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但是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事故以及安全问题缺乏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因为孩子是每个家庭用心培养的对象,长大能报效国家,为国所用,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军。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安全教育,安全问题甚至是安全事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很大的痛苦。我国现在一直很重视基础体育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也采取了措施,但每年还是有许多校园安全事故发生,这也为我们体育教师敲响了警钟,在体育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安全教育,做好安全培训,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学生人身安全,营造一个安全良好的体育教学课堂刻不容缓。
安全是教育教学的重点任务。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足,对于安全的忽视,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开展之前,要充分了解课程结构: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学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如盲目开展教学任务和训练内容,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受伤的风险。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应该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育课程主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终身健康的意识。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做好防护措施,保证学生的身体安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授课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伤害性的事故,为了能保证小学体育授课时的安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进行体育技能的教学,还要考虑体育课程的特点,并且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加入安全隐患相关的教育内容,既要保证体育场地的安全性,又要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足够保全个人的运动安全。另外,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教师在一旁做好保护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安全防范第一。教师做好安全知识的讲解,学生才能乐享体育学习。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安全问题
1.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小学生对安全的认知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要意识到体育课程中的安全问题,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提前对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做好充分地准备活动,防止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例如开展跑步内容的教学之前,加强学生在训练中安全意识,并对各关节等进行拉伸准备活动,避免学生在跑步中出现肌肉拉伤等问题。如果学生不按照正确的准备动作进行拉伸,跑步时,就可能会造肌肉拉伤,膝盖受伤等严重的安全问题。很多小学生在平时的体育安全认知不够成熟,家长和教师都没有对学生有更多的体育安全知识传授习惯,学生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准备活动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在进行一些危险性的器材或危险性的体育训练时,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摆放器材或进行训练,擅自活动,常常会受到运动损伤。其中比较严重的是器材类的损伤,比如,标枪和铅球等,有时一般球类运动也可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伤害。另外,学生在过于自由的体育运动氛围中,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也可能造成安全事件发生的情况。学生体育意识的淡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安全,使得体育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2.体育教学场地的安全性问题
當前小学体育教学很多的项目都是在同一个场地开展,教学中有需要使用到很多教学的体育器材,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是不符合国家的体育场地要求和标准的,而在一些城乡结合的地区或农村地区场地和器械不达标的比率更高,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另外训练项目都在一个场地,在训练中就存在安全问题,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如:篮球场都是水泥地,这种训练场地在篮球教学中,往往学生容易摔倒导致受伤。同时在场地还有其他的训练项目,学生在篮球练习时,有的其他学生做别的运动项目,学生之间根本顾不过来周围同学的活动,很容易造成和其他学生的碰撞。还有在小的操场有跑步,有投掷,有跳跃,有踢足球等等,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很多学校没有标准的操场,训练场地不规范,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性就存在很大问题,这就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埋下了很多的安全隐患。还有学校虽然对体育场地的安全性非常重视,但是由于不少场地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器械老旧,体育器材的更换频率不够。体育场地的整修耗资巨大,耗时较长,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部分体育场地和固定体育器材的不合格,在申请修整中遇到一些问题,造成了安全上的疏漏。
3.学生安全知识匮乏
小学生体育安全知识相对匮乏,学校对于安全知识的培训不足,很多学校甚至没有开展安全教学和培训,学生安全知识不足,在体育教学中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体育课程中,不同的训练内容也会使用到不同的体育器材,每一个体育器材使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都不同,其对安全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跳高训练中,需要有符合要求的海绵垫子,防止学生完成训练落地时受伤;开展跳箱训练时,必须要有老师在学生训练时进行保护,防止学生掉落造成摔伤;在短跑训练中,速度较快,围观人群较多,训练要遵守规则,不能串道,教师同时要做好人员管理,学生不能在终点聚集,否则在学生冲向终点时容易冲撞其他人,导致其他同学受伤。根据有关学者的调查显示,很多小学生的体育安全知识相对匮乏,当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安全知识时,有的学生偷懒,并没有完全记住安全知识的要点,或者有的学生明明知道有安全隐患,但是在完成体育动作的时候,常常会追求“刺激”效果,或者在自己尚未完全准备好,技能掌握并不娴熟的情况下,希望能够“一飞冲天”,达到一个比较高的训练质量。如果缺乏安全知识,那么在实际的体育训练过程中,很多安全规则就被学生藐视,使其身体受到一定的损伤,如果教师没有在一侧做好保护,很有可能因为运动冲量过当或者学生之间的冲撞等,造成学生身体上的不必要伤害。
二、小学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防范策略
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要以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场地和教学器材,要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保障。让学生储备必要的安全知识,更好地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1.树立学生安全意识
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在教学中防患于未然。教师对安全隐患进行讲解,还要及时关注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安全行为。教师应该梳理出体育教学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学生进行培训。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也比较好奇,经常会在其他同学训练开展时进行聚集围观。如垒球投掷比赛时,有很多学生在一边呐喊加油,很容易在场地上聚集,间隔投掷者很近,这些都是不安全的行为,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动向,告知学生的不安全行为,以及这些不安全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让学生引起高度的重视。小学生的思想正在不断的走向成熟,而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意识到“防范为主、安全第一”,树立安全思想,常抓不懈,才能够使学生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形成高度体育安全意识,学会怎样在出现问题时自我保护,防止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止过当运动的发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体育运动中要有运动危险的预判性,如果学生能够使自己的身体与大脑配合默契,提前预判一些安全隐患,就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比如对运动冲撞或运动坠落等进行防范。
2.改善硬件设施,做好安全防护
学校应当在体育教学场地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从硬件上预防学生的安全问题,对容易发生的安全事件要有预见性,做好防范。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课程主要有跑、跳、投等动作,同时也会有体育的游戏。这些都是容易导致学生受伤,引起安全事故的项目,所以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跑的项目可能会出现人群的冲撞,特别是短跑项目,速度快,冲撞力强。所以在跑步项目中,要组织好围观学生,避免冲撞;跳高、跳远等项目,都需要教师在旁边开展指导,如跳高项目,需要有符合要求的海绵垫子,保护学生在落地时不受伤害;投的项目更要做好防护,投掷垒球或是链球过程中都要圈好投掷的范围,教师要亲自测量距离,也要告知围观同学的注意事项。改善学校内的硬件设施,尽量做好安全防护,如果部分安全场地不能在短时间之内有所改善,教师应该在安排体育运动的时候,尽量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和场地,暂停一些有安全隐患的体育活动,或者对一些体能较差的学生安排更加轻松、不容易出现问题的体育训练活动,这样就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平时还要建立比较健全的体育安全监管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体育教师应对上负责,并且随时随地监督学生的体育训练安全情况。学校还应当建立由校长牵头管理,各个体育教师积极响应的安全防范监督制度,为学生顺利上好體育课服务。
3.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
小学生的安全知识储备不足,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特点,汇总课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定期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除了安全知识的教育,还应该培训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进行防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良好的规范指导。除了理论知识的培训,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的教学特点,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演练,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自行学习并遵守安全管理规定,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知识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以防万一”,使学生对体育课上的规则和制度不仅应该烂熟于胸,而且还要能够严格遵守。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心理变化情况。教师组织开展体育安全教育,这样做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观察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在体育训练中有所懈怠;向学生传授安全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的方法,妥善安排好与学生体育运动相关的安全防护事宜,帮助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那么,就能够杜绝安全隐患。当然,教师在平时组织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也要优化组织管理形式,精心设计上课时的模式,平时做好课堂常规,每课点名,强调安全教育,比如,在组织学生上体育课的同时,考虑安全防范方面是否科学、合理,避免发生碰撞等,保证教学训练能有效开展,实现教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另外,要考虑的一点是,由于小学生对比较复杂的安全知识接受能力有限,体育教师既要能够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而且还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预防措施,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分解到完整的教学规律,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
四、结语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安全问题,对学生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指导学生规范动作,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好安全指导,让学生关注安全问题,可以有效地进行教学,杜绝安全事故的出现。把握教学过程中易出现的安全事情,教师要有既定的方案,有序开展体育教学,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