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辰
6月7日,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信息:“来中央美院看毕业展的很多观众抱怨:1.排队;2.看不懂;3.退票”,引得很多朋友留言,主要是针对“看不懂”发表了意见,认为看不懂是常态,需要不断接触这些年轻人的艺术,慢慢地就理解了,看懂也是需要学习的,而且艺术也不是一看就懂的一件事情。
当然,“排队”说明来的人多,毕业展大家都觉得要来看一看,无论是一种时尚,还是一种打卡,都是很明确的事实:看展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来看展的观众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学习艺术的学生,也有艺术机构的人,他们来看的心态和目的都不一样。对于我,作为从事美术教育和艺术策展与批评的人,看的角度和思考的出发点肯定也不同于其他观众。
由于在美术馆工作,每年的毕业展都在美术馆举办,所以近距离、密集地观察这些年轻学生的毕业作品,以及他们毕业后的去向和成长,这样,我的观察就不是单一年份的一种观看,而是连续多年的一种纵向比较。甚至说,这种观察可以粗线条地描述美院教学的变化。
十几年前,毕业展也很丰富,但没有今天这么热闹;这个热闹包含了现在的美院教学在专业设置上更加多样化。从毕业作品的类型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采用新的媒介的作品越来越多,如视频类作品、电动感应的作品、数字化的视频越来越多;制作大型物品类的作品也多了起来,这说明进入美院学习的学生已经非常自然地选择新媒介来创作作品,对于物品类创作习以为常。关于这一点,可以说现代艺术教育的成果,即艺术不再仅仅是平面地表现,可以是立体地呈现任何想法。在校学生也会在每年的毕业展上学习艺术,看到他们的学长们的创作路径和方式,受到课堂之外的启发和领悟。这种毕业展的教学意义应该说是非常巨大的,也是影响广泛的,甚至也会有学生效法之前的毕业作品,但不敢类同。学生从入学到自己毕业,可以连续看到三届的毕业展,如果他们足够有心,一定会发现自己要选择的方法和语言。这需要他们细心地观看,也要与同学讨论,这一点特别重要,向同龄人学习远比向前辈学习重要。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快节奏、大数据的时代,同龄人善学可以获得大量鲜活的新信息,特别具有鲜活性和时间性。艺术追求的就是创新或新的特点或多一点新的东西,这是时代所致,也是美术史关注青年艺术的出发点所在。所以,看中央美院的毕业展,也善于发现那些新的东西,看到这里面透露出的年轻人的一种新的想法和表现,也许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新代表了一种时代的特征。
总体上,这几年的毕业展的气息是新颖的、新鲜的,足够激发视觉回荡,同时也引发思绪上的涟漪,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看不懂”的地方。来看毕业展,不仅是来看那些看得懂的艺术,也要发现、遇到那些看不懂的东西,这才是有意思的地方。越是发现很多东西不懂,说明创新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是好事情,也是好现象,说明现在的年轻人思维活跃,不墨守成规。
另一方面,对毕业展也有批评意见。比如,绘画上特别抢眼的作品不多,也还是有毕业作品看起来和老师的相似。学习老师的风格语言没有问题,也没有错,但作为创作,还是要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和综合驾驭能力,这一点是多年来教学上在改变的地方。但是如何教学绘画实际上比教学新媒介材料要难得多,它的高峰太多、太密,很多时候,学生不知选择,學习绘画成了惯性,而不是自觉性或反思性。说绘画不要技巧,那是误人子弟;但一味地学习单一技巧也会带来弊端,即没有个性,或没有鲜明性。在这一点上,学生应该多学习整体的绘画领域中的语言发展与变化,反思与反省绘画语言是与自己对时代的感悟感受有关的,给学生的独立选择比遵从要难,让学生多些自我比乖巧要难。当然,人们总是期待非常突出的绘画新秀出场,总是希望他们一举成功。事实上,这做不到,他们需要磨练的地方太多,需要经历的东西还没有开始,对毕业生的毕业作品的苛求不能太过,要对他们多些等待,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证明自己的努力和突破。从实际上说,这些年来,那些坚持创作、不断受到社会资源鼓励、支持的青年毕业生都渐渐地成熟起来,他们的艺术与毕业时候的作品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这方面的案例非常多,也说明了越是多样的教学和宽松氛围,越是能激发优秀的学生成长,也越是能够在毕业后在社会的大浪里磨砺成有建树的艺术家。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