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先进文化遇上危机重重的孝文帝

2023-07-05 01:04刘怀荣梁志贤
博览群书 2023年1期
关键词:孝文帝汉化魏书

刘怀荣 梁志贤

自永嘉之乱后,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割据混战成为常态。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对立和政权分裂问题仍非常尖锐,严重威胁北魏的统治。孝文帝因此推行汉化改革,为民族的融合与社会的统一创造了机会,为隋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这场改革是使国家脱离危机,为时代创造新机遇的典范。

政局动荡 危机重重

北魏政权的建立者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鲜卑族世代“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魏书·序纪》,本文所引《魏书》均出自中华书局1974年版)。西晋末年,中原大乱,拓跋统治者因帮助西晋对抗匈奴,被封为代王。公元338年,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后为前秦所灭。 公元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并于公元398年定国号为魏。北魏最终统一北方,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南北对峙。

拓跋珪称帝后积极学习中原文化,任用汉人为官,之后的明元帝、太武帝等皇帝都很重视中原文化,但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汉化改革。历史行进到孝文帝时期,改革已势在必行。孝文帝由出身北燕皇族的冯太后抚养长大。北燕是由汉人建立的政权,后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灭。冯太后的父亲冯朗因罪被诛,冯太后入宫为婢,后来被选为贵人,成为皇后。冯太后培养了孝文帝对中原文化的兴趣,孝文帝最终成长为一个“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魏书·高祖纪下》)的皇帝。均田制、三长制等汉化制度,都是在冯太后听政期间进行的,孝文帝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足以感受到汉化改革的必要性。在这样的教养背景下,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就不足为奇。

孝文帝继位时,北魏面临着很多的危机。从外部环境来看,北魏的北方是柔然等少数民族政权,北魏的南面又与经济发达的南朝相邻,二者都对北魏极具威胁。从内部统治来看,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已不适用于当时的政治局势。经济上实行的宗主督护制严重损害国家利益。“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魏书·李冲传》)依附于豪强地主的农民众多,宗主们兼并土地,隐匿人口,国家的税收和徭役都受到影响;政治体制也十分落后,官员没有俸禄,常常掠夺百姓,造成统治阶级与下层百姓之间的冲突。在统治阶级内部,汉人不满鲜卑族的轻视,鲜卑贵族无法完全信任汉人,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另外需注意的是,北魏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鲜卑族在进行战争和经济掠夺时,往往对其他民族进行压迫,民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种种矛盾引发了人民起义和社会动荡。孝文帝即位以来就发生过多次起义,如延兴元年(471)九月,“青州高阳民封辩自号齐王,聚党千余人,州军讨灭之”,同年十月,“沃野、统万二镇敕勒叛”(《魏书·高祖纪上》)。太和四年(480)春,“洮阳羌叛”,太和五年(481),“道成豫州刺史垣崇祖寇下蔡”(《魏书·高祖纪上》)等。连年的战乱和政局的动荡都说明孝文帝时期北魏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已经愈演愈烈,改革刻不容缓。

多管齐下 除弊易俗

孝文帝运用国家权力进行强制性改革,使北魏的政治和经济快速封建化,其措施主要有实行班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

班禄制。北魏最初沿袭旧有习惯,不给官员发放俸禄,于是造成“时官无禄力,唯取给于民”(《魏书·崔宽传》)的局面。太和八年(484),孝文帝颁布了新的俸禄制度:

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逮于魏晋,莫不聿稽往宪,以经纶治道。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罢诸商人,以简民事。户增调三匹、榖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魏书·高祖纪上》)

从中可以看出,其增加租调来为官员发放俸禄,并用严格的法律规定来预防贪污,保證班禄制的实施。班禄制是孝文帝学习中原政治制度的结果,这一制度使得官吏拥有稳定的收入,官吏私自征税和掠夺百姓的行为遭到打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官民矛盾,也有利于廉洁风气的推行。

经济措施。经济上,为适应已产生变化的生产方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并配合以三长制,改革租调制度,使北魏经济朝着良性状态发展。

太和九年(485),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魏书·食货志》)。均田制将土地分为露田和桑田两种,露田即耕稼之田,百姓年老或死亡后要归还国家,桑田是种植树木的田地,无需归还。年满15岁的男子可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初授田的男子还可授桑田二十亩,不适宜种植桑树的地区,男子授麻田十亩,妇女减半。另外还对奴婢和“丁牛”的授田做了规定: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

(《魏书·食货志》)

均田制是对土地资源的再次分配,使土地兼并情况得到抑制,有利于经济的恢复。

太和十年(486),孝文帝推行三长制,取代了宗主督护制:

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

(《魏书·食货志》)

三长制实施之前,农民多依附于豪强地主,不仅使国家损失人口和税收,也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魏书·食货志》),有利于管理户籍,有效解决了逃避租调的问题,国家的赋税收入相对增加。

在推行前两个政策的同时,孝文帝也对租调制度进行了改革。太和十年(486)孝文帝颁行新的租调制,规定:

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任耕、婢任织者,八口当未娶者四;耕牛二十头当奴婢八。其麻布之乡,一夫一妇布一匹,下至牛,以此为降。

(《魏书·食货志》)

新的制度以夫妇为征收的基础单位,减轻了百姓负担。

孝文帝对于经济制度的改革是“三管齐下”的。均田制为征税提供了经济基础;三长制加强了户口管理,规避了逃税问题;租调制度使得税收结构更为合理,百姓的负担减轻,国家的税收收入增加。北魏的经济制度影响深远,唐代的租庸调制就是由均田制发展而来的。可见,这一时期经济方面的改革为后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经验,并为隋唐盛世的到来提供了物质基础。

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第二年又下诏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同年九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魏书·高祖纪下》)。孝文帝将都城迁至洛阳有多方面的考量。进入中原后,北魏的生产方式已转变为以农业生产为主。但是当时北魏的都城平城土地贫瘠、气候寒冷,并不适合耕种。《魏书·祖瑩传》有《悲平城》诗:

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从中可见其自然条件的恶劣。平城自身粮食供给不足,对外界的依赖性强,遇到自然灾害就更加被动。太和十一年(487),平城曾发生旱灾,“郊甸间甚多馁死者”(《魏书·食货志》)。而当时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复苏,经济中心的转移势必影响到政治中心的布局。

另外,迁都与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和南征也有密切的关系:

(孝文帝)乃独谓澄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澄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魏书·任城王澄传》)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孝文帝迁都的政治考量。迁都有利于更好地移风易俗,学习中原先进文化,还可以降低柔然的威胁,更好地控制中原地区,进一步统一南方。孝文帝迁都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交流,鲜卑族的生活方式受到汉族的影响,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更易展开。

移风易俗。孝文帝改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社会风俗的汉化。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革衣服之制”(《魏书·高祖纪下》)。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规定:“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高祖纪下》)在朝廷任职的官员都要使用汉语,考虑到年龄在30岁以上的官员“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魏书·咸阳王禧传》),遂对他们放宽要求。太和二十年(496),孝文帝“诏改姓为元氏”(《魏书·高祖纪下》)。《资治通鉴》对此有所记载: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齐纪六·明帝建武三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P4393)

姓氏上的不同被消弭,拓跋族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汉族中去。另外,孝文帝还提倡胡汉两族联姻。孝文帝不仅自身“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 ,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齐纪六 明帝建武三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P4393),又让他的六个弟弟迎娶陇西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等高门大户的女子。上行下效,错综复杂的婚姻关系将鲜卑族与汉族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加强了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之间的政治联系,也加深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

旧染既除 新机重启

汉魏以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与汉族之间存在着尖锐的民族矛盾。从当时的政治全局来看,南北方的统治民族不同,文化多有差异,地理上又存在阻隔,如果两者长久地对立下去,永久分裂为两个统治政权也不是没有可能,中华文明也就面临着分裂与消亡的危机。这时急需消除民族隔阂,以维护政治的统一和中华文明的延续,孝文帝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人物。孝文帝受中原文化影响很大,他的民族观念也很先进,他说道:

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

(《魏书·高祖纪下》)

他的一系列汉化政策定下了落后的少数民族向先进的汉族学习的基调,这是后世能够完成统一并且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孝文帝改革为南北方统一奠定了基础。从政治上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许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仍旧或多或少的保留着落后奴隶制的政治体制,孝文帝实施的迁都、联姻等汉化政策,加强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同时也推进了北魏统治下其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使得北魏政權封建化的速度加快,符合历史进步的趋势。北魏的政治制度与南方政权政治制度的差距缩小了,南北政权间的对立减轻,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从经济上来看,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均田制等经济措施的实施使得国家的赋税收入增加,农民的负担减轻,农业的发展也影响到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北魏的经济制度为后世多个朝代沿用,为之后隋唐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从民族融合上来看,孝文帝的改革为后来的南北统一奠定了文化基础。北魏之后虽然又有分裂,但是当时的政权如北齐、北周等并没有彻底排斥中原文化,实际上它们都在沿着北魏汉化的道路继续前进,南北方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到了隋文帝统一南北方时,两种相似又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了隋唐盛世的基础。唐朝时期,胡、汉两族的民族融合已经完成,唐朝是一个包容各族文化的朝代。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纪》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P6247)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对立情绪减少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政治的统一。

孝文帝改革还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民族交流是双向的,这场改革表面上来看是鲜卑族的汉化,但是汉族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影响。少数民族人民拥有强健的体魄,他们朴素狂野、尚武冒险的游牧精神,为汉族人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汉族文明吸收了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最终形成了全新的面貌。陈寅恪曾指出: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9年版,P344)

隋唐两朝的皇室,都有着少数民族的血统,中华文明千年来的延续与繁荣,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创新也是密切相关的。

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也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在面临统治危机时,孝文帝主动寻求化解危机的方法,果断抛弃本民族的落后制度,积极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为北魏乃至整个中国创造了新的契机。今天,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风险与挑战,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从危机中捕捉新机,更好地应对世界局势的变化。

(作者简介:刘怀荣,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志贤,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孝文帝汉化魏书
分道扬镳
老年人口腔健康自我效能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从平城到洛阳,北魏迁都前发生了什么?
辽西地区慕容鲜卑汉化的考古学观察
论金世宗时期汉化与旧俗的关系
孝文帝的宽容
孝文帝的两碗汤
《魏书·广平王元怀传》补疑
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勘误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