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萍
娃上大学,读数学专业。朋友们知道了就说:“哎呀,读数学专业厉害啊。”我不知道为什么厉害,但慢慢地也觉得他有点厉害。结果有一天不知道怎么说起这个,娃说他已经自作主张转到物理专业了。
我说:“天啊,你换专业也不告诉我。”他说:“我告诉你干什么啊?”我发现也对,这个信息对我没啥用。
想起娃读初一的时候,我忘了告诉他分配在哪个班,开学那天,他随人流走到一个班,参加了开学典礼。结果他那个班的老师对着花名册到处找他,电话都打到我这里了。一眨眼,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有一天我发现家里似乎一本物理书都没有,也没一本物理学家的传记。我对娃说:“我同学也有读物理系的,人家好像在初中的时候就学高中物理了,高中的时候就学大学物理,大学的时候为了得到一本不知道是什么的物理书,总之是很难得的资料,要跑好几个图书馆。感觉你好像不像他们那样热爱物理。难道物理系学生不看课外书的吗?你有没有崇拜的物理学家?”
娃说:“我就是上课、写作业,没有额外学习。每个领域都有普通的人,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物理的人。”
一开始我还挣扎了一下,点开中学同学的聊天群,找到幾个我印象中在大学读物理专业的同学,他们现在都事业有成,有一位还出现在最近的融资新闻里。我想问问他们,物理系的大学生应该读些什么专业书?但是我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有新闻系大学生的家长问我,新闻系的大一新生应该读什么书,我会怎么说呢?我肯定说:“孩子都那么大了,你还管他干啥啊?”遂作罢。
有一次,娃说太累了,想在沙发上睡一会儿,说:“妈妈,十五分钟以后叫我起来,一定!一定!一定!”
我说:“好。”
结果我忘了。娃醒来一看时间过了,简直要气哭了。
我说:“我答应的事情没做到,是我不对。但从你的角度来说,你对风险预估得不够。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件事情做不到,如果可以怪别人,压力就小很多,这是错的。比如说,你拿不定主意读物理专业还是数学专业,干脆让妈妈来选,这样万一将来不喜欢,还可以对自己说,都怪妈妈。这其实是没用的,因为还是你自己承担后果。”
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用我叫他了。他知道,打印机没纸了,WIFI断了,球场订好但下雨了,这些责任可以都算在我头上,但后果还是要他自己承担,他干脆不把这些工作交给我了。
理论上,除非是亲情互动日陪我打球或者看电影,现在娃基本不和我一起出门了。昨天娃看我往大包里装外套,问我要去哪儿,我说去打球。他说:“那我呢?”我说:“不知道啊。首先,我打球的地方比较远。然后,我先要接上小狄阿姨一起去。最后,打完球我还要和朋友一起在附近的餐厅吃饭。”我问他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没想到他说:“好吧。走,算亲情互动日!”
我发现,只要不管娃,当然不是说不照顾他,而是不控制他,母慈子孝,简直分分钟都可以实现。
(宋天音荐自《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