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在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07-05 10:34:32周文娟陈露方宋鹏鹏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脑损伤比率低血糖

周文娟 陈露方 宋鹏鹏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医学影像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临床儿科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相关资料显示,新生儿娩出后1周内低血糖发生率可高达85%。通常来说,健康足月新生儿中较少发生低血糖症,发病率往往不足5%,相对来说,早产儿群体中较为高发[1]。一旦发病症状多表现为吐奶、昏迷以及血糖水平降低等,由于新生儿器官组织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临床症状如若未及时得到控制,极易诱发低血糖脑损伤[2]。而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加剧还会导致中枢神经不可逆损伤,并引起发育障碍、认知障碍以及脑瘫等后遗症,不仅会影响新生儿健康成长,甚至会直接危及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尚未明确统一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诊断标准,由于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症状表现不具特异性,所以为诊断增加了极大的难度[3]。以往,临床常将CT检查应用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疾病的诊断中,但研究发现诊断精准性较低,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MRI逐步广泛应用于儿科疾病诊断中,相对CT检查而言,MRI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可有效检出微小病灶[4]。但两种检查方式应用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的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证实CT、MRI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将择取低血糖脑损伤患儿20例,旨在探讨临床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低血糖脑损伤患儿20例,所有患儿均需实施CT与MRI检查。20例低血糖脑损伤患儿中包括男性13例,女性7例,胎龄36~42周,平均胎龄(40.38±1.72)周,体重2.8~3.6kg,平均体重(3.08±0.18)kg,出生1min内阿氏评分(Apgar)≤3分,出生5min后Apgar≤5分。纳入研究患儿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儿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相关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相关诊断标准;接受CT、MRI两种影像学技术诊断;已发生部分神经系统症状,但可以良好的配合诊疗;病情稳定,未出现进展情况;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CT、MRI两种影像学技术介入诊断禁忌症;颅脑先天发育不完全或是畸形者;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者;合并黄疸者;罹患脑部小动脉瘤者。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需实施CT与MRI检查。CT诊断方法为:采用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实施诊断,应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予以患儿药物、0.9%氯化钠溶液注射,在其脑部表层测定CT值,将管电流设置为130mAs,管电压设置为135kV,螺距设置为0.2,螺旋轴约为厚2~3mm,对头部实施扫描,数据完全获取后传送至层厚处理站实施三维立体重建,阅片经由2名CT诊断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

MRI诊断方法为:在诊断前需予以患儿10%水合氯醛25~50mg/kg做灌肠处理,应用西门子Skyra 3.0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同时还需配备头颅8通道相控阵体部线圈,检查前需要对设备参数进行调整,其中T1W1(SSR序列):TR调整为450ms,TE调整为10ms,层厚调整为5.0mm,间距调整为1.5mm,矩阵调整为220×256。T2W1(TSE序列):TR调整为4200ms,TE调整为98ms,层厚调整为5.0mm,间距调整为1.5mm,矩阵调整为220×256。检查前应协助患儿取检查所需体位正体位,检查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信号状况,具体包括T1W1和T2W1信号,同时还需与具体指标相结合对疾病实施分级研究,进一步分析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典型、不典型影像学特征和表现,全面诊断疾病。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低血糖脑损伤检出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同时观察两组不同发病时间、是否存在症状表现在本组低血糖脑损伤患儿病例中的占比率,观察两组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Q1,Q3)表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低血糖脑损伤检出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比较MRI组检出率为85.00%较CT组5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5.00%、10.00%,较CT组25.00%、25.00%更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低血糖脑损伤检出、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比较

2.2 两组不同发病时间、是否存在症状表现在本组病例的率比较MRI组发病时间≥12h者在本组低血糖脑损伤患儿病例中占比为88.24%,存在症状表现者占比率为88.24%,CT组发病时间≥12h者在本组低血糖脑损伤患儿病例中占比为60.00%,存在症状表现者占比率为50.00%;是否存在症状表现的病例在CT、MRI两种影像学诊断结果占比有一定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发病时间病例则无较大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发病时间、是否存在症状表现在本组病例中的占比率比较[n(%)]

2.3 两组低血糖脑损伤患儿影像学表现通过进一步分析两组低血糖脑损伤患儿影像学表现现实:(1)MRI组:在所检出的17例低血糖脑损伤患儿中包括6例T1加权高信号消失,占比率为35.29%;3例出现短T1、短T2信号,占比率为17.65%,该信号表明患儿脑室周围可见出血现象;3例皮层下出现稍长T1信号,占比率为17.65%;3例皮层下出现稍长T2信号,占比率为23.53%,该信号表明患儿皮层下可见脑水肿现象。(2)CT组:在所检出的10例低血糖脑损伤患儿中,10例患儿枕叶、双层顶出现脑水肿现象,8例患儿后颅窝硬膜下出现少量出血现象。

3 讨 论

低血糖脑损伤是新生儿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会对患儿预后产生巨大影响。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足月儿低血糖脑损伤发病率为1%~5%,而低体重儿发病率则较高,占比率为15%~25%,且同时伴有窒息的新生儿极易发生低血糖脑损伤[5]。葡萄糖是人体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到新生儿大脑发育中。如若新生儿血糖水平较低,新生儿脑组织系统功能便易出现紊乱,正因如此脑细胞代谢会不断下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加速神经细胞坏死。鉴于此,发病后如未没有及时得到有效处理,会加大患儿发生偏瘫的风险项,不仅会降低新生儿出生质量,还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6]。相关临床研究表明,随着低血糖症状持续时间越长,随着时间推移,患儿脑部也会随之而发生严重病理改变,例如水肿、充血、坏死以及出血等,对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为了避免低血糖脑脑损伤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临床对疑似病例就应予以重点关注,并在明确诊断后及时予以有效方式干预,以此缓解病情,提高预后效果[7]。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中,在临床针对低血糖脑损伤患儿的疾病诊断中取得了较佳的效果。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诊断主要以影像学诊断为主,其中主要包括CT、MRI两种。其中多层螺旋CT常应用于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该技术操作简便、效率高,且具有较高安全性,能清晰精确的反映出病理变化发生的具体位置、范围以及和周围相邻组织结构间存在的关系等。临床可通过观察CT影像学表现对患儿病状情况加以掌控,并通过提供的数据信息为疾病治疗加以指导[8]。本次研究结果可见,CT组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50.00%、25.00%、25.00%;通过分析患儿不同发病时间、是否存在症状表现在本组病例中的占比率发现,CT组发病时间≥12h者在本组低血糖脑损伤患儿病例中占比为60.00%,存在症状表现者占比率为50.00%。与组内症状持续时间<12h和不存在症状表现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可能与新生儿脑白质韩水平较高存在一定的关联,或是由于入组病例数相对较少相关,因此实施CT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还需有效提升检出率,避免误诊、漏诊发生[9]。

目前,MRI技术在临床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诊断中广泛应用,相对于CT技术,MRI可以对任意方位全方位成像,定位准确性较高,且具有更高的清晰度,继而可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组检出率为85.00%较CT组5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5.00%、10.00%,较CT组25.00%、25.00%更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相对于CT技术,MRI技术可以促进低血糖脑损伤检出率提升,该技术可通过观察脑组织局部血流变化状况,对脑组织损伤部位范围、大小以及具体形态加以刻画,加之MRI具有较高敏感性,更能发现微小病理变化[10]。另外,研究中还发现,在所检出的17例低血糖脑损伤患儿中包括6例T1加权高信号消失;3例出现短T1、短T2信号,表明患儿脑室周围可见出血现象;3例皮层下出现稍长T1信号;3例皮层下出现稍长T2信号,表明患儿皮层下可见脑水肿现象。通过MRI诊断如若发现以上影像学特征,则应警惕为出现低血糖脑损伤。本次研究中MRI组检出率较高,仍是仍存在误诊、漏诊的风险,而误诊、漏诊的发生与患儿病情紧密关联,对于病情相对较轻的患儿来说,病理变化不易检出,需对检测范围加以扩大才能促进检出率提升。鉴于此,临床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时可将CT、MRI联合应用,以此提升疾病检出率[11-13]。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相对CT而言,MRI可促进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检出率提升,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漏诊风险,因此可采取CT联合MRI的方式对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加以诊断,以此提升诊断结果精准性,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猜你喜欢
脑损伤比率低血糖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幸福(2019年21期)2019-08-20 05:39:10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饮食保健(2019年2期)2019-01-17 05:35:44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妇女之友(2016年11期)2017-01-20 20:02:31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29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中国康复(2015年4期)2015-04-10 13:00:47
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干预探析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
脑钠肽与心肺复苏后脑损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