是在逐渐地集中并发力,必将会迅速成为未来国家广播与影视产业结构中一个新而重要的另一个增长点。

(2)中国纪录片项目产业化经营趋势未来将有更明显。纪录片商业化发展必然意味着要真正走向国际市场,产业化仍将持续成为未来支撑全球纪录片事业可持续高速发展需要的一条重要运作方式,未来中国系列纪录片项目的国际产业化运营趋势仍将是更加明显。一是资金产业化趋势加强,将由单一的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资主体转型。纪录片制作基金、风险投资、信托等都可能成为纪录片创作投资的渠道。二是创作产业化趋势加强,这主要表现为内容生产创作环节的链条化和专业化。三是营销发行的市场化将形成纪录片发行产业,营销商、营销渠道、营销方式、营销人才将自成体系。四是在纪录片制播环节产业化的基础上,环节之间也将形成一张日益紧密的产业网络,从创意到市场都将统筹到一个大的产业链条中。

(3)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合作将越来越多。纪录片由于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属性,一直以来在合作合拍上非常谨慎,但随着市场的开放,合作合拍的呼声越来越高。一方面,合作合拍不仅可以促进人力、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也是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合作合拍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未来,中国纪录片将会在合作合拍的多个领域进行尝试,题材合拍、市场开发、制作投资、营销发行等多个环节,并按照国际标准,在技术、结构、叙事方式等方面走国际化道路。

(4)大众消费型题材纪录片发展将逐步成为今后推动我国纪录片市场发展建设的最重要战略驱动力。目前,中国主要有两大类纪录片:一类是承载宣教功能、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纪录片;另一类是以走市场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型纪录片。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未来中国纪录片的大发展必然依靠消费型纪录片的拉动。纪录片从创作融资开始,便要按市场规律运作。这一类型的纪录片将真正擎起中国纪录片的大旗,不仅带来产业上的繁荣,更要带动从艺术创作、技术创新到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全方位进步。

(5)受众将成为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开放的市场领域,任何产品只有通过消费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因此,消费者即用户成为纪录片产业的关键一环,“用户为王”将会逐步扭转目前纪录片产业创作的角度。内容与渠道等环节将成为服务受众的阶梯,而不是最终归宿。因此,在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探索中,研究受众需求必不可少,尤其是消费型纪录片,受众将成为纪录片创作生产思考的第一环节。针对受众群的细分,未来纪录片发展也将形成更加细分的消费市场。同时,观众将逐步摆脱被动的纪录片接受形态,转向主动参与,双向互动,观众也将成为纪录片的创作者,不仅是指草根纪录片中的百姓记录,而且将出现大制作中的百姓观点、百姓参与。

四、结语

随着世界纪录片市场走向的逐步国际化,纪录片越来越成为各个文明国家对外展示本国自身优秀文化风貌、传播优质文化内容价值的一项重要宣传载体。近些年,我国文化纪录片行业已经在海内外多种社会因素参与的大力推动支持下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越来越多高品质的优秀精品纪录片受到了国际市场消费者的充分认可和密切关注,在中国未来文化产业的全方位跨文化深度传播推进过程中,我国优秀纪录片更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提升纪录片自身艺术质量和打破优秀传统文化纪录片传播壁垒,实现了树立中国文化形象和推动市场化创新发展方向的一个双重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又新.新时期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探析[J].中国电视,2019(12).

[2]付海恋.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J].当代电视,2016(4).

[3]何立艳.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J].当代电视,2016(1).

[4]刘阳.浅议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中国电视,2009(1).

[5]于聪聪.浅析新媒体时代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9(3).

[6]陈丹.国产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意义[J].新闻传播,2014(3).

[7]张同道.中国纪录片的文化使命与国际传播[J].艺术评论,2020(9).

作者简介:孙子涵,女,江西科技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為纪录片创作。

猜你喜欢
叙事策略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非主流创作
略论多重人格电影的叙事策略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