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热点
在乡村振兴路上,有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正在带动农民发家致富。他们心系农村,情系农业,凭借自己扎根农村多年练就的劳动生产技能,在振兴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热点1】
“土专家”在田间显身手
如今,众多“土专家”把农业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产业体系引进偏远山村,把科技服务带到群众家中。
在澧县梦溪镇彭家场村千亩柑橘基地,“土专家”胡益手把手指导果农埋施冬肥。他说,打理好自家的果园,帮助村民种好果树,柑橘丰收,全村人增收致富,“土专家”同样大有可为。
临潼区种富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原为了提升合作社农民的种植技术,摸索出一条与传统农业不一样的路子。“我们有物联网控制中心、气象观测站、各式节水灌溉设备。以前长满荒草的地也能长出‘致富粮。”苏原说,“如今,靠着科技种田,管理精细了,出力变少了,产出更多了。”
◆解读
手里有本事、身上有绝活儿的“土专家”足迹踏遍乡村田坎,将实验室建到田间地头,让技术长在“泥土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就像种子一般,在大地上生根发芽。
【热点2】
4名“田秀才”“托起”万亩粮田
从郑州出发,沿着京港澳高速一路向南行驶,广袤的绿色麦田映入眼帘。这片高标准农田有一个“智慧大脑”,气象、水质、墒情、苗情、虫情“一屏统揽”。刘亚辉、台晓林、王仲琦、王英凡这4名“田秀才”通过物联网控制着250多个自动化喷灌设备和墒情、虫情等智能终端,浇地、施肥,手机一键管控。3月,正是“一喷三防”小麦春管关键期,他们4人每天早晚实地巡田至少两次,一周两次使用无人机巡田,查看小麦长势。“麦垄之所以这么直,是因为使用了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提前规划好线路,全程自动化播种。”刘亚辉说。
◆解读
如今,高素质农民这个群体,已经在农民群体中占据了一定规模,这些“先行者”“带头人”,正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活跃“因子”。
【热点3】
让“土专家”成为“金名片”
2023年4月20日,武汉市首批乡村农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结果正式出炉,68人成为首批获评职称的“土专家”,其中7人获高级职称。
获评武汉市乡村农业技术高级职称的秦银华在黄颡鱼、银鳕鱼、太阳鱼等名特鱼类养殖方面技术水平高超。在她的带动下,基地周边300多家养殖户形成总面积达3000多亩的规模化养殖基地,渔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
37岁的曾向朋也获得了武汉市乡村农业技术高级职称,是此次获评高级职称“土专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作为回乡创业的退伍军人,他创办家庭农场时,特别善于学习、吸收、融合智慧农业、综合立体养殖等创新技术,以黑山羊养殖、经济鱼养殖、水稻种植为主开展种养循环生产,经营面积100余亩,年收入180余万元,家庭农场发展成员28家。
◆解读
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人才支撑至关重要。职业农民有了“金名片”,他们更加顺利地在农村大地上穿梭,加强联系、频繁沟通、疏通堵点,不断活络着“三农”的血液。农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已经用行动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唯资历”三大壁垒,将论文写在了田间地头的丰收果实里。
【热点4】
“乡创客”让乡村变成希望田野
栗峪口村“乡村会客厅”的建造者王绘婷是一位“乡创客”。曾求学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后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取得城市规划博士学位的她带着自己的团队,將栗峪口村内的废弃石粉厂改造成了咖啡、餐饮、书屋、文创展销、公共服务等不同功能的乡村会客厅,让乡村的业态变得多样化。在“乡创客”沙龙活动中,她分享道:“用艺术为乡村赋能,以艺术点缀乡村建设,用行动让艺术在山村扎根,以一个会客厅激活一个乡村,推动整个村子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解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乡创客”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曾行走在都市、校园,归来时,用自己的方式让乡村变成希望的田野。青年“乡创客”深耕农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各方观点
乡村振兴,要有“田秀才”也要有“乡创客”
◎王石川
乡村振兴,需要“土专家”,需要“田秀才”,也需要新农人,特别是那些学历高、能力强、接地气、干劲足的“乡创客”。应该说,这些人在城市里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也取得不小的成就,但是他们选择回到农村,与责任有关,也与情怀有关,因为他们深知乡村更需要他们,他们在乡村更能挥洒才华。
乡村需要人才,需要一批批可堪大用的人才。而要吸引到更多优质人才,则需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需要更有效的制度保障,需要更精准的制度激励。一个细节是,眼下,很多地方都为“田秀才”评定职称打通关节,有的“田秀才”评上了高级职称,这对他们是个很好的激励作用。
乡村舞台广阔,但要干出成就并不容易,也不轻松。对于立志返乡创业的“乡创客”来说,既要保持热爱,也要脚踏大地,乃至做好失败的准备。很多“乡创客”之所以干出名堂,是经过了一次次摸爬滚打,品尝了失败的苦涩,百折不回,勇往直前,才最终有所成就。从这个角度看,返乡创业,光有高学历还不够,还要敢于吃苦、勇于创新、善于挑战自我。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向乡村,他们身上具备“土专家”的专、“田秀才”的才、“乡创客”的创。兢兢业业沉下来,踏踏实实干下去,则斑斓青春可期,乡村振兴可期。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5月22日)
厚植“田秀才”脱颖而出的土壤
◎徐 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新形势下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呼唤更多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现代农业从业者,需要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农民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依靠技术、专业知识逐梦乡野,助推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远眺千里沃野,会经营的“村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善研究的“土专家”……他们在农村的广阔土地上挥洒汗水、播下希望、贡献智慧,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有的通过网络直播,推动当地农产品销售;有的引进现代种植技术,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越来越多“田秀才”“土专家”的出现,让广大农村有了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广袤乡村,潜力无限。随着农村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将会有更多“田秀才”脱颖而出,有更多的“新农人”扎根落户。期待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提升本领域的专业技能,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经济日报》2022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