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聚集事件的实验室检测及病原分析

2023-07-09 04:41李佳琪罗昱玥章兴隆刘义萍周莹冰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溶血性食源性弧菌

李佳琪,罗昱玥,章兴隆,刘义萍,周莹冰

(重庆市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0010)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具有嗜盐性,可引起人类多种不同疾病,如败血症、急性胃肠炎、伤口感染等[1]。副溶血性弧菌最早于1950 年从日本1 例食物中毒的病人粪便中初次分离得到,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在近海岸的海水、海产品、海底沉积物中广泛存在。由于海产品在运输和销售中会交叉污染,导致副溶血性弧菌在淡水产品中也被大量检出。人们摄入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会引发食物中毒,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发烧等典型急性胃肠炎反应。副溶血性弧菌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的重要病原体。2021 年4 月18 日,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医院电话报告称“某游轮出现10 余名疑似食物中毒病人”,立即赶往医院与游轮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肛拭子,留样食品进行检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研判,认为本次事件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聚集事件。为进一步了解阳性菌株的病原学特征以及各菌株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对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实时荧光PCR 鉴定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显色培养基,科玛嘉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余培养基,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溶血性弧菌血清,日本生研公司;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磁珠法),江苏硕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诺如病毒G Ⅰ/G Ⅱ双重荧光PCR 检测试剂盒、食源性致病菌核酸多重实时荧光PCR 检测试剂盒、副溶血性弧菌(tdh、trh、tlh)三重核酸检测试剂盒,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VITEK 2 Compact GN 鉴定卡,法国生物梅里埃股份有限公司;限制性内切酶Xba Ⅰ、Not Ⅰ,日本TaKaRa 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琼脂糖SeaKem Gold Agarose,瑞士LONZA;蛋白酶K,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革兰阴性菌药敏检测卡(CHNENF),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

1.2 设备与仪器

SSNP-9600A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江苏硕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股份有限公司;CFX96实时荧光定量PCR 仪,美国Bio-Rad 公司;CHEF Mapper 脉冲场凝胶电泳仪及凝胶成像系统,美国Bio-Rad 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来源

采集样品28 件,其中病例肛拭标本13 件,留样食品15 份,病例肛拭标本一式两份,分别存放于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和病毒采样液中,及时送至实验室检测。

1.3.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对采集样品进行诺如病毒和食源性致病菌实时荧光PCR 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对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等病原菌进行增菌分离培养。

1.3.3 血清学试验

取新鲜分离培养的副溶血性弧菌菌苔至含3%氯化钠的5%甘油溶液中,研磨乳化均匀,121 ℃高压1 h,4 000 r·min-1离心15 min,吸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重悬,玻片凝集检测O 抗原,生理盐水作为自凝对照。取菌苔与含3%氯化钠的5%甘油溶液制备浓厚的菌悬液,玻片凝集检测K 抗原,3%氯化钠溶液作为自凝对照。

1.3.4 毒力基因鉴定

用接种环刮取新鲜培养的菌苔于100 μL DNA裂解液中研磨均匀,100 ℃水浴10 min 后冰上放置5 min,12 000 r·min-1离心2 min,取上清液进行实时荧光PCR 检测毒力基因(tdh、trh、tlh)。

1.3.5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分离出的5 株副溶血性弧菌以Not Ⅰ酶切,沙门菌标准菌株H9812 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Ⅰ酶切,作为分子量标(marker),电泳时间18 h,脉冲时间10 ~35 s,以Gelred 染胶后使用凝胶成像系统成像。

1.3.6 药敏试验

按照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定制的商品化MIC 药敏板CHNENF 进行药敏测试,含氨苄西林、头孢西丁、美罗培南、环丙沙星、氯霉素等17 种抗菌药物,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 作为本次试验的质量控制菌株。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体检测

经实时荧光PCR 检测,所有样品诺如病毒检测均为阴性;食源性致病菌核酸多重实时荧光PCR 检测出5 件病例肛拭样品弧菌阳性,其余样品均为阴性。28 件样品进行分离培养,荧光PCR 检测为弧菌阳性的5 件样品均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其他致病菌,其余8 件肛拭样品和15 件留样食品均未检出致病菌。

2.2 血清学试验

分离到的5 株副溶血性弧菌均为O9:K44 血清型,结果一致。

2.3 毒力基因鉴定

对分离到的5 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实时荧光PCR 方法检测毒力基因,5 株副溶血性弧菌均为tdh、tlh 基因阳性,trh 基因阴性,结果一致。

2.4 PFGE 分子分型

用限制性内切酶Not Ⅰ对5 株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核酸酶切,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如图1 所示,YZFX2021-004、YZFX2021-005、YZFX2021-007 具有完全相同的带型,另外2 株稍有不同。如图2 所示,PFGE 分子分型聚类分析发现YZFX2021-004、YZFX2021-005、YZFX2021-007 的同源性为100%,YZFX2021-006 和YZFX2021-003 与 这3 株的同源性为88.89%、83.78%。

图1 5 株副溶血性弧菌PFGE 图像

图2 5 株副溶血性弧菌PFGE 聚类分析图谱

2.5 药敏试验结果

本次试验质控标准菌株ATCC 25922 药敏结果在质控范围内,表明试验结果有效。结果判定参照《疾控系统药敏判断标准-2022 修订》,药敏结果显示5 株菌株对氨苄西林中度敏感,对氯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多粘菌素 E、厄他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四环素、替加环素、头孢西丁、环丙沙星、萘啶酸、阿奇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均敏感,无多重耐药表型,5 株菌株结果一致。

3 结论与讨论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沿海地区时有发生,在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高居首位,发生频次、人群暴露规模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海产品是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污染的主要媒介。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内陆居民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逐步发生了变化。研究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数量已升至第二位,仅次于沙门氏菌[2]。实验室在5 名病例肛拭子中检出血清型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O9:K44 型,虽然未在留样食物中检出该菌,同时由于游轮方食品留样不全,不排除游客食用了游船之外的食品,可能存在携带致病菌食物漏检的情况。尽管未确定病因食品,但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判定该事件为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聚集性、食源性疾病事件。

实验室通过荧光PCR 快速筛查和常规分离培养鉴定,迅速获得了副溶血性弧菌核酸阳性结果,这一结论在后续的分离培养中得到证实,对于事件的及时处理和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突发性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中,应用快速检测方法对于及时确定病原体、开展后续事件处置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主要由毒力因子造成,毒力因子包括溶血素类、侵袭因子、尿素酶等。溶血素类包括耐热直接溶血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Tdh-elated Hemolysin,TRH),二者作用于宿主细胞表面,可破坏细胞的完整性[3]。副溶血性弧菌还可产生不耐热溶血素(Thermolabile Hemolysin,TLH),现普遍认为tlh 基因是副溶血性弧菌的特异性基因,在所有分离株中均可检测到。本实验室对分离培养出来的5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tdh、trh、tlh 基因检测,发现5株菌株均为tdh 和tlh 基因阳性,trh 基因阴性。

PFGE 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分子溯源的重要方法[4-5]。根据公认的判定标准[6],具有85%以上相同条带的菌株可认为是相同菌株。在本次事件中,分离到的5 株副溶血性弧菌有4 株菌株经PFGE聚类分析发现具有85%以上的相似性,另一菌株带型与这4 株稍有不同,提示本次事件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污染源,但未从食品中分离出相关菌株,不能判断本次事件的病因食品。

分离的5 株菌株对氨苄西林为中度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其他16 种药物均敏感,与重庆市万州区报道[7]的药敏结果相同,与广州市、浙江省等地报道[8-12]的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情况不同,与北京市、辽宁省等地[13-14]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情况有显著不同,表明耐药性除了受血清型、来源背景的影响,还具有地域差异。水产品养殖应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性变异,降低多重耐药的风险。对腹泻病人进行抗生素治疗时,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确保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游轮旅游具有旅程时间较长、人员聚集程度较高等特点,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旅行机构餐饮宴席等重点领域的日常监管,强化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食品相关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个人卫生意识,规范食品制作流程,注意生熟分开,并按要求做好食品的留样,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溶血性食源性弧菌
销量增长200倍!“弧菌克星”风靡行业,3天杀灭98%弧菌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如何有效防控对虾养殖中的弧菌病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微胶囊的制备及在饵料中的应用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放置方式的溶血性分析
养血益气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