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青
摘要:对于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它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管理活动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另外,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会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造成非常直接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其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行政事业单位所实施的各项活动能否正常运行,也与财务管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为此,文章深入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效率的策略方法,希望可以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带来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积极意义;社会经济;财务管理
从我国的国情分析,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属于一种服务于社会性质的管理部门,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国家的财政部门也给予了行政事业单位足够的流动服务资金,在这一有力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及运行中快速实现了高效化的管理目标,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国有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单位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况进行有效揭露,查处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国家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且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使得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方面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了资源的过多浪费,从而真正保证资源的利用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要性
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财务审计管理,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将审计数据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审计部门可以直接利用的信息,快速推进整个财务审计的工作进程,从而有效提升财务审计的工作质量。还可以快速推动传统模式的抽样审计朝着全量审计的方向转变,从而打破以前那种单一性财务审计的局限性,同时突破财务审计工作在传统模式中所面临的一些信息孤岛的局面。这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审计数据及信息,能够实现多方位、多视角的理解,并进行有效的关联与对比,有效提高财务审计的可信度以及审计工作的高效性。
另外,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财务审计管理还可以实现财务审计数据和审计信息的有效衔接,有效地缩短了财务审计的周期,进一步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财务审计方面的信息化水平。除此之外,还有利于帮助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审计对象提前预知一些潜在的风险,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降低在实际运营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济损失。
因此,高效的财务审计管理有效地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构建,针对相关审计资源实施科学合理的配置与调控,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快速完成财务审计全过程以及审计项目实施全流程的科学监督与管理,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是国家财政审计的主要对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财政性资金的管控力度,运用预决算管理的方式来控制财政资金。为此,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审计过程中,需要保证各项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的完善。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工作不到位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如果想要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就一定要展开高效率、高品质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模式。然而,从目前的阶段来看,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管理都不够完善,这也造成了审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内控管理工作时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不能及时针对相应的风险作出有效的管控与预警分析。对于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一些比较薄弱的环节,也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一些潜在的风险无法有效辨别和预知,大大降低了财务审计的效率,同时也错过了有效预防风险的先机,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完成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性的发展目标。
另外,因为缺乏一套科学、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职责、岗位分工及相关权限管理等比较混乱,容易形成一些战略方面的错误,从而导致无法完成预期的单位经营管理目标,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失衡,无法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给整个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审计人员的工作不到位,还会导致财务审计不能有效获取审计信息与数据,无法针对一些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的管控与防范,使整个财务审计工作缺乏科学性及可行性,从而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及政府管理部门的社会公信力。
(二)缺乏完善的工作体系
当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充分重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一套完善的工作体系,这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失去了社会公信力。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重视财务审计的作用,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财务审计所面临的风险及时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及时提出有效的整改对策,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免疫系统”功能。从目前大部分行政事業单位的管理现状来看,一些事业单位在实际的财务审计工作中,仍然没有一套完善、科学的财务审计工作体系,只是把财务审计工作当作日常性财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没有真正重视财务审计工作的实际意义。甚至还有一些事业单位,根本就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审计部门,对相关的财务审计管理制度也是非常缺乏,这就导致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全面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也就无法确保财务审计工作进一步落实和细化。
另外,因为审计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审计部门不能与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形成紧密的联系,也无法做到有效的协调和配合,大大降低了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
当前我国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并未完全建立起一套统一的规范制度,各审计单位就其财务审计工作无法形成严格的标准,这就使得在平时的审计工作过程中,一些问题争议不定,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受一些领导直接干预,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和独立性。另外,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仅针对近期工作的要求制定短期的工作计划,甚至日常工作没有计划指导,导致部分审计人员只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审计,从而导致财务审计工作只是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发挥出财务审计的作用,除此之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审计工作的监管监督不到位,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效率,甚至容易滋生徇私舞弊或工作疏漏等问题,加大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风险,给财务审计的过程和结果埋下了隐患。
(三)审计方法缺乏科学性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过程复杂、专业性较强,这就要求审计工作必须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然而从当前现状来看,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除了缺乏科学、完善的财务审计管理制度之外,也缺乏一些现代化先进的审计管理方法,以及科学、规范的审计管理流程,从而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带来了风险隐患。针对这种财务审计方法比较传统、落后的现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审计工作的流程上并未做出有效的梳理、优化和完善,也没有引入科学有效的财务审计方法,更不重视信息技术和科学手段的运用,从而造成财务审计工作的管理制度无法真正落实,对审计工作也没有更好地发挥出规范和指导作用,很难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也难以保证财务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四)对审计的工作认知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自身审计工作缺乏全面的认知,从某种程度来看,这样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财政审计工作的发挥。事业单位对财政审计工作的认知不足,究其根本,是领导干部的重视不够。部分单位领导单纯地认为,审计就是检查财政内部的账目,却没有意识到审计的范围,这样的认知会导致审计部门在整个行政单位当中地位低下。甚至有部分人员对审计的认知出现偏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经常会将单位内的经营状况与自身的努力分割开来,也就是说,不论是行政单位未来经济效益高低,这些与自身未来的发展都无直接关系,这种认知偏差将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资金管理责任意识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如果想要把财务审计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就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充分重视财务审计工作中的资金管理,同时以最大的努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效地确保财务审计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能顺利实施。
除此之外,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参与一些比较正规的关于资金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工程建设行业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工程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相关资金管理人员在资金管理方面的意识也比较薄弱。为了更好应对新形势下的环境变化,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资金管理工作时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资金管理责任意识,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为此,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人员要积极组织相应的知识宣传工作,充分调动起工作人员对资金管理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充分落实好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也要大力引进一些优秀的资金管理人才,组建出一支专业化的资金管理队伍,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资金管理风险。单位领导人员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度将影响到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开展,因此要加大加强对行政单位领导的审计培训,通过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能够提升领导对于财政审计的认知。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当中积极组织财政审计培训的方式能够提高領导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同时也能提升领导的认知以及管理水平。其次,也可以在一些地方或者其他事业单位开展讲座,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但能够加强领导人员的认知,同时也能提升领导人员的管理水平。最后,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和讲座活动,比如,在行政单位的墙壁上悬挂各种有关审计的标语,能够有效促使单位及各部门领导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由此避免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只浮于表面的形式。
(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制度的建设是资金管理的前提,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意识外,还需要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让审计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快完善审计法实施条例和投资项目审计准则,尽快制定有关资金管理的具体制度和规范,规范并统一审计行为。而作为审计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进一步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的登记制度,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采用账卡管理的方式,每一笔记录都要做到清晰化、明确化,并界定好责任关系,使我国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得到有效的保障。
同时,审计工作人员对于相关国有资产的处理,要依据资产管理制度中所规定的程序进行。对一些国有资产的转让、变卖,或者涉及房产等资金数额比较大的资产,要及时报告相关政府单位,经政府单位批准后,才能进行处置,所处置的相关资金也要及时缴入国库,或者国家财政部门的专户中,同时还要把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也纳入到其中。
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让地方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工作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少实务操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审计工作逐步进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中,从而减少审计风险,有效的预防一些违法乱纪行为,减少或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新形势下,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不断健全单位内部的控制体系,加强单位内部的监督,促进和完善财务管理部门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积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体系,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统一领导、权责分明,不断加大财务审计管理的力度,使得财务审计的管理过程清晰化、透明化。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组织审计工作相关人员开展内控知识的集中培训和学习,加强审计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体系重要性的了解,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化和完善化,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高效性和审计成果的准确性。
(四)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养
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行政事业单位要狠抓审计人员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具体可以围绕以下几点来实施:第一,审计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不断学习有关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及县区组织的审计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和比赛,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实现工作岗位和业务能力的有效匹配。第二,审计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沟通能力和交流水平,有效的沟通既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化解财务管理矛盾,还能让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快速学习,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沟通,不仅包括与审计单位领导和同事之间的沟通,还包括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这些沟通贯穿了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对审计目标和审计成果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影响。第三,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单位内部有关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拔条件和晋升管理制度,在对审计工作人员的选拔工作中,进行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水平测试,严格审查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的晋升管理,积极拓宽审计工作人员的晋升渠道,对于工作能力强、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晋升奖励和破格提拔。另外,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的晋升管理,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充分重视审计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设置公平公正的奖罚机制,对表现有效的人员及时给予奖励,对表现不好的给予适当的惩罚,通过有效的考核方法激励审计人员端正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也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建立起规范透明、科学标准、约束有力的预算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完善预算编制的制度规范,使得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之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分析结果科学有效的编制预算,充分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不能单纯以类似单位或往年的预算作参考,脱离本单位实际情况,使得预算编制不能发挥其作用。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制度和标准,各基层事业单位依据预算编制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切实有效的编制本单位预算,不仅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更能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强化职工的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管理过程复杂且专业性较强,只要不断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才能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将预算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想更好地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就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三是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严格的贯彻执行,即便再好的预算也只是纸面上的空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力度,不仅需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对预算从编制到执行进行动态监控和调整,避免出现预算执行不到位、纠偏不到位等问题。另外,预算的执行还需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网络信息系统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实现预算编制严格审批,预算执行科学监管,切实有效提高预算編制的水平和预算执行的力度。四是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的考核制度。完善的预算绩效监督和考核制度可以有效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预算管理的规范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设立适当的奖罚机制和单位人员考核办法,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和监督预算管理过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以此规范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行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不断提高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才能让行政事业单位内外部工作平稳有效的运行,才能更好地引导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行为,促进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审计意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对财务预算展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有效提升财务审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路径[J].商业2.0(经济管理),2021(16):89.
[2]彭小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重点分析[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1(01):37-38.
[3]王琳,游双艳,罗琪,钱燕梅,赵平.财务审计工作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2):58-59.
[4]滕晓琴.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01):98-100.
[5]于江.在新时期应如何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J].现代营销:上,2022(01):40-42.
(作者单位:单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