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梅
2022年1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第一季圆满收官。节目以“诗画合璧”的全新样态和新颖视角,为观众徐徐展开了一幅赏心悦目的中华文化壮美图景。在首季11期节目中,上百位开卷人用歌曲、舞蹈、戏曲、木偶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生动展演了60余幅古代名画、70余首诗文,将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拓展到了全新的维度。截至收官,节目全网共计收获443个热搜热榜,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累计超27.4亿,全网视频播放量累计达3.2亿——继《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之后,《诗画中国》成为总台又一个现象级原创文化节目IP。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在“两创”方针指引下,在总台“思想+艺术+技术”创作理念引导下,《诗画中国》主创团队多年来深耕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力求以深厚的精神内涵和精湛的艺术呈现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先后推出了《经典咏流传》一至五季、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忆江南》《金面》等文化节目。其中,《经典咏流传》开拓性地打造了“和诗以歌”模式,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经典文学作品,成功囊括了星光奖、白玉兰奖、亚广联奖三项大奖(2018年6月,《经典咏流传》第一季获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大奖;2019年11月,《经典咏流传》第二季获第56届“亚广联”电视娱乐类节目大奖;2020年9月,《经典咏流传》第三季获第26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电视文艺栏目大奖)。从“和诗以歌”到“诗画合璧”,中华文明的打开方式愈加多元,传统文化之美也愈加具象地呈现于观众面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从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出发,立足新起点新征程,《诗画中国》所带来的重要启示是:对中华文化的提炼和展示,要秉承一种开放式的心态和现代化的路径,将时代气象、当代语言、前沿科技、东西方艺术形式融入其中,在东西交融、古今映照、多彩艺术交相辉映中,在丰富、深刻、雅致的审美享受中自然生发出坚定强大的文化自信,释放出可爱可敬的文化魅力。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从未中断的文明,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而一档文化节目的创作,更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魂”的坚守。这些年,总台围绕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引导广大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单薄走向丰盈、从表面走入内核、从热闹走进门道。得益于创作者和观众的相互培育、彼此成就,中华优秀文化如一座宝库不断被挖掘、一次次闪耀,形成了当代文艺舞台上蔚为大观的国风潮流。
《诗画中国》的酝酿与产生,是对中华文化宝库的又一次挖掘,它选取了宝库的核心载体——诗与画。二者同为中国最古老也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创作活动,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传承着中华文化的脉络,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节目选择了历史上极具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的诗画作品,带领观众以此为镜领会“纳山河万景,涵上下千年”的中国诗画底蕴。
基于此,画作的选择便成为整档节目的源头工程和最为重要的一环。导演组整理了近200幅画作,经过专家团队的层层把关,反复修改了近20次才确定最终的60余幅画作,时代跨度上覆盖了从魏晋到明清近两千年的历史,可谓是国画“家底”的一次集中盘点。它们或为历经劫难而流传至今的孤本真迹,或为美术史上大师巨擘的铭心绝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其中既有《五牛图》《簪花仕女图》《捣练图》等颇具盛名的传世名画,也有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仇英的《赤壁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精妙绝伦的名师之作,还有不少现代人了解甚少但极具特色的高超创作。
诗词的选择同样重要,我们从中华数千年文库中挑选出70余首与画作相匹配的诗词,让节目真正做到“诗画合璧”。这其中有画与诗的天然关联,如王冕的《墨梅图》与题画诗《墨梅》;有诗画互为灵感的文人致敬,如仇英的《浔阳琵琶图》,正是取材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有因共通的主题而相连的诗画作品,如王维笔下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正与《江干雪霁图》意境相合……
诗与画融合呈现是节目的核心模式,这种模式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师古”。因为自古以来诗与画就是相通的艺术语言,苏轼曾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价唐代诗人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合璧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早在六朝时期,便出现了题画诗这种诗歌类型。许多古代文人都兼具诗人与画家双重身份,他们“诗画一体”的文化创作活动以及后人“诗画对读”的艺术鉴赏方法,都不断加深着二者的融合。
诗与画在中国的融汇合一,绝非偶然。“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对于气韵生动、以形写神的中国画而言,诗词可为它提供最贴切的注解;而对于情景交融、意境悠远的传统诗词来说,没有什么比一幅画更能还原诗人的心境。诗与画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哲思,如同璀璨夺目的珍珠一般,点缀在中华文明灿烂星河之中;亦如源头之水,滋养着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而这也是《诗画中国》节目创作最根本的底层逻辑。
悠久厚重的传统文化给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然而从大众传播的视角来看,经典诗画鉴赏的确存在一定的门槛,以至于长期以来都局限在艺术门类内部、专业人士之间。如何推动经典诗画作品“破圈”传播,从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飞入寻常百姓家”,让观众在震撼之外真正从中寻找到乐趣与共鸣,是节目创作过程中更为重要的命题。
所谓“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文化工作者只有努力创作出既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又能够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文艺精品,才能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迈出关键一步,用当代文艺真正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围绕这个命题,《诗画中国》以“守正创新”为方向,着力拓展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深度与广度,力求打造出厚重而经典、创新而多元的文艺新境。
传统文化与多种艺术形式交相辉映,是《诗画中国》一个鲜明的特点。整档节目没有设置固定的形式标签,而是努力为每一幅画寻找各自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无论这种方式是中式的还是西方的、是古典的或是现代的。艺术无界,美美与共。《诗画中国》全面融合了歌曲、舞蹈、戏剧、曲艺等多种样态,经过京剧、评弹、武术、朗诵、音乐剧、肩上芭蕾、木偶剧、钢琴、琵琶等多重艺术手段的加工,打造出一场底蕴深厚、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建构出一座审美多元、形式多样的艺术殿堂。在这样的融合创新中,经典名画与观众展开了沟通与对话,产生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如在展现南宋马远的作品《水图》时,任敏、王西、陈添以一曲水下舞蹈,再现了画家笔下的十二种水形、水意。舞者在水中时而如“寒塘清浅”般温柔,时而如“云卷浪舒”般浩荡,营造出“上善若水”的唯美意境。
在展现明代画家徐渭笔下的《杂花图》时,钢琴家郎朗置身水墨场景中,与乐队一同用数字化“水墨交响”的形式,在黑白琴键与水墨之间呈现出“等量齐观”的文化哲思。
而以肩上芭蕾展现明代边景昭的《雪梅双鹤图》,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芭蕾自带仙气,与鹤高洁孤傲的气质高度契合。图卷之中,两只仙鹤单脚站立,一只埋首理羽,一只昂首鸣叫;舞台之上,魏葆华在下稳重托底,吴正丹在上单足旋转180度。两厢仪态之美,交互成映。
在明代画家仇英的《浔阳琵琶图》的呈现中,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和琵琶演奏家吴玉霞珠联璧合,濮存昕朗诵白居易的《琵琶行》节选,而吴玉霞则进行即兴的琵琶曲演奏,用“诗乐合鸣”的形式向古人致敬。
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各异,所呈现的舞台张力各有千秋,但本质上又相融相通。古往今来的诗人、画家、舞者、歌者、乐者,都带着一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眼睛和一颗清澈纯粹的心灵,敏锐地感受着自然与社会、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创造出美好的事物。诗画作品与舞台艺术能够彼此加持,既源于传统文化本身的“硬实力”,同样也仰赖于这些优秀的舞蹈家、演员、歌手、演奏家。他们以“台下十年功”的匠心唤醒封尘的画卷,将静态的诗画变为动态的表演,把凝结的墨痕变为流转的情愫,造就了这方舞台的异彩纷呈。
诗歌和绘画原本都是平面的二维艺术形式,往往“只可静观而不可灵动”。如何让一山一石、一字一句赏心悦目地“跃然纸上”“走上台前”,进而“活”起来、“动”起来,是我们思考和创新的动力点。现代视听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拓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诗画中国》以荧幕呈现效果为核心,打破舞台边界,对诗与画进行了巧妙重构,利用XR、CG等先进科技手段创造出穿越时空的逼真场景,并辅以电影级别的拍摄与制作,为每幅经典画作量身打造了可视、可听、可感的“写意空间”,精心绘制了一幅富含中华文化魅力和精神风骨的大型“立体画卷”,在充分展现中华文化之美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如《溪山行旅圖》通过CG技术立体化重塑,千年来未曾相遇的画中三人得以共享山水之乐。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将《溪山行旅图》拆分出80多个元素,用1000多个小时将各个元素重新绘制,再通过三维建模进行组合。在长达两个月的创作周期后,节目最终在保留国画真实质感的前提下,打造出了可容真人“进入”的山水空间。演绎的最后,节目镜头脱离“山间行者”视角,自上而下、由近至远一展巨峰全景——借助于艺术和技术的“鸟之双翼”,观众被真正带入范宽笔下的高山流水。
在展现南宋画家李嵩的《货郎图》时,节目创意结合VR技术,以孩童视角打造出一个货郎货架上的“小世界”。画家繁而不乱、精巧细致的笔法,为技术的运用奠定了基础。创作团队耗时两个月,对《货郎图》及相关文献进行了充分研究,并邀请故宫博物院专家进一步确认货品的造型、工艺、质感,最终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将货担上的300余件物品一一建模还原。观众们得以跟随韩昊霖的微观视角零距离观察货物丰富的细节,身临其境感受南宋时期中国手工业匠作以及古代商业贸易的繁荣发展,沉浸式体验钱塘一带的风土人情和太平盛世下的安居乐业。
在《公孙大娘舞剑图》中,环绕画中人的剑锋轨迹通过后期的特效制作精准还原于舞台之上,配合舞者刚柔并济的剑器舞,生动再现了“唐宫第一舞人”公孙大娘“浏漓顿挫”的舞姿。
明代《山海百灵图》在近七米半的长卷之上,绘制出《山海经》里描述的各种珍禽异兽。通过动画特效,舞台变身神奇瑰丽的远古时代,珍禽异兽跃出画卷之外,翻江倒海而来,与萧敬腾的摇滚演绎相得益彰。《山海经》作为我们民族想象力的起点,为后世的艺术文学创作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和发展的土壤,而当代艺术家则借此打造出一个充满浪漫想象的“二次元世界”。
得益于科技的赋能,《诗画中国》在荧幕前营造出极具冲击力的全新感官体验,充分贴合了当下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向,碰撞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也因此收获了许多年轻粉丝的关注与好评,引领更多年轻人成为中华文化的忠实守护者、传承者与创新者。
古人画山河万物,实则画人心之所向。诗画艺术的造诣来自笔墨技艺,来自审美修养,更来自对生活的真诚面对和深刻思考。每一幅画和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人生故事,画家和诗人与山河对望,走过命运跌宕,立万象于胸中,传千年于毫素,描绘书写出生命中那些超越生命的部分。千百年后,当我们共同回看,它们都成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至今仍熠熠生辉,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骄傲。以艺术启迪生活、以传统启迪当代、以中华启迪世界,这是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路径,也是节目创作的最终落脚点。
在《诗画中国》中,针对每一幅画展开的访谈环节,被很多观众看作是节目的“点睛之笔”。观众跟随范迪安、吴为山、康震等几位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回溯经典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画家诗人创作时的人生况味,探索经典作品蕴含的精神内涵,从传统文化精髓中获得精神滋养和生命力量。
元末画家王冕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他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隐居田园,多次拒绝入仕,不在乎世俗评价,坚持永远与百姓站在一起。他用自己的一生绘就了《墨梅图》,也亲身践行着“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墨梅精神。
在中华文化传统里,“牛”是家喻户晓的文化意象,在展现唐代画家韩滉的传世之作《五牛图》时,节目采用了创意动画的形式,五头形神各异的耕牛跃然而出,呈现出一派幸福的田园风光。时隔一千多年,中华大地实现全面小康,物阜民丰、土沃田良,而耕牛身上谦卑奉献、温良坚韧的品性和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依然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底色。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所作的《竹石图》与题画诗《竹石》是诗画结合的经典之作,节目不仅以武术的形式展现出郑燮笔下挺然后立、坚韧不拔的竹之风骨和精神气魄,观众们更得以在解读中走进板桥先生一生为民、无私奉献、品性高洁的人生。
在嶙峋苍岩间,我们看到了坚毅的品格;在遒劲枝干间,我们看到了挺拔的傲骨;在笔意挥洒间,我们看到了不屈的意志;在简练清雅间,我们看到了超脱的从容……这些世代流传的诗画作品犹如中国人的精神图腾,承载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而通过诗画艺术,这些文化精髓得以润物无声般浸入大众的精神世界,如同灯塔,为当代人照亮通向未来的征程——这是古人对今人的深情期许,也是中国赠予世界的一份厚礼。《诗画中国》愿做灯塔的守护者,将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瑰宝传向更远的远方。
评价一档文化节目是否成功,在于它能否以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正向精神和主流价值真正走进观众的心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能否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过程中,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诗画中国》作为文化节目的一次全新探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魂”,以诗画合璧的模式为“骨干”,以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为“肌理”,以先进科技手段的赋能为“血肉”,进一步开拓和延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品位和历史厚度,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墨韵纷飞、气韵生动的诗画中国,也为世界呈现出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美丽中国。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希望通过《诗画中国》这档节目,通过这些经典的诗词与画作,能够让观众们感受美、感知生活、感悟力量,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自信,书写属于每个人、属于中华民族的“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壮美诗篇。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诗画中国》制片人、总导演
【编辑: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