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丽 刘岚
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初心从历史中走来,使命在历史中延续。“强国有我学团史”专栏以“青春”为关键词,以影视资源为教育载体,激发初中少先队员对共青团的向往,为初中少先队开展团前教育提供思想启迪和活动指引。
推荐一部影视作品
青春,这个词总是被冠以许多标签。许多人认为青春中有奋斗,有不羁,有青涩,有汗水……青春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缺少资源和技术,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放弃城市里舒适的生活,踏上列车,在嘹亮的汽笛声中奔赴祖国最偏僻、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在草原与戈壁上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纪录片《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奔赴”一集就讲述了王启明、谢建源、骆继湘和夏伯渝等人在那段时间里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而奋斗的故事。
了解一段团史岁月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党中央和青年团组织的指导下,共青团员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投入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中来。1964年召开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社会主义时期全国青年所面临的伟大历史任务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号召全国青年“一定要发扬我国革命前辈愚公移山的伟大精神,贡献出一切力量,充当社会主义的突击队。
认识一位青年人物
谢建源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科研领域中的科技骨干。他1963年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毕业后,到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究基地“青海221基地”工作,一生奉献于我国“两弹”事业,为新中国“两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核武器的研制中,切屑处理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进程,也是今后要进行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必须解决的问题。当时,既无实验场地也无实验设备,包括谢建源在内的4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攻坚小组,解决切屑处理问题,保证核原料储存和运输时的安全。他们在车间西边空阔的草地上铺上塑料布充当实验场,锯一根不锈钢管当作搅拌棍,就用這样的“土”办法进行试验,逐渐认识切屑燃烧的规律。当时,大家全身心投入,每天早起就往车间走,吃个烤馒头片即投入工作,晚上都在办公室学习、整理实验数据等,基本要到十点后才回宿舍。通过一次次尝试,大家对切屑的属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采用最经济简单的办法,圆满完成了任务。
这些年轻人只是“青海221基地”大部队中的一个缩影,却映射出那个年代人们炽热的爱国情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它向全世界宣告,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终于挺起了自己的脊梁。
创意一次学习活动
游戏一:扑克牌塔里的秘密
把队员们分成4人一个小组,并发给扑克牌若干,要求分=别用扑克牌搭10层高的摩天大楼、3层高的楼房、1层高的平房。规定每个队员都要参与任务游戏中不得借助任何辅助工具。游戏后各小组成员谈谈各自的感悟,明白辉煌的人生不会一蹴而就,但可以把大的目标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目标,用一个个小的胜利赢得最终的成功。
游戏二:绘制人生海报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使命,也面临不同的困难和压力,同时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精彩。如果有一次穿越的机会,可以去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呢?把队员们分成5组合作绘制生涯海报。海报的内容围绕“这一阶段,我们有哪些角色?有哪些重要的事情要做?会有怎样的兴趣和爱好?”。绘制完成后,组织分享,并且交流在绘制海报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触?思考这个阶段的努力,对下一阶段的影响是什么?
栏目支持:江苏省刘岚名辅导员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