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放炮

2023-07-06 01:13刘庆邦
中国美术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坠子堂叔放炮

从1951年到1970年,我在河南老家的农村长到19岁,这个过程使我记住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难忘的事情,特别是每年都有一系列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记忆点。像以前过年时的放炮,回忆起来歷历在目,就很有意趣。

在我们老家,过年时有四样东西必须买,一是柏壳子香,二是黄表纸,三是红蜡烛,四是炮仗。烧香敬神灵,点纸祭祖宗,闪闪的烛光是为了烘托过年的喜庆气氛。那么放炮呢,则是为了驱除邪魔、庆贺新春,也有对外宣告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意思。

我们那里把赶年集购买过年用的物品说成“办年货”,其中我最关心的是母亲买炮没有。每年祭灶节之前,母亲就及时把炮买回来,有一挂鞭炮和一盘散炮,鞭炮是50头,散炮是30枚。不管是鞭炮还是散炮,每个炮外面都包有一层薄薄的红纸炮皮,看上去红红火火的。

小时我爱放炮,但并不懂大人们所赋予的过年放炮的多重仪式般的意义,只是爱听炮响而已,觉得放炮好玩儿而已。

堂叔家在我们家隔壁。我注意到,堂叔家每年买回的炮都比我们家多一些,鞭炮至少有100头,散炮估计有50枚。特别让人眼热的是,堂叔每年都要买三门大坠子。大坠子腰粗体壮,以一当十,威风凛凛,十分霸气。一般的散炮,炮顶只栽一根捻子,而大坠子呢,每门炮的炮顶都栽有三根捻子。大坠子也叫开门炮,是堂叔家专门为大年初一起五更时放开门炮预备的。

这年的大年初一还不到五更,堂叔放的第一声开门炮就把我震醒了。炮声惊天动地,比夏天打的炸雷还响。不用说,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都醒了。堂叔在过年时率先放响的开门炮,也有“开门”的作用。

等堂叔所放的三声炮全都响过,我才摸索着穿衣起床,履行为我们家放开门炮的义务。年初一月亮隐退,天总是很黑,我摸到放在抽屉里的炮,把炮装进口袋里。到门外我用香火把炮捻子点燃后,不是把炮扔在地上,而是抛向空中。炮捻子在上升过程中闪过一道细碎的火花,炮随即在夜空中炸响。炮炸响时开放的是一朵大花,有漆黑的夜空衬底,辐射状的花儿开得格外明亮。我把开门炮连续放过三声,全家人就可以起床了,对新的春天正式敞开了大门。

在放开门炮时,我有一个秘密,就是口袋里不只装了三枚炮,而是五枚炮。因为我想到,炮有哑炮,我担心只预备三枚炮,不一定都能放响,必须多预备两枚。倘若规定的三声开门炮只响了两声或一声,那就不好了,意味着开门开得不够圆满,还会给人以流年不顺利和不吉祥的感觉。多预备两枚炮就好了,就算先放的三枚炮中有一枚或两枚是哑炮,自己悄悄补上就行了。

放鞭炮是在五更开始吃饺子之前。母亲把饺子煮熟了,家人却不能马上吃,要在烛光的照耀下点香、烧纸、放鞭炮,并把第一碗饺子摆到供桌上。这一系列程序完成后,家里人才能端起碗来吃带汤的水饺儿。我不爱吃素饺子,对放鞭炮更感兴趣。我把那挂鞭炮挂在我们家门前那棵石榴树的枝丫上,用香火把鞭炮下面编成小辫子状的炮捻子点燃。一挂鞭炮才50头,很快就响完了,炮屑像夏天石榴花的花瓣一样落在地上。

出于对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现在不让放炮了,只能通过回忆,重温一下过去的放炮生活。

(节选自刘庆邦《到处有道》,有删改)

猜你喜欢
坠子堂叔放炮
村里的自行车
南宋霞帔坠子研究
戒烟
魏晋南北朝:饮酒,放炮,“守岁”
梳理·调查·建议
混泥土是怎样工作的?
放炮
一截炮线
贵州煤矿放炮诱发事故原因分析
民间坠子书的艺术价值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