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慧
心理分析
这画面是不是似曾相识?我们有时和腼腆的小天一样特别擅长“自我检讨”,习惯性认错。可真的是“我们”错了吗?
12岁的小天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处于这一阶段的小天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但他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状态,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
小天为什么会觉得大家都不喜欢自己呢?
首先,我们在形成对自己的判断时,会关注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在我们生活中,身边的人会经常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天在孤单的时候,会自动地认为自己不被喜欢。
其次,根据自我偏差理论,当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差距较大时,我们会对当下的自己产生厌恶的情绪。小天认为现在的自己不被喜欢,而他理想中的自己是被人喜欢的,当理想和现实产生矛盾后,他便不能确定唯一的好朋友小乐是否还喜欢自己,进而开始怪罪自己。
最后,怪罪自己是小天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怪罪自己“不被喜欢”,让“不被喜欢”变得可控而确定,人们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自己受到伤害,获得对自己的掌控感。
应对策略
1.遵从内心
《请停止精神内耗》一书将评价分为内在评价和外在评价。每个人都具有内在和外在评价体系,有的人在意内在评价,关注探索自己,有的人在意外在评价,会格外关注别人的回应。
外在评价是会变化的,每一个人都会对你有不同的看法,与此同时,在他的不同年龄阶段,他对你的評价也可能会不同。而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都会被告知“你应该那样做”,这时我们需要建立起稳定的内在评价系统,帮助我们去遵从自己的内心。
2.伯恩斯认知行为疗法
学校心理老师觉得,伯恩斯认知行为疗法适合小天。
老师:小天,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你,你担心的是什么呢?
小天:怕别人觉得我很差劲。
老师:如果别人真的觉得你差劲,又会发生什么糟糕的事呢?
小天:别人都会讨厌我。
老师:如果别人都讨厌你,那又会怎么样呢?
小天:他们不和我玩,小乐也不和我玩。
老师:如果小乐真的不和你玩了,你又会怎么样呢?
小天:我每天只能一个人待着,我觉得我自己是不好的,我不值得成为任何一个人的朋友。
老师:如果用“1~100分”来打分,你给“自己不值得成为任何一个人的朋友”这样的想法打多少分呢?
小天:98分。
老师: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不值得成为任何一个人的朋友的呢?
(沉思了一会儿)小天:放假的时候大家
一起出去玩,基本上都不会叫我。
(老师安抚着哭泣的小天,等了一会儿)
老师:如果一定要反驳这个想法,你会想到什么?
小天:除了小乐,其实我还有其他的好朋友,我们见面会很开心地聊很多;大家不叫我一起出去玩,可能平时我就很少和他们说话吧;其实并不是班上所有人都讨厌我,上次我考试没有带铅笔,是华华借给我的,他要是讨厌我的话,就不会借东西给我吧。
老师:那你现在有多相信“自己不值得成为任何一个人的朋友”呢?
小天笑着说:一点点!其实有很多人都愿意和我成为朋友!
《被讨厌的勇气》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想自由,请别把理解自己的权利,交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