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视域下当代慈善理念转型研究

2023-07-05 02:57金代志王涵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20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

金代志 王涵

摘要:慈善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慈善理念对慈善事业发展具有长期性、深入性和引导性的影响。传统慈善观念具有差序距离性、道德无瑕性、片面积德性和透明排斥性,对当代慈善文化产生了不良影响。面对当代慈善文化在功能定位、行为道德、对象交互和透明要求下的迷思和考量,应突破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从构建慈善社会价值观、道德理性观、良性互动观和适度透明观入手,促进当代慈善理念的转型和发展。

关键词:慈善文化;传统慈善观念;当代慈善理念;社会保障

慈善是人本精神和共同体意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表达。慈善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而慈善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慈善事业生命力的延续和再现。其中,慈善理念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文化心理基础,影响个体和组织的慈善行为选择和交互。相较于慈善社会制度来说,慈善理念时间延续性长、影响深入性强,从慈善理念入手发展慈善事业至关重要。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在2016年《慈善法》颁布后逐渐发展起来,而当前中国慈善理念面临着传统和现代的冲突与碰撞,这使得社会中的慈善行为和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缺乏价值旨归和伦理理据。传统慈善文化理念尽管有着经久不衰的儒家思想印记,为我国慈善理念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但其中的局限始终难以应对当前慈善事业发展中的现实。面对现代慈善观念的诸多迷思,如何在其中扬弃传统慈善文化,从而构建积极理性的、适应与引导慈善事业发展的现代慈善文化理念,是我国慈善发展的一大难题。

一、传统慈善文化观念的局限性

我国传统慈善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文化瑰宝,但从问题视角出发,传统慈善文化观念上具有差序距离性、道德无暇性、片面积德性和透明排斥性等局限,在慈善观念转型过程中要着重分析和突破。

(一)亲疏观念下的慈善具有差序距离性

由于传统慈善文化具有亲疏有别的观念,使得慈善具有了差序距离性。宗族是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共同体,内部有较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是宗族成员的思想寄托和精神引领。在这样的社会秩序之下,形成了亲疏有别的社会观念,也形成了“自己人”与“外人”之间大有区分的交际圈层。宗族个体与“自己人”存在浓厚的情感联结,所以更愿意帮助“自己人”解决实际困难,而对“外人”则没有过多的信任和關心。传统慈善文化下的亲疏观念体现出差序距离性,具有分割性和不平衡性的局限:首先,慈善发展程度上,有富贵者的宗族慈善发展较好,而其他宗族的慈善发展较为一般。其次,慈善的范围基本以村落作为分割。最后,慈善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在不断强化。总之,中国传统慈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亲疏有别的慈善观念,根据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原则进行的慈善使其带有浓厚的乡里情结和亲族情结,也造成了中国传统慈善的地域和亲族观念的局限性。

(二)圣人观念下的慈善具有道德无瑕性

传统文化中的圣人慈善,具有对慈善行为者的道德无瑕疵要求。从慈善行为者本人出发,慈善被认为要倾其所有,不能有个人附带需求,只能追求道义上的情感满足,所以导致了许多慈善的想法和动机搁置。从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出发,慈善行为者被要求“无一毫人欲自私”,若有其他因素的加入,可能就会对慈善行为者产生道德舆论上的指责。不论是行善者的自我限制,还是社会舆论的压力,都给慈善的动因套上了道德无形的枷锁。传统慈善观念的道德无瑕疵,促使慈善行为者在发端和动机上产生了无法自洽的状况,从而使得慈善行为难以得到规模性的效仿和推广。个人道德与个人财富,无私相助与多方共赢,究竟是哪一种才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说在传统慈善观念中的选择产生了偏颇。这一观念下,行善者只能立于道德的门槛之后、潜在舆论的攻击之后,无法产生真正的慈善行为,这使得传统慈善中的广泛性无法实现,也影响了传统慈善的广度和格局。

(三)积德观念下的慈善具有狭隘片面性

积德的传统慈善观念追求德行的积累,从而造福家庭,其中体现了报恩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狭隘和片面性。在传统古代文化的观念中,对他人的帮助和行善被认为是给自己和家庭积德,从而免去灾祸和造福子孙后代,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追求德行所带来的自身回报。传统慈善的德行就如同放鱼入水、放鸟出笼,当鱼鸟回归自然之后,行善积德就已经完成,至于为鱼鸟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一次性的行善,就代表了所积累的功德,所以长期性的慈善就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发展。此外,积德观念下的慈善也反映了报恩观念。“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大恩的世代相报”,从另一个层面上,都将慈善积德与报恩联系在了一起。对于德行的回报,就可能变形为债务。这无疑给受助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也不利于慈善的发展。

(四)含蓄观念下的慈善具有透明排斥性

中国文化讲求含蓄、委婉,讲求实践的象征意义,使得传统慈善理念具有对透明的排斥。在慈善观念上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一些想要宣传个人和宗族的行善者可能由于文化上对于透明的排斥而选择不去公布,就使得慈善没有得到宣传和进一步地扩大,许多愿意行善的人没有看到志同道合者,就减少了慈善行为和联合的可能性。其次,对于本身就比较含蓄和不想要公众知晓的行善者,透明的排斥更加阻碍了慈善价值的进一步扩大和发挥。此外,从受助过程和受助对象来看,由于慈善文化本身的含蓄和模糊,对于善行之下的分配与效果,比较少地去得到关注及优化。相对于如何更好地用更加透明的方式行善,传统文化更多地关注在慈善发出的这一行为之上,对于透明度的关注很少。

二、当代慈善理念面临的迷思和问题

基于传统视域下慈善观念的局限,当代慈善理念面临着相应的迷思,要思考慈善功能定位、慈善行为道德、慈善对象交互和慈善透明要求上的问题,从而促进新时代慈善观念的转型。

(一)慈善功能定位中面临私德与公德的平衡

传统慈善观念的差序距离性之下,慈善实际上是一种私域范围内的实践活动。这种慈善观念所带来的分割和不平衡无法适应当代社会化的慈善价值要求。从公域角度看,当代的慈善活动和组织大多由政府主导,民间的慈善活动和组织发展仍比较薄弱。私域和公域的慈善天平上,目前缺乏标尺予以衡量。古代的慈善观念注重私德,其社会定位过于局限,当代慈善就受到了传统慈善文化的深度影响;与此同时,公共领域的慈善在政府的主导下飞速发展,但在发展中面对失衡的格局也需要去思考。慈善在公共道德和公共领域中的效益实现程度究竟该如何把控格局,市场和私人属性在其中该如何定位,这需要对慈善功能中社会价值性与私人道德和市场性进行平衡,从而明确当代慈善的价值定位。

(二)慈善行为道德上面临单一和综合的考量

古代慈善观念中,行善潜在主体和社会舆论两方面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圣人式的慈善幻想,造成的压力影响了慈善行为的产生和效仿。在当代的慈善中,慈善行为道德确实受到了传统慈善观念的影响,许多慈善者倾囊相助,却不得不面对受助者的依赖和加码,这反映出对行善者的要求需要反思。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也出现了这样一批慈善者,有的慈善者从企业角度出发,在回馈社会的同时增加社会效益;而也有的行善者宣称支教和捐款来赢得个人声誉,却出现作秀和诈捐。当代慈善的行为道德面临着复杂而难以界定的现实状况,需要在当代慈善文化构建与转型的过程中予以考量。慈善行为究竟应该纯粹化,还是应该允许多元化,关系着慈善道德的定性、慈善动机的定性,对于慈善发展的导向也具有重要影响。

(三)慈善对象交互中面临责任与感恩的纠结

传统的慈善观念中,常常把善行与自身身家性命、个人前途、宗族兴旺和子孙报应等观念相联系,或者把行善作为赎罪免灾积德的手段,这与基于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现代慈善事业形成了显著的差异。人们讲究的行善积德,对于行善者来说,一次性的行善便是任务所在;而对于受助者来说,从接受善意开始,心理上就产生负担,行为上就导向了报恩。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中,也体现了这一理念,许多慈善行为者只注重一次性慈善行为的行善积德,并且期望收到受助者的报恩。此外,捐助者和受助者间沟通不畅通,双方无法充分和持续地了解。在慈善的行善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交互方式值得思考,行善者的责任是存在于单次的慈善行为下的积德之中,还是在友善互动的人文关怀中,需要进一步讨论。受助者如何把握感恩和回报的程度,以及行善者和受助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架构,在慈善快速發展的当下都需要全新的界定。

(四)慈善透明要求上面临透明与含蓄的选择

中国传统含蓄的文化底色之下,慈善观念也具有含蓄的特点。不论是传统还是当代,捐助者都有隐姓埋名的现象,以及也较少关注过程性的透明。此外,在当代信息社会的个人暴露严重的情况下,许多行善者和受助者不愿体现个人的信息而防止污名化产生,但在追求透明和监督的道路上,他们的信息有可能就被迫暴露在媒体之下,违背个人意愿,甚至由于引发的舆论影响正常生活。慈善中的透明和监督是必要的,而如何做好透明和含蓄之间的权衡,如何能够在慈善信息化的管理下,既保证慈善的清爽和温暖,又保证慈善的行善者、受助者得到充分保护和适应,需要在慈善透明与含蓄的方式上予以平衡和把握,从而引导慈善走向可持续的发展。

三、传统慈善文化下当代慈善理念转型

当代慈善理念在传统慈善局限性的影响和面临多种迷思的条件下,应在社会价值观、道德理性观、良性互动观和适度透明观上加以转型,引导和推动当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慈善社会价值观的转型

实现当代慈善文化理念的转型,要突破传统慈善观念中的亲疏差距,构建现代化的慈善社会价值观念。首先,现代慈善的根本归属是公共责任,慈善角色从个人美德转变到公民责任,也就卸下了道德判断的枷锁,成为文明社会中平常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慈善从社会的价值考量上讲,应该被认为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从而为公众提供最大效益和福利的事业,应该被认为是人本精神之下当代社会的充分实践,是社会文明水平不断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的社会效益应予以重视,应超越个人、家庭或族的范围,不断追求慈善的平衡和社会性。最后,在打破亲疏进入社会领域之后,所谓的市场和民间的慈善发展在观念上就应该引起重视,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上应该更多从运动员导向裁判,从而发挥社会多主体的力量,激发慈善事业发展活力,从而实现慈善的社会价值。

(二)慈善道德理性观的转型

实现当代慈善文化理念的转型,要摒弃传统慈善文化中圣人式的慈善观念,构建现代化的财富理性观念。真正的慈善不是恻隐的冲动,不是他人道德要求下的圣人举动,而应是理性思考下做出的旨在追求社会资源最大化效益的选择。首先,慈善不鼓励毫无计划地拍脑袋行善,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慈善组织,应该有计划地对现有财富情况进行掌握、对未来收支予以合理规划,在做好财富管理和个人与组织重要需求满足的前提下,做出真诚、理性、客观、健康的慈善行为。这一理念并非鼓励人们的冷漠,而是追求慈善领域在充满善意时的冷静、理性,这才能使单个慈善行为和慈善事业有长效发展意义。其次,允许以助人动机为底层逻辑下兼具合理发展需要的慈善行为,配合以不断健康化的舆论环境,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实质上能合理调动慈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慈善良性互动观的转型

实现当代慈善文化理念的转型,要改变片面积德与报恩心理负担的状态,构建慈善良性互动观。传统的慈善观念中的片面积德和求报恩,使行善者和受助者都没有理顺慈善的逻辑,也使得行善者和受助者之间存在隔绝和互动的缺失。在当代慈善理念转型过程中,行善者应秉持社会责任观念,摒弃行善为个人积德的局限观,追求更加广阔性的价值。此外,受助者应保持感恩心态,但与此同时消解报恩的心理负担,转化为积极生活的动力和回应社会、发挥自身价值的动力。最后,行善者和受助者之间,并非不可沟通和不平等地施舍与被施舍,双方应该构建长期和交互的慈善观念,行善者主动关注受助者的整体状况并提供真诚的关心,受助者愿意分享情况的改善、未来的前景并表示感谢,从而能够在信息化平台的辅助下,落实慈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慈善适度透明观的转型

实现当代慈善文化理念的转型,不能排斥慈善全过程的透明化,而应构建透明适度透明的可持续慈善观,既不能引导监督不足,也不能鼓励监督过度。在现代化的慈善观念中,要适度突破慈善的含蓄,允许个人和团体慈善行为的宣传的同时,注重行善者的个人意愿,不能导向强迫行善者公布个人善行;要注重慈善款项和慈善效果的精细化落实和监督,但同时在过程中也要保护受助者的隐私和尊严,不得盲目追求慈善透明而损害受助者的权益。在慈善适度透明观念的转型中,最重要的是把握限度,从而既透明公开又尊重个人,引导慈善事业发展成为对慈善主体和社会公众负责的阳光慈善。

四、结语

慈善事业的发展呼唤着现代慈善理念的转型。慈善文化理念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革新,才能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从问题导向出发,传统慈善文化除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之外,还留下了对现代慈善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面对当代慈善伦理和文化的缺失,我们要将传统慈善文化的局限予以突破,并在其过程中厘清慈善理念的迷思,构建和实现符合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要求的慈善伦理观念,引导个人、组织和政府积极理性地从事慈善活动,促進慈善的社会效益的最大实现,也促进共同体精神的培育和人类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成效、问题与制度完善[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24(06):52-61.

[2]周秋光.中华慈善文化及其传承与创新[J].史学月刊,2020(8):105-113.

[3]张亚月.慈善伦理与公民意识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2(01):56-60.

[4]李小兰.传统慈善伦理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3,11(02):127-130+145.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6-27.

[6]宋传文.我国捐赠文化的缺失及成因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04):141-145.

[7]高红,窦正斌.中国社会现代慈善理念的匮乏与培育[J].东方论坛,2007(06):114-119.

[8]郭祖炎.试论中国现代慈善基本理念[J].伦理学研究,2013(01):123-127.

[9]刘太刚,吴峥嵘.个人的公益捐赠越多越好吗?——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和需求溢出理论资源效率论的维度[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04):59-66.

[10]李小兰.传统慈善伦理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3,11(02):127-130+14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建立健全‘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法治体系及监督制度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1208);黑龙江省2021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与运行机制”(项目编号:SJGY20210411)。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论社会保障绩效治理的操作性路径
家庭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初探
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浅析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