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导入
利用AI绘画技术创作的《太空歌剧院》在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的美术比赛上获得第一名的新闻“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知名艺术家发觉自己的画作在并未出售版权的情况下被“喂”给了AI,导致自己的技法、画风被随意“剽窃”。无数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悲呼“AI杀死了艺术”,接着开始了他们的反对和维权行动。
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层出不穷,争论和驳斥屡见不鲜。我们应当如何看待AI对人类的冲击?又当如何应对这样的冲击?
佳作展示一
AI绘画本质欠缺人文价值
◎张 璐
近年来,AI绘画技术狂飙突进,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它似乎正摇旗呐喊着,向人们宣告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来临。但是,我们必须看到,AI绘画虽然速度快、效率高,但缺乏自主性、独创性,AI绘画本质上是欠缺艺术和人文价值的“空心画作”。
“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绘画是艺术家感受世界的方式,也是他丈量生活的工具。绘画的最终意义是回归情感表达,传递自我的感情,体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AI绘画永远无法触及的地方。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想,这句话放在绘画艺术领域也是一样的,每一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独创性,但AI没有自己的独创性,也没有自己的情感表达,因为AI仅仅是人工智能。所谓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一种延伸,先有“人工”,再有“智能”,没有“人工”,何来“智能”?换而言之,没有艺术家的风格、技法的加持,AI绘画也就无法进行。
虽然艺术品的界定是模糊的,但AI所进行的功能性绘画生產出来的作品无法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价值。“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艺术家的创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也伴随着不断的自我思辨、自我批判、自我更新,其人文价值早已超过了绘画本身,成为艺术家的心血和精神的结晶,这是AI绘画无法实现的。
“人类不是分毫不差、算无遗策的工具,而是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的独特生命。”由道德、文化和情感交融所铸就的,才是人类无可比拟的价值。而正如人工智能领军人物李飞飞所说:“机器没有独立的机制,机器的价值是人的价值。”机器的价值应该归属于创造它的人类,而人类除了创造机器以外,还具有更多的AI无法实现的独特价值。
没有什么能瓦解人的灵魂和创造力,我们相信AI也无法瓦解和取代人类绘画的人文价值,无法与人类绘画同台竞争。
当不可逆的AI浪潮来袭,我们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别让科技凿空了文化,消解了我们生而为人的独特价值。
佳作展示二
以AI绘画,拓艺术之园
◎尤锦茹
AI绘画的兴起,意味着AI技术的触手伸向艺术领域。AI绘画的出现,是推动“艺术向未来”,还是导致“技术杀死艺术”?分析AI绘画引发的艺术观的变革,也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是关于创作主体认识的问题。《太空歌剧院》获奖,事后人们发现,此作是游戏设计师杰森·艾伦运用AI绘画软件绘制而成的。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太空歌剧院》真正的创作者是谁?目前大多数AI绘画采取多模态预训练模型,以该运作逻辑来看,一幅作品背后会有多方创作者:数据库原画的作者、技术创造者或运行者,乃至AI本身。目前,AI绘画中的主体性问题分为两种观点,一为“人类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单一主体”,二为“人工智能与人类创作者是共同创作主体关系”。我们可以看到,AI新主体引发了竞争、挤压、争夺,带来了绘画创新、人机合作新模式。这些都表明AI绘画将改变、丰富艺术的创作主体,产生新的创作模式。
其次,AI绘画成为创作主体后,其创作会引发对艺术的重新定义,艺术的概念被重新审视,艺术认知的园地被再度拓宽。当人们惊叹于眼前一幅精妙绝伦的画作,而被告知这出自于AI绘画时,往往无法接受这样触动人心的画作来自于AI绘画工具冷静、科学、全面的计算分析。得到真相前人们高声赞美着“这就是艺术啊”,知道真相后人们会说:“这不是艺术。”但,我们究竟如何判定艺术呢?它的创作主体吗?松鼠执笔作画是艺术吗,小猫点墨画脚印是艺术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艺术吗?大多数人会认为是的,而到了AI绘画这里,人们往往很难像判断前者那样轻易给出回答,原因何在?或许是因为人们认为AI绘画缺少生命,缺少偶然性的美感,缺少情感,缺少自我。如果说生命、情感、自我属于人类绘画背后的核心,我们或许也该尝试理解AI绘画新艺术背后的另一种核心。
艺术创作或其源头不一定都出于感性的灵魂与偶然的浪漫,人类艺术也是如此。绘画艺术内在的推动力并非单纯是灵感、天赋、情感的叠加,绘画也可以是严谨的、精密的、一丝不苟的,艺术学原理就包括结构、节奏、美学等,当AI绘画用它独有的算法对此类要素进行分析、勾连、得出结论,而后根据它的算法进行创作时,或会产生新的可能——新的绘画形式、结构,而这或许会反过来启发人类。由此看来,AI绘画也能成为艺术。
假如有一天我走进画展,看见又一幅《太空歌剧院》,即使我知道它是由AI绘制,我仍然会去欣赏它。人类与技术,也能共创艺术之无限,拓宽艺术之花园。
佳作展示三
AI绘画与人类艺术,于激流中共存生长
◎方钟幸子
当科技碰撞艺术,机械理性与人文情感孰胜孰败?近年来,AI人工智能技术异军突起,使得AI与人类碰撞不断,而AI绘画更是引起轩然大波,一时议论纷纷。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AI绘画的确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新变化。不难发现,对于AI绘画持支持态度的一方大多较为注重生活、经济等的技术层面;而这些技术也成为了攻击与反对AI绘画一方的手中矛,这方则大都属于社会与艺术层面。巨大的矛盾冲突冲破艺术圈层,技术还是艺术?这是一个问题。
然而,技术与艺术从不是非黑即白、你存我亡的关系。当前人类面临的真正课题,并非从技术与人类艺术中择其一,而是如何使两者于纷争中共存共长。雕刻一个新灵魂之前提,是拥有自己的灵魂。AI绘画诞生的基础之一,便是人类艺术家的创作。“自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人类所创造的艺术,从废土中生出意义。艺术对于人类生命体而言不可或缺,对AI智能实现真正智能更不可或缺,只不过前者源于精神滋养,而后者终于资料分析。若是单纯认为因科技高地上艺术无路而将自我创作断绝,AI绘画也会停滞。毕竟AI也是通过不断“学习”来绘画的,需要无尽的人类艺术数据才能够不断进步。
另一方面,AI绘画促进人类社会与艺术的进步,对于人类的创作同样也可以起重要作用。人工智能这一科技化、机械化的电子网络,其实早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AI绘画似乎首次真正触犯了人类引以为傲、以此区分自己与动物的火种——情感思维与文化艺术。随AI而来的对于人力成本的节约与经济效益的扩大,不仅掀起了人类社会一直以来掩盖未揭的障目叶,更督促着人类尽快采取措施、行动解决知识产权与法律伦理问题。
若将人类艺术比作感性,而将AI艺术比作理性,只有当感性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诞生理性,而理性又不断丰盈着感性,AI绘画与人类艺术如同相互映照的双生玫瑰,共存共长。舍弃或许必要,却并非必然。无论AI绘画或人类艺术,也许都存在着应继承和抛却之物。我们所舍弃的,只是腐烂的枝叶,而盛放着的玫瑰,永世不会凋谢。
【本版作文作者为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三年级学生,指导老师:陈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