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其佳, 严学超, 刘娇
(1.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 三峡大学 医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大范围开放性在线课程的音译简称,发端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兴起于2012年,随后慕课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因此,《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之为“慕课之年”,甚至有人预测“慕课将完全取代大学”。目前,国内外慕课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聚焦在信息技术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探讨学习者使用粘性,如Roy提出学生满意度、学生参与度、学习者粘性是衡量慕课质量的重要标准[1];张馨月对比中美慕课差异,从课程资源建设者角度探讨提升慕课粘性;曾宁等学者提出课程认证、师资水平、配套服务、平台建设、用户体验及感知性、易用性是影响慕课使用粘性的主要因素[2-6]。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之一,英语慕课得到了广泛关注。关于大学英语慕课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信息技术的适用性和有用性,主要研究平台、APP应用及课程技术等,与教育理论结合的研究偏少,关注大学生英语慕课学习意愿的研究更少,缺乏从大学英语课程特征出发探讨学习意愿及影响因素,无法满足学习需求。另外,英语慕课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探讨某个因素对学习者粘性的研究显得片面,需要增加影响英语慕课学习效果与质量的研究维度,提升学习者粘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英语慕课的粘度是用户意愿的表现和持续行为的基础,学习者粘性具体体现为学习者的学习意愿与学习行为。
由此,本研究以Venkatesh等2012年提出的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UTAUT2)为基础,针对英语慕课学习者的学习发生过程,探讨学生对英语慕课的接受意愿和使用意向,分析学生的行为导向及影响因素,从而提升英语慕课的教学质量、增强英语慕课的使用粘度、吸引更多的学习用户、提升英语慕课的学习体验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参与度。
长期以来,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国内外学者持续关注主体参与意愿与使用行为相关理论的研究。1962年,Rogers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s Diffusion Theory)认为,当用户接触到一种新事物,会产生了解商品的欲望,从而说服自己去使用该商品,扩大商品的使用范围。随后,Fishbein与Ajzen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RA)表明,用户使用某种商品的意愿受到个人理性消费的影响,包含主观评价、消费动机以及对商品的态度等。Ajzen在1991年提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认为人们消费商品受到主观认知的重要影响。戴维斯也提到技术接受模型(TAM),分别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方面,解释计算机用户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及使用意向。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Venkatesh和Davis完善了TAM理论,进一步提出TAM2,指出用户看重产品的质量,计算机使用水平等因素会影响用户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2003年,Venkatesh等整合了前人的理论,形成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UTAUT),证实信息技术的接受度不仅受到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影响,还应考虑到用户评估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产品的重要性等影响。2012年,他们进一步拓展了UTAUT的研究,并结合社会认知理论(SCT),提出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UTAUT2),UTAUT2丰富了消费者需求分析,从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消费者的支出成本、消费体验感等角度完善了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进一步从努力期望、社会因素、绩效期望、促进因素、享乐动机、价格价值、习惯、行为意向、使用行为等角度,更深入地解释了消费者的接受度和使用行为。叶伟剑等认为,UTAUT2理论能较好地分析学生和教师的参与意愿及行为表现,具有重要的教学研究意义[7-9]。
关于UTAUT2理论在慕课教学中运用以及英语慕课学习意愿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与探讨。王钧基于UTAUT2理论探索高校教师网络教学模式,结合网络教学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有用性与易用性、组织支持度、职业熟练度等影响因素,探讨高校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接受意图,他强调努力期望对教师持续使用网络教学有重要影响,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网络技能并具备一定教学理论基础,才能依托平台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慕课[10]。王金涛研究表明,努力期望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使用意图有显著影响[11],而许玲[12]、牛盼盼[13]等研究结果恰恰相反,他们在UTAUT2和TTF理论视角下,利用学生持续使用网络学习空间意愿模型证实努力期望没有影响;余琴也认为努力期望对手机移动学习接受度没有影响,大学生慕课学习不同于网络购物和教师网络教学模式[14]。当代大学生具有基本信息计算机素养,手机和电脑普及率高,慕课平台上的英语慕课设置方便、操作简单易用,学生的感知易用性高,从而不必考虑技术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困难,因此,可忽略努力期望对学生英语慕课学习的影响。何琳借助UTAUT2模型,从就业导向和实用导向两个方面,调查美学教育在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学生中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15],并提出美学课程的社会因素对学习意愿有正面影响。郝子涵提到社会影响是女性接受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同学评价是社会影响的主要方面[16]。李仙仙认为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不存在价格价值和习惯的影响,学生的年龄和性别不是研究的重点。然而,朱琪在学习类APP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基于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的调查发现,性别、学历和流量套餐对绩效期望起到了显著的调节效应,女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更有效地完成APP学习任务[17]。邵明振以统计学为例,在线上线下教学中增加学生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取得良好效果[18]。英语慕课学习效果、学生投入时间与精力成本都是影响学生是否持续上课的重要因素;价格价值意味着学习者会考虑慕课的性价比,付出成本是否得到等值回报,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额比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促进学习者采取实际行动;英语慕课的学习平台会促成英语学习习惯,形成在线学习偏好,使学习者易于接受英语网络付费课程及免费培训课程。
学习意愿是学生能否坚持学习的重要因素,各位学者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研究对英语慕课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曾婧进行了关于语言学习方面的移动学习用户接受模型研究[19],孟亚茹指出国内对于移动语言学习接受模型研究较少,基于UTAUT2可以有效地分析国内移动语言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20]。于娜丽指出平台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支持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学习动机就会较高[21]。胡梦雅证实慕课学习增强了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22]。UTAUT2享乐动机分析慕课除了满足学习者的使用价值外,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愉悦感,越是享受使用过程,使用频率越高,积极情绪会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强弱会影响英语慕课的学习效果,动机越强,慕课学习学生更容易坚持,更加投入,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效果越好,课程体验感更好。瞿林云指出学习期望是影响MOOC学习意愿的重要内部因素,学习期望是学习者想通过使用产品达到某种作用和效果[23]。事实上,学生对英语慕课学习抱有不同期望值,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写作、听力、思维等能力,或达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成绩等目标,因此,学生学习期望越高,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意愿就越高。学习者在使用APP在线学习时,在线技术、在线环境和在线设备都会影响学习者的使用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轻松流畅访问课程,进行学习,技术促进因素在英语慕课学习中发挥了作用。张姣在实证研究中提到,英语慕课的学分置换、奖学金设置、授予证书会促进学生加入学习[24]。根据UTAUT2,学习者使用慕课的频率和行为表现,是否形成较高的忠诚度和较好的使用习惯,无意识地向他人推广慕课。因此,学生学习慕课有较好的体验感,对英语慕课学习过程满意,他们会继续在慕课平台学习其他课程,会主动向他人推荐慕课学习,激发学习行为,学习意愿对学习行为有重要影响作用。另外,学习经验越丰富、学习效果越好的同学,可能在学习意愿及学习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越强。
由此,本研究为了探讨大学生英语慕课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社会因素、学习期望、学习动机、价值价格、学习偏好、促进因素等对大学生英语慕课学习意愿有正向影响作用。
假设2:学习经验在促进因素对学习意愿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学习经验也在学习意愿对学习行为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依据上述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课题组选取三峡大学慕课学习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社会因素(Social Conditions, SC)、价格价值(Price Value, PV)、学习偏好(Learning Preference, LP)、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 LM)、学习期望(Learning Expectancy, LE)、促进因素(Facilitating Conditions, FC)、学习经验(Learning Experience, E)、学习意愿(Behavioural Intentions, BI)和学习行为(Use Behaviour, UB)等9个变量进行问卷设计,于2022年2月至4月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345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慕课学习者的年级、专业、性别会影响他们的英语慕课学习意愿。具体而言,性别显著性P值=0.000均小于0.05,发现女性对英语慕课的学习方式接受度均值高于男性,女性更愿意参与慕课学习,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经验(F=7.686,P<0.01)、促进因素(F=4.850,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和学习经验的积累会影响学生的英语慕课学习的意愿和行为,并且有部分同学比较看重慕课的学分置换机制,希望能够获得线上课程结业证书。另外,文科生的英语慕课学习参与率要显著高于理科生。
采用基本统计描述方法对各变量观测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变量均值都在3.114~3.938之间,被调查者在各个变量的感知处于中上水平,90%的学生表示自己能熟练操作网络进行网课学习,但是慕课学习方式的接受度和参与度不高。各变量的偏度绝对值最大值小于3,峰度最大值小于10,数据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可以运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对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进一步检验。
采用Cronbach’s α法对相应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Cronbach’s α值均从0.862至0.926,说明问卷信度较高,KMO值为0.923,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7977.392,自由度为465,显著性远小于0.001(见表1)。
表1 总体的KMO和Bartlett的检验
主成份提取结果显示,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在7次迭代后收敛,各变量的标准化载荷系数均大于0.5,组合信度(CR)均大于0.7,平均抽取方差(AVE)均大于0.5,说明变量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笔者利用方差极大旋转和特征根大于1的方法提取公共因子,9个公因子累积解释的总变异量为81.078%,因子1为个性化、因子2为主动参与、因子3为隐私性、因子4为被动参与、因子5为情感、因子6为意识、因子7为认知、因子8为音频处理算法、因子9为社交性,说明样本数据的结构效度与区分效度较好(见表2)。
表2 效度检验
考虑到被解释变量涉及多个层次的分类变量,本文依据UTAUT2理论构建了研究变量间关系的分层解释模型,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UTAUT2理论的慕课学习意愿、经验、行为间关系结构模型
表3 路径系数检验结果
如表3所示,社会因素、学习期望、学习动机、价值价格、学习偏好、促进因素等对大学生英语慕课学习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地,学生慕课学习意愿能促进学习行为的改变,说明大学生参与英语慕课学习具有主动性,愿意接受英语慕课学习方式,从而对大学生英语慕课学习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
然后,应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对问卷调查的样本数据检验学习经验在各路径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学习经验调节作用回归分析
表4所示,学习经验与促进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学习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学习经验在促进因素对学习意愿影响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可以看出,不仅促进因素对大学生英语慕课的学习意愿产生直接影响作用,而且还通过学习经验积累对学习意愿产生间接调节作用,肯定了学习经验对英语慕课学习意愿的重要性。同时,学习经验与学习意愿的交互作用对学习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学习经验在学习意愿对学习行为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慕课作为“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形态必将发生更深刻的演变和发展。迎接和应对这一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积极主动顺应形势发展,深刻理解慕课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需求客观性,提前做好战略部署。大学生英语慕课具有自身特殊性,本文从UTAUT2理论视角解析了学习意愿、学习行为、学习经验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对三峡大学英语慕课学习者调查研究,实证检验了三者间的路径关系和调节效应假设。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简要结论:社会因素、学习期望、学习动机、价值价格、学习偏好、促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慕课学习意愿的主要因素,对大学生英语慕课学习意愿正向影响显著;学习经验对学习意愿和学习行为具有调节效应,大学生英语慕课学习经验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学习意愿,而且对其学习行为具有正向强化作用。面对未来大学英语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前景,慕课将是未来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提升大学生英语慕课学习意愿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加强大学英语慕课的个性化设计
满足个性化需求是大学英语教育的本质性要求,然而,大学英语慕课在年级、性别和专业等方面需求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大学生英语慕课平台应该加强APP学习内容推送功能,分层分类及时向大学生推送相关课程,如英语实时新闻和口语训练等方面的课程,提高内容的可选择性和应用的实效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大部分慕课平台虽然提供了考研英语、四六级英语、雅思英语等方面特色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售价普遍偏高,学生参与慕课学习的经济压力很大,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情况,地方院校应该建立大学英语慕课学习联盟,共享大学英语慕课教学资源,降低大学生慕课学习成本,同时,本校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慕课学习的偏好和需求,积极主动参与慕课课程制作,可根据不同年级、专业、语言能力为学生推荐合适的慕课课程,保持线上慕课与线下教学进度一致,辅助学生参与慕课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有助于学生形成英语慕课学习偏好。
(2)增强大学英语慕课的师生互动性
大学英语慕课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协调者角色,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重视学生的心理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助于减少学生学习焦虑,培养自信心,让学生在慕课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通过课程交流群,师生随时互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时反馈降低课堂学习焦虑,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慕课参与度,提升英语慕课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促进新的互动式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通过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学习兴趣。另外,加强英语慕课学习师生互动方式的推广,教师通过慕课向学生推送英语实时新闻和口语话题,促使学生形成慕课学习偏好,提高学生英语慕课学习访问量和学习粘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慕课学习意愿和学习行为。
(3)营造大学英语慕课的学习愉悦感
英语慕课的泛在性、自主性和可用性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机械”和“被动”的学习方式,使英语教学可以兼得有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从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愉悦感。当前,中国慕课平台上有丰富的英语慕课课程资源,知识涉及面广,有海量的精品英语慕课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期望,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愉悦感。加强在线讨论,课后通过回帖、论坛等方式及时答复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有获得感。慕课平台推行课程结业证明和学分置换,符合学生英语碎片化学习的时效性,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英语慕课教学可以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借助慕课的交互性,可以增强学生英语听力、口语的场景既视感和带入感,采用英语练习游戏化模式,为学生提供慕课课程电子教材和教案,英语慕课与时俱进,学习资源保持更新,提升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增加课程粘度。
(4)培养大学英语慕课教师的核心能力
数字化背景下,将慕课融入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对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科教融合能力、专业能力、育人能力等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做慕课资源制作与开发者,更要成为慕课资源的驾驭与运用者[25]。教师需要线上关注学生的听力、口语的产出效果,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慕课建设,培养学生文化、语言、思维能力与英语技能同步发展。教师需完善线上+线下的评价方式,英语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皆可采用机器评分与人工复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标准可参照英语四六级、雅思考试测评标准,但是评价标准需符合课程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记录并给予反馈,将线上平时作业质量纳入最终考核,积极评价、鼓励性评价更有助于学生接受修改建议,完善自我认知体系再建构,达到激励自主学习的目的。另外,鼓励教师共同制作英语慕课并交流经验,奖励并宣传运行较好的慕课,会成为提升学生学习意愿的重要促进因素和社会因素。