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婉 雅,肖 龙 海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现代化”是新时代背景对社会结构转型的要求,在历史长河中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当前实际对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探索的新概括。教育作为社会系统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现代化过程是以先进的观念为指导,通过教育改革和体制创新,促使教育从旧样态向新样态转变[2]。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后发内生型的现代化,它具有自身深刻的历史逻辑。因此,为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推进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必要追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分析其主要特征,明晰当前的新议题。
在中国知网输入主题“‘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或‘教育现代化’”,并进行同义词扩展,检索发现,截至2023年5月6日,我国学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趋势如图1所示。1977年,随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3],以程锦的《教育革命与四个现代化》为开端,学界开始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问题进行讨论;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4],自此,现代化正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并与我国的教育政策、教育改革密切联系,学界开始广泛关注我国的教育现代化问题;2019年,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颁布,相关文章的发表数量达到目前的最高点。
图1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或‘教育现代化’”主题发文情况总体趋势
在现有研究成果中,学术界对该主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讨论,包括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实践历程和推进路径三个方面。首先,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上,学界探讨较多,但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总体来看,研究者们的共识是教育现代化是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如是从农业社会的教育向工业社会、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教育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性不断增长,具体表现为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个性化等[5-6]。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7]。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体现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体现中国特色[8]。其次,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历程上,一方面,受党的教育方针对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影响,学者们倾向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追溯。例如,有学者认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历程包括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追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探索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育,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致力于普及义务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致力于促进教育发展和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9]。另一方面,通过回顾实践历程,学者们认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经历了发展模式从借鉴模仿到自主探索、建设动力从单一驱动到多元推进等转变过程[10]。最后,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路径上,主要涉及“守正”和“创新”两个方面。“守正”指的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9,11];“创新”指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措施和顺应世界现代化大势的中国创举,包括通过协调策略促进教育公平、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教育等[10-11]。
第二,对具体领域的教育现代化问题的探讨,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治理现代化等。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重要路径。20世纪90年代,教育信息化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12]。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育在工具层面的简单应用,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兴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两个阶段[12-14]。教育信息化通过网络开放共享教育资源,重构学校管理评价体系,可以增强教育的公平性和开放性;通过创新多样化的学习平台,与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增强教育的创新性和个性性[13,15]。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现代化具有许多共性。例如,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素包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质量、国际化、信息化等内容[16]。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和我国的政策紧密联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为适应国家工业发展需要,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为重点;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先后提出,高等教育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前两个战略基础上,我国进一步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教育需要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发挥作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7]。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它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重要职责,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18-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职业教育支撑起我国独立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19];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职业教育也需要从扩大规模转向质量的提升,具体举措包括提高职业教育育人质量、增强社会认可度、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加快产教深度融合等[18-19]。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应用,也是教育管理的现代形态,包括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21-22]。其中,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通过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推动教育制度的完善;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效管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其主要标准包括科学治教、过程民主化、运行制度化、法治化、高效与公平并举等[23]。
综上可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主要受到党的教育方针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时代性。从1977年至今,学者们结合教育改革政策和时代发展要求,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聚焦重点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现有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在研究内容上,学界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的认识并不统一,有关讨论缺少较为科学的标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探索的主要时期和突破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24],但是学界缺少对该时期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聚焦研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重点领域的研究较为零散,各领域发展的时间不同,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缺少系统化的梳理。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研究多采用结合政策文献进行说理的方式,缺少更进一步量化的、实质性的论证。
基于国情,我国的教育变革大部分是自上而下进行的[25]。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代会”)及其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主要职责包括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等[26]。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大会报告(以下简称“党代会报告”)在我国发展中发挥着举旗定向和谋篇布局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是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时期和突破时期,因此,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届党代会报告中的教育内容为主要研究样本,在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共产党员网等权威网站和《人民日报》《求是》等官方刊物进行检索,共采集到改革开放以来9份党代会报告原文。
其后,以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结构和现有研究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理念上的特征分析为指导,依托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2,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代会报告中的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和挖掘。
党代会报告是党的工作报告,涉及我国发展的大政方针、路线和政策,是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在政治学中,依据清华大学景跃进教授的划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在结构上可以区分为三个互相支持的部分:“价值—信仰部分”(关于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的关怀和主张)、“认知—阐释部分”(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形成的关于“必然规律”的理论学说)和“行动—策略部分”(在前两者基础上形成的动员、指导和组织成员行为模式的意识形态)[27]。其中,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认知—阐释部分”相对稳定,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价值—信仰部分”和“行动—策略部分”是随着社会实际的变化不断发展的,这与现代化的时代性特征是一致的。
现代化的时代性特征决定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但总体上,教育现代化指向的是教育发展的高水平形态,包括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全方位的现代化[28]。在关于我国教育现代化基本特征的已有研究中,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价值—信仰部分”相对应,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现代化在理念上表现为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生产性和社会性、个性性和创造性、多样性与差异性、信息化和创新性、国际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法制性八个基本特征[2];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行动—策略部分”相对应,孙绵涛教授指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涉及教育质量政策、教育体制政策、教育经费政策以及教师政策四个方面[29](具体含义见表1)。因此,本研究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中的“价值—信仰部分”和“行动—策略部分”分别归结为“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一级维度),以顾明远教授和孙绵涛教授提出的有关内容进行填充(二级维度),最终构建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容的基本分析框架(见表1)。
根据基本分析框架中的一级维度“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本研究确定了9份党代会报告中教育内容的范围,如报告中的经济和文化领域中涉及教育理念的内容也被包含在内。
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首先,借助NVivo 12的自动编码功能,明确不同时期的高频主题词,初步了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整体趋势;然后,根据基本分析框架中的二级维度,借助NVivo 12对文本进行手动编码,通过内容分析和频次统计,归纳每一维度中的高频内容,从而确定分析框架的三级维度;最后,剔除出现频次为0的二级维度“科学性和法制性”(党代会报告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科学性和法制性”的体现,但是具体文本中没有直接呈现),其余二级维度、三级维度及其出现的文本数如表1所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时代对科技和人才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其地位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历届党代会报告中,教育内容在报告全文中的篇幅比例相对平稳上升。包含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的宏观教育内容,从党的十三大报告的2.99%较平稳地上升到党的二十大报告的11.82%;以较具体的教育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微观教育内容,从党的十三大报告的1.47%逐渐上升,在党的十七大及其之后的党代会报告中的占比维持在4.10%左右(见图2)。
图2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代会报告中教育内容篇幅占比
第二,涉及教育内容的领域不断增加、细化,从经济建设领域逐步拓展到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其中,在党的十二大至十三大报告中,教育内容主要出现在经济建设领域,强调通过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在党的十五大至十六大报告中,教育内容延伸至文化建设领域,通过教育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知识水平,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七大至十九大报告中,我国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将教育内容主要放在了社会建设领域,注重教育对提升民生福祉的作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内容直接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1]为标题,成为独立领域。总体来说,党代会报告关于教育的内容、功能的阐述不断得以丰富,教育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见表2)。
表2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代会报告中涉及教育内容的领域统计
在明确教育地位变化的基础上,本研究借助NVivo 12对主要词频进行统计,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最终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分为三个阶段(见表3):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劳动者素质教育阶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阶段、以创新人才培育为目标的高质量现代教育发展阶段,分别对应党的十二大至十四大、党的十五大至十七大、党的十八大至二十大三个时期。
表3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三阶段文本编码统计
1.阶段一: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劳动者素质教育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为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2],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33]。因此,这一阶段,教育成为提升劳动者素质、加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1)教育同科技、农业统筹结合,注重对职工、农民、军队、干部等不同社会群体开展教育。其中,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是重点。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显示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和在校学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学生人数的比例,均已超过50%”[33]。(2)教育内容在技能教育之外,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34]、道德教育[30]、理想教育[30]、现代史教育[34]、法制教育[35]40、国防教育[34]等,致力于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提升人们投身现代化事业的热情,振奋其创造精神。(3)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33];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以及民族地区教育、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2.阶段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
大力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经济发展以“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战略[36],教育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1)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在致力于义务教育全面实现[37]的基础上,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1],并鼓励各地区依据实际办学,培养多规格人才。(2)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教育科研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一方面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之间的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36];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办学[31],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33],提升办学水平。(3)开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优化教育结构。关注农村教育[31]、民族地区教育[38]、特殊教育[38]、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8]等问题,教育公平迈出了重要步伐;同时,致力于发展成人教育[36]、教育公益性质[38],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到21世纪,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37]。(4)随着互联网的接入,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33]开始浮现。
3.阶段三:以创新人才培育为目标的高质量现代教育的发展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教育现代化进入以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国际形势日益复杂,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创新驱动发展成为经济建设的要求[39],教育、科技和人才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我国需要发展以培育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教育,从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成创新型强国。与此同时,高质量教育发展目标也要求我国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凸显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
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1)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第一,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人民对教育需求的多样性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要求,基础教育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求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求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40]。第二,为培育高技能创新人才,教育体制更具活力,包括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推进职普融通,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1],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等。第三,在提升质量的目标导向下,我国开始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20]。(2)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国更加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9],主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其融入各学段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体系各方面[41],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3)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的水平迈上新台阶。教育普及水平从义务教育阶段推向高中阶段,关注学前教育[38]、现代职业教育[39];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渠道[42],终身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在此基础上,我国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强调合理配置教育资源[39]、完善教育评价体系[1]等。例如,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我国80%以上的县(市、区)实现了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4)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教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其内容涉及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37]。
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一以贯之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教育理念,包括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国际性和开放性;第二,一以贯之但是发展较多的教育理念,包括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第三,后期提出并不断发展的教育理念,包括个性性和创造性、信息化和创新性(见表4)。在教育政策方面,教育质量政策、体制政策的篇幅较多,教师政策和经费政策相对较少(见表5)。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关注的变化在党代会报告中的体现如表6所示。因此,本研究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归为三大方面,即教育目的注重国家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双优先”,教育质量强调全面发展、德育为先和能力为重并存,教育体制是在推进教育普及的同时致力于塑造公平而有差异的教育结构。
表4 9份党代会报告中教育理念内容矩阵字码编写查询结果
表5 9份党代会报告中教育政策内容矩阵字码编写查询结果
表6 9份党代会报告中教育结构相关表述统计结果
教育现代化具有双重属性,“既为国家发展奠基,也为个人成长助力”[43],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生产力较不发达的情况下,需要依靠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推进国家现代化,即知识经济的过程[44];第二阶段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自身的解放成为社会发展共识,要求通过更加多元和个性的教育来实现人的现代化[45]。
在9份党代会报告中,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基本是一以贯之的,党的十五大报告之后,“个性性和创造性”开始出现(见图3)。原因在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通过教育的劳动力生产和科学技术扩大再生产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即为满足社会各类人才需要,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且尤其注重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如党的十二大报告强调,“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除文盲在内的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35]1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倡导高等院校要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36]。再到后来,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也不再局限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1],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为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增加了更多的创新人才支撑的可能性(见表6)。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教育目的更多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但是我国始终重视人的发展问题。例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46];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4]。从党的十五大报告开始,“人的发展”这一教育目的在党代会报告中直观地呈现出来,具体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例如,“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6]首次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被提出,并在之后的党代会报告中不断延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相比于以往单一地强调技能在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提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31],突出社会实践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的重要性;而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始,主要的教育内容开始出现在社会建设领域,并且,以往重点强调的劳动者职业教育也开始转变为以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就业创业教育,如“加强就业观念教育”[38]等;最后,如表6所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二十大报告中关于职业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的发展出现调整,其重要原因包括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个性化培养[28]。由此可见,国家发展与人的发展都是重要的教育目的,两者互为优先。
图3 教育目的相关主题编码统计
与教育目的的发展紧密联系的还包括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终身教育发端于成人教育运动,并始终以此作为优先发展的内容[47],因此,在党代会报告中,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与“生产性与社会性”的发展逻辑较相似,关键时间节点也很相近。具体表现为,在9份党代会报告中,终身教育首次出现于党的十三大报告,当时强调对劳动者开展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30],并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鼓励劳动者自学成才[34]。而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后,终身教育开始打破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功能,开始转向对社会文化建设和人本身的关注,在单一的时间维度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维度,强调“教育公益性质”[17],努力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28]和全民终身学习[1]的制度环境,提倡教育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人类共同的幸福生活创建中的作用。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出现也推动了终身教育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学习的时空,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致力于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基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发展“双优先”的教育目的导向,我国教育质量强调全面发展、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并存。其中,“全面发展”是促进人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从党的十五大报告开始,我国开始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36]。之后,党立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与丰富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拓展到了美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拓展到劳育。但是,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仅提全面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强调德育为先,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基本方向和保证。因此,在“德智体美劳”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德育的重要地位也得到了凸显。具体表现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了“德育为先”[38],并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开始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9],要求将其贯彻落实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德育的内容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41]。在此基础上,受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的影响,教育需要培养专业技能突出的人才,从而促进学习者更好地适应社会,也为国家提供大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41]。具体表现为,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我国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31],要求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在“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基础上强调“能力为重”,培养学习者适应未来发展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39]。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国也开始注重自主培养人才的能力提升,内容涉及学校课程教学政策、教师政策、教育管理政策以及教育信息化等主题。在学校课程教学政策方面,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始,党代会报告中关于学校课程教学的内容愈发丰富,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管理、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内容,并要求学校教育向社会开放、向产业开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育人机制。在教师政策方面,我国始终坚持在全社会培养尊师重教的风气[36],并注重教师的专业水平,如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34];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德育为先”较为一致,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我国开始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具体表述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31]。在教育管理政策方面,为提升教育质量,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大力提倡“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30],也是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始,我国有意识地开始规范社会兴办教育,例如,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相关内容表述为“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1]。最后,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教育信息化的相关内容最早出现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当时,信息化主要表征为文化建设中的网络环境建设,要求“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31];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始,教育服务业态开始出现于党代会报告中,要求发展远程教育[38];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则以教育数字化为目标[1],主张建设智能化校园[28]。
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普及是我国一以贯之的目标,我国的教育普及水平也是不断提升的。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我国的目标是“在一九九〇年以前以多种形式基本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35]33。之后,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开始出现“增加教育经费”[30],在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也“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34]。党的十五大报告开始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36],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31]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普及教育的学段在向上发展的同时,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始,我国也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普惠发展(见表6)。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48];《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49]。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1]。
与教育普及同时推进的是教育公平问题,在我国,教育公平是以教育普及为主要内容的起点公平(或称“机会公平”)为主,后逐渐增加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内容。具体表现为,从党的十五大报告后,我国开始从教育普及逐渐转向注重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1]、区域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36],包括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38],均衡城乡教师资源分配,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向全社会开放,致力于让每个人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国开始强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38],完善教育评价体系[1],致力于提升结果的公平。
当教育发展到普及化阶段,“公平而有差异”就会成为现代教育结构的重要追求。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我国构建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33]。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化,为满足个体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如表6所示,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始,我国对职业教育定位、高中教育类型、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要求,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有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教育结构趋向多样化,也更具活力。
综上可知,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三大特征实际上是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双优先”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质量的具体目标必然具有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双重导向性,要求全面发展、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并存,而为实现这些教育目的和教育质量的具体目标,作为重要实现途径的教育体制必然要在保证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普及的同时,塑造公平而有差异的教育结构,从而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并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目的、教育质量、教育体制的现代化是共同推进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我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我国教育从应对外部需求强调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的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依据内在要求强调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发展。今日中国的教育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依托上文分析结果,解读最新党代会报告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定位和创新之处,能够找准当前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起点,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向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期”[50]。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提高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地位,并强调了三者之间的联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提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内容主要在民主性和公平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质量政策三大方面深化了我国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推进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在“民主性和公平性”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教育普及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在教育公平方面,更加注重过程性公平和结果性公平,如提出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在“多样性和差异性”方面,在以往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对高中阶段学校和职业教育提出要求,提倡“推进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在“教育质量政策”方面,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具体包括“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推进教育数字化”[1]。
当前,在世界舞台中,我国教育规模竞争力指数在绝对数量上居世界第一[51],教育竞争力水平处于世界主要国家第二等级[52]。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后发国家,我国在教育现代化上形成了中国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一个范例[5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教育应在秉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1.扎根中国大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
作为教育发展的高水平形态,教育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些普遍性的特征,但是,如何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顺利实现转型是没有现成答案的。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成绩说明,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教育发展中的正确性,我国要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积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高效推动教育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坚持国家发展和人的发展相融合,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我国的教育目的同时注重国家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一方面,面对当今时代文化多样性日益加深,我国要坚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育人全过程,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开展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建立文化自信,主动将人生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从而实现个人的发展和国家发展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当前国际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发展,创新处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我国教育应注重培育学生独立自主、唯实求真、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锤炼善于斗争的过硬本领,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和担当者。通过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塑造,培养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的教育现代化[5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教育要以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育为导向,融合科学高效的教育治理方式,促进教育结构多样性发展,构建具有活力的教育体制。例如,高等教育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在教育质量方面,我国要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培育高素质教师,让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教育评价方式。在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方面,需要在教育普及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教育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公平,促使整个教育体系形成良性的循环。最终,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三者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