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君
摘要: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乡村建设的实践,梳理了我国指引乡村建设政策,在总结过去乡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和美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 和美乡村 经验启示
(一)基本概念
乡村是相对城市而言的,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加偏爱使用农村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农村的定义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人聚居的地方。狭义的乡村建设理论是指中国现代史上主张以乡村教育改造建设来解决中国的出路和前途问题的改良主义理论,由此而兴起的乡村社会运动称为乡村教育运动或乡村建设运动。代表人物有梁漱溟、晏阳初等,他们是20世纪20到30年代较有影响进行乡村建设的代表。20世纪20-30年代,新中国成立前,以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卢作孚等为代表的一批乡绅和知识分子围绕着乡村社会改良进行了实践。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20世纪的一些乡村建设前辈,他在江苏考察期间,专程前往南通博物苑,他在参观张謇生平介绍展陈时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20世纪张謇先生的“经营乡里”、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这些在民间由知识分子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主张采用建立学校的形式,以提高农村民众的文化素质,采用农村自治的形式,对农村各项村务加以管理,采用经济协作的方式,使农民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以经济发展带动的方式探索乡村现代化。根据当时国民政府的统计,民国初期,各类乡村建设试验区有1000余,乡村建设机构有600余个。
广义的乡村建设是指相对城市以外的乡村区域,所开展的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在内的综合建设和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建设已成为化解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涉及自然、社会及人的思维层面的一切发展活动及建设活动的集合。
(二)政策系统
2005年10月,党的16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社会要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致力于摸索构建有效机制来促进农村发展。
在近20年的乡村建设进程中,2005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3年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及2017年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层面重要的三个政策节点。三个政策环环相扣,不断规范与提升乡村建设的目标、内涵与举措。
事实上,党中央在2004年以后每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均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中央一号文件已成为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是三农领域最具代表性与权威性的指导政策。各省区市政府亦依据中央的倡导和指示頒布了各自的一号文件。再加之各部委、厅局等出台的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的诸多政策,我国逐渐构建了由上至下指引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的政策系统。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体。新中国成立后,以国家为主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开始行动起来。回顾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乡村建设实践,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一)社会主义与革命建设时期,以农村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践(1949-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摸索出了一条农村发展的崭新路径。实施土地改革,让处于贫穷状态的人们拥有个人的土地,充分激发了农民参与生产的热情。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超出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打乱了经济发展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在20世纪60年代就难以为继地停止了。
(二)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对乡村建设进行全面探索阶段(1978-2004)
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积极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升,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非农部门,实现了经济繁荣和资本积累,为乡村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掀起一股农房建设的热潮。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阶段(2005-2012)
新乡村建设起步于“三农”问题日益严重的21世纪初,基本和国家推动的“新农村建设”等同步。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大量的乡村人口、资金与资源流入城市,形成集聚效应,支撑着城市高速发展。但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框架下,这必然导致乡村劳动力流失、发展资本缺乏、环境持续恶化等,乡村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等领域均表现出急剧退化,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衰败村与污染村等。
2005年,党的16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及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乡村建设从数量为重向质量为重发展。
“十一五”规划初期,住建部、原农业部等部委联合一些专家编制了诸多与新农村建设相关书籍,比如原农业部课题组编写的《新农村建设战略研究》、原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等,这些著作从不同层面和视角探讨了新农村建设的诸多内容。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地方政府都积极开展新农村乡村建设实践。我国涌现的如江西赣州新农村建设、浙江千村示范、万村万村整治工程等诸多典型案例。此外,社会团体、知识分子群体等也积极开展行动。
(四)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阶段(2013—现在)
1.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2013年,全国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达到1146个。此后,全国掀起了一股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重建农村的生产发展要素,因地制宜,把人、财、物等配置到农村合适的地方去,与农村丰富的资源相结合,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抉择,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一民生工程。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后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代表着“脱贫攻坚”的正式提出。彼时,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
2.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阶段。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党和国家推动乡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党的二十大文件再次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和美乡村”,并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了重点部署。
回顾过去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各阶段的乡村建设既有共性,也有独特的个性。除传统的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外,人居环境科学,农学,生态学,艺术学,旅游管理等都成为新乡村建设的切入点。总结回顾过去乡村建設实践,对当前我国建设“五好两宜”(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将开展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同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相结合,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转化为做好乡村建设工作举措。二是立足乡村建设工作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解决建议和工作举措。三是对标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开展和美乡村建设。
(二)将国家制度和地方实践相结合,搞好制度建设
在当前的乡村建设领域,存在着国家、地方、执行者与村民四类主体之间的多种意识背离和矛盾。国家制度设计成体系,有重点、难点以及实施的要点建议,有分步走的建设安排,应该说制度建设已经相当完整。但是到了地方,政府制度和地方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制定具体执行规划与政策时,往往是照搬上级制度,把对政策的领悟与对实际情况的灵活把控转给了建设的执行者。而执行者难以做到跨领域综合考虑与统筹,出现事业局限。
(三)因地制宜,搞好科学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自2017年提出以来,国家一直持续关注村庄的规划问题。在“十四五”规划中,再次提出村庄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分类规划和建设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根本措施。一是要分清主次,做到科学布局。二是要结合实际,依托当地特色。三是要重视保护,科学进行规划。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存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在村庄规划中各地区应统筹规划、多项并举,有效地推进在道路、水电、网络、快递、客运等方面的完善和进步。
(四)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搞好智慧乡村建设
随着国家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数字化建设逐步向农村下沉,数字化技术正在可以广泛应用于乡村建设中。智慧乡村的建设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驱动阶段,强调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引进多种信息技术;第二阶段是业务驱动阶段,信息技术和乡村发展深入融合,催生了乡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养老、智慧农业等多领域的蓬勃发展;第三阶段是场景驱动阶段,让乡村变得“会思考”,能够自主回应场景需求,最终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五)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群众不仅是受益者,还是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时,要引导农民注重提升农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发展。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搞好产业建设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没有产业的乡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乡村建设不仅包括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依托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二是在考虑财力可持续和农民可接受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产业项目,发挥自身优势,引导产业进入,形成就地就近就业与多元增收的宜业空间,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凝心聚力带动产业发展。三是加强产业之间的连接,提升乡村产业的新供给能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消费升级,对新鲜的食物、优美的环境、休闲的生活方式有着强烈消费偏好。通过农业与电子商务、工业的连接,满足城市居民的新需求。四是要促进产销有效衔接。要创新思路,搭建营销平台,丰富产销对接形式,培育特色品牌。五是重组和创新各类生产要素,培育新业态。加强农业与旅游、康养、文化的融合,以农业生产、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为基础,重组各类资源,合理规划。
(作者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宗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