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红
摘要:国有金融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其发展过程中某些方面与国际金融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差距。我国自加入WTO以来,根据世贸协议将逐步放开金融领域,未来将有大批国际知名金融企业进入中国。其在活跃国内金融市场、繁荣中国经濟发展的同时,也为国有金融企业带来了较大挑战。面对挑战国有金融企业只有通过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自身发展,探索业财融合的创新路径,以期充分发挥现代商业银行的价值优势,提高其运转能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文章从国有金融企业业财融合的内涵入手,进而提出金融企业业财融合工作应用于财务工作中的背景及必要性,并揭示国有金融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业财融合提升国有金融企业财务工作质量的策略。通过论述,为业财融合在国有金融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实施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以促进国有金融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规避各类风险的产生。
关键词:业财融合;国有金融企业;财务工作;问题;策略
一、前言
现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全球的普及与发展,如,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方面的普及与应用,为中国经济的健康、持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金融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推进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尝试着改变。国有金融企业发展面临着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挑战,其中包括经济效益的提升、金融风险的规避、金融坏账率的控制、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等方面。鉴于此,国有金融企业须注重提升自身的运作质量,利用外部环境优势、内部管理特点对其现有的整体运营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在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从而在行业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财务管理对于目前国内金融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服务、监督永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题。即在服务于国有金融企业整体发展的同时,还需要监督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预防风险。但是,传统管理理念要求财务管理工作只需做好财务核算工作,为企业管理层及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核算即可。但是,新形势下原有的财务管理理念已无法适应国有金融企业的发展需求,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实现高质量的转型,将业财融合工作融入于财务管理当中,为企业的经营管理、重大投融资决策提供有用性、实效性较强的性质,才能不断拓宽财务管理在国有金融企业中的应用范围,为国有金融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贡献其有价值的财务管理服务。
二、国有金融企业业财融合的内涵
(一)业财融合的含义
业财融合是指将企业的业务与财务密切相连,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多地融入业务元素在其中,从而确保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更加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以改变以往财务管理工作“后知后觉”的状况。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具有价值。国有金融企业业财融合是指,改变现有的日常管理中业务与财务相对独立的现状,通过业务与财务的有效沟通与协调,实现融合发展。在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实现服务与监管职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对于业务发展的服务质量,确保业务的开展具有可操作性,为企业业务开展的全面升级提供长足的能量。新形势下,对于国有金融企业而言,其可以通过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提升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实效性及经济效益。国有金融企业的管理层,只有深刻认识到业财融合工作的重要性、自上而下深化提升自身商业价值的认知度,促进其长期、有效地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国有金融企业业财融合的途径
1. 建立业财一体化协同机制。业财融合的实现须注重协同机制的建立,并以此为契机转变目前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使得业务与财务部门做以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使得财务部门能够实时了解业务进展情况,达到业务发展的可视化。
2. 注重科学组织机构搭建及流程设置。国有金融企业原有财务组织形式较为固化,实际业务开展中也主要以提供财务服务工作为主,无法对于业务的开展实施相应的监管与指导,从而无法满足国有金融企业业财融合的要求。业财融合的实施、业务流程的转变将使得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组织架构产生相应变化。使得财务在参与业务发展过程中,更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促进财务与业务更好地融合,转变以往事后分析向事中控制、事前预算方向发展。
3. 加强金融企业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结合。金融企业以往经营模式下,财务与业务两部门因其为平行的职能部门,其日常运作中虽有交集,但是仍旧保持相互独立的工作地位。造成二者间的信息无法得到有效沟通,信息孤岛问题较为严重。新时期下,信息化技术逐步完善的今天,国有金融企业完全可以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为其内部管理系统的整合提供技术帮助,通过在其内部构建适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得信息数据库更加具有权威性、标准及规范性。这样,使得财务统计信息也更加地具有实效性、从而对于业务活动的研判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三、金融企业业财融合工作应用于财务工作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金融企业业财融合工作应用于财务工作的背景
21世纪的今天,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要求国有金融企业需要实施业务与财务的有效融合,来顺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发展的整体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边界得以打破,从而完善了企业管理会计的相应职能。另外,新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的业务与财务的融合与发展,是实现企业价值及企业效益提升的有利选择。国有金融企业面对大数据技术时代背景,只有通过实施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更加紧密融合,使其财务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进而实现国有金融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及经营目标。
(二)金融企业业财融合工作应用于财务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从宏观层面而言,目前我国经济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要求国有金融企业在经营管理、日常营销都应该在相关方面予以创新及突破,方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此前提下,对于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相关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有了全新要求,其应该结合当前金融领域发展的新形势,不断转变工作理念、调整工作节奏,以发展的眼光迎接国有金融企业全新的盈利模式。
其次,随着WTO的加入,我国对于国际金融领域有了相应的开放承诺,国际大品牌金融企业的涌入,对于国内金融企业的冲击还是较大的。与此同时,信息化技术催生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实体金融企业构成竞争,从而使得国有金融企业的整体发展受到了较为严峻的挑战。国有金融企业不得不面向客户、面向市场加强营销及拓宽渠道。导致一些企业为了占领市场,违规业务时有出现。在此过程中,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应尽快了解业务,并对于相关业务有着科学的评判,从而以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出发来指导业务部门的工作,以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四、国有金融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新形势下,基于国有金融企业所面对的国内、国际较为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行业内较为激烈的竞争,要求金融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并以此为突破口来促进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然而,从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日常活动而言,许多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机制仍然存在亟待完善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国有金融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工作本应占有重要位置,其应为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顺畅运营提供帮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国有金融企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仍旧停留在财务核算方面,管理层也只是关注于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实效性,从而忽视了财务管理监督职能的开发,使得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相应弱化,导致财务工作不能有效行使相应管理职能。同时,少数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还有待提升,其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相应重视,最终使得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财务预测与控制工作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二)业财融合不够充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业财融合已成为国有金融企业发展的共识。客观地讲,业财融合活动的开展对于国有金融企业而言其所要求的“软、硬件”条件还是较高的。业财融合活动的实施,不仅要求金融企业的管理层给予高度重视,制订相应的制度、机制来确保其实施,还需要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很好地沟通与协调,促进业财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还需要金融企业搭建较为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以规范信息传递的流程。但是在实际业务与财务活动融合过程中,少数金融企业对此方面的工作经验略显不足,导致企业内部财务工作流程较为混乱,无法提升业财融合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人为主观因素也是影响金融企业无法完全实现业财融合的关键所在,专业人士的不足使得业财融合中信息传递受挫,影响业务与财务部门的沟通效率,进而削弱了业务与财务的融合优势作用,从而不利于国有金融企业整体财务管理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三)缺少完善的业财融合规章制度
制度是金融企业开展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其在业财融合中需要遵循的规范与准绳。目前,少数国有金融企业在开展业财融合过程中,其配套的制度规定方面没有跟上融合的速度,导致业财融合的开展难以达到预定目标。具体反映在两方面问题。
首先,業财融合的模式基础上不能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业财融合开展中,部分单位分别对业务与财务部门进行重新的工作安排,但是在业务流程的开展方面仍然欠缺,无法制定相应的制度予以遵循,起不到指导财务、业务融合的作用。另外,由于业务部门在向财务部门传递信息中缺少时效性,财务部门工作也存在延迟的现象。
其次,业财融合的开展,其初衷是使得两部门的工作不断融合、融为一体,但是在开展的初期难免出现工作职责模糊的现象。部分国有金融企业缺少明确的制度规定,混淆部门间在企业管控中的职责,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无法针对个人追究责任,从而影响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五、业财融合提升国有金融企业财务工作质量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金融企业开展业财融合工作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业财融合工作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企业在行使监督职能中,应有较为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机制作以充分保障,从而实现对于企业内部全角度的监督与管理。这样不仅能够保障职工工作活动与组织目标确保一致的同时,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员工高度的工作热情,还能够实现对于部门及员工“奖惩有度”的决心。同时,健全的监督机制能够使得财务管理部门在开展监督工作中得到企业领导层、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支持,使得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
(二)促进业务与财务的充分融合
国有金融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拓展市场、扩大客户群体而实现价值最大化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将工作的关注点向财务管理、业财融合方式转变,改变以往业财融合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部门间缺乏有效协调及沟通,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财务与业务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打破“信息孤岛”现象出现。企业可以通过相应研究、讨论的活动,将财务与业务部门人员有效集中,根据两部门间不同工作需求进行讨论,以起到加深理解、求同存异、通力合作的目的,并以此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企业若想使得业财融合工作具有相应的价值,并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整体经济效益,则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显得极为重要。国有金融企业应该将绩效考核涵盖至业财融合工作当中,通过KPI关键指标的考核方式,规范财务、业务部门的工作,确保业务部门能够将相应的信息资料及时、有效地传递至财务部门,使得财务部门对其作以有效分析并上报给管理层同时,反馈于业务部门以促进其更好地实施业务活动,从而推动业财融合深度的发展同时,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三)建立健全业财融合相关制度
首先,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科学、有效的工作流程是确保业财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为此,国有金融企业管理层在对于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有着较为清晰认识的基础之上,与财务、业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员协商,结合部门实际发展情况、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现状等方面合理规划工作流程,为财务管理部门的数据分析、预算管理、财务预判提供帮助。
其次,规范财务管理职责范围并将其制度化。针对财务与业务部门在具体工作中界限模糊问题,金融企业需要完善相应制度规定,并在制度上明确规范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若工作中出现数据错误、信息不准确、资金运用不当甚至出现坏账风险时,可以依据制度规定而追究相关部门乃至于业务实施者个人的责任,以彰显奖惩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为企业决策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提供保障。
(四)相关工作人员适时转型
业财融合对于人员的整体要求还是较高的,财务人员及业务人员在整体业财融合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而对于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因而,新形势下国有金融企业相关人员应该注重对自身转型的整体要求,要从业财融合角度出发不断地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加深对于业财融合工作的理解。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应该走出“财务大门”向企业的一线业务岗位学习,要深入了解业务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其在开展业财融合过程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从业务人员角度来看,应该结合自身的业务拓展来适当了解财务技能及财税知识,并积极与财务部门加强沟通,以有效解决业务拓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五)树立科学的“大财务”战略
目前,国内金融行业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其生存及发展带来的极大压力。财务部门作为国有金融企业的核心组织架构,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十分重大。财务管理工作应该结合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经营特点,发挥其相应的作用,勇于承担、迎难而上地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金融企业发展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应该树立“大财务”战略发展方向。
首先,企业管理层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本着“大财务”发展观,正确认识业财融合的核心价值鼓励财务工作由后台走入前台,对于业务工作给予财务支持的同时,发挥财务管理监督职能。
其次,业务部门要主动配合财务工作。业务部门对于业财工作有着清醒的认识,要让其了解虽然企业的利润是由业务部门直接创造,但是若缺乏财务管理、财务监督的实施有可能使得企业因此而遭受财务风险,最终给企业酿成较大的损失。从而导致业务部门辛苦劳作所取得的利润会因为监管不到位,而最终付诸东流,因此业务部门要努力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听取财务部门给予的专业意见,从而不断地修正业务方案,将各类风险降至最低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
最后,财务人员在着力提升自身综合业务素质。大财务背景下,财务人员努力转型的同时,还要提升自我,从提升综合业务素质入手来不断加强学习,从而达到大财务、大监督的整体要求。一方面,财务人员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实施之中要深入到企业的第一线业务开展,要对于企业所开展的各类金融服务、提供的各类金融产品有所了解,将自身培养成具有多方面业务能力的“复合型”财务人员;另一方面,金融企业本身应该注重财务管理人才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开展财务人员的整体培训与业务交流,从而有助于业财融合的开展。
(六)建立完善国有金融企业财务共享中心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管理配置最大化。财务共享中心的搭建,能够进一步推动现代金融企业以财务工作为主要导向运行服务模式向集约化模式转变,将零散化、碎片化的财务工作统一归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业务的开展。鉴于此,国有金融企业应该利用自身的经济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建立自身的财务共享中心。可以从理念更新、流程再造、信息平台建设等三个方面入手,开始财务共享中心的搭建。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行,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企业现有资源,还能有效提升财务工作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
六、結语
财务管理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国有金融企业为了实现自身战略发展目标、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应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能够助力国有金融更好的发展,以利于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与此同时,鉴于国有金融企业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可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促进业务与财务的充分融合、建立健全业财融合相关制度、相关工作人员适时转型、树立科学的“大财务”战略、建立完善国有金融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等几个方面入手开展相应的工作,为提升国有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与质量、促进国有金融企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钱小达.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路径研究[J].财经界,2022(20):107-109.
[2]刘修源.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金融控股集团财务管控优化[J].财会学习,2021(35):25-27.
[3]孙统海.基于财务管理转型背景的商业银行业财融合路径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8):139-140.
[4]杜铜方.大数据时代农村商业银行业财融合路径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9):127-128.
[5]贺觉渊.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迎新规收入分配结构须主动优化[N].证券时报,2022-08-03(A01).
[6]于晗.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N].中国银行保险报,2022-08-03(001).
[7]韩福恒.财政部发文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金融企业财务管理[N].中国会计报,2022-08-12(001).
[8]马敬宇.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与实践研究[J].财会学习,2022(21):1-4.
(作者单位: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山营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