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莲花化身形象来源探析

2023-07-06 11:55丁丁
艺术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哪吒

摘要:哪吒莲花化身形象源于化生童子。哪吒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塑造的一个脱人身、得莲骨的人神形象,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角色。哪吒原本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是一个具有忿怒相且十分庞大的战神形象,但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成了一个孩童天神,并且详细地介绍了其从莲花中化身的故事。哪吒莲花化身后是一个与莲花相关联的孩童形象。化生童子是佛教中的产物,由“化生”与“童子”这两方面组成。其在十六国至北魏时期流行,宋朝时期,莲花化身的故事广为流传。从文献上看,哪吒与化生童子极其相似,是一个从莲花中化身的孩童形象。据佛经记载,化生童子也是从莲花中诞生的孩童形象。从图像上看,哪吒与化生童子亦有共通之处。在小说画像中,哪吒莲花化身有莲花、孩童。根据敦煌壁画中的化生童子形象对照,化生童子也是与莲花相关联的童子形象。从时间上来看,化生童子的形象早在十六国时期就已出现,远远早于哪吒莲花化身。因此,化生童子是神魔小说中哪吒莲花化身形象的最初来源。

关键词:哪吒;莲花化身;化生童子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3-00-03

在我国民间地位极高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哪吒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人物。哪吒原本来自印度,在不断的流传演化过程中,从宗教人物转变为文学形象。哪吒随东传佛法进入中国,渐渐地为人所知,其身影在经书中也出现过。哪吒原称作那吒,音译为梵名的有9种。哪吒形象在神话中非常著名的故事就是“莲花化身”,在神魔小说中,太乙真人用莲花化身之术救了哪吒一命。由此兴起了对“莲花化身”的考证。

1 哪吒的形象演变

哪吒是从佛教中派生而来,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护法之神。哪吒出自佛门,梵名为那罗鸠婆,又可称作那吒俱伐罗,被尊称为佛教的护法神。《一切经音义》中有《哪吒俱钵罗求功法》《哪吒太子求功法陀罗尼经》这两卷涉及哪吒的描写。《佛所行赞经·第一生品》中记载:“毗沙门天王,生那罗鸠婆,一切诸天众,皆悉大欢喜,王今生太子,迦毗罗卫国,一切诸人民,欢喜亦如是。”[1]这说明哪吒是毗沙门天王之子,其出现让众多民众欢欣鼓舞。在早期的佛教文化中,其更是一位受到尊敬的正义战神。《佛说最上秘密那拏天经》中这样描述哪吒:“复从面门出七色光入那拏天顶。时那拏天光入顶已。即现大身如须弥山。面忿怒相复大笑相。而有千臂。手持葛波罗及诸器仗。以虎皮络腋葛波罗而为庄严。光明炽盛具大威力。是那拏天现此身时。大地震动睹者皆怖。”[2]由此可知,该佛经中的哪吒是一个具有忿怒相且十分庞大的战神形象,拥有千臂和很多法器,威力巨大,十分威严。

而在唐朝的佛经中,哪吒则是一个手持长戟和宝塔,穿着华丽的护法军神,有时候会手持金刚棒、剑、杵。《开天传信记》有云:“宣律精苦之甚,常夜后行道。临阶坠堕,忽觉有人捧承其足。顾视之,乃少年也。宣邃问:‘弟子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之子那吒太子也。以护法之故,拥护和尚,时已久矣。”[3]这也是我国本土关于哪吒的最早文字记载,并且此时的哪吒是一个少年形象。《毗沙门最胜太子那吒拘代罗甘露如意王神咒经》则称哪吒为“哪吒童子”。根据上述史料佛经的描述,此时的哪吒与莲花化身并未存在太多关联,只是从一个战神、护法神的形象逐渐转变为少年模样。

直至宋代,哪吒故事开始出现“析骨还父,析肉还母”的说法,也开始与莲花一起出现。《禅林僧宝传》载:“问哪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化身于莲花之上,为父母说法,未审如何是太子身。”[4]《五灯会元》云:“问:‘哪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5]这个时期的哪吒开始出现了与莲花相关的故事,但此时的哪吒是否为孩童形象,并且是否存在莲花化身,在上述文献中并没有明确指出。

哪吒莲花化身的故事在元代有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在元代刊刻、明代翻刻,书中记载,“那吒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因世间多魔王,玉帝命绛凡,以故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母素知夫人生下长子军吒,次木吒,帅三胎那吒。生五日,化身浴于东海,脚踏水晶殿,翻身直上宝塔宫。龙王以踏殿故,怒而索战。师时七日,即能战,杀九龙。老龙无奈何而哀,帅知之,截战于天门之下,而龙死焉……遂折荷菱为骨、藕为肉、系为胫、叶为衣而生之。授以法轮密旨,亲受木长子三字,遂能大能小,透河入海,移星转斗……玉帝即封为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天帅之领袖,永镇天门也”[6]。此书也为哪吒莲花化身形象的定型提供了最早的依据。“莲花化身”故事虽简略,但情节基本比较完备。书中的哪吒在莲花化身后是一个以荷菱为骨骼、以藕为肉身、以系为腿、以荷叶为衣服的孩童。

而哪吒的“莲花化身”故事则直接由《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得到广泛的宣传。

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是由玉虚镇教奇宝“灵珠子”投胎转世到托塔天王李靖家,成为他的第三个儿子,奉阐教师祖元始天尊之命,保周灭商。书中对哪吒莲花化身的描述是这样的:“太乙真人叫金霞童儿:‘把五莲池中莲花摘二枝,花叶摘三个来。童子忙碌取了荷叶、莲花,放于地下。真人将花勒成瓣儿,铺成三才,又将荷叶梗儿折成三百骨节,三个荷叶,按上中下,按天地人。真人将一粒金丹放于居中,法用先天,气运九转,分离龙、坎虎,绰住哪吒魂魄,望荷莲里一推,喝声:‘哪吒不成人形,更待何时!只听得响一声,跳出一个小孩儿来,满地红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镯,肚腹上围着一块红绫,金光射目……哪吒年方七岁,身长六尺……跳起一個人来,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眼运精光,身长一丈六尺,此乃哪吒莲花化身……见哪吒脚踏风火二轮,手提火尖枪,比前大不相同……哪吒雄赳赳、气昂昂,脚踏风火轮,持枪赶至。”[7]以上就是《封神演义》中对哪吒莲花化身后的外貌描述。莲花化身后的哪吒是一个七岁的孩童,身着红绫,手戴金镯子,有火尖枪和风火轮这两个法器。

《西游记》中哪吒一共出场6次,对其的外貌描写主要有“总角才遮囟,披毛未盖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诚为天上麒麟子,果是烟霞彩凤仙。龙种自然非俗相,妙龄端不类尘凡。身带六般神器械,飞腾变化广无边。今受玉皇金口诏,敕封海会号三坛”[8]40。孙悟空取笑哪吒道:“小太子,你的奶牙尚未退,胎毛尚未干,怎敢说这般大话?”[8]40此外,还有“玉面娇容如满月,朱唇方口露银牙。眼光掣电睛珠暴,额阔凝霞发髻髽。绣带舞风飞彩焰,锦袍映日放金花。环涤灼灼攀心境,宝甲辉辉衬战靴。身小声洪多壮丽,三天护教恶哪吒”[8]506。哪吒在莲花化身后战斗时依旧是战神的模样,只是整体形象是一个孩童天神。

根据《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对哪吒的描述,哪吒莲花化身且是一个孩童的形象是由这两部神魔小说完全确立的,哪吒从莲花化身的童子形象由此定型。

2 化生童子的形象

佛教的净土思想很早就传入我国。莲花化生在《观无量寿佛经》中有这样的描述,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者“自然化生于莲花”的意象。化生童子由“化生”与“童子”这两部分组成。“化生”是佛教語言,在大乘佛教轮回观常说“四生十类”“六道四生”,“四生”在《长阿含经》中的解释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9]。

化生像盛行于十六国至北魏时期,这一阶段的化生像均从莲花露出头部或半身;西魏至隋时期,化生童子裸露全身,没有光头,花形也仅是透明莲形式;从唐朝至宋朝,化生童子动作随意烂漫,服装具有世俗色彩,充满生活气息。南宋宗晓撰《乐邦文类》,是宋代出现净土宗的文献汇编,其中第三卷云,“近世宗师,公心无党者,率用此法(净土法门)诲诱其徒。由是,在处立殿造像,结社建会,无豪财,无少长,莫不归诚净土”[10],足以见得其影响力之大。而关于莲花化生的故事自然也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并流传开来。

在《佛说阿弥陀经押座文》经文中,有关化生童子与莲花是这样讲唱的,“化生童子佛宫生,便得真珠网里行,耳里惟闻念三宝,时时更听树相撑。化生童子上金桥,五色云擎宝座摇,合掌惟称无量寿,八十忆劫罪根消。化生童子佛金床,天雨天花动地香。更有诸方共献果,委花旋被鸟衔将。化生童子食天厨,百味馨香各自殊。无限天人持宝器,琉璃钵饭似真珠。化生童子见飞仙,落花空中左右旋,微妙歌音云外听,尽言极乐胜诸天。化生童子问春冬,自到西方见未分,极乐国中无昼夜,花开花合辩(辨)朝昏。化生童子道心强,衣裓盛花供十方,恰到斋时还本国,听经念佛亦无妨。化生童子舞金田,鼓瑟箫韶半在天,舍利鸟吟常乐韵,迦陵齐唱离攀缘。化生童子本无情,尽向莲花朵里生,七宝池中洗尘垢,自然清净是修行。化生童子自相夸,为得如来许出家,短发天然宜剃度,空披荷叶作袈裟”[11]。文中,化生童子的外在形象被直接点出,即短发、披荷叶,都是与莲花相关的童子形象。

莫高窟中存在大量的化生童子像。西魏285窟龛门楣中央有一化生童子,童子周围有化生乐伎分布,构图一正一反,错落有致,是乐伎的有趣之处。中间化生的童子双手合十,一副安详的样子。北周窟顶后扁棋图斗四连花等。“隋代420窟西壁龛橱,造像平面为近方形,覆斗式顶部。彩绘于西壁龛中的莲花化生童子,是最美妙的。以火焰上升纹绘于龛楣上,以忍冬纹绘于龛楣上,并配以莲花交错。十一身化生童子与花饰浑然一体,坐于莲花之上。他们的动作不一,有的敲锣打鼓,有的吹笛子,有的吹排箫、弹琵琶,有的拨弦、弹奏曲项琵琶,有的吹笙、弹筝、吹横笛,其他的都是翩翩起舞,其乐融融。”[12]如西魏窟西壁完媚中的化生,坐莲花上,半身裸体披巾,吹笛奏乐,莲花化生与伎乐融合。北周窟中心柱南、西、北向面下完壁化生,以双髻的造型呈现,稚气未脱。杨雄在《莫高窟壁画中的化生童子》一文中这样描述:“初唐的332窟中有一阿弥陀三尊五十菩萨图,图中有一位赤裸身体的童子盘腿坐着,莲中一裸身童子左右合掌坐着,他的身体不正,这是七宝池中较早出现的化生童子绘画形式。随之而来的,则是莲池中所绘的大部分化生童子。”[13]85“贞观十六年建阿弥陀经变第220窟南壁。这个经变在七宝莲池中,即阿弥陀圣众和歌舞伎乐众多,主要画面是化生童子,在池水的莲花之上,与圣众的伎乐和其他相对立,构成了另一番天地。”[13]85从上述经文对化生童子的描述以及石窟壁画中的化生童子形象来看,可以知道其是在莲花中化生的孩童。

由此可知,化生童子是童子形象,从莲中化生。

3 哪吒莲花化身形象与化生童子形象的对比

根据上文对哪吒莲花化身形象与化生童子形象的探究,可以了解到哪吒莲花化身形象与化生童子形象的相同之处。虽然不能指出哪吒莲花化身与化生童子完全一一对应,但可以说明二者确实是有一定联系。

哪吒从最初的忿怒相且庞大的战神形象逐渐演变成从莲花中化身的孩童天神,这是其文化东传后由当时的人们加入自己的想象理解而产生的结果,也使哪吒成为佛道两教的角色。在演变过程中,人们并没有完全摒弃哪吒最初的样貌。哪吒的本体依旧是拥有三头六臂的夜叉神。例如,《西游记》中描写:“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魔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来打。”[8]40“只见那太子使出法来,将身一变,变作三头六臂,手持六般兵器,望妖魔砍来。那魔王也变作三头六臂,三柄长枪抵住。这太子又弄出降妖法力,将六般兵器抛将起去。是那六般兵器?却是砍妖剑、斩妖刀、缚妖索、降魔杵、绣球、火轮儿。大叫一声‘变!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都是一般兵器,如骤雨冰雹,纷纷密密,望妖魔打将去。”[8]507不过,在文学作品中,哪吒的夜叉形象只存在于战斗时。哪吒与莲花产生关联的故事是从宋代开始出现的,元代的画本描述了哪吒莲花化身故事,明代时确立了哪吒莲花化身时的孩童形象。从形象而言,神魔小说中的哪吒是一个莲花化身的孩童形象。

化生童子早在晋代时就已出现,宋代《乐邦文类》将莲花化生故事传播开来,此时的化生童子是“短发天然宜剃度;空披荷叶作袈裟”,即天然短发,荷叶为衣服的形象。在唐代,化生童子就出现了孩童形象。就时间而言,化生童子早于哪吒莲花化身。哪吒莲花化身故事中“荷菱为骨、藕为肉、系为胫、叶为衣”也可印证化生童子的形象。由此可见,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哪吒的莲花化身来源于化生童子是有一定依据的。

4 结语

哪吒莲花化身与化生童子从文献和图像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哪吒莲花化身时的莲花孩童形象与化生童子的莲花童子形象是能够得到对应。并且从时间上来看,化生童子典故远远早于哪吒莲花化身故事,因此,哪吒莲花化身形象应来源于化生童子。

参考文献:

[1] 杜萌若.《封神演义》哪吒莲花化身故事考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84-86.

[2]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辑委员会.高丽大藏经62[M].北京:线装书局,2004:167.

[3] 郑綮.开天传信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8.

[4] 刘文刚.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J].宗教学研究,2009(3):178-183.

[5]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53.

[6] 阙名,干宝,秦子晋.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30-331.

[7] 许仲琳.封神演义[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9:92.

[8] 吴承恩.西游记[M].葛饰北斋,绘.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40,506,507.

[9] 长阿含经[M].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13:602.

[10] 陈扬烔.中国净土宗通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475.

[11] 敦煌变文校注[M].黄征,张涌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160.

[12] 郑汝中,董玉祥.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甘肃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24.

[13] 杨雄.莫高窟壁画中的化生童子[J].敦煌研究,1988(3):81-89,119-121.

作者简介:丁丁(1998—),女,江苏沭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史论及考古。

猜你喜欢
哪吒
哪吒GT
哪吒S
小哪吒中队修炼记
哪吒买“车”
哪吒VPro
哪吒留学实录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哪吒来了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与多重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