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 朱锡昕 刘欣
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东四七条小学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构建了“万花筒7+n”课程群,加强了一体化设置,细化了育人目标,强化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性化、多样化的学生发展需求。
1.“万花筒7+n”课程群特质
“万花筒7+n”课程从“三维目标”向“学科素养”升级,从单一课程向“课程群”建设升级,从聚焦“课程内容”向“育人模式”升级,从“碎片化创建”向“整体化构建”升级,从“少数个别”向“全员参与”升级,从“单兵作战”向“群体合作”升级,从班级、学校向家庭、社区、社会拓展。“万花筒7+n”课程群的特质与内涵和学校育人理念紧密对接,与学校精神、价值主张高度契合,即“以小见大、千变万化、缤纷多彩”。学校以“课程群”为单位,整合、开发各类课程,回应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扬长的需求与目标,突出“多元选择”,丰富的学习小组型课程让志趣相投的学生在一起发展爱好、优势、特长,追求梦想,让学校生活“多姿多彩”。同时,强调“合作共生”,不仅在教学方式上倡导“生生合作”“师生对话”,同时致力于打造“学习共同体”,强化家校社合作,整合学习资源,创新学习关系,创设无边界学习场域。
2.“万花筒7+n”课程群内容
依据育人目标和多元智能理论,遵循学科自身逻辑、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形成七彩课程群,包括健康课程群,以体育、心理健康为主,发展内省、身体运动等方面的能力;思政课程群,以道德与法治课、班队会为主,培育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语言课程群,以语文、英语为主,发展语言建构、文化积淀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逻辑课程群,以数学、信息技术为主,发展逻辑、空间、科技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艺术课程群,以音乐、美术为主,发展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科学课程群,以科学、研究性学习为主,发展科学、探索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劳动课程群,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发展人际交往、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课程群n则着眼于个性化需求和学科融合。
每个课程群都包括学科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及特色课程、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让“志同道合”的学生聚在一起学习,发展兴趣、爱好、特长等。基础课程以传统、常規型课堂为主,旨在夯实知识和能力基础。拓展课程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探索,形成必修型校本课程。同时,基于学生发展需求,开发丰富的选修型社团课程。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广泛整合外部优质资源,采取学习小组合作、个人研究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选择空间和丰富的实践机会。
德育课程与课程德育双管齐下,从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中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捕捉德育素材,实现德育的全科渗透与纵贯横通。以“合作”为带动,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在学习小组中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共同提高,强化集体意识;另一方面,依托家校社合作,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在劳动服务中锤炼意志品格,在增长见识、致知力行中,建立爱家爱国的真情实感,将担当意识、时代使命根植于心。
在此基础上,融合七彩课程群,形成针对学生个体个性化辅导的第n个途径,以学生的问题或个性发展为导向,放大个人发展优势,为个人打造取长补短的课程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将“阅读”作为语言类课程设计的内容聚焦和实施的主要方式,综合使用国家教材与补充教材,按照“必备的语言基础—充分的阅读积累—良好的能力运用”的思路对课程群进行构建,将“识、记、读、说、思、写”融入其中,协同推进。根据阅读材料不同,采取精读、泛读、整本书阅读、亲子阅读等不同形式。语言基础课程,主要进行基于大主题的单元整体阅读教学,重点对国家教材进行整合重组,并融入补充教材加以丰富;阅读积累课程,以补充教材为主,按照人物、年代、季节、场景等主题设置课程,强化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信息检索、阅读记录与阅读分享;能力运用课程,开设读书沙龙,为具有相同、相近阅读偏好的学生创造打破班级、打破年级的丰富的交流互动机会。
3.“万花筒7+n”课程群评价
学生成长的评价。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时代新人,要扩大教学活动的空间和内容范围,让学生能在体验生活中学习经验、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在积极应用中学习技术,从小培养他们服务社会和学校的意识。建立学生发展手册,将评价形式及领域与课程群有机结合。例如,语言类课程群四年级下学期故事会的评价标准是:故事内容积极向上;按照情节发展顺序讲述故事,情节完整;讲述过程有真情实感;讲出或提炼故事中人物的美好品质;仪态大方,动作恰当;语言流畅,表达自然,声音洪亮。
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一是从深入研究新的课程标准与理念出发,教师先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站在理论高度提高认识,树立合适的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尽快实现从“师本”向“生本”的转变。二是课程设计实践评价,在实践中继续思考,在反思的推动下继续实践。要确立合适的活动主题,就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找到切入点;在学生的实践中成为共同的讨论者与研究者,就需要教师有大量的预设和结构设想,有较强的生活、社会实践经验,进行系统化评价设计。三是学科融合及教师合作评价。教师要打通学科间的壁垒,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本文系北京市东城区“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办2022年度课题“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构建‘万花筒7+n’课程群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CYB2022086)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