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丽 孙小霞 安凤婷
(1.榆林市第二医院妇科,陕西 榆林 719000;2.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 咸阳 713600)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妊娠期、分娩期较为常见,但是由于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因此极易被忽视[1]。产后盆底功能重建指运用物理方法对盆底肌进行被动、主动刺激或收缩,将逼尿肌的稳定性增加,将盆底功能恢复过来,从而有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等方法能够对产后盆底功能进行有效改善[3]。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产后盆底功能重建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依据盆底功能重建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0例。联合组中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29.42±4.36)岁,孕前体质指数:19~23 kg/m211例,24~27 kg/m219例;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15~19 kg 22例,20~23 kg 18例;胎儿体质量:2~3 kg 14例,4~5 kg 26例。常规组中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29.75±4.52)岁,孕前体质指数:19~23 kg/m212例,24~27 kg/m218例;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15~19 kg 21例,20~23 kg 19例;胎儿体质量:2~3 kg 15例,4~5 kg 25例。纳入标准:婴儿均为单胎足月存活;均为初产妇;均符合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有心血管疾病;有中孕引产史;既往有盆腔手术史。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予常规产后盆底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3次/d,15 min/次,6~8周为1个疗程,共锻炼2个疗程。联合组予常规产后盆底功能锻炼+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方法:将一次性隔离巾铺在治疗床上,让患者取低半卧位,将阴道电极放置于阴道内,刺激的电流程度由0mA开始逐渐增加到患者感觉盆底肌出现收缩,但是没有不适感为准,一般在30~60 mA。依据生物反馈仪反馈的结果,指导患者自主收缩盆底肌的方法、强度。交替进行刺激和反馈,持续15 min,每个疗程10次,每周5次,共3个疗程。盆底电刺激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双腿稍分开,采用神经刺激仪,将中性电极片贴上,用生理盐水浸湿盆底肌肉治疗探头后,以轻柔的动作向阴道放入,保证在阴道口置入2个金属条。将盆底肌肉治疗头、中性电极和设备通道之间的连线准确连接起来,向程序进入后开始治疗,将电刺激强度设定为30~707 Hz,循序渐进,从弱到强,以患者耐受为宜。将脉宽、刺激时间、间隔时间分别设定为50~220 μs、8~16 s、8 s,2~3次/周,2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6~8周后向第2疗程进入。随访6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5]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盆底功能(膀胱颈移动度、持续收缩压、最大收缩压);采用尿失禁评分问卷[6]评估两组患者尿失禁程度。
2.1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比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0级、Ⅲ级比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联合组患者的盆底肌力Ⅰ级、Ⅱ级比例均低于常规组,Ⅳ级、Ⅴ级比例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肌力比较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高于常规组77.50%(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9例)(χ2=5.165,P<0.05)。
2.3两组盆底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膀胱颈移动度、持续收缩压、最大收缩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膀胱颈移动度低于常规组(P<0.05),持续收缩压、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比较
2.4两组患者尿失禁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失禁程度不漏尿、少量漏尿、中等量漏尿、大量漏尿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尿失禁程度不漏尿高于常规组,少量漏尿、中等量漏尿、大量漏尿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尿失禁程度比较
有研究表明[7],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中,生物反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是最佳方法,在手术前后辅助治疗及轻中度尿失禁治疗中适用。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0级、Ⅲ级比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联合组患者的盆底肌力Ⅰ级、Ⅱ级比例均低于常规组,Ⅳ级、Ⅴ级比例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χ2=5.165,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尿失禁程度不漏尿高于常规组,少量漏尿、中等量漏尿、大量漏尿均低于常规组(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有研究表明[8],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盆底肌电刺激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善盆底肌持续收缩1min的盆底肌平均肌电压及盆底肌最大肌电压。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膀胱颈移动度低于常规组(P<0.05),持续收缩压、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常规组(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生物反馈法能够使患者对准确的盆底功能锻炼方法进行熟练掌握;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在阴道中放置电极,被动收缩盆底肌肉[9]。二者结合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将尿道括约肌的收缩能力、盆底肌力增强,进而恢复膀胱颈移动度,从而将膀胱压力抵抗能力增强[10]。
综上,常规产后盆底功能锻炼+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下产后盆底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