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调查与培育路径分析

2023-07-04 07:42:50孙凤舞
关键词:心理品质团员培育

孙凤舞

(山西大同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种精神状态包含着新时代青年必须要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1](9)。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的心理特质。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继而为个体拥有幸福有成就的人生奠定基础。[2]

已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显著。积极心理品质范围内的智慧与知识、勇气、人道、正义与超越均对心理健康产生正向预测作用[3]。在“知情意行”全过程中,“知”上:积极心理品质与创造力[4]、求知力[5]等呈现正相关;“情”上:积极心理品质与幸福观培育[6]、主动性人格养成[7]等呈现正相关;“意”上:积极心理品质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8]、心理弹性提升[9]等呈现正相关;“行”上:积极心理品质对新生适应[10]、手机依赖干预[11]等多个方面有积极作用。

可见,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有重要意义。由此,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调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针对性提出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有效路径,对推动高校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模式建构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以“政治面貌”为自变量,采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开发的VIA 美德与品格优势中文问卷(表1),在山西省某高校开展线上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25 份。用Likert 5 级计分法,1 分表示“完全不符合”,5 分表示“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所拥有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越高。进行spss21.0 统计分析,显示问卷Cronbach alpha 为0.992,信度质量高。球度检验KMO=0.983,各项指标回答及因素提取效度高。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t 检验和方差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M±SD表示,P<0.05 表示差异显著,P<0.01 和P<0.001 表示差异极其显著。

表1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维度及结构

2 调查结果

2.1 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描述性统计结果

2.2 差异性统计结果

以“党员”“团员”“群众”为主体间因子,采用SΡSS21.0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多重比较(LSD)。其中党员116人,团员331人,群众78人。结果显示,学生党员、团员和群众在6 种核心美德均值上呈现梯级下滑。其中,党员和团员、党员和群众在勇气、人道、节制、正义、超越维度上差异性较为显著。团员和群众在6种核心美德上没有显著差异。

2.2.1 智慧维度的统计结果

智慧维度上,党员、团员和群众三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对其所属的五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交互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表3 不同政治面貌智慧各维度多重比较(LSD)结果

2.2.2 勇气维度的统计结果

进一步对勇气维度所属的四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交互比较。热情活力和坚韧方面,党员和团员、党员和群众之间差异性水平显著。尤其是党员和群众之间,热情活力(P值为0.008),坚韧(P值为0.001),分别在0.01 和0.001 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学生党员和群众在正直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值为0.015),在0.05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团员和群众之间在四项积极心理品质上都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表4 不同政治面貌勇气各维度多重比较(LSD)结果

2.2.3 人道维度的统计结果

人道维度的均值在6种核心美德中最高,是学生群体中发展最好的一项。进一步对其所属的三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交互比较:爱方面,党员、团员和群众之间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友善和社交智慧方面,党员和团员、党员和群众显著性差异突出。尤其是友善,党员和团员(P值为0.004),党员和群众(P值为0.001),分别在0 .01 和0 .001 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社交智慧上,党员和群众(P值为0.009),也在0.01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

表5 不同政治面貌人道各维度多重比较(LSD)结果

2.2.4 节制维度的统计结果

进一步对节制维度所属的四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交互比较:党员和团员、党员和群众之间差异性水平显著。其中党员和团员在宽容上(P值为0.009),党员和群众在谦虚(P值为0.007)、自我规范(P值为0.006)、审慎(P值为0.003)上,均达到P<0.01的差异性显著水平。

表6 不同政治面貌节制各维度多重比较(LSD)结果

2.2.5 正义维度的统计结果

进一步对正义维度所属的三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交互比较:在公平上,三者之间的差异性最为显著。党员和团员(P值为0.008),党员和群众(P值为0.001),分别在0.01 和0.001 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在团队精神上,党员和团员、党员和群众(P值均为0.016),在0.05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

表7 不同政治面貌正义各维度多重比较(LSD)结果

2.2.6 超越维度的统计结果

进一步对超越维度所属的五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交互比较:希望方面,党员和团员、党员和群众之间的差异性非常显著,均达到了P<0.01 的差异性显著水平。在风趣幽默、感恩、欣赏美和卓越、灵性方面,学生党员也优于团员和群众,分别在0.05 和0.01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团员和群众在五项积极心理品质方面没有达到差异性显著水平。

表8 不同政治面貌超越各维度多重比较(LSD)结果

3 分析讨论

3.1 各项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维度上不均衡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六大维度均值有差异。人道维度的水平最高与我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长期教化密不可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五常”的最好体现。而节制维度最低,其中谦虚、自我规范、宽容、审慎的均值都较低,与学生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对于大学生节制维度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最大,家庭经济条件越差的学生,其节制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越好[4]。然而,当代大学生作为00 后群体,基本都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成长,包办式成长的模式下,自我规范、推己及人、熟思审处的机会较少,在生活中更多时候表现的比较自我和任性。因此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中适当开展挫折教育和逆商培养,让学生对苦乐拥有清晰认知的前提下,加强谦逊、自我规范、宽容和审慎积极心理品质的引导和培养。

五千年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中“仁者爱人”“为仁由己”“忠恕、重信、义利、孝悌之道”影响深远,体现在大学生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中,友善、爱、感恩、希望上发展最好。受不同国家文化和教育体制影响,如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学生信息素养,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跨文化与国际理解,自我认知与自我调控。而中等以下收入国家更加重视学生科技素养、艺术素养、环境素养、特别是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5]体现在大学生24 项积极心理品质中,我国大学生在风趣幽默、宽容、勇敢、创造力方面发展相对薄弱。

3.2 各项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群体上不均衡

整体上,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优于团员和群众,且党员和团员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低于党员和群众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中,党员和团员在0.05 的显著水平上存在差异的有10 项,在0.01 的显著水平上存在差异的有5 项。而党员和群众在0.05 的显著水平上存在差异的有6项,在0.01的显著水平上存在差异的有8项,在0.001的显著水平上存在差异的有3项。可见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不同群体中发展程度不一样。

学生党员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较好,一方面是已经入党的学生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经过培养已经具备较高的积极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在组织形式、制度执行、考核评议上更加严密,对学生引领更直接、更精准、更有效。相比较,团组织当中,工作的开展多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团员的身份意识没有得到凸显,体现在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中,团员和群众之间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4 培育路径

4.1 在培育主体上注重全员育人共同体创建

“三全育人”的提出,擘画了新形势下新的育人格局。全员育人是主体,全过程育人达到纵向贯穿,全方位育人实现横向覆盖,最终360°包容个体发展。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专业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到引领作用的比例分别为12.6%、11.4%、13.1%和5.0%,因此紧抓距离学生成长最近的“关键”群体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至关重要[6]。在党政管理干部率先驻守抗疫一线中培育学生勇敢、坚韧、正直的优秀品质;在后勤保卫员工受聘生活思政导师中培育学生爱、友善、感恩的优秀品质;在学科竞赛团队协作中培育学生创造力、好学、团队精神的优秀品质。此外,还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居必择地,游必就士”“里仁为美”都体现了环境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在生活“因网而便”的时代,还要捕捉育人“因网而变”的困境,加强校园网络文化队伍建设,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大增量。

4.2 在培育内容上注重各项心理品质培育融合

一项教育活动通常包含多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如在智慧品质培育中注重创造力提升,通过案例教学、情景设置等,将课堂内容与生活热点、社会热点、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设置开放性题目,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学科交叉的运用、创新技法的运用[7]。再如将平等宽容和悦纳心理相结合,融入到大学生宽容品德培养的实践活动中,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宽容品德培养的公正性和积极性,对其心理和行为起到正向引导作用[8]。幽默的语言能够使交往氛围变得轻松、融洽。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亲和型幽默风格培养,可以与人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提升社交智慧[9]。每一次具体事件的完美解决,都需要个体话语选择、思维推理、情绪把控等多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共同参与,要善于将不同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整合、灵活应用,方能达到全方位育人成效。

4.3 在培育群体上注重党团群联动共建

6 种核心美德和24 种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呈现的显著性差异水平,让我们直观的了解到学生党员、团员和群众之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后续的培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党、团、群融合式培养模式创建。构建党团群一体化建设领导体系、一体化建设传感体系、一体化建设运行体系、一体化建设考评体系等,通过一体化建设,推进党团群思想引领、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10]。以“学史力行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例,建立“党团群一张网”实践平台,开展党员联系团支部、讲党史进教室(宿舍),办实事贯穿开学季到毕业季,切实把党日活动开到群团中,讲党课讲群团中、办实事办到群团中。将党员的积极品质辐射到群团中,引领带动广大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成就幸福人生。

4.4 在培育机制上注重第二课堂评定融入

培育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倒逼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课堂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必修学分,也是反映和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养、成长发展过程的重要途径。在第二课堂建设过程中,可依托第二课堂覆盖面广的优势,根据学生均衡发展测量模型(BDM)数据,客观评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变化情况,从而设置不同权重的第二课堂培育项目[11]。如SSES(青少年创造性、好奇心等15项社会情感能力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艺术和体育类活动的参与同创造力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12]。因此,可以在第二课堂中丰富艺术和体育类活动,助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再如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创青春等项目在第二课堂中的频次和比重,鼓励更多的学生团队尝试应用智力激励法(头脑风暴法)、信息交合法、联想法、综摄法等创造力提升的方法去突破创新、提升自我。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团员培育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2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39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中国火炬(2011年3期)2011-08-15 06: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