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2023-07-03 07:19费晓建
建筑与装饰 2023年12期
关键词:钢混框架模板

费晓建

安徽同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引言

钢混结构因其本身具有极强抗震性和便捷性,被广泛应用到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因此,相关人员必须结合工程场地实际情况及工程要求,合理制定适合工程建设的钢混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建筑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进而延长房屋建筑使用寿命。

1 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将钢筋材料通过合理方式植入混凝土结构当中,进而形成钢混一体的建筑结构体系。通常来讲,纯混凝土建筑结构普遍抗压能力相对较强,但抗折抗拉能力相对较差,其内部结构体系极易在遭受各种外力荷载时,产生如墙体移位、墙面裂缝等不良病害,特别是混凝土板、混凝土梁结构区域则更是如此,进而严重影响整体建筑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现代钢筋材料则普遍具有极强抗弯抗折能力,可根据工程实际要求,采取适当方式将其植入混凝土内部结构当中,充分弥补其抗折抗拉能力等不足的缺陷,进而增强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幅度降低建筑结构因外部因素而产生的各种物理破坏。同时,因钢混结构本身存在极强的支撑能力,可在极大程度提升墙板、梁等内部结构的坚固性。

2 钢混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意义

钢混结构应本身具有极强的耐久性、坚固性和抗震性,被广泛用于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当中,对现代房屋建筑工程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如上述文献所述,将混凝土材料与钢筋材料完美融合,可真正实现性能互补,在保障建筑结构拥有足够抗压能力与抗拉能力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化材料资源利用,进而有效提升整体建筑结构的防爆性能与抗震性能,避免工程浪费,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②方便快捷。相比木质建筑结构来讲,钢混结构可满足多种房屋建筑工程要求,且并不存在材料不足等问题,在整体建设施工时也只需安装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拼装组合即可,整体施工过程极其便捷。

3 实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以某房屋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整体采用钢混结构建造,建筑总面积达到52100m2,其中包括民用住宅楼(8号楼、9号楼和10号楼)及1层地下建造区域,地上层数为31-32层,建筑总高度为92.60m至94.60m之间。案例建筑工程主要依靠强大的钢混施工技术优势,来保障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下文将主要针对建筑钢混结构施工部分展开深入研究[1]。

3.2 施工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

在房屋建筑工程钢混结构建筑施工阶段,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配置与建筑材料的合理应用,是保障钢混结构建设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工程企业必须结合实际工程需求,合理设计建筑材料采购计划及各项混凝土制作材料应用比例。本案例工程在经过一系列分析后最终决定,钢筋材料则主要运用HRB335型和HRB235型预应力钢筋,将混凝土结构设定为C30强度等级,详细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所示。

表1 混凝土制作材料及配合比数据表

3.3 模板工程技术

3.3.1 框架柱模制作及其他结构模板安装。本次案例工程中,框架柱钢筋混凝土模板主要采用50×100mm的方木九夹板制作,并基于原始施工图和施工方案尺寸来实施模板定型与制作。在安装模板前,相关人员首先在柱外围区域使用墨线将支模控制线和模内边线进行标记,然后实施柱模安装作业。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先将脚手钢管采用十字架方式进行加固,并对柱模施工位置垂直度实施精准校正,在保障垂直度符合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利用拉杆在柱模与柱模间做好一系列稳定加固处理[2]。

在安装框架板和框架梁之前,施工人员应在框架柱适当位置清晰标出轴线、水平线和梁位线,之后可在相应区域梁柱位置搭设模板承重设施,且应全面保障支撑杆所布设区域的坚实程度,并布设相应的木垫板。针对梁底模板区域施工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每根支撑立杆间距。在水平横杆布设方面,应根据区域施工空间合理设计水平横杆布局。而底部区域扫地杆布设方面,同样应根据其他相关设备布设位置灵活调整其距离地面的实际高度,进而完成一套拥有足够承受能力的支撑系统。除此之外,为使排架具备应有的稳定性,工作人员还应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斜撑布设数量,并根据工程具体需要设计横楞间距。关于梁侧模板安装方面,在完成钢筋绑扎作业且验收合格后再依次实施模板安装,并在安装过程中做好一系列加固处理工作。若梁实际高度达到600mm以上,则应在侧模上增设适当数量的梁螺栓。而在安装梁底模时,也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设相应的支撑架,进而为工程高空作业人员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本次案例工程框架板与框架梁主要安装作业参数如下:将穿梁螺栓最大长度设定为1000mm,最小长度设定为800mm;将上部梁底板横楞最大间距设定为500mm,最小间距设定为300mm;将水平横杆最大步距设定为1800mm,最小步距设定为1500mm;将梁底模板支撑立杆最大间距设定为1000mm最小间距设定为800mm;将立杆支撑木垫板设定为50mm厚度[3]。

在楼梯模板安装阶段,本次案例工程设计人员首先在施工现场安装1∶1比例放出大样,再经过一系列检查与审核后实施模板配置,最后根据目前常见支模方式实施具体施工作业。为全面保障楼梯踏步整体美观性,施工单位设计人员将楼梯踏步区域向内部退缩30mm距离,进而保障其在装修施工作业后的整体对齐效果。

3.3.2 模板拆除。模板的具体拆除时间应根据同条件模板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结果而定,如试块试压强度满足拆模标准时,需通过施工单位自检后,将详细数据测试结果呈报至监理部门,经监理部门审核无误后再呈报至相关的建设单位,在获得建设单位拆模许可后方可拆除模板。在模板拆除作业时,应以承重后拆、非承重先拆、后支先拆、先支后拆为主要施工原则。

3.4 钢筋绑扎施工技术

在实施钢筋绑扎作业之前,必须将钢筋料牌及下料单安装施工图纸设计数据进行严格核对,主要包括已制作完成的钢筋结构形状、尺寸、数量及品种方面,在相关参数核对无误才可投入施工使用。此期间,设计人员必须在实际施工前清楚划分钢筋结构施工位置,进而保障后续施工的便捷性。此外,在实施绑扎作业时,针对框架柱区域竖向钢筋的连接工作主要以电渣压力焊接方式实施,应在焊接时相互错开钢筋接头,相同截面的焊接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整体钢筋数量的1/2,且必须在框架柱四角分别交错布设。而对于箍筋与竖向钢筋交点位置,应以八字形进行牢固绑扎。在钢筋绑扎作业完成后,应在板钢筋上运用脚手板装置铺设相应的人行道,杜绝因人为踩踏而损坏板钢筋结构现象发生,进而保障整体钢筋绑扎作业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3.5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3.5.1 混凝土结构框架柱施工。在实施对框架柱结构的混凝土浇筑作业前,应首先在柱底区布设一层同级配水泥砂浆。若框架柱建设高度超过4m,则必须在柱中打凿一个足够宽度的振捣孔洞。如在实际施工时,梁主筋与框架柱顶部存在交叉施工区域,则会严重增加下料作业难度。此时,必须在柱底区域浇筑一个振捣孔或在混凝土框架浇筑作业高度达到梁底部下方时再绑扎钢筋。在浇筑作业阶段,可采取分层振捣或分层下料两种不同方式实施,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分层下料作业厚度。为更好地控制下料作业量,可在一层振捣测量和浇筑作业完成后,进行严格测量和检验合格后,再实施下一阶段的施工作业。应安排专门人员在浇筑作业阶段实施校正和检测模板垂直度是否符合工程项目要求,如检测结果不合格,则必须及时加以调整。避免浇筑表面存留浮浆,可将实际浇筑作业高度略微超过框架柱高度一部分,并在振捣完成清除残留浮浆。若需整体浇筑框架梁板,则必须在混凝土框架柱浇筑作业量达到梁底时暂时停止,待静停1小时后,混凝土结构则会产生初步沉落状态,此时便可浇筑上部区域。整体振捣作业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合理控制振捣棒插入深度,进而避免产生裂缝,保障整体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本次案例工程混凝土框架柱详细参数如下:振捣棒在浇筑作业时的插入深度为50mm左右,浇筑作业超出框架柱顶部高度范围为100~150mm之间,混凝土分层下料不得超过500mm高度,梁板钢筋绑扎作业期间,梁板下部浇筑混凝土厚度为500mm,梁板装置以下所开设的浇筑振捣孔洞高度为500mm。

3.5.2 框架板和框架梁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框架板与框架梁期间,必须根据原始设计方案执行,且必须一次性实施每道施工工序框架板和框架梁浇筑作业。无须提前预留施工缝。混凝土浇筑作业应按照工程实际要求以灌浆法实施依次推进作业,首先采用分层浇筑方式浇筑梁体,当浇筑高度到达楼板位置后,同步实施楼板与梁体的浇筑作业。此期间,可使用插入式振捣设备对相应梁体浇筑区域实施振捣操作,并采用平板振动装置对相应板浇筑区实施振捣操作,在振捣操作完成后,运用测量工具对框架板和框架梁表面进行测量并实施找平处理,最后实施整体表面收光与收水处理工作。

3.5.3 楼梯浇筑与施工缝处理。楼梯区域浇筑作业应同梁板浇筑同步实施,且应遵循由下到上的作业原则,首先将混凝土底板区域实施振捣处理,当浇筑高度与楼梯踏步相同时,便一起实施浇筑作业。此期间,必须针对楼梯踏步实际浇筑完成情况进行适当的搓平处理。针对施工缝区域的处理工作,必须先将表面残余的混凝土杂质彻底清除,再做好一系列凿毛处理工作,最后将施工缝区域用水冲洗,使其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状态。若施工缝周围区域钢筋结构存在弯折现象,则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和解决。在浇筑作业正式开始前,应在施工缝区域铺设一层与工程混凝土同级配的水泥砂浆,且其厚度应保持在10~15mm范围内,最后便可实施整体浇筑作业。

3.6 钢混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应严格控制梁柱钢筋外部区域保护层施工质量,相关人员应按照工程建设规模结合建筑防火等级合理设计保护层厚度,如建筑防火等级要求较高,则必须适当增加保护层厚度,从而在保障其他结构参数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构件规格尺寸,若其横截面相对加大,可适当降低保护层建设厚度,从而避免因构件尺寸过大或保护层过厚而增加建筑墙体承载力。其次,还应增强对梁柱交叉区域的施工质量监督。相关人员综合分析梁柱体偏心和主筋交错受力状态,并合理布设柱纵筋安装位置,进而避免影响梁体与柱体本身的结构性能,进而延长建筑结构使用时间。最后,应严格监督异形框架的制作与安装质量。为进一步提高钢混阶段施工质量,工程企业必须在施工开始之前针对部分特殊建设区域,合理设计各种异型框架,并结合工程项目要求进行搭接作业。此期间,应运用相关机械设备进行处理连接,并做好搭接过程中各个框架钢筋的延伸控制,进而保障各个纵筋结构间整齐划一,从而在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保障工程进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充分重视对钢混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工程实际要求、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明确技术使用原则,合理布设每道施工工序技术应用方案,保障整体工程施工有序进行,进而为人们构建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空间。

猜你喜欢
钢混框架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框架
高层建筑钢混结构及高层钢结构施工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超宽钢混叠合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钢混组合梁拼宽混凝土旧桥设计
WTO框架下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